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以往通史式的服飾著作對宋代服飾點到為止的敘述相比,傅伯星先生的《宋代服飾史》,正如本書序一中浙江省文藝評論傢協會顧問鄭朝先生所評價的,可謂一部“畫傢演述的服裝斷代史”。《宋代服飾史》作者在閱讀大量宋人記載後,以近三十餘年的形象資料搜集,從美術切入,以畫傢的功力,以畫入史,以圖說史,以大量詳實形象的美術資料,獨闢蹊徑地對宋史的服飾史進行圖解研究,全書內容宏富,具體而微,不僅涉及帝後、官員、文人、武士、庶民、僧道、女子、小兒等的服飾,還細分為鼕夏服飾、齣行與居傢之服、製服、便服、工作服等,更有相關的發式、鞋帽、帶扣等諸多細節,搜羅之廣、開掘之深由此可見。
傅伯星,早年專攻美術,曾為浙江日報社資深美術編輯,擅長曆史人物畫和界畫,業餘博覽群書,好讀宋史與臨安誌,常白天作畫晚上著書,退休後自創工作室,為各地文博場館繪製古代曆史陳列畫,著有《嶽飛正傳》、《宋畫中的南宋建築》等書。
代序 王國平 / 1
序二 徐?規 / 41
序三 鄭?朝 / 46
序四 傅維安 / 50
前言 / 1
一、 釋 名 / 3
身衣 / 4
頭衣 / 6
足衣(鞋類) / 17
二、 帝 後 之 服 / 19
裘冕 / 20
袞冕 / 21
通天冠服 / 22
履袍——皇帝的便禮服 / 23
皇帝常服 / 24
後妃服飾 / 26
內侍、宮女 / 29
北宋壁畫中的內侍 / 31
宮女 / 32
宮女 / 33
三、 官 員 服 飾 / 35
朝服 / 36
寜波東錢湖南宋石雕文臣冠服 / 37
常服 / 38
品級的標誌·革帶 / 39
學士 / 40
法官 / 41
吏 / 41
四、文 人 服 飾 / 42
魏晉遺風 / 43
流行時裝 / 46
上衣(襦)下裳 / 47
文人齣行服 / 53
五、庶 民 服 裝 / 57
小販 / 58
貨郎 / 62
窯工 / 69
馬倌 / 73
腳夫 / 74
衙卒 / 75
農民 / 76
六、女 子 服 飾 / 79
女子發式 / 80
女帽 / 84
上衣下裙·披帛 / 85
侍女·女傭 / 88
男裝侍女 / 90
長褙子 / 91
短褙子 / 92
七、 兒童服飾 / 104
童裝 / 105
書僮 / 112
牧童 / 114
八、 僧 道 之 服 / 115
僧人服裝 / 116
佛教造像 / 118
行腳僧 / 119
僧帽 / 119
道士 / 120
道姑 / 121
道冠 / 121
道袍 / 121
九、 樂 舞 服 裝 / 122
宮廷樂隊 / 123
民間舞樂 / 132
雜劇 / 138
十、戎 裝 / 144
盔甲的部件 / 147
頭盔(兜鍪) / 148
寜波東錢湖南宋墓道石雕將軍盔式 / 149
護肩·護胸 /150
臂甲與護肩獸頭 / 152
護腰 / 153
鎧甲的側背 / 156
臂褠 / 157
吊腿 / 158
短身甲 / 161
士兵與甲具 / 165
禁衛 / 167
衛從 / 171
親兵 / 172
神兵鬼卒 / 173
遼、金戎裝 / 174
附: 宋 人 器 物 / 176
馬和馬具 / 177
車、轎 / 178
牛車 / 179
騾車、獨輪車 / 180
船 / 181
客船 / 183
綱船 / 184
燈具 / 185
瓷枕 / 187
瓷製器皿 / 188
化妝粉盒 / 189
爐 / 190
服飾紋樣 / 191
後 記 / 199
古代沒有照相術,要查看百韆年前某一時期真實的生活形態隻能靠那一時期的繪畫、雕塑以及留在某些日用品上的圖像,且這些圖像必須是忠實描繪物象的寫實畫風纔能看到真實的曆史投影。好在宋代繪畫是寫實畫風占主流和主導地位的,存世畫(塑)不僅量多而且內容豐富,足以從中搜索到宋人服飾最真實可信的第一手資料。有瞭可視的形象資料,再對照《宋史·輿服誌》等書的相關記述,纔能對宋人服飾有完整而明晰的瞭解。我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搜集宋人服飾的形象資料,而今已年逾古稀。
我最初的動機是為宋代題材的繪畫創作能盡量還原曆史真實,於是以宋人服飾為中心,順帶便將前朝後世的服飾作一瀏覽。不過我的研究想必與史學傢、服裝專傢對它的研究是不一樣的。史學傢關注的應是“禮”,即封建等級製在服飾上的體現與變化,服裝專傢關注的應是古代服裝的材質、款式、紋樣與裁縫綉染等工藝。畫傢對這些問題當然也應略知一二,但無深究的興趣。以我的體會,畫傢關注的主要是宋代各式人等服飾的外在的同異性及其變化,以及宋人服飾與前朝後世的區彆。
其“同”,錶現為文化傳統的自然延展;其“異”,錶現為時代與地域所賦予的不可抗拒的變數。由此可見,“服飾”一詞正包含著兩層含義:“服”是具有遮蔽身體、禦寒保暖基本功能的衣、冠、鞋、帶,是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飾”則是外加在衣服上的用於區彆尊卑、貴賤的平麵或立體的裝飾物,是隨著時代、地域、地位、職業、財富等外在因素而變化無常的,由此形成瞭無數值得畫傢用心觀察並加以準確錶現的細節。這種細節的恰到好處、恰如其分的描繪,不僅是畫傢創作時獨享的自得其樂,也是作品能否成功並獲得觀眾認可、喜愛的關鍵之一。
在曆時數十年對古人服飾資料的反復撥弄中,筆者漸有明白的認識。簡而言之,宋人服飾好似一道分水嶺,其前自秦漢一路走來,寬袍大袖,峨冠博帶,也不乏拖泥帶水,在不斷吸納外來影響、自我修正的過程中進入隋唐,形成開放、張揚、穠艷、浪漫的服飾新風。其時在滿足瞭“服”的功能後,“飾”似成瞭主要追求,成分似乎超過瞭“服”。然一切事物皆物極必反。自宋以降,“服”與“飾”的關係迴歸本源,寬袍大袖、繁文縟節僅存在禮服之中,此外一切返璞歸真。閤身實用,便於執事,成為滿足“服”基本功能後的首選,故總體風格一變為內斂、含蓄、簡約、樸實,一切多餘的“飾”包括化妝術,被漸次淘汰,從而奠定瞭宋後七百餘年中國服飾的基調,而宋人在服飾領域中的改良和創造,則成為新的傳統。元、明、清三代雖各有變化,仍在宋人設定的總體格局內,再無迴到盛唐的跡象。宋的“直身”直接演化為我們記憶猶新的長衫,自宋流行的男女長褲外穿,以至上衣下褲終於取代瞭上衣下裳,成為我們今天主要的服裝樣式。宋人服飾在我國曆史上的作用如此巨大而影響深遠,這是我以前所未曾想到的。
我相信每一個“年長”的朝代的服飾文化都應該擁有自己異彩紛呈的斷代史,由此匯成我國古代服飾史的洋洋大觀,是多麼令人神往!如果我的這一嘗試能為朋友們提供些許有益的參考,那將是我莫大的快慰!
讀完《圖說宋人服飾》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原來古代服飾的美,不僅僅在於其華麗的外錶,更在於其背後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和曆史底蘊。《圖說宋人服飾》在解析服飾的同時,也穿插瞭大量的曆史故事和文化傳說,使得閱讀體驗更加豐富。 書中對一些特定曆史人物服飾的考據,讓我印象深刻。例如,書中可能提到瞭某位名臣、某位纔女在特定曆史事件中穿著的服飾,並結閤當時的社會背景進行分析。這種將服飾與曆史人物、曆史事件相結閤的解讀方式,讓服飾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成為解讀曆史的一個重要窗口。它讓我感受到,曆史的厚重感,不僅僅體現在文字中,也體現在那些流傳下來的衣衫之上。
評分讀完《圖說宋人服飾》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來我們熟悉的宋朝,在服飾這一塊,竟然有如此豐富和細膩的解讀。一直以來,對宋朝的印象可能更多是理學、繪畫、科技上的輝煌,但這本書則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帶領我們走進那個時代的日常。它不僅僅是簡單地展示幾張服飾圖片,而是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深入淺齣地剖析瞭不同階層、不同場閤下宋人衣著的特點。 比如,書中對士大夫階層的服飾描寫就極其到位。從官袍的顔色、款式,到內襯的材質、袖口的細節,都做瞭細緻的考據。我尤其對書中關於“襆頭”的演變和不同形製的介紹印象深刻。它不再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而是有瞭具體的形象,甚至能感受到不同時期、不同官職的人們在佩戴襆頭時所傳遞齣的不同信息。書中還提到瞭宋朝士人對服飾的講究,不僅僅是為瞭遮體,更是身份、品味、甚至人生哲學的體現。那種“衣冠之國”的嚴謹和對細節的追求,通過這些服飾的描繪,仿佛躍然紙上。
評分《圖說宋人服飾》這本書,讓我對宋朝的審美有瞭全新的認識。書中對服飾顔色的搭配、紋樣的選擇、以及整體造型的設計,都展現瞭宋朝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它不是一味追求張揚和奢華,而是更注重含蓄、典雅、和自然。 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宋朝服飾色彩的解讀。書中提到,宋朝人偏愛素雅、沉靜的色彩,如淡青、月白、牙黃等,這些顔色給人一種寜靜緻遠的感覺。書中還解釋瞭不同顔色在古代所代錶的意義,以及不同場閤下人們對顔色的選擇。這種對色彩的細緻考究,讓我體會到瞭宋朝人內斂而又深沉的審美境界。它讓我明白,真正的美,往往是低調而又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
評分閱讀《圖說宋人服飾》的過程,就像是在穿越時空,與韆年前的宋朝人進行一場無聲的對話。書中對於服飾的解讀,不僅僅是物質層麵的呈現,更是對當時社會風貌、生活習慣、審美情趣的深刻洞察。書中對於不同場閤服飾的講解,如祭祀、朝會、宴飲、甚至喪葬,都細緻入微,讓我瞭解到服飾在宋朝社會中的功能性和象徵意義。 我印象最深的是書中關於“喪服”的描寫。不同等級的親屬,在喪禮中需要穿著不同顔色、不同材質的喪服,這種規定體現瞭宋朝嚴格的禮法製度,也反映瞭當時人們對生死、對倫理的重視。書中還提到瞭“常服”和“禮服”的區彆,以及不同場閤下人們的著裝禁忌。這種對“禮”的尊重,滲透在服飾的每一個細節之中,讓我對宋朝的社會秩序有瞭更深的理解。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驚艷的地方在於,它打破瞭我過去對古代服飾“韆篇一律”的刻闆印象。在《圖說宋人服飾》中,我看到瞭宋朝女性服飾的萬種風情。從皇室貴族的華麗宮裝,到市井百姓的樸素裙衫,再到僧侶道士的特定裝束,每一個群體都被賦予瞭鮮活的視覺呈現。書中對女性服飾的描繪,不僅僅停留在“襦裙”這個大概念上,而是細緻到裙子的褶皺、衣襟的係法、甚至發髻的樣式和頭飾的點綴。 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宋朝女子日常穿搭的描寫。它沒有刻意去拔高,而是真實地還原瞭她們在不同場閤下的選擇。比如,書中提到女子在居傢時的便服,那種舒適而又不失雅緻的設計,讓我能想象到她們在庭院中勞作、品茗的畫麵。而當她們齣席宴會或祭祀時,那種層層疊疊、色彩鮮明的禮服,則又展現瞭宋朝女性端莊大氣的一麵。書中還穿插瞭一些當時的繪畫作品和文學描寫,讓服飾的解讀更加立體生動,仿佛我們真的能觸摸到那些絲綢的質感,聽到她們裙擺的輕響。
評分《圖說宋人服飾》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一種情感上的共鳴。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代入其中,想象自己生活在那個時代,會穿著什麼樣的衣服,去經曆什麼樣的生活。書中對服飾的考據,不僅僅是枯燥的文字堆砌,而是融入瞭大量的曆史文獻和考古發現,使得其內容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我尤其對書中關於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服飾的對比分析印象深刻。宋朝作為一個文化交融的大時代,其服飾也必然受到多方影響。書中對北方遊牧民族服飾元素如何融入宋朝主流服飾,以及南方不同地區服飾風格的差異,都做瞭詳細的闡述。這種跨文化的視角,讓我看到瞭宋朝服飾發展的包容性和多樣性,也讓我對那個時代的社會構成有瞭更深的理解。它不僅僅是一本服飾圖鑒,更是一部生動的社會史。
評分《圖說宋人服飾》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之前對宋朝服飾的認知。我一直以為宋朝服飾很單一,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其豐富性和多樣性。書中對不同性彆、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宋朝人的服飾,都進行瞭細緻的描繪。 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兒童服飾的章節感到新奇。書中展示瞭一些當時流行的童裝款式,從嬰兒的繈褓到孩童的短衫,都充滿瞭童趣和生活氣息。書中還提到瞭一些關於兒童服飾的習俗,比如新生兒的第一次換衣,以及成人禮時穿著的特殊服飾。這些細節讓我感受到瞭宋朝社會對下一代的關愛和對傳統習俗的傳承。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即使是童裝,也承載著曆史的印記和文化的傳承。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震撼,是它對於“細節”的極緻追求。在《圖說宋人服飾》中,我第一次如此直觀地感受到,一件衣服的背後,蘊含著如此多的學問和考究。《圖說宋人服飾》在服飾的材質、顔色、紋樣、乃至縫製工藝上,都進行瞭深入的探究。例如,書中對於不同染料的使用,不同織物的特點,以及不同時期流行的紋飾,都做瞭詳盡的介紹。 我記得書中有一章節專門講到瞭宋朝的“禁奢令”對服飾的影響,以及當時人們如何巧妙地規避禁令,通過材質的差異、剪裁的變化來展現自己的品味。這種“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生活智慧,也體現在瞭服飾的設計上,讀來令人忍俊不禁。書中還提到瞭一些宮廷服飾的製作流程,那種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態度,讓我感受到瞭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匠心。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美,往往藏在最不起眼的細節之中。
評分《圖說宋人服飾》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鮮活、更加立體的宋朝。它不再是教科書上那些冰冷的文字和模糊的形象,而是通過服飾,將那個時代的溫度和氣息傳遞給瞭我。書中對於不同階層服飾的描繪,從帝王將相到販夫走卒,都力求真實和細緻。 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普通百姓服飾的章節。它沒有刻意去渲染貧睏,而是展現瞭即使在相對簡樸的條件下,宋朝百姓依然注重服飾的整潔和得體。書中對農婦、漁夫、手工業者等不同職業的服飾描寫,都充滿瞭生活氣息。我能想象到他們穿著樸素的衣裳,在田間勞作,在市集叫賣的場景。書中還提到瞭一些節慶日的服飾,即使是普通人傢,也會在特殊的日子裏穿上相對體麵的衣服,這體現瞭他們對生活的尊重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評分總而言之,《圖說宋人服飾》這本書,是一部集學術性、趣味性和觀賞性於一體的佳作。它不僅為我們提供瞭一扇瞭解宋朝服飾的窗口,更讓我們看到瞭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審美情趣和社會風貌。這本書的編排也非常精良,圖片清晰,文字流暢,閱讀體驗極佳。 我特彆喜歡書中最後的總結部分,它對宋朝服飾的特點進行瞭概括,並將其置於整個中國服飾史的大背景下進行比較。這種宏觀的視角,讓我對宋朝服飾在曆史長河中的地位和影響有瞭更深的認識。這本書讓我明白,每一個時代的服飾,都是那個時代文明的縮影,都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和深入研究。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一種曆史的記憶。
評分資料用書,可查閱參考用,很詳實!
評分除瞭序官樣文章外,可略過,其他詳盡!
評分內容很好,描寫的很詳細!
評分內容很好,描寫的很詳細!
評分不錯,很喜歡,很好,真好
評分幫彆人買的,自己沒看,京東配送很快
評分不錯,很喜歡,很好,真好
評分京東的東西就是不錯,搞活動買的,很劃算
評分素描精當,勾畫準確,文字簡約但到位,提綱挈領,可與瀋從文先生大作媲美。但前麵幾十頁的序講瞭一堆宋代文化保護工作,與書主題無關,實在是浪費篇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