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注塑模具复杂结构100例》中的100副复杂结构的注塑模都是近年来生产实践中的成功实例,每一副模具都有让您欣赏和借鉴的地方,有些结构甚至让人拍案叫绝,堪称经典。这100副模具几乎涵盖了注塑模具结构的所有领域,包括强行脱模、多次脱模、螺纹脱模、气压脱模、复杂推出、复杂侧向抽芯、定模推出模、热流道注塑模、双色注塑模、双层注塑模、气辅注塑模和端子嵌件精密注塑模等。注塑产品包括手机零件、电视机外壳、吸尘器、冰箱等家用电器以及汽车配件、玩具、办公用品等,其中有疑难模具,大型模具,精密模具和长寿命模具。
《注塑模具复杂结构100例》以结构图为主,并配以“塑件结构分析”,“模具结构分析”和“模具工作过程”等文字描述。对每一类典型的模具结构,如气体辅助注塑模、螺纹自动脱模注塑模和电视机前后盖注塑模等类型的模具设计的特点和注意事项都有详细的阐述。
随书附有光盘一张,内有常用的模具设计标准图,样板图,并精选了书中多副模具的3D立体装配图、2D平面装配图和零件图。
《注塑模具复杂结构100例》对从事模具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模具设计相关专业的师生很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张维合,1964年出生,男,江西省余干县人。1987年毕业于西安工业大学,曾先后在浙江省大型兵工企业和上海市大型合资企业从事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1993年南下广东省,曾在数家大型外资企业从事注塑模设计,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注塑模发展有切身体会,对复杂、先进的注塑模具结构及其设计理念更是了然于胸。2005年开始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发表模具科研论文18篇,主要著作有《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教程》和《注塑模具复杂结构100例》。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复杂侧向抽芯注塑模
一、咖啡壶嘴柄动定模内外侧抽芯注塑模具
二、链条侧抽芯注塑模具
三、吸尘器毛刷回转轴360°抽芯注塑模具
四、手制外壳动、定模斜抽芯注塑模
五、千孔罩三次抽芯、定模延时脱模注塑模
六、“U”形槽连接件复合侧抽芯注塑模
七、齿轮箱定模斜抽芯动模内抽芯注塑模
八、防尘罩定模液压抽芯热流道注塑模
九、端盖特殊斜推杆内抽芯注塑模
十、爬行器液压斜导柱二次抽芯注塑模
十一、斜向线管复合侧抽芯注塑模
十二、超长圆筒液压、斜导柱、弯销、弹簧多抽芯注塑模
十三、手柄液压、斜导柱抽芯注塑模
十四、单车手柄液压斜抽芯注塑模
十五、打印机齿条板动模斜抽芯热流道注塑模
十六、打印机主架定模斜抽芯、动模滑块加推杆注塑模
十七、音箱面板定模斜滑块热流道注塑模
十八、电话机面盖定模斜抽芯动模斜推杆注塑模
十九、扭力棒液压抽芯假三板注塑模
二十、遥控车底座滑块上加推杆注塑模
二十一、耳机斜抽芯、强行脱模注塑模
二十二、可活动叉架定模斜导柱抽芯注塑模
二十三、灯筒“T”形扣抽芯无推件热流道注塑模
二十四、某玩具面盖定模斜推杆、定模“T”形扣抽芯注塑模
二十五、旋转木马玩具盒面盖动定模斜抽芯热流道注塑模
二十六、某游戏机手柄液压抽芯及斜导柱抽芯注塑模
二十七、面罩定模斜滑块动模延时抽芯注塑模
二十八、某家电隔层动模斜抽芯注塑模
二十九、传真机叉板滑块上加推杆注塑模
三十、电池箱侧抽芯“S”形流道注塑模
三十一、音乐盒底盖弯销侧抽芯斜推杆复位杆先复位注塑模
三十二、左右盖斜导柱抽芯、斜推杆上加推杆热流道注塑模
三十三、热水壶主体定模内外抽芯动模斜抽芯热流道注塑模
三十四、连接件动、定模斜抽芯注塑模
三十五、感应器外盖动定模斜推杆、动模弯销抽芯热流道注塑模
三十六、花筒前盖定模斜滑块、推板推出注塑模
三十七、卡钩动模内外滑块、斜推杆二次脱模注塑模
三十八、机器人配件动定模斜抽芯、滑块上走滑块注塑模
三十九、轴套动模内外抽芯热流道注塑模
第二章 手机主要塑件注塑模
四十、手机后盖侧抽芯、内螺纹自动脱模热流道注塑模
四十一、手机面盖斜导柱斜推杆侧抽芯、牛角浇口注塑模
四十二、手机面盖动定模斜推杆斜导柱侧抽芯热流道注塑模
四十三、手机中盖动定模斜推杆及斜导柱侧抽芯注塑模
四十四、手机中盖斜推杆、斜导柱侧抽芯热流道注塑模
第三章 遥控玩具车车面注塑模
四十五、玩具车面盖斜导柱侧向抽芯注塑模
四十六、玩具车车身楔紧块内抽芯、斜导柱外抽芯注塑模
四十七、玩具车车面斜推杆内抽芯、斜导柱外抽芯注塑模
第四章 端子嵌件精密注塑模
四十八、SM变压器主体端子嵌件精密注塑模
四十九、CI变压器主体端子嵌件自动送料精密注塑模
第五章 气体辅助注塑模
五十、储物箱气体辅助注射、推块推出热流道注塑模
五十一、塑料箱气体辅助注射、推块推出热流道注塑模
附1:关于气体辅助注塑模
第六章 复杂推出结构注塑模
五十二、斜齿轮可转动镶件注塑模
五十三、毛刷手柄推板推出、推板上侧抽芯注塑模
五十四、透明盖推块推出注塑模
五十五、线陀定模推出斜导柱抽芯注塑模
五十六、长方盒深腔、推板推出注塑模
五十七、圆桶推板脱模、定模侧抽芯热流道注塑模
五十八、食物透明罩先抽芯无推杆注塑模
五十九、仪表透明盖先抽芯二次脱模注塑模
六十、万花筒内外壳动模先抽芯二次脱模注塑模
六十一、仪表盘旋钮动模斜滑块大头推杆注塑模
六十二、玩具车驾驶室延时抽芯注塑模
第七章 强行推出注塑模
六十三、瓶盖动定模多次强行脱模注塑模
六十四、喷雾剂瓶盖弹簧二次脱模注塑模
六十五、机械手臂左右盖双推板二次脱模注塑模
六十六、某玩具底盘双推板二次脱模注塑模
六十七、灯筒接口侧抽芯、动模先抽芯二次脱模注塑模
六十八、连接管动、定模强行脱模注塑模
六十九、U盘盖侧抽芯、推板假三板模强行脱模注塑模
七十、矿泉水瓶盖侧抽芯、双推板二次脱模热流道注塑模
七十一、内盒双推板二次脱模热流道注塑模
七十二、牙口套管侧抽芯、动定模多次强行脱模热流道注塑模
七十三、椭圆中盖动模活动型芯强行脱模注塑模
第八章 气压推出注塑模
七十四、玩具车轮胎气动推出注塑模
七十五、玩具动物头气动推出注塑模
七十六、垃圾桶气动推出注塑模
第九章 螺纹自动脱模注塑模
七十七、小叉架定模内螺纹自动脱模、油缸斜抽芯注塑模
七十八、洗发水瓶盖外螺纹自动脱模、强行脱模及圆弧抽芯注塑模
七十九、螺纹轴套内螺纹自动脱模注塑模
八十、螺纹端盖内螺纹自动脱模、定模推板推出热流道注塑模
八十一、螺纹手柄油缸齿条内螺纹自动脱模注塑模
八十二、球头手柄来复线螺杆内螺纹自动脱模注塑模
八十三、螺纹盖来复线螺杆内螺纹自动脱模热流道注塑模
八十四、衣叉螺纹油缸内螺纹自动脱模、定模侧抽芯注塑模
八十五、化妆品瓶盖内螺纹自动脱模、定模气体推出注塑模
八十六、塑料螺钉外螺纹自动脱模、斜导柱侧抽芯注塑模
八十七、瓶颈内螺纹T形槽动模内侧抽芯注塑模
八十八、瓶盖马达涡轮蜗杆自动脱螺纹、定模斜滑块抽芯注塑模
八十九、连接杆自动脱螺纹、定模侧抽芯三次开模热流道注塑模
九十、螺口旋钮来复线自动脱螺纹、定模侧抽芯注塑模
第十章 定模推出注塑模
九十一、手提电脑面盖斜推杆定模推出熟流道注塑模
九十二、喇叭盖定模推出热流道注塑模
九十三、家电内盒定模推出、内外侧抽芯热流道注塑模
九十四、播放器底盖定模推板推出注塑模
第十一章 双色注塑模
九十五、某电器固定架双色注塑模
九十六、某电器手把双色注塑模
九十七、仪表键盘双色注塑模
第十二章 综合类注塑模
九十八、电视机后盖定模液压抽芯大型注塑模
附2:××电视机模具设计与制造注意事项
九十九、凸轮齿轮点浇口注塑模
一〇〇、储物箱隔板双层注塑模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2.模具结构分析
考虑到塑件较高较大,模具采用热流道浇注系统,分流道在塑件中间的碰穿孔分型面上,浇口为潜伏式浇口,为了使浇口能够自动切断,浇口推杆采用延时推出(延时2mm)。对于塑件圆周面上圆孔,模具采用了八个侧抽芯,由于侧孔很多,塑件对侧抽芯的包紧力较大,塑件整体刚性较差,这八个侧抽芯如果同时抽芯势必会使塑件变形。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八个侧抽芯依次分三步进行抽芯:开模时,由斜导柱先将其中六个侧抽芯抽出,再由油缸通过液压分两步将剩下的两个侧抽芯抽出,即先抽搭扣部位的滑块11,小抽芯移动50ram后再将大滑块9抽出。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所有侧抽芯同时抽芯时将塑件拉变形的情况发生。另外,为了避免第一次抽芯时塑件上端因抽芯时包紧力大导致塑件变形,定模型芯5还采用了活动式:在开模的前20ram,定模型芯5不脱离塑件,即延时脱模。塑件最后由推板17推出。合模之前托板必须完全复位,因此模具增加了行程开关先复位机构。模具结构详见图22和图23。
3.模具工作过程
模具完成注射成型后,在注塑机的带动下,动、定模板打开,在这一过程中,六根斜导柱30带动六个滑块作侧向抽芯。为防止抽芯时滑块将塑件拉变形,在开模的前20mm,定模型芯5跟随塑件出模。动定模完成开模行程后,其中六个滑块完成了侧向抽芯,接着油缸启动,由连接杆12拉动小抽芯11抽芯,小抽芯移动50ram后,小抽芯再拉动大滑块9一起抽芯。七个滑块都完成抽芯后,注塑机顶棍通过K.0.孔推动推杆底板22,进而推动推板17,将塑件脱离动模型芯36。
当推杆底板22完全复位,行程开关接通后,油缸推动滑块9和11复位,最后动定模合模,其他五个滑块在定模板推动下复位,定模型芯5在动模型芯36的推动下复位。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注塑模具复杂结构100例》的图书简介,内容聚焦于该领域的技术深度和实践价值,但不提及任何与您提供的书名相关的内容: --- 图书名称:《先进高分子材料成型技术与模具设计精要》 图书简介 在现代制造业,特别是精密机械、电子电器、汽车零部件等高附加值产业中,高分子材料的成型技术与模具设计是决定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本书《先进高分子材料成型技术与模具设计精要》旨在为从事塑料制品设计、模具制造、工艺优化及质量控制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一套系统、深入且极具实践指导意义的技术手册和案例分析集。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摒弃了传统理论的冗余阐述,转而聚焦于解决实际生产中的疑难杂症和实现前沿成型工艺的工程化落地。全书内容围绕高分子材料的流变特性、精密模具的结构优化、复杂型腔的冷却系统设计、以及先进的成型工艺控制策略展开,深度剖析了从材料选择到成品检测的全流程技术要点。 第一篇:高分子材料的流变学基础与选型策略 本篇深入探讨了工程塑料、特种聚合物在熔融状态下的非牛顿流体特性。重点分析了剪切速率、温度梯度对聚合物粘度和分子取向的影响。特别强调了反应性注塑(RIM)和双组份注塑(2K Molding)中,不同粘度材料间的界面兼容性与混合效率问题。内容覆盖了如PEEK、LCP、导电/屏蔽材料等高性能树脂的加工窗口确定,并详细阐述了如何根据产品性能要求(如耐热性、机械强度、电磁屏蔽效能)反向推导出最佳的材料体系和预处理方案。 第二篇:精密模具的结构设计与功能实现 这是全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本篇着重于如何将复杂的功能集成到模具结构中,以应对现代产品设计对轻量化、多功能化和高精度外观的要求。 2.1 动/静件的集成与驱动机制: 详细剖析了多角度倒扣(Side Actions)、斜顶(Side Cores)和转动机构的设计原理与应用。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优化滑块的角度和行程,实现复杂截面特征的同步成型,并讨论了高负载斜顶的润滑、导向以及寿命评估方法。 2.2 自动化的流道与浇口系统: 针对大型、多腔模具的平衡填充问题,本书深入研究了热流道系统的热管理策略。内容包括:不同类型热嘴的选型、针阀式浇口(Pin Point Gate)的同步开启时序优化、以及如何利用流道平衡模拟(Moldflow Analysis)来指导流道设计,确保多腔件的重量一致性和物性均匀性。对于薄壁件,则详细介绍了边缘浇口和潜伏浇口的设计技巧,以消除缩痕和应力集中。 2.3 冷却系统的效率革命: 模具的冷却效率直接决定了生产周期和内应力分布。本篇超越了传统的直线水道设计,重点讲解了等温面冷却技术(Isothermal Cooling)和点阵/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冷却流道的应用。通过详细的CFD模拟结果对比,展示了曲折式、螺旋式水道如何最大限度地接近型腔表面,从而实现快速、均匀的降温,显著缩短结晶时间,减少翘曲变形。 第三篇:高难点成型工艺的突破与控制 本篇专注于那些对工艺参数极其敏感的成型挑战。 3.1 气辅与水辅成型技术: 针对中空结构或厚壁件,本书细致解析了气体辅助(Gas-Assissted)和水辅助(Water-Assissted)注塑工艺的原理。内容不仅限于氮气或水介质的引入,更关键的是如何精确控制助剂的压力、压力保持阶段的切换时机,以及如何设计相应的排气和回收系统,避免“气泡残留”或“水蚀”缺陷。 3.2 表面质量的极限追求: 针对光学级部件或高光镜面产品,本书提供了应对“熔接痕”、“黑点”和“银纹”的综合解决方案。讨论了在模具表面进行超精密加工(如电火花微加工、激光纹理化)的技术细节,以及如何通过提高模温、优化注射速度曲线来抑制剪切应力过高导致的流动性问题。 3.3 模流分析的深度应用与验证: 本篇强调了CAE(计算机辅助工程)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价值。它不仅仅是绘制填充图,而是要如何基于模拟结果,指导模具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决策,如型芯预留收缩量、浇口尺寸修正、以及对冷却系统布局的迭代优化。书中提供了多个“模拟预测”与“实际生产”结果对比的真实案例,揭示了从理论到工程实践的转化路径。 读者对象: 本书面向中级及以上水平的模具工程师、产品结构设计师、高分子材料工程师,以及致力于提升注塑工艺水平的技术管理者。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系统掌握解决复杂高分子材料成型难题的工程化思维和先进技术工具,有效缩短新产品导入周期,提升模具的稳定性和产品的一次合格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