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咤政坛数十年却从不丝毫透露个人生活的“神秘公主”首次展现自己的心灵!
几十年来,朴槿惠的个人生活,尤其是其心路历程,始终是一个谜,引起多方猜测。可以说,朴槿惠正是在外界不断的猜度和揣摩声走到今天的。如今公开出版日记,外界的兴奋和关注是可想而知的。在经历父母双亡的打击后,她销声匿迹二十年,却毅然重返政坛。几十年来,她都在想什么?是什么力量让她重新回到政治舞台的中心?父母双双遇刺、亲信背叛时,她究竟在做什么?重返政坛的她,又将以怎样的面貌迎接挑战?
★朴槿惠本人亲笔日记,全球仅此一本,带你全面了解朴槿惠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
朴瑾惠15年间4次当选国会议员,连任大国家党副总裁、总裁,2007年参加了党内总统候选人竞选,2012年当选为韩国首位女总统。日记最真实地记载了朴槿惠的成长历程。如果不去考虑写作背景,这本日记完全可以看作一本自我启蒙书,或是一本人生指南,甚至可以看作是一本包含了人生哲理的著作。但是如果了解当时写日记时的状况和心情的话,就更能体会朴槿惠的内心成长和由此而产生的魅力。和平装本相比,精装本从韩方购买了二十张大陆地区从未公开过的朴槿惠总统本人的照片,实为极为珍贵的材料。
★分时期解读,更准确地把握朴槿惠的心理历程:
朴槿惠15年间4次当选国会议员,连任大国家党副总裁、总裁,2007年参加了党内总统候选人竞选,2012年当选为韩国首位女总统。日记最真实地记载了朴槿惠的成长历程。如果不去考虑写作背景,这本日记完全可以看作一本自我启蒙书,或是一本人生指南,甚至可以看作是一本包含了人生哲理的著作。但是如果了解当时写日记时的状况和心情的话,就更能体会朴槿惠的内心成长和由此而产生的魅力。本书收录了朴槿惠从青年起各个时期的日记,并配以时代背景。包括了其母亲,韩国前第1夫人遇害,其父亲,韩国前总统朴正熙遇害、亲信背叛等重要事件,还有其本人遇袭的经历和感受。此外还收录了朴槿惠重新出山,步入政坛及对其推崇的政治理念的解述,还有其单身至今的缘由等等。
★专业智囊团精辟解析
对《朴槿惠日记》进行解读的是朴槿惠研究会。这是一个由舆论界、文化界、高端产业界等社会各个领域的高端人才组成的研究团体,致力于研究朴瑾惠提出的的政治哲学及各项政策,如今在韩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力。
《朴槿惠日记》沿用平装本封面,是基于读者对封面的赞誉。封面图片不仅被网友誉为“朴槿惠最动人的笑容”,更是朴槿惠乐观、坚强与勇气是佐证。揭开封皮,橘黄色的光星纸上清晰可见凹面刻写的“朴槿惠日记”五个字韩语手书字,仿佛刻在岁月年轮上的一道铿锵之笔。书中所收藏近三十幅珍贵照片共分为四个主题:第1部分真实记录了朴槿惠总统曾经无忧无虑的童年,包括她和父母亲、妹妹和弟弟的全家福和游戏的场景,展现了与家人在一起的温馨时刻;在第二部分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在历经丧母、丧父之痛,代行“第1夫人”,脱离了童真和稚嫩,走向成熟和坚强的朴槿惠,逆境中的微笑彰显着这位女强人不凡的人格魅力;第三部分将镜头聚焦于2004年之后重新步入政坛,走向总统之路的朴槿惠,亲民、从容的形象颇具女政治家的风范,迈出童年阴影的她正踏着坚实的脚步迈向理想;第四部分是朴槿惠就任总统一年来的掠影,从清华演讲、开启中韩“心信之旅”至访问俄罗斯,尤其是最后特别收录的一组朴槿惠总统访华“靓丽服装秀”和“韩服秀”,将这朵历经风雨的木槿花衬托得愈加鲜艳。书中的近三十幅照片,真实捕捉了朴槿惠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是对日记本身较好的印证。
划时代伟人的生活都有很多相似点。在波澜壮阔、起落沉浮的人生境遇中,靠自己的力量战胜苦难、获得成功;在经受了所有的痛苦之后,最终认识到自己的价值,确立自己人生的目标,这就伟人们的共同之处。林肯、甘地、史蒂夫?乔布斯等也都曾经历过这样的人生。
朴槿惠的生活也是如此。虽然实际上比较艰辛,然而代行第1夫人的职责,仍是一件万众瞩目的事情。但是随着父亲的离世,朴槿惠又突然变成了“需要照顾两个弟妹的孤儿”,同时还要承受众人对父亲的歪曲和责难……突变的生活、亲信的背叛,让朴槿惠沉浸在悲痛之中无法自拔,生活在一瞬间跌进了人生的较低谷。
朴槿惠的魅力,作为政治家的人格魅力,正是由这样的生活磨练所造就的。把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用自己的内心静静地去消化,并使之升华,最终实现了自己“美好的生活”,而这在于外人看来就是一种人格魅力。
那个时候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痛苦,又是怎样克服的,这些只有通过朴槿惠公开的日记才能更清楚地了解。日记最真实地记载了朴槿惠的成长历程。如果不去考虑写作背景,这本日记完全可以看作一本自我启蒙书,或是一本人生指南,甚至可以看作是一本包含了人生哲理的著作。但是如果了解当时写日记时的状况和心情的话,就更能体会朴槿惠的内心成长和由此而产生的魅力。
“朴正熙前总统的女儿”这个头衔,既是朴槿惠的资产,同时也是她的债务。朴槿惠步入政坛时虽然基点较薄弱,但是她却坚守着这个动荡不安的国家的价值观,主张实行政治改革,成为政界独具魅力的头面人物。现在的任务只有一个,即成为这个国家的领导者,结束旧时代,开创新世代。
日记是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日记能够最真实地了解一个人。公开个人日记是将自己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本书收录了朴槿惠从青年到现在各个时期的日记,并配以时代背景。包括了其母亲,韩国前第1夫人遇害,其父亲,韩国前总统朴正熙遇害等等重要事件,还有其本人演讲时遇袭后朴槿惠留下的宝贵日记。此外还收录了朴槿惠重新出山,走入政坛对其推崇的政治理念的解述等等。
朴槿惠(1952-),韩国政治人物,现任大韩民国总统,已故前总统朴正熙长女。父亲朴正熙是韩国第五至第九任总统、“汉江奇迹”缔造者。2012年大韩民国总统选举,朴槿惠获胜,成为韩国史上首位女总统。
朴槿惠毕业于西江大学电子工程系,釜庆大学和韩国科学技术院分别颁赠荣誉博士学位,西江大学取得荣誉博士头衔。朴槿惠精通汉语,喜欢中国哲学,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史》对她有着终身铭记的影响。1974年8月15日,母亲遇刺身亡,身为长女的朴槿惠匆匆从法国返回韩国,临时代行第1夫人角色。1979年10月26日,时任总统朴正熙遭中央情报部长官金载圭刺杀身亡,终年62岁。显赫的第1家庭蒙上难以形容的阴影,朴槿惠的健康状况深受心灵重创。二十年后她再度重返政坛。
2005年5月24日,朴槿惠曾访问北京,会见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兼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
朴槿惠母亲陆英修笃信佛教,朴槿惠亦从之,礼佛不辍。2005年于大邱桐华寺拜领法号善德华,有追随“善德女王之光华”之意谓。朴槿惠亦受过天主教洗礼,对不同宗教持包容态度,现时她没有宗教信仰。2011年至2012年,她再度出任新国家党党首,担任非常对策委员长(大国家党2012年2月改名为新国家党)。2012年12月19日,朴槿惠以51。6%的得票率击败民主统合党的文在寅律师,当选大韩民国第十八任总统,亦是韩国史上第1位女性总统[9]。
朴槿惠缔造五项韩国第1:第1位女总统;第1位第2代的总统(父女总统);第1位未婚的总统(亦无子女);第1位得票率过半数且得票较高的总统(自韩国1987年民主化以来);第1位主修工程学出身的总统。
朴槿惠至今未婚,亦无子女,性格沉着冷静,加之“朴正熙之女”的显赫烙印使其立志成为韩国的撒切尔夫人。她曾有名言:“我没有父母,没有丈夫,没有子女,国家是我仅有希望服务的对象!”她被世人誉为“嫁给国家的女人”。
朴槿惠研究会
朴瑾惠研究会是一个由舆论界、文化界、高端产业界等社会各个领域的高端人才组成的研究团体,致力于研究朴瑾惠提出的的政治哲学及各项政策。
近年来,中韩两国经济交流合作频繁,文化交流也取得飞速发展。朴槿惠总统访华,又会将两国关系推上历史较高点。上海译文出版社《朴槿惠日记》的出版,是喻示中韩两国友好发展的新的风向标。希望《朴槿惠日记》的出版能够成为两国人民友谊更为坚固的契机,并希望两国青少年能够通过阅读该书,培养自己在苦难中坚强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并将此书作为人生奋斗的支柱。
——具相灿(大韩民国驻上海总领事)
中国有两句古话:“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朴槿惠日记》所体现出的临危心平和、磨难意志坚的人生哲理,正是中国哲人这两句话的真实写照和映射。不仅如此,在《朴槿惠日记》中,还不时可以读到她引用中国的历史故事和人生哲理来说明她的理念和哲思,领悟到中国文化对她的教诲和影响,正像她自己所言: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成为了其人生的导师。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中韩两国文化思想息息相通,相信它会得到中国读者的喜爱。
——陈昕(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
第一章
放弃个人生活,代行“第一夫人”
1. 我很悲痛,可现实不容我沉溺于悲痛之中
2. 朴正熙总统和小鸡雏
3. 离最高权力者最近的人
第二章
逆境中产生的处世哲学
1. 青春之末,痛苦之门
2. 绝望、悲愤、孤独的日子
3. 继承母亲的遗志
4. 狠下决心
第三章
纠正错误,还历史真面目
1. 战争般的日子
2.点亮'祖国的灯火'的苦难行军
第四章
一己不正何以正天下?
1. 朴槿惠的私人生活未被公开的原因
2. 我正则世正,世安则我安
3. 最后的日记
第五章
国民就是我们的上帝
1. 一切抉择基于爱国之心
2.只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才能感受他人的痛苦
3. 爱心
1979年10月26日,朴槿惠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二次转折。这一天,朴正熙总统遭遇时任中央情报部长金载圭的枪击意外身亡。枪击理由是什么至今尚不明确。有军事政变一说,也有美国中央情报局唆使之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不管朴正熙之死出于什么原因,朴槿惠不可避免地面对第二次逆境。母亲和父亲相继离世,仅这两件事件已经够使朴槿惠天天在痛苦中受煎熬。
父亲去世以后朴槿惠带着弟弟和妹妹回到了新堂洞(首尔一区域名--译者注)的私邸。据说陆英修女士生前不止一次地说过“将来我们还得回到新堂洞”。如今朴槿惠真的回到了没有父母的新堂洞私邸。
私邸已是人去屋空。要是换一个地方也许还能好受一些,可在这里朴槿惠触景生情,面对的是对父母无尽的追忆和悲痛。令朴槿惠始料不及的是一场更大的灾难悄悄逼近自己。
1979年12月12日,以全斗焕为首的新的军部用武力夺取了军政大权。新的军部几乎制止了朴槿惠所有的对外活动。自1980年的“5?17事变”(一场由军政独裁者发动的事变。1980年5月17日全斗焕政权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一切政治活动、查封大学、禁止召开国会、禁止批评国家元首,并拘捕金大中等民主人士和学生。--译者注)以后朴槿惠创办的“新心脏服务团”被强行解散,岭南大学(位于韩国大邱的一所大学,由前总统朴正熙亲手创办,现为韩国规模最大的私立名牌大学--译者注)第三任校长刚就任7个月被迫退位。
新军部甚至不允许朴槿惠为父母召开追悼会,朴槿惠只好在家族内部搞了一个简单的祭奠仪式。当时朴槿惠实际上已经处于软禁状态。她在自传中回忆道:“被丢弃在深山老林之中的心情竟是这般的孤单寂寞”。朴槿惠父母的追悼仪式在国立墓地正式举行,则是1987年的事情。
全斗焕政权是以军事独裁为核心的非正统的国家政权,国民对此怨声载道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为了转移国民的视线他们将矛头直接指向已故总统朴正熙,给他强加了一连串莫须有的罪名,亲日派、独裁者、造成地域纷争的元凶、高压政治、以军政统治压制个人意识……他们肆意夸大、歪曲事实,甚至无中生有捏造事实,想方设法污辱和损坏朴正熙总统的形象。全盘否定朴正熙总统,朴槿惠的对外活动无疑是最大的障碍,于是他们索性把朴槿惠软禁起来了。
在朴槿惠心目中,朴正熙是一位伟大的总统、杰出的国家领导人,同时也是慈祥的父亲、最值得尊敬的人。如果有人肆意污辱、诽谤父亲,这对朴槿惠来说是绝对不能容许的事情。据朴槿惠的回忆,当时她的心情“如同站在刑架上受审,直觉得浑身的血液在倒流”。
然而令朴槿惠更加心痛的是就连父亲生前的亲信也反戈一击,与他们同流合污攻击朴正熙总统。朴槿惠的堂姐夫金钟泌(韩国政治家,曾任9届韩国国会议员,历任民主共和党总裁、民主自由党最高委员、自由民主联合会总裁、韩国总理,与金大中、金泳三号称韩国政界“三金巨头”,2004年引退政坛。--译者注)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致命的打击,是个足以令人自寻短见的打击。如果说朴槿惠以安慰朴正熙总统、代行“第一夫人”的使命感挺过了母亲遇刺的第一次打击,那么面对接踵而至的这第二次打击她会怎么样呢?
在朴槿惠公开的日记中,这个时期的日记比较多。一切对外活动被禁止,想反抗他们的胡作非为又心有余而力不足,此时朴槿惠所能做的只有在日记本上倾吐心中的愤恨。写日记是她强压极端愤怒的唯一手段,也是摆脱心中抑郁症阴影的唯一方法。
1980年1月14日转祸为福的人生
如果把通往幸福之路用驾车来比喻的话,那么只有及时地调换挡位,才能确保路途中不会出现差错。真正的幸福生活并不是万事顺意的,而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强地挺过去并重新站起来,在逆境中成长,使之成为转祸为福的契机,让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
1980年1月28日以不屈的意志变“不可能”为“可能”
没有人会认为领导者之路是一帆风顺的,何况振兴一个百废待兴的国家。他们的路这所以那么艰难,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领路人,要站在最前面披荆斩棘,同时在很多事情上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和宽谅。
要是在一片赞誉声中料理国家事务,那该是多么轻松的事情?真要是这样,只要具备一定的常识谁都可以当领导人。问题是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经常要把“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的事情,这就需要一个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这也就是领导人之路充满艰辛的原因。
1980年2月8日只有信仰才能使阅历和学历闪光
父亲总是珍惜每一寸土地。在视察途中,如果看到因施工有毁坏耕地的现象,他就记在本子上,待到服务区休息的时候给相关部门打电话要求立刻解决这些问题。
没有发自内心的真情这是很难做到的事情,仅凭总统分内的责任意识也是很难做到的事情。阅历和学历再丰厚,也只有胸怀信仰的时候那些东西才会真正闪光。
1980年2月9日我最怕的事情
人们之所以变得脆弱和不幸,就是因为对幸福的追求过于执著。人们普遍拥有一个愚蠢的念头,即不希望自己身边发生丝毫的不幸。
我并不害怕世间的种种磨练,我所害怕的是在经历磨练的过程中或许没有做到尽善尽美。
1980年2月12日农民的精神支柱
今天我接见了一位新村运动的负责人。他说有位教授在做新村运动讲座时对人们时常引用父亲的语录而非常反感,对此那位负责人表示:
“你们都是富人出身,从小受到一流的教育,而且都是留过学的,你们可以对任何一个总统提出批评。可对我们这些农民来说他不是普通的总统,而是我们的精神支柱。信佛信耶稣是您的自由,可同时也要对别人的宗教信仰给予认可和尊重,这是一样的道理吧?”
……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它不是一本简单的回忆录,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权力斗流转中的人性挣扎与无奈。在字里行间,我看到了一个曾经站在权力巅峰的女性,在孤独与迷茫中,对过往的审视和对未来的叩问。那些关于政治决策的背后故事,那些与各方势力周旋的细节,都以一种极为个人的视角娓娓道来,让我得以窥见政治舞台上光鲜亮丽之下,那些不为人知的辛酸与权衡。书中所描绘的许多场景,都充满了戏剧性,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紧张与压抑。我想,这本书对于理解韩国近代的政治格局,以及其中女性政治家的生存状态,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让我们看到了,即使是站在最顶端的人物,也无法摆脱人性的弱点和命运的捉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有一种厚重感,精装的材质触感温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一段不寻常的历史。我一直对政治人物的内心世界充满好奇,尤其是在经历过如此跌宕起伏的人生之后,他们的思考和情感会是怎样的呢?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神秘感,让人不禁想一探究竟,朴槿惠这个名字在国际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的政治生涯充满了争议与话题。我期待在这本日记中,能够看到一个更真实、更立体的她,一个在公众视野之外,有血有肉的个体。是怎样的经历塑造了她今天的模样?在那些不为人知的时刻,她又怀揣着怎样的心情?这本书或许能提供一些线索,让我有机会更深入地理解这位前总统的人生轨迹,以及她所处的那个复杂时代。书的装帧本身就显得十分用心,无论是纸张的选择还是排版的考究,都透露出一种对内容的尊重,这让我对书中内容的期待又增添了几分。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激昂的陈词,更多的是一种近乎自言自语的沉静与反思。字句之间,流淌着一种深深的孤独感,以及对过去种种的困惑和不解。我仿佛能听到一个声音,在夜深人静时,对着泛黄的纸页,默默地诉说着那些埋藏在心底的秘密。她对于一些事件的描述,充满了细节,让人不禁去揣摩她当时的真实想法。有些地方,她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委屈,又有些地方,则表现出一种坚韧。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使得这本书读起来并不轻松,但却异常引人入胜。它挑战了读者对这位前总统固有的印象,迫使我们去思考,在非议和审判之外,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究竟是怎样的。
评分我之所以会选择阅读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历史进程中那些关键人物的个人视角感到好奇。朴槿惠的经历无疑是极具代表性的,她的崛起与陨落,都深刻地影响了韩国乃至东北亚的政治格局。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能够跳出宏大的历史叙事,去聆听她个人的声音,感受她作为一个人所经历的喜怒哀乐。书中对于一些政治事件的描述,虽然带有主观性,但恰恰是这种主观性,才让这段历史变得更加鲜活和真实。它让我们看到,历史的洪流中,每一个个体都曾是其中一部分,他们的选择和命运,都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理解。这本书的价值,可能并不在于提供一个绝对客观的真相,而在于展现一个复杂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反思。
评分从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自我辩护的意味,但这种辩护并非歇斯底里,而是带着一种深沉的无奈和对外界误解的深深遗憾。她试图通过日记这种形式,去还原自己眼中的事实,去解释那些被公众放大和扭曲的事件。读到一些内容时,我能体会到她对于被孤立、被误解的那种痛苦。然而,与此同时,我也能感受到,即使在看似坦诚的文字背后,可能依然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自我美化和选择性记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一个极具争议的视角,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思考、判断和权衡。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而是一场与历史、与人性、与自我进行的深度对话。
评分正品书,很不错,第二天就到货了
评分真好,物流快,以后还会拍。
评分计划阅读的书籍,好好读一下吧
评分每天看一点。慢慢的感悟。
评分宝贝收到了,很喜欢,谢谢商家能使我们买到满意的书。
评分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首先是把视觉材料变成声音,后达到对视觉材料的理解。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
评分一代女强人,最近怎么了,看看
评分还没看,纸质不错,。
评分很想看的一本书,有时间看看,先收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