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分他的藏书允许前来阅览。并为阅书者提供茶水。他说:“贤哲著述,以俟知矣。其人以借书来,是与书相知也;与书相知者,则亦与吾相知矣,何可不借?”又说:“来借者,或蓄疑难,或稽异同,或补异简,或搜奇秘”,遂乐为借阅。撰有《红雨楼书跋》2卷,考索图籍金石,义亦精蕴。又撰有《徐氏家藏书目》4卷,多题跋。仿郑樵《通志·艺文略》、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体例,成《红雨楼书目》7卷,按四部分类,该目收明代集部较多,是考明代艺文的重要资料。潘景郑评其“虽不逮《千顷堂书目》之富,以之互勘,当得补苴什一也”。他在《笔精》中作《聚书十难》,分析历代私人藏书不能久传,“何也?非深知笃好者,鲜不屑越也”。
评分 评分不错的好书,值得购入一读。
评分明代著名藏书家徐(火+勃)的藏书题跋,由文献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马泰来先生整理校笺。
评分很不错!
评分3
评分诸位当知,文化即是一个生命,生命应在我们各人自己身边,生命决不外在,而且急切也丢不掉。如各人有记忆,那能全忘了;各人有嗜好,那能全变了?我们则在急切地求忘求变。就知识分子言,一般说来,知道外国的,总是比知道本国的多。但这现象,究是可喜,抑是可忧呢?若待自己以往的全忘了,以下的,则全靠追随别人,试问世界上能有这样的民族、这样的文化吗?
评分徐 火勃,明著名藏书家、文学家、目录学家。字惟起,一字兴公,别号三山老叟、天竿山人、竹窗病叟、笔耕惰农、筠雪道人、绿玉斋主人、读易园主人、鳌峰居士。祖籍侯官(今闽侯县荆溪镇徐家村),闽县(今福建福州)鳌峰坊人。兄弟三人,兄徐熥,弟徐熛,秀才,亦精文艺。童试后,摒弃科举,随兄作诗,以清新隽永见长。明万历三十一年至万历四十二年(1603~1614年),即摒弃科举,随兄致力于诗歌创作,与叶向高、翁正春、曹学佺、谢肇淛、陈价夫、陈荐夫等结“芝社”,人称“芝山诗派”,徐 火勃、曹学佺并称诗坛盟主。徐 火勃工诗,擅长书法、绘画。终生未得一官,平日身处书城,自以为乐。在这十二年中徐(火勃)写了大量的诗歌,“乐府、歌行及近体无所不备”,与曹学佺并主闽中诗坛,后人誉为“兴公诗派”。徐(火勃)还精通禅理,颇负声望,一般文人、诗僧,都以能得到他的好评为荣。博学多才,对地方文献很熟悉,先后三次参加《福州府志》编修工作,还修撰《雪峰志》、《鼓山志》、《武夷志》、《榕城三山志》等。他提出修志的见解:“省会人物之盛,载笔不得不严,在一州一邑,唯恨文献不足,不可一概严削”。他对荔枝种植和保管有较深研究,著有《荔枝谱》,所载品种就多达100多种,可与宋代蔡襄《荔枝谱》并美,很有科学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