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小楷技法

圖說小楷技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劉小晴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書畫齣版社
ISBN:9787547908501
版次:1
商品編碼:11539512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98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小楷既具有書法藝術的“共性”,亦具有其獨特的“個性”;既具有大楷的一般特點,但又絕不是大楷的縮小。隻要我們掌握一定的方法,持之以恒,是不難寫好的,特彆是在把握具有“共性”規律的前提下,再靜心研究其“個性”的特徵,以形求法,以法循理,在理法的基礎上再融入自己的性情、意趣,這樣日積月纍,自能水到渠成,從而産生自己獨特的風格。《圖說小楷技法》的宗旨就是希望讀者能從中獲得最為便捷的方法,盡量少走彎路,從而更有效地把握自己的創作實踐。

作者簡介

  劉小晴(1942—),號一瓢,上海崇明人。中國書法傢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傢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曾為上海書法傢協會副主席,上海書畫齣版社副編審,原《書法》雜誌副主編。精於楷書及行草,箸述頗豐,有《書法技法述要》、《行書基礎知識》、《小楷技法指南》、《書法藝術的創作與欣賞》等。齣版字帖有《曆代名賦小楷字帖》、《楷書前齣師錶》、《劉小晴節唐宋詞字帖》、《楷書滕王閣序》等。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小楷的用筆
第二章 小楷的結構
第三章 小楷的章法布局
第四章 小楷的筆勢和體勢
第五章 小楷的意趣
第六章 小楷的創作方法
第七章 小楷源流簡介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好!快!

評分

學習中這本書不錯

評分

小楷(xiaokai),顧名思義,是楷書之小者,創始於三國魏時的锺繇,他原是位隸書最傑齣的權威大傢,所作楷書的筆意,亦脫胎於漢隸,筆勢恍如飛鴻戲海,極生動之緻。惟結體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仍存隸分的遺意,然已備盡楷法,實為正書之祖。到瞭東晉王羲之,將小楷書法更加以悉心鑽研,使之達到瞭盡善盡美的境界,亦奠立瞭中國小楷書法優美的欣賞標準。小楷(xiaokai),顧名思義,是楷書之小者,創始於三國魏時的锺繇,他原是位隸書最傑齣的權威大傢,所作楷書的筆意,亦脫胎於漢隸,筆勢恍如飛鴻戲海,極生動之緻。惟結體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仍存隸分的遺意,然已備盡楷法,實為正書之祖。到瞭東晉王羲之,將小楷書法更加以悉心鑽研,使之達到瞭盡善盡美的境界,亦奠立瞭中國小楷書法優美的欣賞標準。

評分

東東與描述相符,好評!

評分

好!快!

評分

這本書值得好好看。

評分

商品質量好,快遞員服務好。

評分

這本書值得好好看。

評分

圖說小楷技法。王寵通常被認為是江蘇長洲人,據《吳縣誌》:“其先是吳江人,本姓章,父為後於王,遂為吳縣人”。王寵齣身低微,其父名王貞,字清夫,業商,在蘇州閭門外南浩街開一爿酒店(後因王寵兄王守貴封中憲大夫、太常寺少卿,母硃氏、繼母顧氏贈封皆恭人)。王寵從小生活在貧窮喧囂的酒肆之中,他在寫給好友湯子重的信中曾講起自己的身世:“但傢本枯徒,生長廛市,入則楣枯塞目,齣則蹄足攝履,呼籌握算之聲徹晝夜,每一焦煩,心腸沸熱。”世俗猜拳吆喝之聲,更使寵十分煩惱,厭惡城市生活,嚮往“水懷麗澤兌,時歌角弓篇”(《會文與湯珍子重郭邵纔》)。他在《贈彆傢兄履約會試七首》這一中也說,“吾宗素貧賤,被褐垂百年”。王寵自幼喪母,據王寵所撰的姨母硃碩人墓誌銘:“吾母年三十七而亡,吾時童髻,未甚衰也,稍長,始知悲慕,每自痛生科不知有母子之樂,見人母子慈戀,嫗煦相保持,未嘗不愴然心催也。”王寵的身世遭遇,以及自小失去母愛,對他形成曠達澹泊的性格有很大影響。王寵齣生於開酒店的商人傢庭,但自小對古玩、書畫有濃厚的興趣,並因此結識瞭文徵明、蔡羽等人。初字履仁,後改字履吉,號雅宜山人,人稱“王雅宜”。王寵是一個極有纔氣的書傢,可惜一生仕途不佳,八次應試皆不第,僅以邑諸生被貢入南京國子監成為一名太學生,世稱“王貢士”、“王太學”,享年僅四十歲。倪濤《古今書論》載:“寵資雅訓,不以育多自矜,遊於蔡羽後,而一時名士皆歸之。鬍守纘宗尤相愛重,尚書顧璘推服。而寵悒悒不得進用”。王寵自正德五年(1510)迄嘉靖十年(1531)間,凡八就鄉試,每試皆不利,(一試十七歲,二試二十歲,三試二十三,四試二十六,五試二十九,六試三十二,七試三十五,八試三十八)。史載:王寵從“弱冠”起,就補上蘇州府學生員,每次督學來舉行歲考和科考,王寵都名列前茅,加上他詩文、書法的成就,名聲很大,不少學者追隨請益,曾受過他指點的紛紛中高科,登顯宦,而他自己卻睏頓依舊。封建時代的文人很難擺脫進取功名的吸引,他在詩中不止一次的流露對功名的嚮往:“豈無遐舉心,韝鷹不充腹”,“努力休明時,望子光五族”(《乙酉送傢兄履約會試》),但自己連不得誌,唯有寄希望於兄長王守光宗耀祖,自己則絕望瞭仕途的追求,浪跡山林,以詩酒自適,“人生有身貴自適,枉嚮侯門躡珠履”,“且須痛飲盡七碗,鍾鼎山林安足論”(《雅宜山人集七言古詩》)。後來同學湯珍(子重)也推薦他齣山,王寵在《山中答湯子重書》中則錶示:“山林之好,倍於儕輩,徜徉湖上,而忘返”,且“頗耽文辭,登臨稍倦,則左圖右書,與古人晤語,縱不能解,片言會心,莞然獨笑,飢而食,飽而嬉,人生適意耳。須富貴何時,誠日夕私賀,恐後之不如今也,尚安望哉!”而且,感到如果入城為官,“雖欲衣冠揖讓,更從諸君之利,恐踉蹌粗率,重為執禮者譏笑矣”。王寵這時所錶達的淡薄功名、樂在丘壑的思想,應該說是懷纔不遇所流露齣來的感慨與無奈。生性本就厭惡塵世喧囂,從蔡羽學書後即隱居石湖,幾乎與塵世隔絕。仕途的不如意使他更加寄情於山水與詩文書畫之間。他一生用心詩文書畫,兼擅篆刻,放意山水,纔高誌遠,於諸方麵都取得瞭較高成就,與祝允明、文徵明並稱於世,被譽為“吳門三傢”。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