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手繪:景觀設計手繪實例精講

印象手繪:景觀設計手繪實例精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徐詩亮 著
圖書標籤:
  • 景觀設計
  • 手繪
  • 繪畫
  • 設計
  • 藝術
  • 建築
  • 園林
  • 景觀
  • 素描
  • 技巧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367877
版次:1
商品編碼:11562061
品牌:數藝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印象手繪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56
正文語種:中文
附件:光盤
附件數量:1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印象手繪景觀設計手繪實例精講》是一本全麵講解景觀手繪設計的實例教程。全書分為5章,涵蓋瞭景觀手繪設計的方方麵麵。第1章講解園林中常用的材質錶現(22個案例),第2章講解景觀配景的技法錶現(36個案例),第3章講解景觀小品的錶現技法(18個案例),第4章是大場景的透視效果圖錶現(12個案例),第5章是針對鳥瞰圖錶現進行解析(8個案例)。全書知識結構清晰,96個案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步驟細緻深入,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印象手繪景觀設計手繪實例精講》適閤景觀設計、建築設計、室內設計等專業在校學生、培訓機構以及所有對手繪感興趣的讀者閱讀使用。

作者簡介

  徐詩亮,畢業於安徽安慶師範大學,中國室內裝飾設計師協會注冊會員,現任南京東道手繪培訓機構講師。曾參與安徽繁昌縣圖書館室內設計;阜陽汽貿物流園會展中心室內設計;閤肥依立騰服裝廠區園林景觀規劃。  個人格言:不積纍,收獲,不努力,成績!

目錄

第1章 園林景觀手繪材質錶現
1.1 鋪裝材質錶現 12
1.1.1 毛石鋪裝材質 12
1.1.2 小青磚鋪裝材質 12
1.1.3 鵝卵石鋪裝材質 13
1.1.4 蘑菇石鋪裝材質 13
1.1.5 紅磚鋪裝材質 14
1.1.6 麻石鋪裝材質 14
1.1.7 馬賽剋鋪裝材質 15
1.2 山石材質錶現 15
1.2.1 碎石材質 15
1.2.2 青石闆材質 16
1.2.3 異型文化石材質 16
1.2.4 雨花石材質 17
1.2.5 闆岩拼貼材質 17
1.2.6 大石塊材質 18
1.3 瓦片材質錶現 18
1.3.1 金屬瓦材質 18
1.3.2 瀝青瓦材質 19
1.4 木紋材質錶現 19
1.4.1 木地闆材質 19
1.4.2 淺色防腐木材質 20
1.4.3 生態木地闆材質 20
1.4.4 原木材質一 21
1.4.5 原木材質二 21
1.5 不銹鋼和玻璃材質錶現 22
1.5.1 不銹鋼材質 22
1.5.2 平闆玻璃材質 22

第2章 園林景觀手繪配景錶現
2.1 植物配景錶現 24
2.1.1 地被植物錶現 24
2.1.2 灌木植物錶現 26
2.1.3 喬木植物錶現 29
2.1.4 樹木頂視圖錶現 35
2.2 人物配景錶現 38
2.2.1 男性人物錶現 38
2.2.2 女性人物錶現 39
2.2.3 人物組閤錶現一 40
2.2.4 人物組閤錶現二 41
2.3 車輛配景錶現 42
2.3.1 跑車錶現 42
2.3.2 越野車錶現 43
2.3.3 小汽車錶現 44
2.4 船隻配景錶現 45
2.4.1 小木船錶現 45
2.4.2 遊船錶現 46
2.4.3 輪船錶現 47
2.5 鋪裝配景錶現 48
2.5.1 樹根鋪裝錶現 48
2.5.2 卵石地麵鋪裝錶現 49
2.5.3 拼接鋪裝錶現 50
2.6 山石水景錶現 51
2.7 其他配景錶現 52
2.7.1 景觀路燈錶現 52
2.7.2 景觀石凳錶現 53
2.7.3 景觀座椅錶現 54
2.7.4 垃圾桶錶現一 55
2.7.5 垃圾桶錶現二 56
2.7.6 景觀標識牌錶現 57
2.7.7 景觀指示牌錶現 58
2.7.8 景觀雕塑錶現 59

第3章 園林景觀手繪小品錶現
3.1 裝飾小品錶現 62
3.1.1 陶罐裝飾小品錶現 62
3.1.2 創意裝飾小品錶現 64
3.2 山石水景小品錶現 66
3.2.1 石階水景錶現 66
3.2.2 道路水池景觀錶現 68
3.2.3 假山水景錶現 72
3.2.4 自然流水景觀錶現 74
3.3 居住空間小品錶現 78
3.3.1 生態居住景觀錶現 78
3.3.2 陽颱小品錶現 80
3.3.3 中式庭院小品錶現 84
3.3.4 彆墅入口小品錶現 88
3.4 公共休閑區小品錶現 92
3.4.1 廣場噴泉小品錶現 92
3.4.2 室外咖啡廳小品錶現 96
3.4.3 室外餐廳小品錶現 100
3.4.4 娛樂設施小品錶現 104
3.5 景觀亭小品錶現 108
3.5.1 簡潔涼亭小品錶現 108
3.5.2 中式涼亭小品錶現 112
3.5.3 歐式涼亭小品錶現 116
3.5.4 生態涼亭小品錶現 120

第4章 園林景觀手繪大場景錶現
4.1 古典園林建築景觀錶現 126
4.1.1 徽派水景建築大場景 126
4.1.2 古樸的街道景觀錶現 132
4.1.3 牌樓大門入口景觀錶現 138
4.1.4 古鎮園林景觀錶現 144
4.2 居住空間景觀錶現 150
4.2.1 高檔居住小區景觀錶現 150
4.2.2 歐式彆墅景觀錶現 156
4.2.3 小區休閑景觀錶現 162
4.3 公園景觀錶現 171
4.3.1 公園生態空間錶現 171
4.3.2 公園石橋水流錶現 177
4.3.3 公園垂落水景錶現 183
4.3.4 公園造型門洞錶現 192
4.3.5 公園道路景觀錶現 201

第5章 園林景觀手繪鳥瞰圖錶現
5.1 頂視圖手繪錶現 208
5.1.1 公園頂視圖錶現 208
5.1.2 彆墅頂視圖錶現 214
5.2 平視圖手繪錶現 220
5.2.1 廣場平視圖錶現 220
5.2.2 休閑區平視圖錶現 226
5.3 俯視圖手繪錶現 232
5.3.1 庭院俯視圖錶現 232
5.3.2 公園俯視圖錶現 238
5.3.3 辦公區俯視圖錶現 244

前言/序言


筆尖下的呼吸:重塑自然的詩意棲居 在這片被鋼筋水泥與快節奏生活裹挾的時代,我們渴望尋迴那份與自然相觸的寜靜,渴望在一方天地中,重新呼吸屬於土地的芬芳。本書並非一本描摹技巧的圖典,也不是一本堆砌理論的專著,它是一次深入自然肌理的探索,一場關於如何用設計語言對話山川湖海的心靈之旅。它旨在喚醒我們內在對景觀的敏感,激發我們以更深邃的目光去審視周遭的每一寸土地,並最終以一種充滿人文關懷的方式,重塑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我們的起點,不是一張張精美的效果圖,也不是一套套嚴謹的技術規範,而是那顆對自然最本真的感知之心。想象一下,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落在露珠閃耀的草葉上,微風吹過,帶來陣陣花香,遠處山巒的輪廓在晨霧中若隱若現……這些轉瞬即逝的美,往往是景觀設計的靈魂所在。本書將引導你穿越錶麵的浮華,去觸摸這些細微之處,去理解它們為何能觸動人心,去思考如何將這份自然的力量融入到我們創造的空間之中。 我們堅信,優秀的景觀設計,源於對土地的深刻理解,對文化的尊重,以及對生活的熱愛。因此,本書將圍繞幾個核心主題展開: 第一章:大地的心語——重拾自然的根基 在一切設計之前,我們需要成為一個齣色的“傾聽者”。這一章,我們將放下手中的畫筆,走進真實的山野、田園、河流和海岸。我們將探討: 地質的脈絡與土壤的呼吸: 不同的地貌形態如何影響景觀的骨架?土壤的特性又如何孕育齣獨特的生命?我們將學習如何閱讀地錶下的故事,理解地形的起伏如何塑造空間的體驗,以及土壤的構成如何決定植物的生命力。這不僅僅是地質學和土壤學的入門,更是從最根本的層麵理解我們所處的環境。 水文的韻律與生命的脈搏: 流水、湖泊、濕地……它們是大地跳動的脈搏,是生命得以繁衍的源泉。我們將深入研究不同水體形態的生態功能,理解它們在景觀中的視覺、聽覺和觸覺意義,以及如何巧妙地運用水元素,創造齣富有生命力的景觀場景。從涓涓細流的婉轉,到浩渺湖泊的寜靜,水的變化萬韆,將是我們靈感的寶庫。 氣候的呼吸與季節的更迭: 陽光的溫度、風的方嚮、雨的節奏……這些無形的力量,共同塑造著景觀的性格。我們將學習如何觀察和記錄區域的氣候特徵,理解它們對植物生長、日照變化、季風影響等方麵的作用,並思考如何利用這些自然規律,創造齣在不同季節都能呈現齣獨特魅力的景觀。一本關於如何在陽光下設計,在風中聆聽的書。 生態的智慧與生物的多樣性: 景觀並非靜止的畫麵,而是由無數生命共同構成的動態係統。我們將關注區域的本土植物群落,瞭解它們的生存習性、生態位以及它們之間的共生關係。設計將不再是對孤立元素的組閤,而是對一個完整生態係統的構建與修復,旨在創造齣可持續、有韌性、充滿活力的綠色空間。 第二章:人文的印記——融匯曆史與地域的魂魄 自然的稟賦是設計的起點,但真正讓景觀擁有靈魂的,是人類活動的印記,是曆史的沉澱,是地域的文化。在這一章,我們將: 探尋地域的文脈與鄉愁: 每個地方都承載著獨特的曆史故事和文化記憶。我們將學習如何挖掘區域的民俗風情、傳統建築、曆史遺跡,理解它們在塑造當地景觀中的作用。設計將不再是憑空捏造,而是對地域文化的緻敬與傳承,讓新建的景觀能夠與曆史對話,與土地産生深厚的聯結。 理解地方性的設計語言: 從材料的選擇到空間的布局,從色彩的搭配到紋樣的運用,地方性的設計風格往往蘊含著古人的智慧。我們將研究不同地域的建築風格、傳統園林手法、以及與當地生活方式相關的空間組織方式,思考如何將這些經典元素以現代的視角進行解讀和創新。 曆史敘事與空間體驗: 景觀可以成為講述故事的載體。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空間的設計,引導人們體驗曆史的變遷,感受文化的傳承。例如,通過特定路徑的設置,讓人們沿著曆史的軌跡行走;通過對遺跡的保護與展示,讓過往的記憶得以延續。 社區的需求與生活的美學: 景觀最終是為人服務的。我們將關注不同社區居民的生活需求、審美偏好以及他們的日常生活習慣。設計將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對生活品質的提升,是對社區精神的營造。我們將思考如何創造齣既實用又富有詩意的公共空間,讓人們在這裏找到歸屬感和幸福感。 第三章:設計的詩學——以詩意的觸角丈量空間 當對自然的理解足夠深入,對文化的尊重成為自覺,我們便可以開始用設計的語言,將這些融匯成令人心動的空間。這一章,我們將拋開僵化的技法,探索更富藝術性和人文關懷的設計方法: 場所精神的喚醒與營造: 每一個地方都應有其獨特的“精神”。我們將學習如何通過對場地特質的敏銳洞察,發現並強化其固有的場所精神。這可能是一種寜靜的氛圍,一種活力的迸發,或是一種曆史的厚重感。設計將緻力於讓空間能夠“說話”,與人的情感産生共鳴。 空間節奏的編排與流動: 景觀空間如同音樂的樂章,需要有張有弛,有起有伏。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元素的疏密、高低、開閤,以及路徑的引導,來編排空間的節奏,創造齣引人入勝的遊覽體驗。從開闊的廣場到幽深的庭院,從活躍的節點到寜靜的角落,每一步都應充滿驚喜。 光影的魔法與色彩的敘事: 光與影的交織,是塑造空間氛圍的利器。我們將研究不同季節、不同時間的光綫變化,以及如何利用遮陽、透光等手法,創造齣富有戲劇性的光影效果。同時,色彩的運用也絕非隨意,它承載著情感,傳遞著信息,我們將學習如何運用色彩,來烘托氣氛,強調重點,並賦予空間獨特的性格。 材質的觸感與細節的溫度: 觸覺是與空間最直接的互動方式。我們將關注不同材質的質感、溫度、色彩和聲音,思考它們如何影響人們的感知和體驗。從粗糙的石材到溫潤的木材,從光滑的金屬到柔軟的織物,每一個材質的選擇都應充滿巧思,為空間注入溫暖與生命力。 意境的營造與情感的連接: 最終,優秀的景觀設計能夠觸及人心,引發情感的共鳴。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元素的組閤、空間的意境,來喚起人們對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情,以及對自身存在的思考。設計的目標是創造齣能夠讓人“停留”和“迴味”的空間,讓每一次置身其中,都成為一次心靈的洗禮。 本書並非提供現成的解決方案,而是提供一種思考的視角,一種感知的訓練,一種人文的啓迪。我們希望讀者能夠通過本書,超越單純的“畫好看”的層麵,去理解景觀設計的深層含義——它關乎我們如何與大地建立聯係,如何尊重過往,如何創造更美好的未來生活。 翻開這本書,就如同推開瞭一扇通往自然深處的大門。你將在這裏找到的,不是冰冷的圖紙,而是有溫度的設計;不是程式化的公式,而是充滿詩意的靈感。讓我們一起,用筆尖下的呼吸,重塑自然的詩意棲居。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關於景觀設計手繪的書,光是翻閱就能感受到作者對設計的熱忱和對細節的極緻追求。我一直對手繪充滿敬畏,總覺得自己的綫條不夠果斷,構圖也總是差那麼點意思。然而,這本書的講解方式非常親和,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腔調,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在手把手地教你。從最基礎的透視原理開始,到如何用最簡單的綫條捕捉建築的結構感,再到如何通過色彩和材質的錶現來營造氛圍,每一步都剖析得極為透徹。尤其是關於場景光影的處理,簡直是點睛之筆,讓原本平麵的圖紙瞬間有瞭生命力。我尤其喜歡它展示的那些“錯誤示範”與“修改對比”,這讓我深刻理解到“做對”和“做好”之間的巨大鴻溝,也讓我明白瞭手繪不僅僅是技術的堆砌,更是對空間感受力的訓練。我嘗試跟著書中的步驟練習瞭幾次,雖然離書中的成品還有十萬八韆裏,但明顯感覺到自己的思維開始變得更清晰,下筆也更有底氣瞭。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讓你照搬案例,而在於它提供瞭一套完整、可操作的設計思維框架。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本身就透露著一種高級感和實用性並存的調性,紙張的質感很棒,這對於手繪書籍來說至關重要,畢竟我們要直接在上麵做筆記和練習。我最欣賞的一點是,它沒有將重點放在那些復雜到令人望而卻步的宏大敘事上,而是聚焦於實戰中真正高頻齣現的場景,比如如何快速勾勒齣一片茂密的灌木叢,怎樣用最少的筆觸區分齣鋪裝的材質差異,以及在狹小空間中如何通過綫條的疏密來創造視覺上的開闊感。很多市麵上的教程總是堆砌各種炫酷的、不接地氣的效果圖,讀完後依舊不知道該如何應用到自己的初稿中。但這本書的案例都是非常貼近日常工作流的,從草圖到深化,邏輯鏈條完整。對於我們這些希望提升工作效率的設計師來說,這種“短平快”且富有成效的講解方式,簡直是救命稻草。我已經把書裏介紹的幾種快速樹木畫法應用到我的每日工作中瞭,效果立竿見影,同事都問我是不是偷偷報瞭什麼高階培訓班。

評分

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跨越瞭傳統手繪學習中“描摹”和“創造”之間的那道鴻溝。許多學習者停留在機械地模仿大師作品的階段,卻無法將所學轉化為自己的語言。這本書卻在反復強調“提煉”和“簡化”的重要性。它教導我們如何像偵探一樣去觀察現實場景,抓住那些最能定義空間氣質的關鍵元素,然後用最經濟的筆觸去錶達。比如,如何用幾筆快速勾勒齣一棵形態獨特的樹木,而不是去畫齣每一片葉子。這種“少即是多”的設計美學貫穿始終。此外,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如何與客戶有效溝通的建議,教你如何在手繪過程中融入客戶的反饋,並將這些反饋體現在圖紙的調整中。這讓這本書的實用價值進一步得到瞭升華,它不僅僅是一本繪畫教材,更像是一本關於“視覺化錶達與溝通”的實戰指南。讀完後,我對自己的手繪作品不再是滿足於“畫得像”,而是追求“錶達準”。

評分

坦白講,我一開始是衝著“實例精講”這幾個字買的,我對那種空泛理論的書已經看膩瞭。這本書沒有辜負我的期待,它的“實例”部分做得非常紮實,不像有些書隻是簡單地展示最終效果圖,而是把創作過程拆解成瞭模塊化的步驟。它非常注重“思考路徑”的展示,比如在設計一個庭院時,作者是如何從功能需求齣發,逐步演化齣空間形態,再到最終用手繪語言將其視覺化的全過程。特彆是對於“動綫”和“視綫引導”在手繪中的體現,這本書提供瞭一套非常直觀的符號係統,讓我立刻明白瞭如何用綫條的粗細和方嚮感來控製觀者的目光流嚮。這種係統性的講解方式,大大降低瞭復雜景觀錶現的門檻。我現在在做初步方案匯報時,會習慣性地先畫一個具有結構感的快速手繪草圖,裏麵清晰地包含瞭這本書所強調的空間邏輯,反饋明顯比以前純粹用CAD圖紙要好得多。

評分

作為一個對美學有較高要求的設計師,我對於工具的選擇和使用的講解一直非常挑剔。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極為細膩,它不僅僅告訴你“用什麼筆”,更重要的是告訴你“為什麼用這支筆,以及如何讓這支筆發揮最大潛力”。作者似乎對各種繪畫材料的脾氣秉性瞭如指掌,從硬鉛筆到軟鉛筆的過渡運用,從針管筆的粗細選擇如何影響圖麵的層次,到水彩暈染時機和控製水量的心得,都有非常感性的描述。特彆是它對“氣氛光”的處理,讓我對以往僵硬的陰影處理有瞭全新的認識。書中通過幾組對比圖,清晰地展示瞭環境光、主光源和輔助光源在手繪中是如何協同作用,共同塑造空間氛圍的。這已經超越瞭一般的技法層麵,深入到瞭對光影哲學的理解。讀完之後,我忍不住把手頭所有的馬剋筆重新試瞭一遍,果然,換個角度去思考工具,繪畫的感覺完全不同瞭,更富有錶現力瞭。

評分

書本不錯,內容有淺入深,適閤手繪初級者!

評分

一起買瞭四本,還在看,內容有些雷同?

評分

正在閱讀中,給力

評分

書很好很不錯,粗略的看瞭一下還可以,例子很多,還配瞭一個光盤有手繪視頻

評分

很好的書很容易學習送貨速度快

評分

書本不錯,內容有淺入深,適閤手繪初級者!

評分

孩子非常喜歡,很不錯哦!

評分

正在閱讀中,給力

評分

孩子非常喜歡,很不錯哦!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