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哈 算法

啊哈 算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啊哈磊 著
图书标签:
  • 算法
  • 数据结构
  • 编程
  • 入门
  • 学习
  • 计算机科学
  • 啊哈算法
  • 基础
  • 练习
  • 中文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54594
版次:1
商品编码:1147730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图灵原创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啊哈!去中科院玩单片机
  呦吼!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写爬虫
  哒哒!写一本开开心心的算法书
  你一定能看懂的算法书!
  作为本书的策划编辑,我很荣幸。
  《啊哈!算法》是我读过的有趣且是我能看懂的一本算法书。
  我当初是因为啊哈磊写的另外一本书《啊哈!C》而认识啊哈磊的。啊哈磊还有个网站,也叫啊哈磊,这个啊哈磊网站中有个论坛,叫啊哈论坛。论坛建立短短一年半时间,就聚集了15000多个啊哈小伙伴,都是萌物。我对他的写作风格很欣赏,那是一种因热爱和探究而产生的纯粹的快乐,因此,当啊哈磊率领着他的一大波萌物开开心心地攻城略地,浩浩荡荡地兵临城下,跟我说他想写一本通俗易懂的算法书,不知是否能出版时,我的回答是:“必须出版!”
  这本书出版意向的达成就是这么简单。
  但创作的过程一点不轻松。因为任何一本拿得出手的书的创作都是作者大量时间和精力付出的结果。是毅力的累积。
  几个月之后,我拿到了这本书的初稿。我高高兴兴地开始读。这部分写得通俗易懂,我看得津津有味。但读了一些之后,我发现我高兴不起来了,我遇到了困难,有些篇章写得太简略了,只是把算法的基本思路说了一下,然后就直接给出了以该算法实现的某个示例的完整代码。
  这样不行,看不懂啊。原理很简单,但实现起来时,看代码就感觉对应不起来了。或许比我聪明的人能看懂,但我希望像我这种在算法方面毫无造诣的普通选手读起来也不吃力,于是我让啊哈磊完善它。我是这么交代的——你得写得让我能看懂才行。这要求非常的简单,但也非常的暗黑。
  经过比我想象的要长的时间,啊哈磊给了我第二版。
  我继续阅读,很多之前看不懂的地方现在能看懂了,或者至少我认为我看懂了(请允许我使用这种让人生气的措辞),但还有少部分欠点劲儿。啊哈磊向我投来困惑又略带鄙视的目光,我用坚定又痴痴呆呆的目光把他的目光给顶了回去。
  于是啊哈磊继续埋头苦干。
  终于,我完全可以看懂的版本诞生了。

进入品牌店请点击:


内容简介

  《啊哈!算法》是一本充满智慧和趣味的算法入门书。没有枯燥的描述,没有难懂的公式,一切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通过幽默的语言配以可爱的插图来讲解算法。你更像是在阅读一个个轻松的小故事或是在玩一把趣味解谜游戏,在轻松愉悦中便掌握算法精髓,感受算法之美。
  《啊哈!算法》中涉及的数据结构有栈、队列、链表、树、并查集、堆和图等;涉及的算法有排序、枚举、深度和广度优先搜索、图的遍历,当然还有图论中不可以缺少的四种路径算法、两种生成树算法、割点与割边算法、二分图的匹配算法等。

作者简介

  纪磊,网名啊哈磊。
  曾在中科院玩过单片机。武汉大学历史上以本科生身份加入MSRA(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小伙伴,在机器学习组从事搜索引擎方面的研究。
  发表国际会议论文一篇(IEEE)。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教练。
  超萌超简洁的C语言编译器——“啊哈C编译器”作者。
  2013年,我的著作,有趣的编程科普书《啊哈C!》出版。
  非常喜欢小朋友,每天都过得都非常开心。
  至于为什么叫“啊哈磊”,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喜庆的名字。

内页插图

目录

目录

第1章 一大波数正在靠近——排序 1

第1节 最快最简单的排序——桶排序 2

第2节 邻居好说话——冒泡排序 7

第3节 最常用的排序——快速排序 12

第4节 小哼买书 20

第2章 栈、队列、链表 25

第1节 解密QQ号——队列 26

第2节 解密回文——栈 32

第3节 纸牌游戏——小猫钓鱼 35

第4节 链表 44

第5节 模拟链表 54

第3章 枚举!很暴力 57

第1节 坑爹的奥数 58

第2节 炸弹人 61

第3节 火柴棍等式 67

第4节 数的全排列 70

第4章 万能的搜索 72

第1节 不撞南墙不回头——深度优先搜索 73

第2节 解救小哈 81

第3节 层层递进——广度优先搜索 88

第4节 再解炸弹人 95

第5节 宝岛探险 106

第6节 水管工游戏 117

第5章 图的遍历 128

第1节 深度和广度优先究竟是指啥 129

第2节 城市地图——图的深度优先遍历 136

第3节 最少转机——图的广度优先遍历 142

第6章 最短路径 147

第1节 只有五行的算法——Floyd-Warshall 148

第2节 Dijkstra算法——通过边实现松弛 155

第3节 Bellman-Ford——解决负权边 163

第4节 Bellman-Ford的队列优化 171

第5节 最短路径算法对比分析 177

第7章 神奇的树 178

第1节 开启“树”之旅 179

第2节 二叉树 183

第3节 堆——神奇的优先队列 185

第4节 擒贼先擒王——并查集 200

第8章 更多精彩算法 211

第1节 镖局运镖——图的最小生成树 212

第2节 再谈最小生成树 219

第3节 重要城市——图的割点 229

第4节 关键道路——图的割边 234

第5节 我要做月老——二分图最大匹配 237

第9章 还能更好吗——微软亚洲研究院面试 243


精彩书摘

  第1节 最快最简单的排序——桶排序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中到处都是被排序过的东东。站队的时候会按照身高排序,考试的名次需要按照分数排序,网上购物的时候会按照价格排序,电子邮箱中的邮件按照时间排序……总之很多东东都需要排序,可以说排序是无处不在。现在我们举个具体的例子来介绍一下排序算法。
  首先出场的是我们的主人公小哼,上面这个可爱的娃就是啦。期末考试完了老师要将同学们的分数按照从高到低排序。小哼的班上只有5个同学,这5个同学分别考了5分、3分、5分、2分和8分,哎,考得真是惨不忍睹(满分是10分)。接下来将分数进行从大到小排序,排序后是8 5 5 3 2。你有没有什么好方法编写一段程序,让计算机随机读入5个数然后将这5个数从大到小输出?请先想一想,至少想15分钟再往下看吧(*^__^*)。
  我们这里只需借助一个一维数组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请确定你真的仔细想过再往下看哦。
  首先我们需要申请一个大小为11的数组int a[11]。OK,现在你已经有了11个变量,编号从a[0]~a[10]。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将a[0]~a[10]都初始化为0,表示这些分数还都没有人得过。例如a[0]等于0就表示目前还没有人得过0分,同理a[1]等于0就表示目前还没有人得过1分……a[10]等于0就表示目前还没有人得过10分。
  下面开始处理每一个人的分数,第一个人的分数是5分,我们就将相对应的a[5]的值在原来的基础增加1,即将a[5]的值从0改为1,表示5分出现过了一次。
  第二个人的分数是3分,我们就把相对应的a[3]的值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1,即将a[3]的值从0改为1,表示3分出现过了一次。
  注意啦!第三个人的分数也是5分,所以a[5]的值需要在此基础上再增加1,即将a[5]的值从1改为2,表示5分出现过了两次。
  按照刚才的方法处理第四个和第五个人的分数。最终结果就是下面这个图啦。
  你发现没有,a[0]~a[10]中的数值其实就是0分到10分每个分数出现的次数。接下来,我们只需要将出现过的分数打印出来就可以了,出现几次就打印几次,具体如下。
  a[0]为0,表示“0”没有出现过,不打印。
  a[1]为0,表示“1”没有出现过,不打印。
  a[2]为1,表示“2”出现过1次,打印2。
  a[3]为1,表示“3”出现过1次,打印3。
  a[4]为0,表示“4”没有出现过,不打印。
  a[5]为2,表示“5”出现过2次,打印5 5。
  a[6]为0,表示“6”没有出现过,不打印。
  a[7]为0,表示“7”没有出现过,不打印。
  a[8]为1,表示“8”出现过1次,打印8。
  a[9]为0,表示“9”没有出现过,不打印。
  a[10]为0,表示“10”没有出现过,不打印。
  最终屏幕输出“2 3 5 5 8”,完整的代码如下。
  #include
  int main()
  {
  int a[11],i,j,t;
  for(i=0;i<=10;i++)
  a[i]=0; //初始化为0
  for(i=1;i<=5;i++) //循环读入5个数
  {
  scanf("%d",&t;); //把每一个数读到变量t中
  a[t]++; //进行计数
  }
  for(i=0;i<=10;i++) //依次判断a[0]~a[10]
  for(j=1;j<=a[i];j++) //出现了几次就打印几次
  printf("%d ",i);
  getchar();getchar();
  //这里的getchar();用来暂停程序,以便查看程序输出的内容
  //也可以用system("pause");等来代替
  return 0;
  }
  输入数据为:
  5 3 5 2 8
  仔细观察的同学会发现,刚才实现的是从小到大排序。但是我们要求是从大到小排序,这该怎么办呢?还是先自己想一想再往下看哦。
  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将for(i=0;i<=10;i++)改为for(i=10;i>=0;i--)就OK啦,快去试一试吧。
  这种排序方法我们暂且叫它“桶排序”。因为其实真正的桶排序要比这个复杂一些,以后再详细讨论,目前此算法已经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了。
  这个算法就好比有11个桶,编号从0~10。每出现一个数,就在对应编号的桶中放一个小旗子,最后只要数数每个桶中有几个小旗子就OK了。例如2号桶中有1个小旗子,表示2出现了一次;3号桶中有1个小旗子,表示3出现了一次;5号桶中有2个小旗子,表示5出现了两次;8号桶中有1个小旗子,表示8出现了一次。
  现在你可以尝试一下输入n个0~1000之间的整数,将它们从大到小排序。提醒一下,如果需要对数据范围在0~1000的整数进行排序,我们需要1001个桶,来表示0~1000之间每一个数出现的次数,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另外,此处的每一个桶的作用其实就是“标记”每个数出现的次数,因此我喜欢将之前的数组a换个更贴切的名字book(book这个单词有记录、标记的意思),代码实现如下。
  #include
  int main()
  {
  int book[1001],i,j,t,n;
  for(i=0;i<=1000;i++)
  book[i]=0;
  scanf("%d",&n;);//输入一个数n,表示接下来有n个数
  for(i=1;i<=n;i++)//循环读入n个数,并进行桶排序
  {
  scanf("%d",&t;); //把每一个数读到变量t中
  book[t]++; //进行计数,对编号为t的桶放一个小旗子
  }
  for(i=1000;i>=0;i--) //依次判断编号1000~0的桶
  for(j=1;j<=book[i];j++) //出现了几次就将桶的编号打印几次
  printf("%d ",i);
  getchar();getchar();
  return 0;
  }
  可以输入以下数据进行验证。
  10
  8 100 50 22 15 6 1 1000 999 0
  运行结果是:
  1000 999 100 50 22 15 8 6 1 0
  最后来说下时间复杂度的问题。代码中第6行的循环一共循环了m次(m为桶的个数),第9行的代码循环了n次(n为待排序数的个数),第14行和第15行一共循环了m+n次。所以整个排序算法一共执行了m+n+m+n次。我们用大写字母O来表示时间复杂度,因此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O(m+n+m+n)即O(2*(m+n))。我们在说时间复杂度的时候可以忽略较小的常数,最终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m+n)。还有一点,在表示时间复杂度的时候,n和m通常用大写字母即O(M+N)。
  这是一个非常快的排序算法。桶排序从1956年就开始被使用,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由E.J. Issac和R.C. Singleton提出来的。之前我说过,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桶排序算法,真正的桶排序算法要比这个更加复杂。但是考虑到此处是算法讲解的第一篇,我想还是越简单易懂越好,真正的桶排序留在以后再聊吧。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我们目前学习的简化版桶排序算法,其本质上还不能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排序算法。为什么呢?例如遇到下面这个例子就没辙了。
  现在分别有5个人的名字和分数:huhu 5分、haha 3分、xixi 5分、hengheng 2分和gaoshou 8分。请按照分数从高到低,输出他们的名字。即应该输出gaoshou、huhu、xixi、haha、hengheng。发现问题了没有?如果使用我们刚才简化版的桶排序算法仅仅是把分数进行了排序。最终输出的也仅仅是分数,但没有对人本身进行排序。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并不知道排序后的分数原本对应着哪一个人!这该怎么办呢?不要着急,请看下节——冒泡排序。

  ……

前言/序言

  我想写一本通俗易懂的算法书很久了,因为对于多数人而言,“算法”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很难懂,其实我也是这样。还记得我第一次学习图论的“割点割边”算法时,看过不下于四五本书,其中不乏一些算法经典书籍,还百度了一堆材料,才勉强将其看懂并实现成代码。其实这个算法并不难,核心代码不超过20行,但是很多算法书都是草草叙述,不同的书籍给出的参考代码也是五花八门,有的甚至都不稀罕给你代码,这大大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我是花了整整一个晚上才搞定的,当然这其中不排除智商因素。第二印象就是算法是枯燥无趣的,并且好像没什么作用。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到处都可见到算法的影子,只不过它通常隐匿在事物的背后,不太容易被发现。但是它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在本书中我将带你一步步揭开算法的奥秘,带它走近你的身边。
  由于算法的内容确实是太多了,要想全部写清楚恐怕几本书都不够,本书将介绍一些最常用的算法。此外算法的实现通常需要依附一些数据结构,因此在必要的时候对于需要用到的数据结构我也会进行讲解。本书中涉及的数据结构有栈、队列、树、并查集、堆和图等;算法有各种排序、枚举、深度和广度优先搜索、图上的遍历,当然还有图论中不可以缺少的四种最短路径算法、两种最小生成树算法、割点与割边算法、二分图的最大匹配算法等。
  尽管我不敢保证我写的算法你一定可以看懂(但凭着一股强大的自信,我认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应该没问题^_^),但我会以一个故事或者一个你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开始对一个算法进行讲解,并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有趣的插图让你在阅读本书的时候更像是在品读一篇篇轻松的短篇小说或是在玩一把趣味解谜游戏,在轻松愉悦中掌握算法精髓,感受算法之美。
  致谢
  本书能得以面世,首先要感谢图灵的陈冰先生。感谢你主动联系我,给予我信心去完成本书的全部,并且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更加令我吃惊的是你竟然能读懂本书的全部算法(包括每一行代码),还发现了很多隐藏得很深的错误,真是一位非常棒的图书出版人。
  在书稿创作的过程中,有幸和很多优秀的学生共同学习和探讨,是他们为本书的创作提供了灵感,感谢他们的倾听、交流和建议。他们是武汉二中的吕凯风同学、武汉外国语学校的李嘉浩、熊子健、陈雨禾、郭明达和李丁等同学。
  本书之所以变得这么有趣,还必须要感谢我的美女插画师郑佳茜,你灵感涌现的插图功不可没。
  感谢我的好友张知严,无私地帮助我搭建了“添柴”编程在线学习系统(tianchai。org),为本书读者提供了更好的学习交流平台。
  感谢我的学生胡梦清,感谢你排除万难来参加你人生中的最后一场NOIP竞赛。是你用行动、青春路上追求梦想的精神,告诉我们18岁就应该可爱、执着、不畏惧,敢于朝着梦想前行。
  特别感谢我的未婚妻Snowin,是你放弃了近一年来所有的周末和节假日,陪我在书桌旁、咖啡厅里、旅途中……共同完成了本书的每一个字、每一幅图、每一段代码。
  最后要感谢我的父母,你们把我拉扯大太不容易了,我爱你们!
  啊哈磊
  2014年5月6日


《数学的奇幻漂流》 在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世界里,存在着一条名为“数之河”的古老河流。这条河流并非由寻常的水流组成,而是由无数的数学概念、逻辑规律和抽象符号汇聚而成。河水中闪烁着质数的微光,跃动着斐波那契数列的优雅曲线,偶尔还能捕捉到微积分浪花的激昂澎湃。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艾达”的年轻探险家。艾达并非凡人,她拥有着一颗对未知世界永不熄灭的好奇心,以及一种能够感知数学本质的独特天赋。她听闻关于“数之河”的传说已久,传说中,这条河流的源头隐藏着宇宙最深邃的奥秘,而河中的每一个漩涡、每一处湍流,都蕴藏着解决现实世界各种难题的钥匙。 艾达的旅程始于一条不起眼的支流,那里充斥着基础算术的细小气泡。她在这里学会了识别最基本的数字单位,理解了加减乘除的朴素力量,就像孩童学习咿呀学语一样,为接下来的冒险打下坚实的基础。她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数之精灵”,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像灵巧的算盘珠,有的则如严谨的几何体,它们用最直观的方式向艾达展示着数字的排列组合,以及它们之间的和谐关系。 随着艾达深入“数之河”,河流变得愈发宽广而复杂。她来到了一个名为“模式之沼”的区域,这里弥漫着各种重复的、有规律的现象。艾达在这里遇到了“序列守护者”,它们向她展示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奇妙规律,就像是大自然中四季的轮回,植物的生长轨迹。她学会了预测下一次的出现,理解了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内在秩序。 不久,她又航行到了“逻辑迷宫”。这个区域的河流分支交错,充满了真假难辨的陈述句和环环相扣的推理链。艾达在这里结识了“推理向导”,它们如同智慧的灯塔,指引着她穿越迷宫。她学习了命题逻辑,理解了“与”、“或”、“非”以及“蕴含”这些逻辑连接词的精妙用法,就像是在辨别迷雾中的方向,在错综复杂的线索中找到真相。她学会了如何从已知推导出未知,如何避免逻辑上的谬误,让她的思维变得更加清晰和锐利。 河流继续向前,艾达来到了一片广阔的“几何海域”。这里的河流呈现出各种美丽的形状,从直线到曲线,从平面到立体。她在这里遇到了“空间工匠”,它们向她展示了点、线、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如何构成我们所处的宇宙。艾达学习了勾股定理,理解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探索了圆的奥秘,甚至还接触到了更高维度的空间猜想。她学会了如何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世界的形态,如何理解物体的位置、大小和形状。 当艾达的船只驶入“变化之涡”,她感受到了河流能量的剧烈涌动。这里是微积分的领域,河流的速度和方向都在不断地变化。她在这里遇到了“变化大师”,它们向她展示了函数如何描述量的变化,导数如何衡量变化的速率,积分又如何累加微小的变化量来计算整体。艾达学会了如何分析动态系统,如何预测事物的演进趋势,如何理解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旅途中,艾达还遇到了许多其他的奇遇。在“概率的赌场”,她学会了评估风险,理解了偶然性中的规律;在“组合的森林”,她学会了如何对事物进行分类和排列,如何在无数的可能性中找出最优解;在“算法的指南针”,她学会了如何为解决问题设计出一系列明确的步骤,就像是绘制一张详细的探险地图。 艾达的旅程并非一帆风顺,她也曾陷入“证明的泥潭”,在抽象的定义和严谨的推导中感到困惑;也曾面对“悖论的巨浪”,在看似矛盾的理论中挣扎。但每一次的挑战,都让她更加坚定,也让她对数学的理解更加深刻。她开始意识到,数学并非枯燥的公式和冰冷的数字,而是连接万事万物的通用语言,是理解世界本质的钥匙,是创造无限可能的工具。 最终,艾达沿着“数之河”的源头,抵达了一片宁静而浩瀚的“智慧之湖”。在这里,她看到了数学的终极形态——那些简洁而优雅的公理,那些能够解释宇宙运转规律的定理。她明白,“数之河”并非一条简单的河流,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无数先贤探索真理的足迹。 《数学的奇幻漂流》所讲述的,正是艾达通过一次充满想象力的冒险,逐步揭开数学神秘面纱的过程。这本书将带领读者一同踏上这场充满惊喜和启发的旅程,从最基础的概念出发,一步步探索数学的广阔天地。读者将不仅仅是旁观者,而是与艾达一同经历思考的乐趣,克服挑战的成就感,以及最终对数学世界产生由衷的热爱。它没有直接讲解某个特定的算法或技术,而是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展现了数学思维的魅力,以及它在解决各种问题中的普适性和力量。这本书旨在唤醒读者对数学的好奇心,让他们看到数学不仅仅是学校里的科目,更是理解和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它会让你明白,在看似寻常的现象背后,往往隐藏着数学的智慧,而掌握了这种智慧,你将能以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对计算机原理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但往往因为过于专业和晦涩的术语而感到力不从心。《啊哈!算法》这本书,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探索算法世界的道路。它摒弃了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用一种非常亲民、生动的方式,将算法的精髓展现在读者面前。书中的案例丰富多样,从简单的查找、排序,到复杂的图论、动态规划,每一个算法都经过了作者的精心打磨,以最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时,总会预设一个读者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逐步引导读者去思考,去发现,最终“啊哈!”一声,豁然开朗。这种体验,远比直接灌输知识要深刻得多。这本书让我明白,算法并非高不可攀,它其实是我们解决问题、优化效率的强大工具。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各种算法有了初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对计算机科学更深层次的兴趣,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评分

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我一直以来都觉得算法是很枯燥的,但《啊哈!算法》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的文笔非常幽默,而且充满了智慧。他在讲解算法的时候,总是能用一些非常意想不到的比喻,让你忍不住会心一笑,然后就恍然大悟。比如,关于“图论”的讲解,他用“旅行商问题”来引入,把复杂的图遍历问题变得生动有趣。我一直以为图论是非常抽象和难以理解的,但在他的笔下,我竟然能够感受到其中的逻辑和美感。这本书的亮点在于,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这个算法是什么”,更是告诉你“这个算法为什么是这样的”,以及“这个算法在解决什么问题”。这种深入的探讨,让我对算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尤其喜欢书中穿插的那些历史故事和趣闻轶事,它们让算法不再是冰冷的公式,而是有了人情味,有了发展的脉络。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算法,其实也是在学习一种解决问题的智慧,一种优化思维的艺术。

评分

这本《啊哈!算法》真是让人爱不释手,从第一页翻开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作者的笔触非常生动,将那些原本枯燥乏味的算法知识,描绘得如同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一直觉得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中最核心也最神秘的部分,但又常常因为那些抽象的数学公式和复杂的逻辑而望而却步。这本书却不一样,它完全打破了我对算法的刻板印象。它没有直接堆砌理论,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贴近生活的例子,引导读者一步步走进算法的世界。比如,书中关于“跳跃表”的讲解,用到了现实生活中查找电话号码的类比,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原理和优势。再比如,讲解“哈希表”时,作者巧妙地将它比作一个高效的“万能钥匙”,能让你迅速找到想要的东西。这种“啊哈!”时刻的顿悟感,贯穿了整本书,让人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算法的精髓。我尤其喜欢作者在讲解每个算法时,都会先介绍它要解决的问题,再引出算法的思想,最后再详细解析实现细节,这种结构非常清晰,逻辑性很强,让我能更好地理解算法诞生的背景和价值。即便是我之前接触过的算法,在这本书里也仿佛获得了新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不仅适合初学者,我觉得对于有一定算法基础的读者来说,也能从中获得不少启发,重新审视和巩固自己的知识体系。

评分

老实说,我本来对算法没什么太大的兴趣,总觉得那是程序员才需要关注的东西,离我这个普通读者有点远。但朋友强烈推荐了《啊哈!算法》,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开,没想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不是那种冷冰冰的技术手册,而是充满了幽默感和人情味。作者好像真的在和你聊天一样,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来讲解那些听起来很“高大上”的算法。他会用生活中的小场景来解释复杂的概念,比如用扔硬币来比喻随机算法,用排队买票来阐述贪心算法。这些生动形象的比喻,让原本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变得异常清晰。我感觉自己就像在玩一个智力游戏,每攻克一个算法,都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而且,这本书的设计也很贴心,每个章节都相对独立,即使跳着看,也不会觉得太吃力。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把书里的例子和方法用到我的实际工作中去,虽然我不是程序员,但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优化流程的方法,都能从算法中学到。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算法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代码,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智慧。

评分

《啊哈!算法》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算法入门书,不如说是一本“思维方式启蒙”的读物。我一直以来都对“效率”这个概念很感兴趣,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生活和工作变得更有效率。这本书恰恰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视角。它没有直接教你怎么写代码,而是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这三个层面,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各种经典算法的核心思想。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搜索算法”的讲解,作者用“大海捞针”的比喻,让我们直观地理解了二分查找的高效性,以及它对数据有序性的要求。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低效的原因,并不是能力不行,而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书中对于“排序算法”的讲解也同样精彩,各种排序方法的比较,让我明白了在不同的场景下,选择不同的排序算法,其效率差异是巨大的。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瓶颈”,并且尝试用算法的思维去分析和解决它们。它教会了我如何更系统地思考问题,如何从根源上找到最优解。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算法本身,它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评分

买贵了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

评分

还不错的书,内容通俗易懂,入门用

评分

满意 啥也不说了,既然要80字,我给大家背段课文吧: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评分

挺好的,受用终身。喜欢

评分

比想象中的薄,不过内容不错。

评分

还没仔细看呢,感觉讲的内容都差不多,仔细看看吧

评分

质量非常好,与卖家描述的完全一致,非常满意,真的很喜欢,完全超出期望值,发货速度非常快,包装非常仔细、严实,物流公司服务态度很好,运送速度很快,很满意的一次购物

评分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混淆矩阵,对于二分类问题,真实的样本标签有两类,我们学习器预测的类别有两类,那么根据二者的

评分

比6.18晚了几天,价格贵了这么多。买了快两千的书,也没啥优惠。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