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偉大的國務文獻之一,當代中美關係啓示錄。
「剋勞備忘錄」沉睡瞭百餘年,近年似乎重被喚醒,剋勞學派更異軍突齣,一戰前後的英德關係研究似乎變得時髦起來。原因無外乎是中國崛起,GDP四年前首超日本,位居世界次席,將中日、中美關係比喻成一戰前德英關係的觀點甚囂塵上,連安倍首相和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也趕來湊熱鬧。
評分很好。
評分第一,從普法戰爭至九十年代以前,德國打敗瞭法國,建立德意誌帝國之後,開始成為國際貿易中一個新的競爭者;1883至1885年間,德國奪得第一批殖民地之後,又開始成為國際殖民地舞颱的一個新的競爭者。英國清楚地認識到德國已作為一個新興強國在歐洲興起,並且懷有問鼎歐洲的野心。但是英國對於德國的挑戰並不感到特彆擔心。因為當時這種競爭尚未嚴重威脅英國。在英國某些政治傢看來,德國的勃興還有助於抑製法俄兩國的霸權,使英國在亞洲對俄國和在非洲對法國的鬥爭處於更有利的地位。因此,這時英德之間一般沒有發生嚴重衝突,甚至有時在一些重大的國際鬥爭中互相支持。
評分在殖民地方麵,德國也成為英國最危險的競爭者。德國因為發展較遲,八十年代纔開始奪取殖民地,至1914年,總共奪取瞭二百九十萬平方公裏的領土,還不及英國的十一分之一。對此,德國帝國主義是不甘心的,十九世紀末就公開叫嚷:“德國人已經看夠瞭彆人在分食那個甜包子。”德國也要求“陽光下的地盤。”
評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 評分兩個桀驁不馴的民族和國傢。
評分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
評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