好书,最近难得静下心
评分军事现代化,自清代起,按西方模式组建中国的武装力量已经成了国家生存的先决条件,在解除了苏联顾问后,对身为军人的蒋介石来说,没有什么能比转向德国这个世界上主要的武器出口国和传统的军事科技强国更自然的了。中央军,主要问题,人数太多,精锐太少,蒋介石想用将军队之舟与水相分离的方法,避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危险。而蒋所需要一支既能统一国家、又能抗击日本侵略的军队,然而穿上德式军服并不能给这支军队带来威望和声誉,声望是要靠战场上赢得的。而且蒋介石多年经营的新式的军队(先进的德式装备)在1937年遭受到了毁灭性打击。军事现代化更大的困难是资金,资金只能通过原材料的出口换回。
评分《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德国与中华民国》是一部研究近代中德关系史的名著。作者柯伟林充分利用美国、德国、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历史档案,论述了1928—1938年中,德亲近关系建立后德国对中华民国的政权建设、军事制度、工业经济以及意识形态发展所起到的重要影响,指出了近代中国对现代化模式的选择并不只是接受西方的思想和文化,更在于与西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实质性接触。美国《亚洲研究》和《太平洋事务》以及香港《二十一世纪》等书评认为,《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德国与中华民国》是研究中德关系史的一本“难以超越”的著作,是关于中国民国史和中国近代史的一项“极其出色”的成就。
评分本书论述了1928—1938年中,德亲近关系建立后德国对中华民国的政权建设、军事制度、工业经济以及意识形态发展所起到的重要影响,指出了近代中国对现代化模式的选择并不只是接受西方的思想和文化,更在于与西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实质性接触。
评分评分
海外中国的书慢慢收一些感兴趣的
评分我身边一个朋友辉,今年刚大学毕业,待业中。他和我提到最多的就是我他妈的恨这社会,讨厌虚伪的关系。我说,如果你能把抱怨的时间都拿来分析自己,思考自己如何努力,如何发挥出自己的优点,等你有点回报了,就不会再抱怨了,因为抱怨无法解决问题,只会看出一个人对待问题是何种心态。朋友辉所理解的成功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评分好好哈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评分中国对德国出口的产品依然是她所独有的未经加工的原料。在1932年以前,满洲的大豆和豆制品在对德出口中占有统治地位,但日本占据东北后。为了补偿这一损失,1934-1937年中国芝麻、花生以及其他油料对德出口成倍地增长。然而,最引人注目地改变还是金属矿方面的出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