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1261-2013 火电厂用反渗透阻垢剂性能评价试验导则

DL/T 1261-2013 火电厂用反渗透阻垢剂性能评价试验导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国家能源局 编
图书标签:
  • 反渗透
  • 阻垢剂
  • 火电厂
  • DL/T 1261-2013
  • 性能评价
  • 试验导则
  • 水处理
  • 电力行业
  • 化学试剂
  • 工业标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155123.1810
版次:1
商品编码:11512018
包装:平装
开本:大16开
出版时间:2014-08-01
页数:8
字数:12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DL/T?1261-2013 火电厂用反渗透阻垢剂性能评价试验导则》规定了火电厂用反渗透阻垢剂抑制碳酸钙垢性能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火电厂用反渗透阻垢剂性能的评价。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由电力行业电厂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请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

前言/序言


能源领域技术标准与规范研习导览 本导览旨在为能源、电力、化工及相关工业领域的专业人士、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一份系统性的技术标准与规范学习参考,重点关注与电力行业、水处理技术、锅炉及循环水系统、环保及安全规范等紧密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推荐性技术导则。 本书系为应对当前能源工业,特别是火电行业在设备运行、水资源高效利用及环境保护方面日益严峻的技术挑战而编写。它并非针对单一产品或特定化学制剂的性能测试方法,而是从宏观的技术管理和系统运行优化的角度,梳理和解读一系列关键标准文件,帮助读者构建一个全面的技术合规与性能评估知识框架。 第一部分:电力行业基础运行与维护标准体系 本部分深入剖析了电力系统,尤其是火力发电厂在日常运行、设备维护与大修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核心技术标准。重点关注国家电力监管机构和行业主管部门发布的,具有强制性或指导性意义的文件。 1. 电力建设与运行安全规范的演进 电力工程质量控制体系: 探讨从设计、采购、施工到调试全生命周期中,电力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要求。着重分析ISO 9000系列标准在电力工程领域的具体应用与本土化调整。 运行人员技能与资质标准: 阐述电力行业对运行、检修人员的专业技能等级、操作规范和应急处理能力的标准界定。分析不同等级机组对人员能力的差异化要求。 设备状态检修(CBM)与可靠性工程: 介绍基于状态监测(如振动监测、热成像技术)的维护策略标准。对比传统的定期检修模式与现代预测性维护体系在标准上的衔接与差异。 2. 火电厂主要设备的技术规范 锅炉本体设计与制造标准: 详细解析承压部件(如省煤器、水冷壁、联箱)的设计许用应力、材料选择(碳素钢、合金钢等)的关键标准。讨论超超临界机组在高温高压下对材料疲劳寿命评估的标准要求。 汽轮机与发电机组标准: 涵盖汽轮机叶片、转子动平衡、轴承润滑与冷却系统的设计验收标准。侧重于对大型发电机定子和转子绝缘电阻、介质强度测试的规范描述。 辅机系统: 涉及给水泵、凝结水泵、送风机、引风机等关键辅机的性能验收标准和运行噪音控制规范。 第二部分:工业水处理技术规范与水质管理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它跳脱出对某单一阻垢剂性能的考核,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工业水循环系统水质管理的技术框架。这部分强调的是水处理的系统性和过程控制。 1. 循环水系统水质控制的宏观标准 工业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体系: 介绍国家及行业对不同类型冷却系统(开式、闭式、一次性冷却)的水质参数(pH值、电导率、浊度、腐蚀率)的限值要求。重点分析环境温度、气候带对这些限值的修正原则。 水处理药剂的通用技术要求: 探讨用于水处理的通用化学品(如预膜剂、缓蚀剂、杀菌灭藻剂、絮凝剂)在产品标识、储存安全、投加精度等方面的通用标准。这些标准关注的是药剂的可控性和安全性,而非其在特定测试条件下的“效率百分比”。 水处理效果的系统评价方法: 介绍如何通过监测系统整体的腐蚀速率(采用失重法或电化学探针法)、结垢倾向(Langelier指数、Ryznar指数等)来综合判断水处理方案的有效性,而非局限于实验室模拟装置的测试结果。 2. 锅炉给水处理技术规范(高标准水质要求) 除盐水水质基准线: 明确电导率、二氧化硅、总有机碳(TOC)等关键参数在不同蒸汽参数等级机组(亚临界、超临界)下的设计基准值。分析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控制标准。 膜分离技术应用标准: 涵盖反渗透(RO)、纳滤(NF)等膜技术在电力行业水处理中的应用规范,包括膜元件的选型原则、预处理要求(如加药控制)、清洗周期标准及反渗透系统的脱盐率稳定性要求。 第三部分:环保、安全与技术文件管理规范 本部分侧重于技术实践如何融入到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法规框架中。 1. 工业废水排放与回用标准 脱硫废水处理规范: 针对火电厂脱硫系统产生的含盐废水,介绍其达标排放标准,特别是对重金属离子、氯化物和总氮的控制要求。 厂区综合废水处理系统设计标准: 涉及二级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如MVR蒸发)的设计参数与运行验收标准。 2. 化学品安全管理与应急响应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SDS)的遵循: 强调所有用于现场的化学品,无论功能如何,都必须符合最新的GHS分类和SDS标准,确保人员接触和泄漏应急处理的规范性。 危险废物管理: 涉及废弃的离子交换树脂、废弃膜元件以及化学品包装物的分类、储存和委托处置的标准流程。 3. 技术文档的标准化与存档要求 设备技术文件归档标准: 规定了锅炉、汽轮机、水处理设备的设计计算书、性能试验报告、操作规程(SOP)以及化学药剂的技术文件应如何编制、审批和永久存档,以备后续审计和技术复核。 总结: 本书旨在为电力行业专业人士提供一个高屋建瓴的视角,理解和应用一系列跨越运行、维护、水处理和环保领域的技术规范与管理导则。它强调的是对系统整体性能的评估、对既有标准的严格遵循,以及对运行过程的安全、可靠和合规性管理,而非聚焦于单一化学药剂在特定实验室环境下的性能参数界定。学习者将通过本导览,掌握在复杂工业环境下,如何依据权威技术标准,设计、运行和优化火力发电厂的各项关键系统。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从事火电厂水处理工作快二十年了,经历了好几代阻垢剂产品的迭代。老实说,很多行业指南写得过于理论化,读起来像是在啃一本晦涩的化学教科书,真正操作起来却无从下手。但《DL/T 1261-2013》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平衡了理论深度和实际操作性。书中对不同污染物(如碳酸钙、硫酸钡、硅垢)的最小抑垢浓度(MIC)测试流程描述得极其详尽,连不同pH值下的操作规范都考虑进去了。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对“失效分析”的部分进行了深入探讨。当阻垢剂失效时,我们不仅要知道是药剂本身的问题,更要清楚是水质变化、温度波动还是投加系统故障导致的。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故障排查逻辑图。通过学习这些,我们现在在日常巡检中,不再是盲目地增加药量,而是能够根据导则推荐的评估路径,精准定位问题所在,这种从“经验主义”向“科学管理”的转变,是这本书带给我们最大的收获。

评分

这本《DL/T 1261-2013 火电厂用反渗透阻垢剂性能评价试验导则》的出现,对于我们电力行业中负责水处理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及时雨。过去,我们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阻垢剂产品,往往只能依赖供应商提供的宣传资料,真实效果如何,心里总没底。这个导则的发布,终于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科学的评价标准。我尤其欣赏它在试验方法上的严谨性,比如对水质模拟、药剂投加量控制以及渗透膜污染程度的量化指标设定,都体现了国家标准的权威性和实用性。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是教会你“为什么要这么做”,背后的水化学原理阐述得非常到位。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尝试用一种新型阻垢剂,效果短期内不错,但长期运行的膜污染情况却不理想。对照这个导则中的长期稳定性测试要求,我们才发现,之前忽略了对特定离子浓度下的缓释效果的考察。这本书的内容,帮助我们建立了一套更可靠的筛选流程,从根本上提升了电厂循环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膜寿命,间接降低了维护成本,真正做到了有据可依,心中有数。

评分

从一个技术文档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参考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它系统地收录了国内外(至少是中国电力行业内)对反渗透阻垢剂性能评估的最新共识和最佳实践。我特别欣赏它在“环境友好性”方面所作的考量,虽然主题是性能评价,但导则巧妙地将药剂的生物降解性和对后续废水处理系统的兼容性也纳入了评价框架的一部分。这显示了制定者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而非仅仅局限于提升膜的短期效率。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定期提交环保合规报告的单位来说,这本导则提供了一个前瞻性的指导方向,即选择那些不仅能高效除垢,还能降低环境负荷的产品。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在脑海中将导则中的要求与我们现有的水处理流程进行比对,发现了不少可以优化和升级的空间。它不是一本读完就束之高阁的书,而是一本需要我们时常翻阅、对照执行的“活文件”,是确保我们电厂水系统稳定、合规运行的必备工具书。

评分

我对这个导则的评价,必须从其“导则”的定位来谈。它不是强制性的国家标准,而是一个推荐性的技术文件,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它保留了一定的灵活性,允许不同电厂根据自身设备和水质特点进行微调。我个人认为,它的价值在于建立了一种行业内的“共同语言”。过去,不同的厂家对“有效阻垢”的定义千差万别,导致询价和招标时沟通效率极低,常常陷入无休止的扯皮。现在,我们可以直接引用导则中的A种测试方法或B种评价指标来界定产品合格线。我注意到导则中对试验设备的精度和校准频率也有明确要求,这杜绝了因试验误差导致的结果偏差。例如,关于浊度测量的要求,就详细规定了所用浊度计的量程和检测频率,这些细节的周到之处,正是体现其专业深度的所在。对于我们负责设备采购的部门来说,这本导则就是我们与供应商谈判时最坚实的“武器库”,确保我们采购到的是真正符合行业高标准的药剂。

评分

说实话,刚拿到这本导则时,我主要的关注点放在了“性能评价”这四个字上,因为我们车间近两年面临着膜污染加速的老问题,急需一个权威的测试依据来淘汰那些不合格的药剂。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合理,从总则到术语定义,再到具体的试验步骤,层层递进,逻辑清晰得像是高级的流程图。它对不同类型水质(比如高硬度、高硅、高有机物含量)下阻垢剂的适用性做了细致的区分,这比那些通用型的说明书要靠谱得多。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对“经济性评价”的纳入,它提醒我们,性能好不等于选择它,必须在效率和成本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我过去常常只盯着“脱盐率”这个指标死磕,但现在我学会了结合导则中要求的“单位处理水量药剂消耗成本”来综合判断。这本导则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专家的手把手指导,它将复杂的反渗透药剂选择过程,系统化、模块化了,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团队的决策效率和准确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