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卡夫卡想毁掉其作品,可能是因为他认为那必会倍增众人的误解。在此混沌的研读过程里,我们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实际上,我们就是映射在某些残篇、未尽作品之上,被所识与被所掩的部分光线,因而,总是更加加到了那些作品的分裂,最后碎裂成细尘那般大小,如同总是与道德脱不了干系的遗作,在面对这类多半遭到长篇大论的评论所侵袭的寂静之作,这类成为可以无限发表题材的未刊之作,这类沦为历史注脚的永恒之作时,不得不扪心自问,是否卡夫卡自己,早就在辉煌的胜利中,预感到同等程度的灾难。
内容简介
《布朗肖作品集:从卡夫卡到卡夫卡》汇集了13篇布朗肖论卡夫卡的文章。从卡夫卡开始,到卡夫卡结束,这是一部向文学大师卡夫卡致敬的书。卡夫卡对布朗肖的影响在布朗肖的著名文论《文学空间》里巳经明显地体现出来了。当写作成为“祈祷的形式”,毫无疑问写作是出自其他形式的,即使在我们这个不幸的世界的视景下,写作已经停止成为作品,卡夫卡在宽恕的时刻认出了文学的追寻者,并且明白不应该再写了——一个字也太多!
作者简介
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法国著名作家、思想家,1907年生于索恩-卢瓦尔,2003年逝世于巴黎。布朗肖一生行事低调,中年后不接受采访与摄影,但他的作品和思想影响了整个法国当代思想界,对法国许多大知识分子和大作家如乔治·巴塔耶、列维纳斯、萨特、福柯、罗兰·巴特、德里达等都影响深远。
潘怡帆,法国巴黎第十大学哲学研究所博上研究当代法国哲学与文学理论,著有《论书写:莫里斯+布朗肖思想中那不可言明的问题》。
目录
导论
文学及死亡权利(1947)
卡夫卡的阅读(1943)
卡夫卡及文学(1949)
卡夫卡及作品的索求(1958)
满意的死亡(1952)
卡夫卡及布侯(1954)
米莲娜的失败(1954)
说书之声(1964)
木桥(1964)
定论(1959)
最终定论(1968)
精彩书摘
我们如何再现避开我们的世界?并非基于我们对它的一无所知,而正相反地,是基于我们对它过多的认识?即便是评论家们,也并非彻底地不同意这个想法。他们使用近似的字词:荒谬,偶然,意愿,以便在这个世界中制造某个位置,像是,某个留住的不可能性,神的欲望,神的缺席,失望以及焦虑。然而,他们要谈的究竟是谁?对某些人而言,这可能是一个相信绝对,甚至相信自己,并且会不顾一切为完成绝对思想的宗教思想者。而对另外一些人而言,这是一个活在孤立无援世界里的人文主义者,他为了不再继续扩增混乱,尽可能地维持不动。马克思·布侯认为,从卡夫卡身上,可以找到许多贴近上帝的主题。玛格尼夫人则以为,卡夫卡的主要论述建立于无神论之上。对某些他人而言,确有一无法进入的彼世,其也许很糟,也许荒谬。又对另外一些他人而言,既无彼世,也无朝向彼世之运动;我们处于内在,重要的是永恒在场的,我们的有限感,而无解之谜于内在削减我们。琼·斯塔罗宾斯基:“一个被怪病缠身者,这就是在我们眼前的法兰兹·卡夫卡……一个理解毁灭者。”而皮耶·克洛索斯基说道:“卡夫卡的《日记》是……渴望痊愈的患病日记。他想要健康……因此他信仰健康。”同样的说词:“在最终的看法还没有产生以前,我们难以谈论他。”然后,斯塔罗宾斯基说道:“……没有定论,无法下最后一个字词。”
这些文本显示出某种阅读的不安,其试图保存谜题与解法,误解和此误解的表达,在诠释此阅读的不可能性之中阅读的可能性。即便是含混性也无法安慰我们,含混性是在一种偏滑、片断的方式上,掌握真理的遁辞,然而,等待这些写作的真理,却可能是唯一而且单纯的。就算在每个断言中,我们都背反于此断言的混乱,就算,我们不断地从其他不同层面去琢磨词藻,这仍旧无法保证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理解卡夫卡。产生矛盾的并非这个仅删除信仰却非信仰寻觅的世界,或者,仅删除希望却非冀望希望的世界,又或者,仅删除所有的真理却非呼喊最终极真理的世界。当然,透过追溯书写历史和宗教条件,并且把这两个方式当做马克思·布侯的指导原则,确实可以解释这样一个作品,这也同时没有太多新意,而且,他的神话和虚构确实也可能和过往,和我们因此关注到的某些过去事件的意义,和某些未被以同样方式(未被神学化,宗教化,被赋与某种不幸意识的受损精神)提出的问题,通通无关。这就是为何,即便我们对所有提出的诠释仍无把握,我们然而确知:它们不再等同一切的原因,它们可能同时为真或者同时为假,或者无异于它们的对象,也可能只有在它们的不和谐中才是真的。
……
前言/序言
布朗肖作品集:从卡夫卡到卡夫卡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布朗肖作品集:从卡夫卡到卡夫卡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