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雅文化经典(长物志+园治+随园食单+茶经+林泉高致+瓶花谱 )全6册 食谱

中华雅文化经典(长物志+园治+随园食单+茶经+林泉高致+瓶花谱 )全6册 食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中华文化
  • 传统文化
  • 生活美学
  • 饮食文化
  • 园林艺术
  • 茶文化
  • 文房四艺
  • 古籍
  • 食谱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读买天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980898
商品编码:1147015845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套装数量:6

具体描述

中华雅文化经典:茶经+瓶花谱 瓶史+长物志+园冶+随园食单+林泉高致(共6册)定价289.8元

茶经

历代制茶、饮茶、茶道演变的百科全书。茶学专著。经典译注,名家详解,全彩装帧,数百幅精美插图,完美展现茶文化经典。品赏古代中国人清雅寂静的生活艺术。重塑生活格调的文化藏书。;

作者:唐)陆羽;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5月;

定价?45.80

内容推荐

陆羽二十一岁时,踏上了游历考察之路。他一路风尘,经义阳、襄阳,过南漳,潜心寻觅茶事、茶情。

经过十余年实地考察,踏遍三十几个州,搜集上千条茶闻轶事,历经五年研究著述,又经五年增补修订,终成上*部茶学专著《茶经》。

《茶经》共十节,综合论述了茶的起源、茶的用具、茶的采制、茶器、茶俗、茶事,以及饮茶技艺、茶道等内容,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自此,饮茶品茗成为中国人“意在物外”的生活艺术。

之后的茶道演变,无论是宋代宫廷的点茶斗茶,明清庭院的清雅茶聚,寺院茶仪的空灵持修,日本茶会的清寂和敬,都因《茶经》的启示,得以开创自称体系的饮茶天地。

《茶经》堪称历代制茶、饮茶、茶道演变的百科全书,既可作为烹茶、饮茶,赏鉴茶具的技艺之书,也是修身养性、品赏茶美感之道的经典。

瓶花谱 瓶史

 明代朴素清雅的四时瓶插圣经。经典译注,名家详解,全彩装帧,精美版本。品瓶评花 、折枝插贮 、滋养护瓶、花忌事宜、花目品、选器择水等,完美呈现文人雅士的幽栖逸事。重塑生活格调的文化藏书。;

作者:〔明〕张谦德〔明〕袁宏道;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5月;

定价?42.80

内容推荐

江南园林中,追求清雅生活的文人雅士,常于厅堂、书斋插一瓶花,以求野趣诗意。《瓶花谱》与《瓶史》既是对明代之前插花艺术的总结,更是中国式文人插花的正宗。

《瓶花谱》为明代张谦德所作,是明代实枝插花的经典著作。全书分品瓶、品花、折枝、插贮、滋养、事宜、花忌、护瓶八个方面,详尽阐述自由式插花自然性灵、崇尚天然的韵味,以及追求原生天成之趣。

《瓶史》为明代袁宏道所作,是我国瓶花史上的奇葩之书。全书共十二篇,从鉴赏角度论述了花器选择、花材选用以及花艺插法等,是我国古代*具文人气质的一部插花专著。

 插花为案头之物,无扦剔浇顿花木的繁杂劳苦,仅享赏咏之乐,取者不贪、遇者不争,可谓生活之美。

作者简介

张谦德(1577—1643),明书画收藏家、藏书家、文学家。善鉴藏,知书画,著有《》《名山藏广记》等书。《瓶花谱》是明代实枝插花的经典著作。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主帅。文学主张“不拘格套”“独抒性灵”,流传至今的作品有《潇碧堂集》《潇碧堂续集》《瓶花斋集》等。《瓶史》是中国瓶花史上的奇葩之书。

《长物志》

作 者:〔明〕文震亨著 ; ; 李霞 王刚 编著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9-8089-8

定 价:55.80元 ;印张:26.5 开本:16开

《长物志》作者

文震亨(1585年—1645年)

字启美,长州人,明末名士,乃“明代四大家”之一文徴明曾孙。文震亨家学渊源,博览群书,以书画擅名,除传统学问外,对造园、宅居、器物、音乐都有精深研究,作《长物志》传世,另著有《香诗选》《仪老园记》《金门录》《文生小》《琴谱》等。前人评价他“长身玉立,善自标置,所至必窗明几净,扫地焚香”。

内容提要

“长物”,原指多余之物,它们虽生活必需品,却是中国古代文人构筑精神不可或缺之物,寄托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品格意志。这部中国古代名士精致生活的科全书,共十二卷,集合实用与审美双重功能,其中讲述居家陈设的有室庐、几榻、器物、位置四卷,与造景布局相关密切的有花木、水石、禽鱼三卷,与文人雅趣直接关联的有书画、香茗两卷,集中谈论日常生活的有衣饰、舟车、蔬果三卷。

明末名士文震亨,出生书香门、官宦世家,崇尚清雅,遵法自然,借品鉴长物而标举人格,完美呈现簪缨世族的清雅生活格调、明代江南书香世家的高洁风致。

《四库全书》收录《长物志》,评其“惟震亨世以书画擅名,耳濡目染,与众本殊,故所言收藏赏鉴诸法,亦具有条理”。为后世营造生态家居、鉴藏文物雅玩提供了理论框架以及可供模仿的范本,是中产阶级提升美学素养、提高生活格调的必读之书。

园治-中华雅文化经典 ; ;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 ; ;

出版时间:2015-08-01

作者:计成 ; ;

开本: 16开

定价: 49.80 ; ;

页数:350 ; ;

印次: 1

ISBN号:9787539980904 ; ;

内容提要

如何营建一座精美雅致的“私家庭院”,如何巧妙布局阁楼、厅堂、书房,如何在屏门、风窗、栏杆中体现古典意趣,如何在选石、铺地、掇山、花木植栽上如诗如画……

明末造园家计成以其工匠的精神,唯美的意趣,为我们记叙了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高妙艺术,凸显设计师巧夺天工的高超技艺,展示了明代中产阶级日常生活的真实细节和文化品质。

《园冶》是中国造园艺术的传世经典,也是首部造园学专著,被日本宫廷评价为“开天工之作”,被欧美国家奉为“生态文明圣典”。它不仅展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高度,也为现代别墅的建造与私人家居装修提供了可模仿的范本。

作者简介

计成(1582—?)

中国明末造园家,苏州吴江人,能以画意造园。

崇祯七年(1634 年)写成了中国*早、*系统的造园著作《园冶》——也是造园学早的名著。

曾主持建造三处*园林——常州吴玄的东园、仪征汪士衡的嘉园和扬州郑元勋的影园。他还能诗善画,时人评价他的诗如“秋兰吐芳,意莹调逸”。

林泉高致

作 者:(北宋)郭熙 著 ;鲁博林 编著

出 版 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1

书 ; 号:978-7-5399-8827-6

定 ; 价:42.80元

内容简介:

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

山水画集中体现传统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不仅以高妙的画法造诣跻身于艺术之林,同时也承载着中国人文领域里*为深邃的寄托。

《林泉高致》是北宋时期论山水画创作的重要专著,也是中国画论史上不可多得的传世经典。全书分为山水训、画意、画诀、画题、画格拾遗、画记六篇,详尽论述了对自然的审美、山水画的创作、山水画的鉴赏等诸多问题。此外,还附录了“山水诀”“山水赋”等数篇名家画论,是中国迄今山水画创作*精妙的范本。本书既是山水画创作的必读之书,也是提升审美意趣,回归自然,神游林泉山水的体验。

作者简介

郭熙(约1000——约1090)

北宋画家,绘画理论家,字淳夫,河南温县人。

出身布衣,好道学,喜游历。善画,师法李成,画山石多用卷云或鬼脸皴,画树如蟹爪下垂,笔势雄健,水墨明洁。熙宁、元丰间(1068-1085),深受神宗的恩宠,有“神宗好熙笔”“评为天下*”之说。

中华雅文化经典:随园食单

著 者:〔清〕袁枚

编 著:王刚

出 版 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书 ; 号:978-7-5399-8829-0

定 ; 价:52.80元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水族无鳞单、杂素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菜酒单共十四单,外加一序。详细记述了我国十八世纪中叶流行的三百多种南北菜肴、饭点和名茶美酒。举凡菜点的选料、加工、切配、烹调及对菜点的色、香、味、形、器、序都做了精辟的论述。各个环节,皆顺物之性,循物之理,自然为本,引之导之,调之剂之,合于口味。

《随园食单》是清代文人袁枚四十年美食实践的产物,被海内外食学家称为中国历史上的“食经”,其价值却不仅是食学的,思想哲学和语言文学价值同样是不可低估的。袁枚用文才笔墨,将吃喝之俗事写出了别样的气息,让一蔬一饭的哲学打破时间的限制,触动我们的味觉和记忆。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晚年自号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与纪晓岚并称“南袁北纪”,撰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等著作传世。

袁枚是中国历史上*个公开声明饮食是堂皇正大学问的人,所著的《随园食单》是中国古代一部非常重要的饮食名著,该书的饮食理论与烹制技法至今仍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闲情雅趣:中国古典生活美学精粹》 本书并非直接收录《中华雅文化经典》中的《长物志》、《园治》、《随园食单》、《茶经》、《林泉高致》、《瓶花谱》这六部著作。然而,它犹如一位博学的导览者,带您深入探寻中国古典文化中那份细腻、雅致的生活情趣,为您呈现一幅幅意蕴悠长的画卷,让您在字里行间,感受古人如何将寻常日子过得诗意盎然,充满格调。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文人雅士,他们不仅才华横溢,更将生活本身视为一门艺术,用智慧和匠心,在衣食住行、赏玩寄情之中,雕琢出独属于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与生活哲学。本书正是试图勾勒出这幅属于“雅”的图景,从多角度、深层次地剖析和展现这种雅致的生活方式,即使未直接呈现您所提及的六部经典,却能让您在阅读中,触类旁通,领略其精神内核。 一、 器物之美:物质中的精神寄托 古人对于器物的追求,绝非仅仅是满足物质的功用,更在于器物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工艺水平以及与主人的精神契合度。《长物志》以其独到的眼光,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古人生活中所用的各种器物,从家具、文玩到香炉、茶具,无不精挑细选,讲究形制、材质、工艺,以及其在家居环境中的摆设与搭配。本书虽不直接刊印《长物志》,但却能通过对中国古典家具的演变、文房四宝的品鉴、古董玩赏的趣味等主题的深入探讨,引导读者理解古人如何通过精美的器物,来衬托自己的品味,寄托自己的情怀,甚至在与器物的互动中,体悟生活的真谛。 您可以想象,一箪食,一瓢饮,在古人的眼中,绝非粗鄙之物,而是可以被赋予生命力的存在。一把质朴无华的紫砂壶,能随着主人的抚摸而油光温润,散发出沉静的雅韵;一方精心雕琢的砚台,承载着文人的墨香与思考;一幅古朴典雅的画卷,则能瞬间将家居空间提升至精神的殿堂。本书将引导您去发现这些器物背后的故事,理解它们不仅仅是冰冷的物品,更是承载着历史、文化和情感的载体。我们将带您走进古人的书房,感受笔墨纸砚的独特魅力;走进他们的厅堂,欣赏陈设的巧思与和谐;走进他们的闺房,窥见香炉、镜台、首饰盒等小物所蕴含的细腻情感。通过对这些物质载体的审视,您将更深刻地理解,何为“器以载道”,何为“物我两忘”。 二、 园林之韵: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园林,是中国古代文人心中最理想的精神家园。《园治》等著作,将园林的设计、建造、养护,乃至园中景物的命名与品评,提升到了艺术的高度。本书将为您展现的,是古人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无限的意境。我们将探讨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叠山理水的手法、植物的配置原则,以及如何通过建筑、题额、诗画等元素,营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之趣。 想象一下,在炎炎夏日,步入一方曲径通幽的园林,耳边是潺潺流水,眼前是奇石秀竹,远处是亭台楼阁若隐若现。这不仅仅是一个休憩的场所,更是一个能够涤荡心灵、激发灵感的空间。本书将为您解析“山水有形,人情无形”的奥妙,带您领略“移步换景,步步皆是画”的精妙之处。我们将探讨苏州园林的精致典雅,扬州园林的疏朗飘逸,以及皇家园林的宏伟气派,让您在文字中,也能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宁静致远、超凡脱俗的园林之韵。 即使您没有机会亲临这些古老的园林,本书也将帮助您理解古人为何如此钟情于自然,为何要在其中寄托如此深厚的感情。它并非只是关于建筑和景观,更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关于如何在人造的环境中,去呼应自然的规律,去寻找内心的平静。我们将为您讲述中国古代文人如何通过园林,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人生态度,以及对天地万物的感悟。 三、 饮食之道:品味生活,感悟人生 “民以食为天”,而对于中国古人而言,饮食更是他们追求生活品质和精神享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园食单》以其幽默风趣的笔调,记录了大量的饮食经验和菜谱,堪称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百科全书。本书将通过对中国不同地域的特色饮食文化、传统节日的饮食习俗、以及古人对于食材选择、烹饪技法、饮食礼仪的讲究等方面的深入挖掘,为您呈现一场丰盛的文化盛宴。 您将了解到,古人是如何讲究“不时不食”,如何运用时令的食材,烹制出最鲜美的佳肴。从精致的宫廷宴席,到家常的小家碧玉,本书将带您领略中国菜肴的博大精深。我们将探讨“色、香、味、形”俱全的烹饪理念,以及那些流传至今的经典菜式背后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本书将引导您理解,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饮食不仅仅是满足生理需求,更是社交、养生、以及人情维系的重要方式。 您可以想象,围坐在一桌丰盛的家常菜旁,与家人朋友谈笑风生,那份温馨与满足,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比拟的。本书将带您走进古人的厨房,感受他们对食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我们将为您介绍如何通过食材的选择,来体现季节的变换和地域的特色;如何通过精心的烹饪,来展现食材的本味和厨师的匠心;如何通过合理的搭配,来达到养生的效果。本书将帮助您打破对“食谱”的刻板印象,让您看到,每一个菜肴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生活智慧。 四、 茶事雅集:品茗论道,静心养性 “茶”,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茶经》以其详实的笔触,记录了茶的起源、种类、采摘、制作、烹煮、品饮等各个环节,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本书将带您走进茶的世界,去领略中国茶文化的深邃与魅力。我们将探讨不同茶叶的品类和特点,如绿茶的清新、红茶的醇厚、乌龙茶的韵味、普洱茶的陈香;我们将为您介绍传统的茶道礼仪,以及茶道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 想象一下,在一个宁静的午后,手捧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茗,在袅袅的茶香中,感受时光的流淌。本书将引导您去理解,饮茶为何能够成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它不仅仅是品尝一种饮品,更是一种与自我对话、与自然沟通的过程。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茶,来达到“清心寡欲,怡情养性”的目的,如何从一杯茶中,品味出人生的况味。 本书将为您介绍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饮茶习俗,以及茶在诗词、绘画、社交等方面的广泛影响。我们将为您解析“茶禅一味”的深层含义,让您明白,为何茶能成为中国文人雅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茶文化的探索,您将更能理解,古人如何在日用常行中,寻求精神的慰藉和心灵的升华。 五、 瓶花之趣:生命瞬间的美学 插花,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是一门将短暂的生命之美,融入生活情境的独特艺术。《瓶花谱》等相关著作,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插花经验和理念。本书将带您领略中国传统插花的独特韵味,探讨其构图、色彩、器皿的搭配原则,以及花材的选择和寓意。 想象一下,在素净的案几上,一束精心布置的花艺,瞬间为空间增添了生机与雅致。本书将引导您去理解,为何插花在中国古代,不仅仅是简单的装饰,更是对生命、对自然的赞美和体悟。我们将探讨不同花材在季节、时令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如何通过插花,来表达主人的情怀和品味。 本书将为您介绍中国传统插花与西方插花的区别,以及其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地位。您将了解到,古人如何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如何在有限的枝叶花朵中,展现出无限的意境。即使您不亲自动手,也能通过本书,欣赏到那些充满东方韵味的插花艺术作品,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考和审美情趣。 六、 意境与情怀:古典生活美学的灵魂 纵观本书所涉及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器物、园林、饮食,还是茶事、插花,它们都指向一个共同的主题——意境与情怀。中国古典生活美学,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强调的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生活态度,一种将物质追求与精神享受完美结合的境界。 本书并非简单罗列技法或知识点,而是试图通过对这些具体生活元素的呈现,来引导读者去感受和体悟那种“闲适”、“淡泊”、“雅致”、“自然”的生活哲学。它鼓励我们放慢脚步,去关注身边的美好,去发现生活中的诗意。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雅”,并非阳春白雪,也非故弄玄虚,而是一种融入日常的智慧,一种由心而生的情趣。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重温中国古典生活美学,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当下生活的一种反思与升华。本书希望能够成为您探索这份美学的入门指南,让您在阅读中,不仅能增长见识,更能获得心灵的滋养,领略到那份穿越千年的雅致与从容。它将帮助您在平凡的日子里,找到不平凡的乐趣,提升生活的品质,成为一个更有格调、更有品味的人。 通过本书,您将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感受他们如何在日用万物中,体现出非凡的智慧和审美追求。这份探索,将如同一次精神的旅行,带您穿越时空的阻隔,与古人的心灵对话,并在潜移默化中,开启您自己对“雅”的独特理解与实践。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仿佛是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中国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相互映照,共同构成了“雅文化”的迷人画卷。我尤其喜欢《园冶》中对于苏州园林的描绘,那些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设计,让人仿佛置身于诗画之中。它不仅仅是关于建造,更是一种生活哲学,一种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现代生活中找回那种宁静和雅致,而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还有《随园食单》,这本书简直是吃货的福音!袁枚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各种美食娓娓道来,让我觉得每一道菜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都有一种情感。《瓶花谱》则让我看到了东方插花的独特魅力,它不仅仅是将花草简单地放置在瓶中,更是一种意境的营造,一种与自然的对话。我一直觉得,生活的美好,很大一部分体现在这些细节之中。《林泉高致》则让我体会到了文人雅士对于山林隐逸的向往,那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纯粹心灵,让我为之动容。它让我明白,真正的“高致”,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更是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脱。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慢生活”和“精致感”充满好奇,而这套书恰好满足了我这种渴望。首先,《长物志》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古人对于生活器物的讲究可以细致到如此地步,从家具到服饰,从笔墨纸砚到炉瓶香几,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主人的品味和学养。它让我意识到,拥有“好物”不仅仅是物质的堆砌,更是精神的寄托。接着,《园冶》则为我打开了另一扇门,让我明白,建造一个可以让人心安宁的居所,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书中关于山水、植物、建筑的布局,都蕴含着中国人对于“天人合一”的深刻理解。我开始幻想,如果我有一个院子,我该如何去设计它,让它充满诗意和禅意。《随园食单》更是让我体会到了“食”的艺术,它不仅仅是烹饪的技法,更是对食材的尊重,对季节的顺应,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读着袁枚的笔触,我感觉不仅仅是在看食谱,更是在感受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从容而优雅的生活方式。《茶经》则让我重新认识了“茶”这种饮品,它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文化,一种哲学。陆羽的文字,将茶的种植、制作、品饮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让我觉得每一次品茗都是一次与自然的对话,一次与古人的交流。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位穿越时空的导游,带我沉浸在中国古典的审美世界。我原本对“雅文化”这个词有些模糊的印象,以为是那些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传统,但翻开这本书,我才发现它原来如此贴近生活,如此富有情趣。《长物志》中对器物的考究,让我看到了古人对生活品质的极致追求,那些精美的茶具、文房四宝,不仅仅是工具,更是艺术品,承载着主人的品味与情怀。而《园冶》则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教我如何以自然为师,如何将天地之美纳入方寸之间,那些假山、叠石、水景的布置,读来仿佛身临其境,呼吸着古园的清新气息。我一直觉得园林是人心灵的栖息地,这本书让我明白,建造一个园林,其实是在建造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随园食单》更是惊喜连连,它不是简单的菜谱,而是充满智慧的饮食哲学,从选材到烹饪,从器皿到待客,无不体现着对食物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细腻体察。读着袁枚的文字,我仿佛能闻到诱人的香气,感受到那份“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匠心。这本书真的让我重新审视了“吃”这件事,它不仅仅是为了果腹,更是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仪式感。

评分

这套书如同一壶陈年的佳酿,初尝甘甜,回味无穷。我对《长物志》中关于文房清玩的描述尤其感兴趣,那些笔、墨、纸、砚,以及各种奇巧的文玩,都让我想象着古人悠闲的生活场景。它让我意识到,生活中的器物,可以成为我们精神世界的载体,它们不仅仅是工具,更是陪伴我们精神成长的伙伴。《园冶》则让我对“家”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单单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场所,更是一个可以寄托情感、安抚心灵的空间。书中对庭院、水景、植物的细致讲解,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将自然的灵动融入到我的居住环境中。《随园食单》更是让我领略到了中国美食的博大精深,袁枚的文字幽默风趣,读起来仿佛在听一位老朋友讲述他与美食的故事。他对于食材的挑选、烹饪的火候、调味的比例,都有着独到的见解,让我忍不住想要动手尝试。《茶经》则带我走进了茶的世界,从茶叶的种类到冲泡的方法,陆羽的讲解严谨而富有条理,让我对“一杯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的仪式,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瓶花谱》则让我看到了将自然之美引入室内的艺术,那些关于花材的搭配、瓶器的选择,以及插花的意境,都充满了东方独特的审美情趣,让我觉得,即使是一朵简单的花,也能为生活增添无限的诗意。

评分

从这本书里,我窥见了一个更为深邃的中华生活美学。一开始,我可能更关注那些具体的器物和技艺,比如《茶经》里对于茶叶的分类、冲泡的细节,让我对茶有了更系统、更专业的认识。陆羽的文字严谨而充满诗意,让我觉得喝茶这件事,原来可以上升到如此高的精神层面,不仅仅是解渴,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而《瓶花谱》则让我看到了将自然之美引入室内的艺术,那些关于花材的选择、瓶器的搭配、插花的意境,都充满了东方审美的韵味。我一直以为插花是件很随意的事情,但这本书告诉我,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和美学原理,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整体的和谐与意境的营造。最让我触动的,还是《林泉高致》中对自然山林的向往与描绘。它描绘的不仅仅是风景,更是文人雅士内心深处对隐逸、对超脱世俗的追求。读着书中那些对山水、对田园的描绘,我仿佛能感受到一种宁静致远的境界,一种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和谐。《随园食单》则让我看到了文人生活的另一面——对美食的讲究与热爱,它不仅仅是填饱肚子,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享受和情趣。

评分

东西不错货真价实

评分

买了六本只收到四本,卖家都不在线,完全无法联系到,整个发货过程也是如此,速度慢不说,售后服务等于零。从来没见过如此差劲的卖家,一颗星都不愿意给。差评,京东售后来解决问题吧。

评分

收到收到收到

评分

应该早点买,学到了很多

评分

买了六本只收到四本,卖家都不在线,完全无法联系到,整个发货过程也是如此,速度慢不说,售后服务等于零。从来没见过如此差劲的卖家,一颗星都不愿意给。差评,京东售后来解决问题吧。

评分

包罗万象的好书!价格超实惠!

评分

帮一位国画老师买的

评分

不错,正版

评分

很不错诶,不过没有想到一共是32测,可惜我只买了6测,其他的回头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