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永正教育文集·於永正:憶師友談人生》是作者對自己過往人生及教育經曆的一係列迴憶或雜感文章結集。包括迴憶師長、描述小學語文名師、盤點人生曆程,等等。這些迴憶及感受很是真實感人,具有極強的可讀性。從這些文章中,讀者會瞭解作者成長的“關鍵事件、重要他人、關鍵讀物”,而這些對於青年教師的成長大有裨益。《於永正教育文集·於永正:憶師友談人生》大部分文章發錶於各大教育報刊,曾引起廣泛反響。書稿內容豐富,對廣大一綫教師具有指導意義。
於永正,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教育部“跨世紀名師工程”嚮全國推齣的首位名師。1962年以來一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1985年被評為江蘇省特級教師,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勞動模範”稱號。1995年被評為“國傢有突齣貢獻的專傢”,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教育部召開“於永正語文教學方法研討會”,推廣其“五重”(重情趣、重感悟、重積纍、重遷移、重習慣)教學法。2001年被評為“江蘇省勞動模範”。2002年獲“全國五一勞動奬章”。2013年,經江蘇省教育廳批準,徐州市成立於永正語文教學研究所。
從1984年至今,於永正老師應邀到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港澳地區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傢作學術報告2000多場次,上公開課3000餘次,發錶文章百餘篇,齣版《於永正課堂教學教例與經驗》《於永正語文教學精品錄》《教海漫記》《於永正與五重教學》等多部著作。
如何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於老師用他的行動告訴我們:用童心潤童心,用真情換真情,用行動推行動,用激勵促成長!
——江蘇鳳凰母語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著名語文特級教師 孫景華
於永正老師的課能令我的心安靜下來,讓我贊嘆再三。在漫不經心處,我看齣他的一片匠心;在大開大閤的格局中,有溫婉的細膩讓人感動;在平實的對話裏,有一種沉色素樸的隨喜之音。我想要從思想的、藝術的、學科的、心理的維度去剖析,卻發現那是徒勞無功的,因為他的課是渾然天成的。
——全國勞動模範、著名特級教師、杭州市拱宸橋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 王崧舟
於永正取得成功的原因可以概括為兩個字,一個是“悟”,另一個是“做”。
所謂“悟”,就是他用心思考,求得明白;所謂“做”,就是他一直在努力。
自己的命運自己掌管。沒有“悟”和“做”,於永正怎麼能成為跨世紀名師?您若用心去“悟”,用力去“做”,也能成為未來的名師。
——南京師範大學特約研究員、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編委、著名特級教師
高林生
人生留痕:寫在前麵的話
第一輯
良師益友
憶霍懋徵老師
叩首拜彆斯霞老師
張慶外傳
徐善俊和他的三個雅號
江洪春先生印象
讀賈誌敏老師
認識閔惠芬
“無為而治”的高林生
雙金
說說薛法根
琴之韻:陳琴小記
劉傑:人傑
查曉紅和她的“成長日記”
願霞光滿天
我與李建忠
玲湘的眼睛
一個像男孩的女孩:弟子陳曦小記
“最美教師”張芬英
師生聚會
第二輯
盤點自己
盤點自己
假如時光倒退十幾年
研究自己
格言:我的導師
好奇心
讀書同時讀自己
人生是花,語文是根
“沒腦子”
崇拜思考
爬格子
以人為鏡
不忘“夜走麥城”
珍惜五十
第三輯
人生、教育感言
緻弟子張忠誠的網友們
為瞭嶽母和妻子
初讀社會
跟京戲一塊活著
“行萬裏路”
感謝書
故鄉行
故鄉的山
賢內助
女兒
緻馬金花
緻潘早雲等
緻三弟永一(1)
緻三弟永一(2)
後記
憶霍懋徵老師
一
每次見到霍老師,她總是盛情地邀我:“你如果到北京,一定到我傢裏坐坐。我傢裏陸、海、空都有。”
起初,我不明白她的意思,以為她喜歡坦剋、飛機、軍艦,還以為她傢裏既有人在陸軍服役的,又有在空軍、海軍工作的。
她笑著說:“我說的是動物!我傢裏有空中飛的鴿子,水中遊的魚兒,還有地上走的小狗兒。”
彆人告訴我,霍老師十分喜愛小動物,把動物當作孩子一般。這使我記起瞭她在審查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時的一件事。
霍老師看到課本上的韻母“ei”旁邊插圖畫的是一隻小羊啃樹皮,一個小朋友把繩子拴在羊脖子上,使勁地嚮一邊拉,小朋友嘴裏發齣“ei”的聲音。霍老師端詳瞭半天,說:“看這隻小羊被勒得多可憐呐!能不能改一改,讓小朋友手拿樹葉把它引開?這時小朋友嘴裏也照樣可以發齣‘ei’的聲音啊!要知道,我們編的是教材,要盡最大可能把真、善、美呈現給小學生。最大的善是什麼?是關愛生命。”
我終於明白霍老師為什麼那麼喜愛“陸、海、空”瞭。遺憾的是,我一直沒有機會去她傢看她心愛的“陸、海、空”。但是,我可以想象齣生活在她傢的動物們的幸福。如今,霍老師走瞭,她傢的小動物們由誰來照料呢?還能得到像霍老師那樣的愛撫嗎?
二
對動物如此,對她的學生就更不要說瞭。
熟悉霍老師的人都知道,霍老師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愛的使者。有一個叫何永山的學生一連留級兩年,是個有名的淘氣包,學校要把他送到技工學校去。霍老師聽說後執意將他留在瞭她的班。霍老師見何永山人高馬大,便對他說:“你找三個同學,連我一共五個人,組成一個小組,你當組長,我們一起打掃衛生。”於是,在何永山的“領導”下,天天早晨霍老師和另外三個同學一起打掃衛生。尊重和信任,使何永山有瞭轉變。
細心的霍老師發現何永山經常偷覷學校鼓號隊打大鼓的那位同學的動作,知道他對敲大鼓有興趣,便嚮大隊輔導員推薦他當瞭一名鼓手。他高興極瞭,每天循規蹈矩地刻苦地練習。“六一”兒童節那天,霍老師親自為他買瞭一件白襯衫,一條藍短褲,幫他穿戴好瞭後,說:“要是再佩戴一條紅領巾該多好啊!”(那時何還不是少先隊員)慶祝會開過後,何將衣服送還霍老師。霍老師說:“這是我給你買的!”
贊科夫說:“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歡,而愛難看的孩子纔是真正的愛。”霍老師的確是一位真正的愛的使者。“難看的孩子”渴望的是尊重、發現、體貼。霍老師細心的“發現”,使何永山有瞭發展特長的機會,施展本領的地方,使他在老師和同學麵前挺起瞭胸膛;霍老師慈母般的“溫暖”,使“頑石”冶煉為閃亮的“晶體”!難怪何永山稱霍老師為“娘”!
老師一旦在學生眼裏成為“媽媽”,就有瞭雙重身份。當具有像霍老師這樣兩重身份的人齣現在學生之中的時候,教育不就變得簡單而有效瞭嗎?
霍老師走瞭,日後的“何永山”們,還都能遇到霍懋徵這樣的老師嗎?
三
1997年8月22日,霍懋徵老師應邀參加在江陰市舉辦的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培訓會。當天晚上,我來到她的房間。她很高興,說:“我們是老朋友瞭,又是老鄉。”霍老師是山東濟南人,八歲時隨父母去瞭北京,很早我們就認瞭老鄉的。一落座,霍老師提到瞭她在徐州聽我上的《狐假虎威》一課。她說:“每篇課文都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我們要引導學生從整體上去感悟它,通過讀去品味它。語文教學一定要有整體觀念。有人搬西文的那一套方法,喜歡條分縷析,把一篇好端端的課文分割成一塊塊的,讓學生去看。看看這一塊寫的什麼,那一塊寫的什麼,這一塊怎麼怎麼好,那一塊怎麼怎麼好。其實,一分開,哪一塊也不好。就像把一個精緻的花瓶打碎瞭,把一塊塊碎片拿給學生看。:那能好看嗎?我不是說不要分析,但韆萬不能煩瑣。學習漢語不能這樣。就像您教的《狐假虎威》,您讀得有聲有色,學生讀得有聲有色,而且精彩的地方背下來瞭,就很好瞭嘛!在讀的過程中,您不就點撥瞭幾個詞語嗎?像什麼‘竄’啦,‘扯’啦,還有‘半信半疑’、‘東張西望’啦,等等,這就夠瞭。”
談到詞語教學時,霍老師說:“不要機械釋義、說教。要把字形和字義結閤起來,用形象的語言幫助學生記憶、理解。”
“您在這方麵積纍瞭不少經驗,報刊上時有報道。”
……
初次接觸《於永正教育文集·於永正:憶師友談人生》這本書,我最為震撼的,莫過於其中所蘊含的“情”。這份情,體現在他對師長的敬重,對友人的珍視,對教育事業的深沉熱愛,以及對人生百味的體悟。書中的每一段文字,都仿佛是他用心血澆築而成,飽含著濃鬱的情感,卻又不失理性的思考。於先生在描繪與師友的交往時,不僅僅是記錄瞭事實,更是深入挖掘瞭那些互動背後所蘊含的精神交流和思想啓迪。他善於從細微之處展現人物的性格,從平凡的對話中提煉齣深刻的道理。讀著讀著,我仿佛看到瞭一個又一個鮮活的靈魂,他們或激揚文字,或沉靜思考,共同構築瞭一個時代的精神圖景。而當他談及人生時,那份真誠和坦率更是令人動容。他沒有迴避人生的不完美,沒有掩飾自己的睏惑,而是將這些都坦然地呈現齣來,這反而讓我覺得更加真實,更加貼近。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數次停下腳步,反復咀嚼那些話語,它們像一顆顆珍珠,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也溫暖著我的心靈。這本書讓我深刻地體會到,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靈魂的浸潤,而人生,則是一場充滿情感與思考的旅程。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一個靜謐的午後,泡上一杯清茶,悠閑地翻閱一本老友的書信集。於永正先生的文字,沒有華麗的辭藻,卻有著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他筆下的師友,仿佛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在字裏行間嚮我走來。我能感受到他們之間的默契,那種跨越時空的理解和支持,是一種多麼令人艷羨的精神財富。從那些零散的片段中,我窺見瞭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風骨,他們對事業的熱愛,對真理的追求,以及在平凡生活中閃耀的人性光輝。特彆是一些關於與師長、同窗之間的交往細節,寫得格外細膩,讓我仿佛能聽到他們低語,看到他們談笑。這種對人際關係的深刻描摹,遠非簡單的記敘,而是一種對生命體驗的提煉。而當筆鋒轉嚮“談人生”時,於先生更是將這種真摯延伸到瞭對自身經曆的剖析。他分享的那些關於成長、關於選擇、關於得失的感悟,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完全是一種發自肺腑的真情流露。讀他的文字,我不再是旁觀者,而是與他一同經曆,一同思考,一同品味人生的甘苦。這種感覺非常難得,也讓我對“人生”這兩個字有瞭更深的敬畏和理解。
評分我最近有幸讀到一本名為《於永正教育文集·於永正:憶師友談人生》的書,盡管我事先對書名中的“教育文集”四個字有些許的顧慮,擔心其內容過於學術化、枯燥乏味,但實際翻開書頁後,我驚喜地發現,它所展現的是一位教育大傢對人生、對師友、對教育的深邃思考與真摯情感,遠超齣瞭我對一本“文集”的刻闆印象。書中並非是冰冷的理論堆砌,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將教育的智慧融入其中,娓娓道來。於永正先生以其獨特的視角,描繪瞭他與眾多師友之間的深厚情誼,這些情誼不僅僅是文壇或教育界的交流,更是在人生旅途中相互扶持、共同成長的寶貴經曆。讀到這些章節,我仿佛也置身於那個時代,與那些傑齣的教育傢、學者們一同神遊,感受他們思想的碰撞,體驗他們對知識的渴求和對教育事業的執著。書中的“談人生”部分更是觸動瞭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於先生並沒有高高在上地傳授什麼人生哲理,而是通過分享自己的感悟,講述自己在麵對人生起伏時的思考與選擇,展現瞭一個普通人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中堅守初心,如何在睏境中尋找齣路。這種平實而深刻的敘述,讓我覺得格外親切,也引發瞭我對自己人生道路的深刻反思。總而言之,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場心靈的洗禮,一次思想的啓迪,讓我對教育、對人生有瞭全新的認識。
評分我必須承認,剛拿到這本書時,我曾有過一絲猶豫,擔心這會是一本偏重理論、難以消化的讀物。然而,當我真正沉浸其中後,那種感覺完全超乎瞭我的預期。於永正先生的文字,有一種獨特的魔力,它能將最深刻的道理,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錶達齣來。他對於師友的追憶,沒有枯燥的介紹,而是充滿瞭鮮活的細節和真摯的情感,仿佛我親身經曆瞭一段段美好的時光,與那些偉大的靈魂有過一次次深刻的對話。我看到瞭教育傢們的風采,感受到瞭他們對學生、對教育事業的拳拳之心,這種精神力量,是任何理論書籍都無法比擬的。而當他將目光投嚮“人生”時,那種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敬畏,更是躍然紙上。他分享的那些感悟,並非是空洞的說教,而是源於他真實的人生體驗,充滿瞭智慧的火花。我從他的字裏行間,看到瞭一個智者如何看待世界的復雜,如何處理內心的矛盾,如何去擁抱生活中的美好與挑戰。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次閱讀,更像是一次心靈的遠足,讓我看到瞭更廣闊的風景,也找到瞭更深刻的自我。
評分讀完《於永正教育文集·於永正:憶師友談人生》,我最大的感受是,這是一本充滿“溫度”的書。於永正先生以其溫潤的筆觸,為我們展現瞭他與他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人之間的深厚情誼。那些關於師長、關於摯友的篇章,讀來令人心生暖意,仿佛能感受到他們之間唇齒相依、肝膽相照的情感。他寫師長,不僅僅是敘述他們的成就,更是描繪他們的人格魅力,那種對教育事業的執著,對知識的敬畏,以及對後輩的關懷,都透過文字傳遞齣來。他寫友誼,更是將那些日常的交流、艱難的歲月、共同的奮鬥,都凝練成一段段感人的迴憶。這些迴憶,不僅僅是私人情感的記錄,更是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精神風貌的一個側影。而當他將視角轉嚮“人生”時,那種通透與豁達更是令人贊嘆。他沒有迴避人生的不如意,沒有誇大自己的成功,而是用一種平和的心態,去審視和理解生活中的種種際遇。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教育的溫度,人生的厚度,以及師友的重量。它不枯燥,不遙遠,而是充滿瞭生命的力量,讓人在閱讀中,不斷地與自己對話,與世界對話。
評分買瞭一整套,很好,希望有用。。。。
評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一直在京東自營買東西,質量一直沒話說,非常好
評分不錯不錯,第二次購買
評分這次購物非常不愉快!!!明明是三本書,缺隻有兩本。其中一本還是舊的,連包裝都沒瞭!!!!!不過京東快遞非常熱情,大贊!耐心幫我查訂單,詢問,快遞真棒!!!
評分昨天晚上下單,今天下午就把書收到瞭,非常快。
評分好老師,好傢長,好書,有用有益有幫助好好讀書
評分相信京東是正品 所以選擇京東 就是 發貨慢瞭這次
評分很好,喜歡於老師的教育教學的經驗分享,很受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