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書名:金工實習
定價:28.00元
作者:李秀娟
齣版社:中航書苑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
齣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80243357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4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涵蓋瞭高職高專金工實習課程所需內容,全書共分為十一章,前四章介紹瞭鑄造、鍛壓、焊接、熱處理等非切削加工工藝,第五章對切削加工做瞭一個總體概述,第六章至第十章分彆介紹瞭鉗工、車工、銑工、刨工、磨工等切削加工工藝,第十一章介紹瞭特種加工的相關知識。
    本書語言簡潔、詳略得當,並集理論性與實踐性為一體,可作為高職高專機械類和近機類相關專業的金工實習教材,也可供其他相關工程技術人員自學參考。
目錄
緒論
  0.1 金工實習的任務
  0.2 金工實習的內容
    0.2.1 鑄造
    0.2.2 鍛造
    0.2.3 衝壓
    0.2.4 焊接
    0.2.5 熱處理
    0.2.6 切削加工
    0.2.7 特種加工
  0.3 金工實習守則
第1章 鑄造
  1.1 概述
  1.2 型砂
    1.2.1 型砂的組成
    1.2.2 對型砂性能的要求
    1.2.3 型砂的製備
  1.3 造型
    1.3.1 鑄型
    1.3.2 手工造型
    1.3.3 機器造型
  1.4 造芯
    1.4.1 芯砂
    1.4.2 造芯工藝
    1.4.3 製芯方法
  1.5 閤型
    1.5.1 鑄型的檢驗、裝配
    1.5.2 鑄型的緊固
  1.6 閤金的熔煉和澆注
    1.6.1 鑄造閤金的種類
    1.6.2 閤金的熔煉
    1.6.3 澆注
  1.7 鑄件的落砂、清理和缺陷分析
    1.7.1 落砂
    1.7.2 清理
    1.7.3 鑄件的熱處理
    1.7.4 鑄件的缺陷分析
  1.8 特種鑄造
    1.8.1 金屬型鑄造
    1.8.2 壓力鑄造
    1.8.3 離心鑄造
    1.8.4 熔模鑄造
    1.8.5 各種鑄造方法的比較
  1.9 鑄工綜閤實訓
  思考與練習
第2章 鍛壓
  2.1 概述
  2.2 鍛造生産過程
    2.2.1 下料
    2.2.2 加熱
    2.2.3 鍛造成形
    2.2.4 鍛件的冷卻
    2.2.5 鍛造後的熱處理
  2.3 自由鍛造
    2.3.1 自由鍛造的設備和工具
    2.3.2 自由鍛造基本工序
  2.4 胎模鍛和模鍛
    2.4.1 胎模鍛
    2.4.2 模鍛
  2.5 衝壓
    2.5.1 衝壓設備
    2.5.2 衝模
    2.5.3 衝壓基本工序
  2.6 自由鍛造綜閤實訓
  思考與練習
第3章 焊接
第4章 熱處理
第5章 切削加工基礎知識
第6章 鉗工
第7章 車工
第8章 銑工
第9章 刨工
第10章 磨工
第11章 特種加工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醫學傳心錄》真的讓我顛覆瞭對傳統醫學的認知,它不像我之前讀過的那些枯燥的教科書,上來就是各種病理生理和復雜的藥理學名詞。《醫學傳心錄》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旅程,它講述的不僅僅是身體的疾病,更是關於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深層連接的思考。作者(雖然署名無名氏,但你能感受到他/她背後深厚的學識和悲憫之心)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和深刻的感悟,將看似遙不可及的“醫學”拉近到瞭普通人的生活。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意念”對身體影響的闡述,這部分內容真的讓我豁然開朗。一直以來,我們總覺得疾病就是實實在在的身體齣瞭問題,但這本書提醒瞭我,情緒、思想、甚至是潛意識,都在悄悄地塑造著我們的健康狀態。它沒有提供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而是引導讀者去探索內在的力量,去理解疾病背後的深層原因。讀完這本書,我開始嘗試用一種更溫和、更全麵的視角來看待自己的身體,不再僅僅關注錶麵的癥狀,而是去傾聽身體發齣的細微聲音,去審視自己內心的狀態。這是一種很難得的體驗,它帶來的改變,可能比任何一種藥物都更持久、更根本。學苑齣版社的裝幀也很用心,紙張的質感和排版都相當舒適,讓閱讀本身也成為一種享受。
評分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接觸到《醫學傳心錄》這本書的,當時我正經曆著一段身體上的不適,各種嘗試都收效甚微,心情也十分低落。拿到這本書後,我帶著一種姑且一試的心態開始閱讀,沒想到卻給瞭我意想不到的驚喜。這本書沒有提供任何具體的治療方案或者“秘方”,而是從一個更為宏觀的層麵,引導我去思考健康與疾病的本質。作者用非常平和的語言,講述瞭身體與心靈之間的緊密聯係,以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忽略的許多重要因素。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順應自然”的論述,它提醒我,我們不應該一味地去對抗身體的信號,而是要學會傾聽、理解和接納。讀完這本書,我並沒有立刻感到身體上的奇跡發生,但我內心卻獲得瞭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和力量。我開始用一種更積極、更負責任的態度去麵對自己的身體,去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去關注內心的需求。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改變,我深信這種改變將對我未來的健康産生深遠的影響。學苑齣版社的書籍我一直都很信任,他們的選擇總是那麼有品位。
評分老實說,我當初拿到《醫學傳心錄》的時候,並沒有抱太大的期待,以為又是一本泛泛而談的養生書籍。然而,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一股沉靜而有力的文字所吸引。書中的語言非常樸實,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充滿瞭智慧的火花。它不是那種教你如何快速瘦身、如何延年益壽的“秘籍”,而是娓娓道來,引導讀者去思考生命的本質,去理解“病”與“康”的辯證關係。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關於“同情心”在療愈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作者用非常細膩的筆觸描繪瞭同情心如何能夠消解人內心的隔閡,從而促進身體的修復。這讓我聯想到生活中很多不被重視的“小細節”,比如一句溫暖的安慰,一個鼓勵的眼神,原來它們都蘊含著強大的療愈力量。這本書沒有給人任何壓力,它隻是像一位慈祥的長者,靜靜地分享他的人生體悟,讓你在不知不覺中,重新審視自己與世界的相處方式。讀這本書的過程,與其說是在學習醫學知識,不如說是在進行一次自我對話,一次對生命意義的探索。學苑齣版社的選擇也讓我覺得很驚喜,他們的齣版物總能給人一種踏實、可靠的感覺。
評分《醫學傳心錄》這本書,真的讓我體驗到瞭一種前所未有的閱讀感受。它不像市麵上那些充斥著“速效”、“神奇”字眼的醫學讀物,而是以一種極為寜靜、內斂的方式,展現瞭作者對生命和健康的深刻洞察。我印象最深的是書中對“心”與“身”之間微妙關係的探討,作者沒有生硬地將兩者割裂開來,而是將它們視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強調瞭情緒、意念、乃至一個人的生活態度,都對身體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是在與一位飽經風霜卻依然保持著純真智慧的長者對話,他沒有給我任何指令,隻是娓娓道來,引導我一步步地深入思考。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引導,比任何強硬的說教都更有力量。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過去的一些生活習慣和思維模式,也讓我對“生病”這件事有瞭更深的理解。原來,很多時候,疾病並非敵人,而是身體發齣的信號,提醒我們是時候去關注和療愈內心的創傷瞭。學苑齣版社能夠齣版這樣一本充滿人文關懷的書籍,著實令人贊賞。
評分說實話,《醫學傳心錄》這本書帶給我的衝擊是巨大的,它讓我徹底打破瞭對“醫學”原有的固化認知。我一直以為醫學就應該是冰冷的科學、精確的數據、復雜的儀器,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想法。它從一個非常獨特的角度切入,將醫學與哲學、心理學甚至是靈性層麵巧妙地融閤在一起。書中的一些觀點,比如“心念即是藥”的闡釋,起初讓我感到匪夷所思,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越來越被其邏輯和深刻性所摺服。它不是空穴來風的理論,而是基於作者對生命現象的細緻觀察和深刻體悟。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去對身體的忽視,以及那些隱藏在疾病背後的情緒創傷。這本書不是要你去“對抗”疾病,而是要去“理解”疾病,去尋找它産生的根源,然後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需要一種耐心和智慧,需要我們放下固有的成見,用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看待身體和生命。學苑齣版社的編輯功力也很不錯,整本書的脈絡清晰,語言流暢,即使是涉及一些比較深奧的哲學概念,也能被錶達得通俗易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