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以往通史式的服饰著作对宋代服饰点到为止的叙述相比,傅伯星先生的《宋代服饰史》,正如本书序一中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郑朝先生所评价的,可谓一部“画家演述的服装断代史”。《宋代服饰史》作者在阅读大量宋人记载后,以近三十余年的形象资料搜集,从美术切入,以画家的功力,以画入史,以图说史,以大量详实形象的美术资料,独辟蹊径地对宋史的服饰史进行图解研究,全书内容宏富,具体而微,不仅涉及帝后、官员、文人、武士、庶民、僧道、女子、小儿等的服饰,还细分为冬夏服饰、出行与居家之服、制服、便服、工作服等,更有相关的发式、鞋帽、带扣等诸多细节,搜罗之广、开掘之深由此可见。
傅伯星,早年专攻美术,曾为浙江日报社资深美术编辑,擅长历史人物画和界画,业余博览群书,好读宋史与临安志,常白天作画晚上著书,退休后自创工作室,为各地文博场馆绘制古代历史陈列画,著有《岳飞正传》、《宋画中的南宋建筑》等书。
代序 王国平 / 1
序二 徐?规 / 41
序三 郑?朝 / 46
序四 傅维安 / 50
前言 / 1
一、 释 名 / 3
身衣 / 4
头衣 / 6
足衣(鞋类) / 17
二、 帝 后 之 服 / 19
裘冕 / 20
衮冕 / 21
通天冠服 / 22
履袍——皇帝的便礼服 / 23
皇帝常服 / 24
后妃服饰 / 26
内侍、宫女 / 29
北宋壁画中的内侍 / 31
宫女 / 32
宫女 / 33
三、 官 员 服 饰 / 35
朝服 / 36
宁波东钱湖南宋石雕文臣冠服 / 37
常服 / 38
品级的标志·革带 / 39
学士 / 40
法官 / 41
吏 / 41
四、文 人 服 饰 / 42
魏晋遗风 / 43
流行时装 / 46
上衣(襦)下裳 / 47
文人出行服 / 53
五、庶 民 服 装 / 57
小贩 / 58
货郎 / 62
窑工 / 69
马倌 / 73
脚夫 / 74
衙卒 / 75
农民 / 76
六、女 子 服 饰 / 79
女子发式 / 80
女帽 / 84
上衣下裙·披帛 / 85
侍女·女佣 / 88
男装侍女 / 90
长褙子 / 91
短褙子 / 92
七、 儿童服饰 / 104
童装 / 105
书僮 / 112
牧童 / 114
八、 僧 道 之 服 / 115
僧人服装 / 116
佛教造像 / 118
行脚僧 / 119
僧帽 / 119
道士 / 120
道姑 / 121
道冠 / 121
道袍 / 121
九、 乐 舞 服 装 / 122
宫廷乐队 / 123
民间舞乐 / 132
杂剧 / 138
十、戎 装 / 144
盔甲的部件 / 147
头盔(兜鍪) / 148
宁波东钱湖南宋墓道石雕将军盔式 / 149
护肩·护胸 /150
臂甲与护肩兽头 / 152
护腰 / 153
铠甲的侧背 / 156
臂褠 / 157
吊腿 / 158
短身甲 / 161
士兵与甲具 / 165
禁卫 / 167
卫从 / 171
亲兵 / 172
神兵鬼卒 / 173
辽、金戎装 / 174
附: 宋 人 器 物 / 176
马和马具 / 177
车、轿 / 178
牛车 / 179
骡车、独轮车 / 180
船 / 181
客船 / 183
纲船 / 184
灯具 / 185
瓷枕 / 187
瓷制器皿 / 188
化妆粉盒 / 189
炉 / 190
服饰纹样 / 191
后 记 / 199
古代没有照相术,要查看百千年前某一时期真实的生活形态只能靠那一时期的绘画、雕塑以及留在某些日用品上的图像,且这些图像必须是忠实描绘物象的写实画风才能看到真实的历史投影。好在宋代绘画是写实画风占主流和主导地位的,存世画(塑)不仅量多而且内容丰富,足以从中搜索到宋人服饰最真实可信的第一手资料。有了可视的形象资料,再对照《宋史·舆服志》等书的相关记述,才能对宋人服饰有完整而明晰的了解。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搜集宋人服饰的形象资料,而今已年逾古稀。
我最初的动机是为宋代题材的绘画创作能尽量还原历史真实,于是以宋人服饰为中心,顺带便将前朝后世的服饰作一浏览。不过我的研究想必与史学家、服装专家对它的研究是不一样的。史学家关注的应是“礼”,即封建等级制在服饰上的体现与变化,服装专家关注的应是古代服装的材质、款式、纹样与裁缝绣染等工艺。画家对这些问题当然也应略知一二,但无深究的兴趣。以我的体会,画家关注的主要是宋代各式人等服饰的外在的同异性及其变化,以及宋人服饰与前朝后世的区别。
其“同”,表现为文化传统的自然延展;其“异”,表现为时代与地域所赋予的不可抗拒的变数。由此可见,“服饰”一词正包含着两层含义:“服”是具有遮蔽身体、御寒保暖基本功能的衣、冠、鞋、带,是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饰”则是外加在衣服上的用于区别尊卑、贵贱的平面或立体的装饰物,是随着时代、地域、地位、职业、财富等外在因素而变化无常的,由此形成了无数值得画家用心观察并加以准确表现的细节。这种细节的恰到好处、恰如其分的描绘,不仅是画家创作时独享的自得其乐,也是作品能否成功并获得观众认可、喜爱的关键之一。
在历时数十年对古人服饰资料的反复拨弄中,笔者渐有明白的认识。简而言之,宋人服饰好似一道分水岭,其前自秦汉一路走来,宽袍大袖,峨冠博带,也不乏拖泥带水,在不断吸纳外来影响、自我修正的过程中进入隋唐,形成开放、张扬、秾艳、浪漫的服饰新风。其时在满足了“服”的功能后,“饰”似成了主要追求,成分似乎超过了“服”。然一切事物皆物极必反。自宋以降,“服”与“饰”的关系回归本源,宽袍大袖、繁文缛节仅存在礼服之中,此外一切返璞归真。合身实用,便于执事,成为满足“服”基本功能后的首选,故总体风格一变为内敛、含蓄、简约、朴实,一切多余的“饰”包括化妆术,被渐次淘汰,从而奠定了宋后七百余年中国服饰的基调,而宋人在服饰领域中的改良和创造,则成为新的传统。元、明、清三代虽各有变化,仍在宋人设定的总体格局内,再无回到盛唐的迹象。宋的“直身”直接演化为我们记忆犹新的长衫,自宋流行的男女长裤外穿,以至上衣下裤终于取代了上衣下裳,成为我们今天主要的服装样式。宋人服饰在我国历史上的作用如此巨大而影响深远,这是我以前所未曾想到的。
我相信每一个“年长”的朝代的服饰文化都应该拥有自己异彩纷呈的断代史,由此汇成我国古代服饰史的洋洋大观,是多么令人神往!如果我的这一尝试能为朋友们提供些许有益的参考,那将是我莫大的快慰!
《图说宋人服饰》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之前对宋朝服饰的认知。我一直以为宋朝服饰很单一,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其丰富性和多样性。书中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宋朝人的服饰,都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儿童服饰的章节感到新奇。书中展示了一些当时流行的童装款式,从婴儿的襁褓到孩童的短衫,都充满了童趣和生活气息。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关于儿童服饰的习俗,比如新生儿的第一次换衣,以及成人礼时穿着的特殊服饰。这些细节让我感受到了宋朝社会对下一代的关爱和对传统习俗的传承。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即使是童装,也承载着历史的印记和文化的传承。
评分读完《图说宋人服饰》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古代服饰的美,不仅仅在于其华丽的外表,更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和历史底蕴。《图说宋人服饰》在解析服饰的同时,也穿插了大量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说,使得阅读体验更加丰富。 书中对一些特定历史人物服饰的考据,让我印象深刻。例如,书中可能提到了某位名臣、某位才女在特定历史事件中穿着的服饰,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这种将服饰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相结合的解读方式,让服饰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成为解读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它让我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不仅仅体现在文字中,也体现在那些流传下来的衣衫之上。
评分阅读《图说宋人服饰》的过程,就像是在穿越时空,与千年前的宋朝人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书中对于服饰的解读,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呈现,更是对当时社会风貌、生活习惯、审美情趣的深刻洞察。书中对于不同场合服饰的讲解,如祭祀、朝会、宴饮、甚至丧葬,都细致入微,让我了解到服饰在宋朝社会中的功能性和象征意义。 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关于“丧服”的描写。不同等级的亲属,在丧礼中需要穿着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丧服,这种规定体现了宋朝严格的礼法制度,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死、对伦理的重视。书中还提到了“常服”和“礼服”的区别,以及不同场合下人们的着装禁忌。这种对“礼”的尊重,渗透在服饰的每一个细节之中,让我对宋朝的社会秩序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总而言之,《图说宋人服饰》这本书,是一部集学术性、趣味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佳作。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宋朝服饰的窗口,更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社会风貌。这本书的编排也非常精良,图片清晰,文字流畅,阅读体验极佳。 我特别喜欢书中最后的总结部分,它对宋朝服饰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并将其置于整个中国服饰史的大背景下进行比较。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对宋朝服饰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影响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本书让我明白,每一个时代的服饰,都是那个时代文明的缩影,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一种历史的记忆。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震撼,是它对于“细节”的极致追求。在《图说宋人服饰》中,我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一件衣服的背后,蕴含着如此多的学问和考究。《图说宋人服饰》在服饰的材质、颜色、纹样、乃至缝制工艺上,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例如,书中对于不同染料的使用,不同织物的特点,以及不同时期流行的纹饰,都做了详尽的介绍。 我记得书中有一章节专门讲到了宋朝的“禁奢令”对服饰的影响,以及当时人们如何巧妙地规避禁令,通过材质的差异、剪裁的变化来展现自己的品味。这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生活智慧,也体现在了服饰的设计上,读来令人忍俊不禁。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宫廷服饰的制作流程,那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让我感受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匠心。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美,往往藏在最不起眼的细节之中。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惊艳的地方在于,它打破了我过去对古代服饰“千篇一律”的刻板印象。在《图说宋人服饰》中,我看到了宋朝女性服饰的万种风情。从皇室贵族的华丽宫装,到市井百姓的朴素裙衫,再到僧侣道士的特定装束,每一个群体都被赋予了鲜活的视觉呈现。书中对女性服饰的描绘,不仅仅停留在“襦裙”这个大概念上,而是细致到裙子的褶皱、衣襟的系法、甚至发髻的样式和头饰的点缀。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宋朝女子日常穿搭的描写。它没有刻意去拔高,而是真实地还原了她们在不同场合下的选择。比如,书中提到女子在居家时的便服,那种舒适而又不失雅致的设计,让我能想象到她们在庭院中劳作、品茗的画面。而当她们出席宴会或祭祀时,那种层层叠叠、色彩鲜明的礼服,则又展现了宋朝女性端庄大气的一面。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当时的绘画作品和文学描写,让服饰的解读更加立体生动,仿佛我们真的能触摸到那些丝绸的质感,听到她们裙摆的轻响。
评分读完《图说宋人服饰》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我们熟悉的宋朝,在服饰这一块,竟然有如此丰富和细腻的解读。一直以来,对宋朝的印象可能更多是理学、绘画、科技上的辉煌,但这本书则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带领我们走进那个时代的日常。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展示几张服饰图片,而是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不同阶层、不同场合下宋人衣着的特点。 比如,书中对士大夫阶层的服饰描写就极其到位。从官袍的颜色、款式,到内衬的材质、袖口的细节,都做了细致的考据。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幞头”的演变和不同形制的介绍印象深刻。它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有了具体的形象,甚至能感受到不同时期、不同官职的人们在佩戴幞头时所传递出的不同信息。书中还提到了宋朝士人对服饰的讲究,不仅仅是为了遮体,更是身份、品味、甚至人生哲学的体现。那种“衣冠之国”的严谨和对细节的追求,通过这些服饰的描绘,仿佛跃然纸上。
评分《图说宋人服饰》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代入其中,想象自己生活在那个时代,会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去经历什么样的生活。书中对服饰的考据,不仅仅是枯燥的文字堆砌,而是融入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使得其内容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服饰的对比分析印象深刻。宋朝作为一个文化交融的大时代,其服饰也必然受到多方影响。书中对北方游牧民族服饰元素如何融入宋朝主流服饰,以及南方不同地区服饰风格的差异,都做了详细的阐述。这种跨文化的视角,让我看到了宋朝服饰发展的包容性和多样性,也让我对那个时代的社会构成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本服饰图鉴,更是一部生动的社会史。
评分《图说宋人服饰》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鲜活、更加立体的宋朝。它不再是教科书上那些冰冷的文字和模糊的形象,而是通过服饰,将那个时代的温度和气息传递给了我。书中对于不同阶层服饰的描绘,从帝王将相到贩夫走卒,都力求真实和细致。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普通百姓服饰的章节。它没有刻意去渲染贫困,而是展现了即使在相对简朴的条件下,宋朝百姓依然注重服饰的整洁和得体。书中对农妇、渔夫、手工业者等不同职业的服饰描写,都充满了生活气息。我能想象到他们穿着朴素的衣裳,在田间劳作,在市集叫卖的场景。书中还提到了一些节庆日的服饰,即使是普通人家,也会在特殊的日子里穿上相对体面的衣服,这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尊重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评分《图说宋人服饰》这本书,让我对宋朝的审美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对服饰颜色的搭配、纹样的选择、以及整体造型的设计,都展现了宋朝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它不是一味追求张扬和奢华,而是更注重含蓄、典雅、和自然。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宋朝服饰色彩的解读。书中提到,宋朝人偏爱素雅、沉静的色彩,如淡青、月白、牙黄等,这些颜色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书中还解释了不同颜色在古代所代表的意义,以及不同场合下人们对颜色的选择。这种对色彩的细致考究,让我体会到了宋朝人内敛而又深沉的审美境界。它让我明白,真正的美,往往是低调而又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
评分喜欢宋代,尤其是南宋!强烈推荐!
评分傅伯星先生的《宋代服饰史》,正如本书序一中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郑朝先生所评价的,可谓一部“画家演述的服装断代史”。《宋代服饰史》作者在阅读大量宋人记载后,以近三十余年的形象资料搜集,从美术切入,以画家的功力,以画入史,以图说史,以大量详实形象的美术资料,独辟蹊径地对宋史的服饰史进行图解研究,全书内容宏富,具体而微,不仅涉及帝后、官员、文人、武士、庶民、僧道、女子、小儿等的服饰,还细分为冬夏服饰、出行与居家之服、制服、便服、工作服等,更有相关的发式、鞋帽、带扣等诸多细节,搜罗之广、开掘之深由此可见。
评分通俗易懂,还不错。
评分喜欢喜欢喜欢
评分好,正是我所要的。
评分宋人服饰专题,比较难得。。。赞一个
评分与以往通史式的服饰著作对宋代服饰点到为止的叙述相比,傅伯星先生的《宋代服饰史》,正如本书序一中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郑朝先生所评价的,可谓一部“画家演述的服装断代史”。《宋代服饰史》作者在阅读大量宋人记载后,以近三十余年的形象资料搜集,从美术切入,以画家的功力,以画入史,以图说史,以大量详实形象的美术资料,独辟蹊径地对宋史的服饰史进行图解研究,全书内容宏富,具体而微,不仅涉及帝后、官员、文人、武士、庶民、僧道、女子、小儿等的服饰,还细分为冬夏服饰、出行与居家之服、制服、便服、工作服等,更有相关的发式、鞋帽、带扣等诸多细节,搜罗之广、开掘之深由此可见。
评分里面基本都是图,文字派慎买。
评分期待已久,趁着活动叠加优惠券入手,满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