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辞典(第五版)

化工辞典(第五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姚虎卿,管国锋 编
图书标签:
  • 化工
  • 化学工程
  • 化学工业
  • 辞典
  • 工具书
  • 参考书
  • 工业技术
  • 专业词典
  • 化工工艺
  • 化学品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68894
版次:1
商品编码:11451276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35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化工辞典》被称为“化工界的新华字典”,该书自1969年第一版与读者见面以来,至今已经历了四十五个春秋,由于《化工辞典》收词全面、新颖、实用,释义科学、准确、简明、规范,检索查阅方便,长期以来,受到了众多专家及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深受广大读者青睐。《化工辞典》第二版曾于1982年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第三版曾于1997年获得化工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多次获热销书奖,累积印数达50多万册。
  ●《化工辞典》第五版是在前四版的基础上组织众多专家、学者重新编写而成;
  ●《化工辞典》第五版修订注重突出化工基础理论、化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和与化工相关专业交叉的技术,尤其是着重了新词汇、新成果;
  ●《化工辞典》是一本编排严谨、科学,检索系统完备且使用方便的化工案头工具书,通过完善的(中、英文)检索系统可以非常方便地查到你所需内容;
  ●通过《化工辞典》你可以了解化学化工各专业的概况及术语,确切地知道词汇所包含的概念和定义、基本性质、用途、制备方法等知识;
  ●每一个化工从业人员手头都不可缺少一本《化工辞典》。
  

内容简介

  

  《化工辞典》第五版重点增加了化学工程及其各单元过程、煤化工、石油和天然气化工、高分子化工、海洋化工、生物化工以及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和应用等方面的词条;特别增设可供研究开发参考的单元过程耦合、换热和热回收网络、过程优化以及化学工程方法放大等方面的词条;补充化工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的新材料、环境保护、废弃物循环利用、新能源和能量有效利用等方面的词条;对助剂、溶剂、添加剂、农药、医药等精细化工产品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内容进行了应用方面的补充和修订。
  第五版编辑说明
  1.本辞典主要解释化学工业中的原料、材料、中间体、产品、生产方法、化工过程、化工机械和化工仪表自动化等方面词目以及有关的化学基本术语词目。
  2.收集的词目是重要的、常见的、有代表性和新而稳定的。主词目以采用通用名词为原则。学名以IUPAC公布的化学命名原则为根据。为便于读者检索查阅,结合各有关专业、行业或领域的具体情况,别称、简称、音译名等,也酌量写在释文中,并大多列入本辞典参见条中。
  3.凡遇一词多义的,则用(一)(二)(三)……分别叙述。例如:“硬度”、“老化”等条。
  4.原料、材料、中间体和产品词目主要说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和制法。分子式写在词目英文后面,结构式写在词目下面。密度、熔点、沸点、凝固点等数据以及产品规格等,选择国内较通用的,以供参考。
  5.生产方法和化工过程词目着重说明主要内容或原理和应用范围,并酌量举例。
  6.化工机械和化工仪表词目主要说明结构、特点、使用方法和应用范围,通用的设备并附插图。
  7.化学基本术语词目着重说明概念,并举例。
  8.用人名命名的外来术语,仍按国外习惯,采用了音译,译名以国内较通行的为准,并附原文名。
  9.本辞典释文中分子量及原子量系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原子质量的简称。
  10.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在非注明条件时,一般指在标准状况下。
  11.液体的沸点、沸程指在标准状况下的数值。如果指其他压力,则在后面注明。
  12.折射率一般指20℃,旋光度一般指钠黄光D线和20℃。
  13.本辞典中涉及的计量单位均采用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量和单位的具体运用执行GB3100~3102—93规定。
  14.为叙述方便,正文释义中对某些化合物名称使用了英文缩略语,这些缩略语的全称在本辞典中都可以查出。
  15.为满足读者查阅较早技术文献的需要,在条目设置(含主词目和参见词目)和释义中有针对性地收录了一些已经废止不用或虽不规范但仍习用的化学命名用词、量(如当量浓度等)和单位。
  16.正文前有“汉语拼音检字表”、“汉字笔画检字表”。书末有“英文索引”,以利读者采用不同方式的检索。

作者简介

  姚虎卿,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劳动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石油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吸附分离与净化方面的研究与开发,主持国家“九五”攻关及省部级重大项目。在新型吸附剂与催化剂研制、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吸附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2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5项。1994年获“全国化工劳动模范”称号。

  管国锋,南京工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技术学院暨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校化工原理课程建设带头人。中国化工学会石油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化工过程强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主持承担中石化集团公司、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教育厅、环保厅项目4项,以及大型国企委托项目多项,在废水处理、共沸精馏、萃取精馏、反应萃取、单元操作成套设备设计与加工与制作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申请专利4项,出版《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实验》教材2部,其中《化工原理》获江苏省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4年,“创建化工品牌专业、培养特设人才的研究与实践”获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二),“21世纪化工原理课程建设改革与实践”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指导的本科论文——“水-醋酸-络合剂汽液平衡数据测定与关联”获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主持13项学校教学研究课题,发表教学研究论文6篇。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我买的这套书是我多年从事化学工作的必须工具。以前就有,但是退休搬家被弄丢了包括这些书在内的整整一袋子书让我心痛不已。这次在网上书店补齐了这些书虽然花了一笔钱但我感觉非常值。以前对网上书店的书不放心。怕盗版的多质量不好。但货到查看之后让我非常高兴。因为我买的这些书无论纸张的用料还是印刷的质量都让我满意。
  ——读者:61岁的科技工作者


  ★这本书无论对于我们刚刚毕业的学生还是在校学生都很实用,特别是对于这样的企业来说,更应该购买这样的一本资料供员工学习,参考!!好的企业要有好的方法,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投入,更主要的是培养员工职业技术水平的投入!!
  ——读者:meihsieh


  ★喜欢这种综合性的辞典,对于从事化工行业的我来说,真是好书!
  ——读者:200斤的瘦子


  ★这本书很好,很专业,对于化工方面的专业人士来说,的确是很好的工具书。
  ——读者:开心皮蛋


  ★小时候有过这本词典,感觉很好,于是买了给孩子学化学用,效果还不错,能找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读者:laobing8888

目录

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三版前言
第四版前言
词目编排说明
编辑说明
汉语拼音检字表
汉字笔画检字表
辞典正文
英文









精彩书摘

  精密陶瓷 precision ceramics 采用严格控制配料及特定工艺制成不经机械研磨加工,表面光滑平整,公差尺寸符合要求的陶瓷。其工艺是以热固性塑料(如聚硅氧烷树脂)黏合剂,按一定比例加入陶瓷粉料, 混匀后用注塑机成型或流延法成型,后经高温烧结成制品。根据原材料性质的不同和制品性能、形状、尺寸的差异,选择不同的黏合剂和成型方法,可制成表面光滑、气孔率低的电子陶瓷和结构陶瓷制品。广泛用于制作电路基片、线圈骨架、电子管插座、高压绝缘瓷、火箭的前锥体等,也可制成用于浇制合金的高气孔率精密铸造型芯,也用作抗震性好的高温材料。
  精油 essential oil 又称香精油、挥发油、芳香油。具有一定香气并有挥发性的植物性油状液体。是植物的花、叶、茎、根或全草经蒸馏而得的产品。也可用压榨、提取或吸附等方法制得。其品种很多。主要成分是萜烯烃类、芳香烃类、醇类、醛类、酮类、醚类、酯类和酚类等。例如中国玉桂油,含85%~90%肉桂醛,少量肉桂酸、苯甲酸及香豆素等,具甜辛香味,类似桂醛,稍带木香香韵,用于食品。香茅油,主要成分是香茅醛(35%~50%)和香叶醇(35%~45%),香气甜美、圆厚,稍带柠檬香,广泛用于皂类及家庭个人用品的加香。精油能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大多数不溶或微溶于水。有些精油如柠檬油、甜橙油、苦橙油等,含有大量香气价值不大的萜烯和倍半萜烯,可经加工除去而得无萜精油,可作为较浓缩的芳香油。
  配位催化剂 coordination catalyst 以高活性的过渡金属(少数有用其他金属的)配位化合物用于均相催化的催化剂。由自由分子产生催化作用,金属活性物能得到高效利用,反应条件温和;调控金属元素、配位体的结构、性质等可提高活性、选择性,如不对称合成产物的光学选择性已接近100%。 催化剂从均相反应液中分离较困难,热稳定性差,成本较高;将配位催化剂固载在无机载体、有机多孔高分子和胶态分子上,如负载液相、水相催化剂等,能改善其分离效果。应用于羰化、氧化羰化、氧化及氢化等有机合成反应。
  炭黑 carbon black 烃类在严格控制的工艺条件下经气相不完全燃烧或热解而成的极细的黑色粉末状物质。密度1.8~2.1g/cm3。主要成分是元素碳,并含有少量氧、 氢和硫等。不溶于各种溶剂。种类很多,根据原料的不同,有由天然气制成的气黑,由乙炔制成的乙炔黑,由油类(重油、燃料油等)制成的灯(烟炭)黑,及由煤焦油产品(萘或蒽)和天然气或煤气制成的混气炭黑等;根据制法的不同,有用槽法制成的槽黑,用炉法制成的炉黑和用滚筒法制成的滚筒(炭)黑等;根据产品的性能,有补强性能高的高补强炭黑,补强性能约为高补强炭黑的一半的半补强炭黑,耐磨性能特别好的高耐磨炭黑,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导电炭黑等。主要用作橡胶的补强剂和填料,其消耗量约为橡胶消耗量的一半,橡胶用炭黑约占炭黑总量的94%,其中约60%用于轮胎制造。炭黑也用作油墨、涂料和塑料的着色剂及塑料制品的紫外线屏蔽剂。在许多其他制品(比如电极、干电池、电阻器、火炸药、 化妆品及抛光膏)中,也是重要的助剂。


  ……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假想的、与《化工辞典(第五版)》内容完全无关的图书的详细简介: --- 图书名称:星际航行与超维空间理论基础 作者: 艾萨克·维克多;林·卡尔文 出版社: 银河前沿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342年 10月 --- 内容简介:跨越星辰的知识基石 《星际航行与超维空间理论基础》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由宇航物理学泰斗艾萨克·维克多教授与顶尖数学理论家林·卡尔文博士共同撰写。本书旨在为致力于深空探索、时空连续体研究以及超光速推进系统开发的新一代科学家、工程师和理论物理学家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严谨的理论框架。 本书共分十五章,其核心目标是系统性地梳理并重构人类对宇宙基本结构、维度拓扑以及有效时空旅行机制的理解。我们不再满足于牛顿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的限制,而是直接进入了量子引力、弦论在宏观尺度的应用,以及曲率驱动引擎设计的核心领域。 第一部分:时空几何与基础结构(第1-4章) 本部分奠定了理解超维空间和曲率驱动的数学基础。 第1章:黎曼几何的深化与非线性度量张量 详细探讨了自爱因斯坦场方程提出以来,黎曼几何在描述高曲率、非均匀时空区域所面临的挑战。重点分析了拓扑学如何影响局部时空结构,并引入了“卡尔文-维克多张量”作为描述特定维度扭曲的计算工具。 第2章:量子引力模型的统一尝试 回顾了自20世纪末以来所有主流的量子引力尝试(包括圈量子引力和M理论的早期简化版),并提出了作者团队在“信息熵与引力子纠缠”方面的新视角。本章着重解释了在极高能量密度下,引力场的量子行为如何偏离经典描述。 第3章:高维流形与紧致化现象 深入探讨了弦论预言的额外维度(Kaluza-Klein理论的现代修正版)。作者通过对拓扑绝缘体在多维空间中的映射,形象化地展示了紧致化维度(如Calabi-Yau流形)如何影响四维时空的可观测效应。读者将接触到如何通过高能粒子对撞模拟来间接探测这些额外维度。 第4章:惯性与反惯性:零点能场的新解读 颠覆了传统对惯性的理解。本章提出惯性并非物质固有的属性,而是物质与零点能场的相互作用结果。通过对卡西米尔效应的全新量化模型,本书解释了如何在局部负能量密度区域“屏蔽”惯性质量,为曲率驱动奠定物理学基础。 第二部分:曲率驱动与空间折叠(第5-9章) 这是本书的实践核心,详细阐述了实现超光速(FTL)航行的理论路径。 第5章:阿尔库比耶雷度量方程的修正与局限 对著名的“曲率泡”模型进行了细致的数学修正。作者指出了原始模型的能量需求是不可实现的原因,并引入了“相位耦合场”概念,以大幅降低驱动所需的负质量/负能量密度。 第6章:相位耦合场生成与稳定技术 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特定几何形状的超导环和高频重力波发生器,在飞船周围生成稳定的、具有负能量特性的时空泡。本章包含大量关于场方程解的数值模拟结果,展示了如何维持时空扭曲的边界平滑度,避免奇点产生。 第7章:维度通道的构建与导航 超越传统的“推进”概念,本章讨论了如何利用时空拓扑的“捷径”——即理论上的虫洞或“短路”——进行瞬时或近乎瞬时的位移。核心在于如何精确计算并控制两个遥远空间点之间的度量张量匹配。 第8章:时间膨胀效应的消除与相对论屏障 深入探讨了在曲率驱动过程中,如何确保飞船内部乘客和外部宇宙之间的时间流速保持一致。本书提供了精确的时间同步算法,有效解决了星际航行中最大的哲学和工程难题之一:时间膨胀。 第9章:引擎能耗与可持续性评估 对前几章提出的理论驱动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能量预算分析。本书首次给出了一个“低能耗、可长期运行”的曲率引擎设计蓝图,其核心能源来自对特定重元素衰变产物的有效利用。 第三部分:环境交互与生存挑战(第10-12章) 从理论转向实际应用,关注星际环境对飞船和乘员的影响。 第10章:星际介质的侵蚀与防护 高速穿越星际空间(即使在曲率泡内)仍面临高能粒子和微小尘埃的威胁。本章详细介绍了“动态场斥力护盾”的设计原理,该护盾能有效偏转任何可能破坏时空曲率的外部物质。 第11章:引力波通讯与信息编码 由于传统电磁波通讯在远距离上存在显著延迟,本章介绍了基于引力波的“量子纠缠辅助信息传输”技术。读者将学习如何利用引力波的相位信息,实现近乎实时的跨越光年尺度的通讯。 第12章:行星际际航行与引力井操作 讨论了从超光速进入亚光速,以及在目标星系捕获或脱离恒星引力场的过程。重点在于如何安全地“软着陆”曲率泡,确保飞船不会因为剧烈的引力梯度变化而解体。 第四部分:进阶理论与未来展望(第13-15章) 第13章:多重宇宙的理论边界 基于超维空间的数学模型,推测了“膜宇宙”(Brane World)理论的可能观测证据。探讨了在某些极端的时空配置下,是否可能与相邻的平行宇宙发生微弱的相互作用。 第14章:意识与时空感知 这是一个跨学科的章节,由认知神经科学家参与撰写。它探讨了人类的生物系统如何感知和处理多维信息,以及在极端时空变形下,对宇航员心理和感官系统的影响及对策。 第15章:理论的验证与下一代实验 总结了现有理论需要被实验验证的关键参数。本书最后提出了一个宏伟的实验计划——“先驱者计划”,旨在通过在太阳系边缘释放微型曲率驱动测试单元,来获取真实世界的数据,以最终确认理论的准确性。 --- 目标读者群体: 理论物理学、宇航工程学、先进数学模型构建、空间探索领域的专业研究人员、高等院校研究生及所有对宇宙终极奥秘抱有无限热忱的探险家。 本书结构严谨,数学推导详尽无遗,同时辅以大量的图表和先进的计算机模拟可视化结果,是未来数十年内星际探索领域不可或缺的理论圣经。阅读本书,即是掌握了通往银河系腹地的钥匙。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定价对于个人用户来说是有点偏高的,但鉴于它收录的专业深度和广度,放在实验室或教研室里,绝对是物超所值的投资。我个人的使用频率是阶段性的,在进行一个大型项目设计或撰写综述报告时,它的价值才会完全体现出来。它不是那种可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的“口袋书”,它更像是一个“镇库之宝”,需要你沉下心来,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环境中,配合其他资料进行深度学习。我注意到,第五版对一些单位和标准的更新非常细致,这对于需要进行国际贸易或合作项目的团队来说至关重要,确保了我们引用的数据和术语的合规性。总的来说,它提供了一种坚实的知识锚点,让你在面对快速变化的行业时,不至于迷失方向。

评分

这本《化工辞典(第五版)》真是本让人又爱又恨的“大部头”。我本来是抱着能快速查阅专业术语的期望买的,结果发现它更像是一部浓缩的化学工程百科全书。初次翻阅时,那种扑面而来的信息量差点把我淹没。每一个词条的解释都极其详尽,甚至追溯到了概念的起源和不同学派的争论点。比如,我只是想了解一下“催化剂失活”的几种机制,结果辞典里不仅列出了所有已知的机理,还附带了大量的应用实例和最新的研究动态。这对于初入行的研究生来说,无疑是座金矿,但对于我这种需要快速应对生产现场突发状况的工程师而言,效率有点低。有时候,我需要的只是一个简洁明了的定义和几个关键参数,但它偏偏要给你一篇小论文级别的阐述。它的优势在于深度,但代价就是广度上的直观性稍逊。我甚至怀疑编纂者是不是想把化学工程界所有的知识都塞进这一个本子里,这种“百科全书式”的体例,非常考验读者的耐心和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评分

拿到这本第五版,最大的感受就是“厚重”,这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知识沉淀的重量。我特别欣赏它在更新方面的努力。相较于老版本,这一版的许多新材料、新工艺的词条收录得非常及时,比如关于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反应器设计的那些前沿概念,都有相当不错的阐述。我记得有一次我们讨论一个关于新型膜分离技术的方案,好几个同事都在为找不到权威的背景资料犯愁,结果翻阅这本辞典时,一个之前模糊不清的术语突然有了清晰的脉络。它不像网络搜索那样零散,而是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知识框架,让你能明白这个新技术是如何嵌入到整个化工体系中的。不过,装帧和排版上,个人感觉略显陈旧,那种密密麻麻的文字,在长时间阅读后,眼睛确实比较吃力。如果能在图表和示意图的清晰度上再做一些优化,提升视觉体验,那就更完美了。

评分

我尝试用它来指导一些跨学科的阅读。比如,当我在研究某些化工过程对环境的长期影响时,我常常需要查阅与其相关的毒理学或生态学词汇的化工解释。这本书在这方面的连接做得相当出色,它不会孤立地解释一个词,而是会尽量放置在一个工业流程的上下文中去解释,比如特定污染物在反应器中的去除效率和副产物的生成路径。这种关联性描述,极大地帮助我建立了全局观。当然,对于像我这样对某些特定小众反应器类型非常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我会希望它能在专门的附录或者索引中,提供更精确的、基于反应器类型的分类检索功能,而不是完全依赖字母顺序查找。但瑕不掩瑜,它依然是化工领域最值得信赖的参考工具书之一,它的存在本身,就是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和基石。

评分

对于我们这些老一辈的化工从业者来说,这本辞典更像是一种情怀和工具的结合体。很多基础概念的阐述,用了非常经典的、教科书式的语言,这保证了其权威性和恒久性。我发现,即便是现在新兴的计算化学和模拟技术相关的术语,它也能给出扎实的、基于基本原理的解释,而不是空泛地介绍软件功能。这非常重要,因为它提醒我们,无论技术如何迭代,底层的物理和化学规律才是根本。我尤其喜欢它在一些历史性概念上的注释,比如对早期反应动力学模型的讨论,这对于理解现代理论的演进路径很有帮助。唯一的不足可能是,由于篇幅限制,对于一些高度细分领域的最新进展,深度挖掘仍然不够,比如生物化工和高分子材料的交叉前沿,内容略显保守,更侧重于传统化工领域。

评分

这价格能买到这等货色,尔等表示满意,隔壁兴登堡的大爷也说比他老家产的质量好多了,好书值得购买,好评

评分

本人化工销售一枚,涉及到的有三个产品可以查到,每条都很简略,对工作的帮助有限。

评分

很不错,包装完好,质量不错

评分

是主修化学专业、从事化工行业的优秀工具书。

评分

帮同事购买的,非常满意,还回继续推荐给周围人

评分

总体来说,价格偏贵了许多,《化学词典》差不多页数,价格只有一半!

评分

还好,更新换代后内容有变化

评分

还可以,都是正版的,包装的很仔细,价格也便宜

评分

化工辞典(第五版) 化工辞典(第五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