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旅游学概论(第3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旅游学概论(第3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内容包括旅游学概述,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市场,旅游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生态旅游,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危机管理,旅游文化,旅游组织,共12章
《旅游学概论(第3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广泛吸收了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的新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补充了大量新材料和案例,力求反映旅游业发展的新动态。加强实践性教学内容,各章正文设有“知识链接”“拓展阅读”或“案例链接”等小栏目,章后设有“实训项目”,以利于对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成人高等教育、五年制高职旅游类专业教材,也可供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作为培训教材或业务参考书使用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旅游学概述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旅游的含义、属性及特征
第二节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旅游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同步练习
实训项目
第二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学习目标
第一节 世界旅游历史发展
第二节 中国旅游历史发展
本章小结
同步练习
实训项目
第三章 旅游者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旅游者概述
第二节 旅游需求的激励因素
第三节 旅游流及其运动规律
第四节 旅游者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节 文明旅游
本章小结
同步练习
实训项目
第四章 旅游资源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述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评价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本章小结
同步练习
实训项目
第五章 旅游业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旅游业概述
第二节 旅行社
第三节 旅游饭店
第四节 旅游交通
第五节 旅游商品
本章小结
同步练习
实训项目
第六章 旅游市场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旅游市场概述
第二节 全球国际旅游客流状况
第三节 中国旅游业与海外客源市场
第四节 旅游产品与旅游营销
本章小结
同步练习
实训项目
第七章 旅游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旅游业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三节 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
本章小结
同步练习
实训项目
第八章 生态旅游
学习目标
第一节 生态旅游概述
第二节 生态旅游的特性及类型
第三节 生态旅游的国内外实践
第四节 低碳旅游
本章小结
同步练习
实训项目
第九章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第二节 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本章小结
同步练习
实训项目
第十章 旅游业危机管理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旅游危机的概念、分类和影响
第二节 旅游危机的国内外处置
第三节 旅游业危机管理应对措施
本章小结
同步练习
实训项目
第十一章 旅游文化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旅游文化概述
第二节 旅游的文化属性及其功能
第三节 旅游文化及文化产业
第四节 旅游文化的整合与创新
本章小结
同步练习
实训项目
第十二章 旅游组织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旅游组织及其分类
第二节 国际旅游组织及其职能
第三节 我国的旅游组织及其职能
本章小结
同步练习
实训项目
主要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达伽马,受葡萄牙王室之命,沿西非海岸南下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到印度。
哥伦布,出生在印度,受西班牙王室之命,据“地圆说”另寻他途,希望到达中国和印度,少年时喜欢航海,横渡大西洋发现了加勒比海诸海以为是到了印度,称当地土著居民为“印第安人”,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麦哲伦,奉命率西班牙船队穿越大西洋一巴西海岸南下一南美洲一今麦哲伦海峡一太平洋一菲律宾,实现了世界首次环球航行。
(二)世界古代旅行活动的特点
1.旅行活动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关系紧密
世界古代旅行活动的发展历史表明,当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旅行活动就会兴旺。反过来,当政权动荡、经济衰退时期,旅行活动就会减少甚至消失。
2.商务旅行是世界古代最主要的旅行活动
人类最早的旅行活动是经商旅行,商人拉开了人类旅行的大幕。纵观整个世界古代旅行发展史,尽管各种形式的旅行活动层出不穷,例如帝王巡游、宗教旅行、公务考察旅行及教育旅行等,但商务旅行一直贯穿整个旅行的发展过程。
3.消遣性旅游的参加者主要是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对整个社会不具有普遍意义
在整个古代社会中,具备进行消遣性旅行条件的人数十分有限,主要是统治阶级,如国王、贵族、高官等,他们仅是社会中极少的~部分人,他们的行为不具有普遍性。
4.这个时期出现了大批的旅行家及旅行专著
这个时期的旅行是处于不断上升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旅行家及旅行作品,成为旅行研究的重要史料及佐证。二、世界近代旅游——国际旅游的形成近代旅游是指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时期从旅行到旅游的发展。就整个世界而言,到19世纪初期,旅行在很多方面都已开始具有了今天意义上的旅游的特点,“旅游”一词也于此时开始出现。专门经营旅游活动的旅行社开始问世并发展迅猛,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一)工业革命对旅游的影响
近代旅游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工业革命的影响分不开的。工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始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至19世纪30年代末在英国基本完成,使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国家,法、德、美、日等国的工业革命也在19世纪内完成。工业革命大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促进了旅游的兴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并且使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地点从农村转移到工业城市。这个变化最终会导致人们需要适时逃避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和拥挤嘈杂的环境压力,产生对返回自由、宁静的大自然环境中去的追求。大量的事实证明,城市居民外出旅游的人数大大高于乡村居民外出旅游的人数,时至今日仍然如此。因而这种工作和生活地点方面的变化对工业革命后的旅游发展是一种重要的刺激因素。
……
旅游业的宏观视角与微观实践:探寻行业发展脉络与未来趋势 本书旨在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全面而深入的旅游业发展图景,从宏观的理论框架到微观的实践操作,层层剖析这一复杂而充满活力的产业。我们不仅关注旅游业的历史演进、基本构成要素,更着力于揭示其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元维度上的深刻影响。本书的编写,力求避免空泛的理论堆砌,而是以扎实的案例研究、前沿的研究成果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帮助读者构建对旅游学的系统认知,并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或深入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篇:旅游的起源与发展——跨越时空的行业演进 旅游,作为一种古老的人类活动,其萌芽可以追溯至远古时代的朝圣、游学以及简单的观光。本书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探寻旅游的演进历程。从古代的“旅行记”与“地理志”,到中世纪的商业贸易与宗教朝圣引发的初步跨区域流动,再到文艺复兴时期贵族阶层的“大旅行”(Grand Tour),旅游的内涵和形式逐渐丰富。工业革命的到来,极大地推动了交通运输的革命,蒸汽火车、远洋轮船的出现,使得旅行的门槛大大降低,普通民众开始有机会参与其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现代酒店业、旅行社的兴起,旅游业开始向大众化、产业化迈进。 两次世界大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球旅游的发展,但战后,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国际关系的缓和以及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旅游业迎来了史无前例的黄金时期。国际旅游人数和收入屡创新高,旅游业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本书将梳理这一系列关键节点,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影响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技术因素,帮助读者理解当前旅游业发展模式的由来,以及其中蕴含的规律性。 第二篇:旅游的构成要素与体系——构建行业认知框架 一个完整的旅游活动,离不开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要素。本书将深入剖析这些核心构成要素,为读者构建清晰的行业认知框架。 旅游者(Traveler): 旅游活动的主体。我们将从人口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分析旅游者的特征、动机、行为模式以及细分市场的形成。从休闲度假型、商务会展型,到探险体验型、文化朝圣型,不同类型的旅游者有着截然不同的需求和偏好。理解旅游者的需求是旅游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 旅游目的地(Destination): 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地点。我们将探讨旅游目的地的内涵、类型(如自然风光型、历史文化型、主题公园型、城市观光型等),以及目的地开发的策略和过程。目的地不仅仅是地理空间,更是承载着文化、历史、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的综合体。如何打造具有独特吸引力、能够满足旅游者多样化需求的目的地,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旅游吸引物(Attraction): 促使旅游者产生出行动机的关键要素。这包括自然景观(如山川、湖泊、海洋)、人文景观(如历史遗迹、古镇、博物馆)、文化活动(如节庆、演出、民俗体验)以及现代娱乐设施(如主题公园、度假村)等。本书将分析不同类型吸引物的特性,以及如何对其进行保护、开发和营销。 旅游业者(Industry Player): 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和产品的各类组织和机构。我们将详细介绍旅游业的产业链条,包括但不限于: 交通运输业(Transportation): 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等,是旅游流动的基本保障。 住宿业(Accommodation): 酒店、民宿、度假村等,提供旅游者休憩和生活的场所。 餐饮业(Food and Beverage): 满足旅游者用餐需求的场所,也是体验目的地文化的重要途径。 旅行社与旅游运营商(Travel Agencies and Tour Operators): 组织和销售旅游产品,连接旅游者与目的地。 旅游景点与游览场所(Tourist Attractions and Sites): 直接为旅游者提供游览和体验的场所。 旅游零售业(Tourism Retail): 纪念品、特色商品的销售。 旅游信息与服务(Tourism Information and Services): 旅游咨询、导游服务、保险等。 旅游目的地管理组织(Destination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 - DMOs): 负责目的地整体的规划、营销和管理。 通过对这些构成要素的深入剖析,读者将能够全面理解旅游业的运作逻辑和相互关系。 第三篇:旅游业的宏观影响与可持续发展——责任与担当 旅游业的发展并非孤立的经济活动,它对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本书将重点探讨这些宏观层面的议题,特别是可持续旅游的发展。 经济影响: 旅游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我们将分析旅游业如何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也会探讨旅游业发展可能带来的经济波动、过度依赖以及“旅游陷阱”等问题。 社会文化影响: 旅游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增进友谊。然而,大规模的旅游活动也可能对当地社区的文化习俗、社会结构和居民生活方式造成冲击。本书将探讨如何通过负责任的旅游实践,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的积极社会文化作用,并避免负面影响。 环境影响: 旅游活动,尤其是大规模、无序的旅游,可能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如污染、资源消耗、生态破坏等。本书将重点介绍可持续旅游的理念和实践,包括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生态修复以及发展生态旅游、负责任旅游等。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在追求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政策法规与管理: 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们将分析旅游政策的制定、旅游法规的完善、旅游市场的监管以及旅游目的地的管理模式。理解政策导向和法律框架,对于行业内的从业者和研究者都至关重要。 第四篇: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前瞻性思考 展望未来,旅游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本书将对一些关键的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分析,并探讨由此带来的挑战。 科技赋能: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技术的应用,正在重塑旅游的方方面面,从旅游信息的获取、行程的规划、预订的便利性,到旅游体验的创新,科技将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个性化与体验化: 旅游者越来越追求个性化、深度化、体验式的旅游产品,而非千篇一律的观光。小众旅游、定制旅游、主题旅游将更受欢迎。 健康与养生旅游: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健康、养生、康复为目的的旅游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绿色与可持续旅游的深化: 对环境和社会责任的关注将进一步提升,绿色认证、低碳旅游、负责任消费将成为主流。 新消费模式的崛起: 共享经济、社交媒体驱动的消费、内容营销等将深刻影响旅游产品的分销和推广。 全球化与本地化的辩证发展: 在全球互联互通的背景下,如何挖掘和弘扬本土文化,提供独特而地道的体验,将是吸引游客的关键。 地缘政治与突发事件的影响: 全球性疫情、地缘政治冲突、自然灾害等不可预测因素,将持续考验旅游业的韧性和适应能力。 本书不仅对旅游学的基础理论进行梳理,更注重将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引导读者思考旅游业在当今社会中的角色和未来走向。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 建立扎实的旅游学理论基础: 理解旅游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研究方法。 掌握旅游业的运作机制: 熟悉旅游产业链条、主要业态及其相互关系。 分析旅游业的宏观影响: 认识旅游业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复杂作用。 理解可持续旅游的重要性: 掌握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实践。 洞察行业发展趋势: 预判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潜在机遇。 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未来从事旅游规划、管理、营销等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 无论是初涉旅游业的学子,还是希望深化行业认知的从业者,本书都将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读物。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的编写,激发读者对旅游事业的热情,培养其成为推动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