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解剖學 [Anatomy?in?Diagnostic?Imaging]

影像解剖學 [Anatomy?in?Diagnostic?Imaging]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丹麥] 彼得·弗萊肯斯坦,[丹] 特雷納·詹森 著,郝強,陳宏頡,林玲 譯,田建明,楊衛忠 校
圖書標籤:
  • 影像解剖學
  • 解剖學
  • 醫學影像
  • 診斷影像
  • 放射學
  • CT
  • MRI
  • X綫
  • 超聲
  • 臨床醫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福建科學技術齣版社
ISBN:9787533520717
版次:1
商品編碼:10193344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Anatomy?in?Diagnostic?Imaging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3-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15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內容簡介

  同一部位,逐層掃描,各種影像——X綫、CT、磁共振、超聲波、核素掃描
  《影像解剖學》從英國專業醫學齣版公司引進,是影像診斷的解剖學基本圖譜。它在800多幅人體正常結構的X綫、CT、磁共振、超聲波、核素掃描照片上,逐一標齣解剖名稱,幫助醫學生(實習生)及臨床各科低年資醫師讀片,辨彆影像特徵,以便做齣正確的診斷。
  《影像解剖學》共分10章,包括影像診斷原理與技術、上肢、下肢、脊柱、頭部、大腦、頸部、胸部、腹部、泌尿生殖係統等。涵蓋全身各個部位。經著名影像學專傢、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放射科主任、博士生導師田建明教授審閱,認為本書收集的影像診斷方法較齊全,各種影像的圖片都有,涵蓋全身各個部位,圖片清晰,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國內未齣版過資料如此齊全的同類書,對提高放射科醫師的診斷水平有積極意義。

內頁插圖

目錄

計算機X綫斷層掃描22
X綫對比增強劑25
以磁共振為基礎的技術
磁共振掃描的原理28
磁共振圖像模式和脈衝序列38
以超聲反射為基礎的技術
超聲的産生和特性41
超聲與組織的相互作用43
超聲成像模式44
多普勒效應和多普勒成像46
以放射性核素為基礎的技術
閃爍掃描成像47
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SPECT)和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49
術語和定位50
上肢
肩,前後位X綫55
肩,軸位X綫55
鎖骨,前後位X綫56
肩胛骨,斜位X綫56
肩和上臂,前後位X綫,1歲兒童56
肩和上臂,前後位X綫,5歲兒童57
肩和上臂,99mTc-MDP,閃爍掃描,12歲兒童57
肩,軸位CT58
肩,冠狀位MR58
肩,軸位MR59
上臂,上1/3,軸位MR60
上臂,中段,軸位MR60
肘,軸位CT61
肘,前後位X綫62
肘,側位X綫62
肘,冠狀位MR63
肘,肱橈關節,矢狀位MR63
前臂,前後位X綫64
前臂,前後位X綫,2歲兒童65
前臂,鏇後位,中段,軸位CT66
前臂,鏇前位,中段,軸位MR66
腕,背掌位X綫67
腕,側位X綫67
腕和手,軸位CT係列68
腕,冠狀位MR72
腕,腕管,冠狀位MR72
手,前後位X綫73
手的骨齡73
手的發育,男性74~77
手的發育,女性78~81
手,背掌位綫,老年82
手,背掌位,99mTc-MDP,閃爍掃描,12歲兒童82
肩,前後位X綫,動脈造影(數字減影)83
前臂,前後位X綫,動脈造影83
手,背掌位X綫,動脈造影84
肩,前後位X綫,靜脈造影85

前言/序言


《解剖之路:視覺導引與臨床應用》 內容概述 《解剖之路:視覺導引與臨床應用》並非一本單純的解剖學教科書,它緻力於構建一座連接基礎解剖知識與實際臨床診斷的橋梁。本書旨在為醫學生、影像科醫師、放射技師、以及所有對人體結構在疾病狀態下如何錶現感興趣的專業人士提供一個係統、直觀且富有深度的學習資源。我們相信,深刻的解剖學理解是精準診斷的基石,而直觀的視覺呈現則是掌握復雜解剖關係的有效途徑。 本書的核心特色在於其詳盡的視覺解剖描繪。我們精選瞭大量高質量、多角度、多模態的影像學圖片,涵蓋瞭X射綫、CT、MRI、超聲等多種成像技術。這些圖片並非孤立展示,而是與精煉、準確的文字描述相結閤,逐一解析身體各個部位的正常解剖結構。從宏觀的骨骼、肌肉、髒器輪廓,到微觀的血管分支、神經走行、淋巴結分布,乃至細胞組織層麵的細微特徵,都力求描繪得清晰明瞭。 更重要的是,本書將正常解剖的描繪與常見病變在影像上的錶現緊密聯係。我們不僅僅展示“什麼樣是正常的”,更重要的是“在有病變時,正常的解剖結構會如何改變”。通過對比分析,讀者能夠直觀地理解病竈的大小、位置、形態、邊界以及與周圍正常組織的相互關係,這些都是診斷的關鍵信息。本書不會直接呈現具體的疾病案例,而是側重於講解特定解剖區域在不同病理生理條件下可能齣現的影像學徵象,以及這些徵象與解剖結構之間韆絲萬縷的聯係。 本書結構與亮點 本書的結構設計遵循人體解剖的邏輯順序,從身體的頭部到足部,逐一展開。每個章節都圍繞一個特定的解剖區域展開,例如顱腦、頸部、胸部、腹部、盆腔、四肢等。 第一部分:顱腦與頭頸部 顱腦解剖的影像學解讀: 本部分將深入解析腦實質、腦室係統、腦膜、腦血管、顱神經等結構的CT和MRI錶現。我們將詳細闡述腦溝、腦迴的正常形態,白質和灰質的信號特徵,以及腦室係統的三維立體關係。通過不同序列的MRI,如T1WI、T2WI、FLAIR、DWI、ADC等,直觀展示腦組織在不同生理狀態下的信號變化,為理解後續可能齣現的病竈變化打下基礎。顱底骨骼的解剖及其與顱內結構的解剖關係也將得到細緻描繪,重點突齣影像學上的標誌性結構。 頭頸部軟組織與骨骼的精細刻畫: 頸部復雜的肌肉、血管、神經、淋巴組織以及咽喉、喉部、甲狀腺、涎腺等器官的解剖影像學特徵將一一呈現。我們將重點關注頸動脈、椎動脈的走行與分段,頸靜脈的解剖變異,以及淋巴結的正常大小與位置。咽喉部和喉部的層狀解剖結構,以及聲帶、會厭等重要結構的影像學錶現,將通過多層麵、多角度的圖像進行展示。 第二部分:胸部 肺部與縱隔的精細描繪: 本部分將聚焦於肺實質、肺血管、支氣管樹、胸膜、以及縱隔各結構的影像學解剖。肺葉、肺段的劃分將通過橫斷麵的CT圖像進行清晰標注,幫助讀者理解肺部結構的層次感。肺血管的走行和分支,以及縱隔內心髒、大血管、氣管、食管、淋巴結的正常影像學錶現將得到詳細闡述。我們將特彆強調胸膜腔的解剖空間,為理解胸腔積液、氣胸等病變提供基礎。 心髒和大血管的結構與影像關係: 心髒各腔室、瓣膜的正常形態及其在心髒收縮舒張周期中的影像學變化,大血管(主動脈、肺動脈)的起始、走行和分支的影像學特徵,以及冠狀動脈的解剖及其影像學顯影,都將得到詳盡的圖文解析。 第三部分:腹部 腹腔內髒器的立體解剖: 肝髒、脾髒、胰腺、胃、十二指腸、小腸、大腸等腹腔主要髒器的影像學解剖將通過多層麵CT和MRI圖像進行展示。我們將重點講解各髒器的位置、大小、形態、包膜特徵,以及與周圍重要血管、神經、膽道係統的解剖關係。例如,肝髒的解剖分葉和血管分區,門靜脈係統的走行,胰腺的解剖變異,以及十二指腸各段的定位標誌等。 腎髒、輸尿管、膀胱與腎上腺的結構解析: 泌尿係統器官的影像學解剖是本書的重點之一。腎髒的皮質、髓質、腎盂的正常迴聲特點(超聲)或密度特徵(CT),以及腎髒的腎門結構、血管走行將得到詳盡描繪。輸尿管在腹腔和盆腔內的走行及其與周圍解剖結構的關係,膀胱的容量變化及其影像學錶現,以及腎上腺的正常大小和形態,都將通過圖像和文字進行清晰呈現。 腹膜腔與腹膜後腔的解剖學理解: 本部分將特彆強調腹膜的摺疊、隱窩以及腹膜腔和腹膜後腔的界定,這對於理解腹水、腹腔積氣、以及腹膜後腫塊的形成和蔓延至關重要。 第四部分:盆腔 盆腔器官的精細解剖: 本部分將聚焦於男性和女性盆腔的生殖器官、泌尿係統末端以及直腸等結構的影像學解剖。女性的子宮、卵巢、輸卵管,以及男性的前列腺、精囊、睾丸等重要生殖器官的正常大小、形態、位置及其與周圍血管、神經、骨骼的關係將通過不同影像學模態進行展示。盆腔血管網的解剖,尤其是髂血管的走行和分支,將得到重點解析。 盆腔底部的解剖與功能性理解: 盆腔底部的肌肉結構,如肛提肌、閉孔內肌等,及其在維持盆腔器官穩定中的作用,也將結閤影像學特徵進行講解,為理解盆腔器官脫垂等問題奠定基礎。 第五部分:四肢與脊柱 骨骼關節的影像學解剖: 本部分將涵蓋四肢(上肢和下肢)的骨骼、關節、肌腱、韌帶以及主要血管、神經的影像學解剖。我們將重點介紹長骨的骨骺、骨乾、骨骺綫等結構,關節的正常影像學錶現,如關節間隙、關節囊、滑膜等。肌腱和韌帶的走行及其與骨骼的關係,以及主要動脈和神經的解剖走行,都將通過X射綫、CT和MRI進行詳細圖解。 脊柱的結構層次與椎間關係: 脊柱的正常解剖,包括椎體、椎弓、椎間盤、脊髓、神經根等的影像學錶現。我們將從頸、胸、腰、骶、尾各段進行係統講解,突齣各段脊柱的特點以及椎管的形成。椎間盤的正常形態、信號特徵,以及與其相關的椎管、神經孔的解剖關係,將是重點關注的內容。 本書特色與價值 高度視覺化: 大量高質量的醫學影像圖片是本書的核心,每張圖片都經過精心挑選和標注,力求清晰、準確地展示解剖結構。 結構化敘述: 每一章節都遵循清晰的邏輯,從宏觀到微觀,從整體到局部,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理解。 臨床相關性: 強調解剖結構在影像學上的錶現,並暗示其與常見病變的潛在聯係,幫助讀者建立“影像-解剖-病變”的思維模式。 多模態影像融閤: 充分利用CT、MRI、X綫、超聲等多種影像學技術的優勢,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麵展示解剖細節。 語言精煉準確: 文字描述力求簡潔、清晰、專業,避免冗餘和晦澀的術語,確保信息的有效傳達。 易於查閱: 詳細的目錄和索引設計,方便讀者快速定位所需內容。 目標讀者 醫學院學生: 為即將步入臨床的醫學生提供紮實的影像解剖學基礎,是學習影像診斷和臨床實踐的寶貴入門。 影像科醫師(住院醫師、主治醫師): 鞏固和深化影像解剖知識,提升對復雜解剖變異和早期病竈的識彆能力。 放射技師: 深入理解人體解剖結構,有助於優化掃描參數,獲得更高質量的影像,並準確地擺放體位。 其他臨床科室醫生: 幫助臨床醫生更好地理解影像報告,與影像科醫生進行更有效的溝通,從而為患者提供更精準的診斷和治療。 醫學研究人員: 作為參考資料,為研究人體結構與疾病發生發展的關係提供基礎。 《解剖之路:視覺導引與臨床應用》旨在成為您在影像解剖學學習道路上的忠實伴侶,通過視覺的引導,助您在復雜的人體結構中撥雲見日,為未來的臨床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書的價值在於其將抽象的解剖知識轉化為生動、直觀的影像語言,讓學習過程更高效、更有趣、更具啓發性。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名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我對人體美學和結構有著濃厚的興趣,雖然我的專業領域與醫學相去甚遠,但我一直認為理解人體是藝術創作的基礎之一。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瞭《影像解剖學》這本書,立刻被它精美的插圖和嚴謹的結構所吸引。這本書的視覺呈現做得非常齣色,那些高分辨率的影像圖片配閤清晰的解剖標注,讓我能夠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看到”人體的內部。我並不需要掌握復雜的醫學術語,但通過這本書,我能夠理解身體不同部位的比例、形態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我特彆關注瞭關於肌肉和神經的章節,那些復雜的肌理和神經走嚮,在書中得到瞭非常細緻的描繪。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對人體的形態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這對於我今後的藝術創作,例如人物寫生、角色設計等方麵,都將會有很大的啓發和幫助。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醫學書籍,更是一本關於人體之美的視覺百科。

評分

說實話,我對《影像解剖學》這本書最初的期待是基於它在專業領域內的口碑。身邊有些學長學姐都提到過這本書,雖然大傢提到的側重點不同,但一緻的評價是內容詳實,邏輯清晰。我目前正在攻讀醫學影像專業,對於影像解剖學的掌握程度直接關係到未來的診斷能力,所以這本書對我來說就像是“救命稻草”一樣。我翻看瞭其中的幾個章節,發現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齣解剖結構,而是深入地探討瞭這些結構在不同影像模態(如CT、MRI、超聲等)下的錶現。這種將抽象的解剖知識與具體的影像呈現方式相結閤的講解,是我一直以來苦苦尋求的。我特彆關注瞭關於顱腦和腹部的章節,這兩個部位的解剖結構復雜且在影像上變化多端,如果這本書能提供清晰的指導,那將極大地提升我的學習效率。我期待它能幫助我建立起一套紮實的影像解剖學知識體係,為我今後的臨床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

我是一名從事影像設備研發的工程師,經常需要與醫學專傢溝通,理解他們的需求。因此,我一直希望能有一本能夠橋梁性的書籍,幫助我更好地理解醫學影像背後的解剖學原理。《影像解剖學》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它以一種非常直觀的方式,將抽象的醫學影像與具體的解剖結構聯係起來。我尤其欣賞它在介紹不同影像技術(如CT、MRI、X光)時,如何根據不同技術的成像原理,突齣顯示特定的解剖結構。這讓我能夠理解為什麼在某種影像下,某些組織會呈現齣不同的灰度或信號強度。我重點研究瞭關於心髒和血管的章節,理解它們在影像上的錶現,對於我優化設備成像算法非常有幫助。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恰到好處,既有足夠多的細節,又不至於過於晦澀難懂。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醫學影像的本質,從而更好地為醫學領域提供創新的技術支持。

評分

我是一名退休多年的老醫生,雖然已經遠離臨床一綫,但對於醫學知識的熱情從未減退。最近聽說《影像解剖學》這本書非常不錯,於是托人從網上買來一本,想藉此機會溫故知新。這本書的編排方式非常新穎,它不僅僅是傳統的解剖圖譜,而是將解剖結構與現代影像技術緊密結閤,這對於我們這些老一輩醫生來說,是一種全新的學習體驗。我仔細地翻閱瞭書中的一些章節,例如關於骨骼關節的部分,它用大量精美的影像圖片來展示骨骼的形態、位置以及在不同角度下的錶現,同時配以詳細的文字說明,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這些結構。雖然我已經熟悉瞭許多基礎解剖知識,但通過這本書,我仿佛看到瞭這些結構在“活”的身體裏是如何呈現的,這對我來說是一種全新的視角。我特彆喜歡它那種將解剖學與臨床實踐緊密結閤的風格,這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影像診斷的原理。

評分

拿到這本《影像解剖學》純屬偶然,本來是想找一本基礎解剖學圖譜來復習的,結果翻到這本書,被封麵精緻的插畫吸引瞭。拿到手裏,感覺分量十足,紙張的質感也很好,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很有學術書籍的範兒。雖然我不是醫學專業的,但對人體結構一直很感興趣,尤其是那些復雜的骨骼和肌肉的連接方式。這本書的排版和字體設計都很舒服,不像有些醫學書籍那樣密密麻麻,看起來就讓人頭大。我尤其喜歡它那種將解剖結構和實際影像結閤的方式,據說這是這本書最大的特色,雖然我暫時還沒深入研究,但光是看目錄和部分插圖,就覺得它一定能給我帶來很多驚喜。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更直觀地理解人體內部的奧秘,不僅僅是死記硬背那些名稱,而是能真正“看到”它們是如何運作的。這本書的理論部分似乎也很紮實,但願我的理解能力跟得上。

評分

實惠。

評分

英文翻譯的影像解剖學。紙張很好,圖片清楚。

評分

很不錯這本書,搞活動果斷買下來,很好,就是到手的時候,書皮破損瞭

評分

影像解剖學,內容豐富,文字圖片清楚。

評分

質量很好內容很好,值得學習,值得買

評分

畫質還可以,對於基礎入門足夠瞭,不錯!

評分

這本書主要講解正常生理結構,x片和ct講得比較多,印刷紙質很好,適閤當工具書,準備後麵有活動再買ct診斷與臨床。

評分

謝謝老闆!??????????????

評分

很齊全,不錯,贊一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