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書名: | 計算機網絡工程實踐教程——基於華為路由器和交換機(重點大學計算機專業係列教材) |
| 圖書定價: | ¥ 39 元 |
| 圖書作者: | 陸魁軍 (作者) |
| 齣版社: | 清華大學齣版社 |
| 齣版日期: | 2006 |
| ISBN號: | 9787302122159 |
| 開本: | 16開 |
| 裝幀: | 平裝 |
| 頁數: | 437頁 |
| 版次: | 第1版 |
| 《計算機網絡工程實踐教程:基於華為路由器和交換機》從實戰齣發,主要介紹華為交換機、路由器等網絡設備的配置,內容涵蓋瞭組建局域網、廣域網所需的從低級到高級的大部分知識,主要包括交換機的基本配置和使用、交換機VLAN配置、交換機STP的配置、華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使用、在華為路由器上配置靜態路由和RIP協議、在華為路由器上配置動態路由協議OSPF以及華為路由器的高級功能等。 |
| 第1章交換機的基本配置和使用 1.1交換機概述 1.1.1交換機麵闆介紹 1.1.2交換機基本原理 1.2交換機口令清除和係統程序文件升級 1.2.1操作內容和環境 1.2.2背景知識 1.2.3交換機Console口令和BootROM口令的設置與清除 1.2.4使用Xmodem協議升級BootROM程序文件 1.2.5交換機主程序文件的備份(FTP)和升級(TFTP) 1.3交換機Console口的配置 1.3.1操作內容和環境 1.3.2交換機Console口的連接配置 1.3.3交換機常用命令行視圖 1.3.4實驗常用命令介紹 1.3.5設置用戶訪問控製權限 1.4交換機Telnet的配置 1.4.1操作內容和環境 1.4.2相關知識介紹 1.4.3僅使用密碼的交換機Telnet配置 1.4.4使用用戶名和密碼的交換機Telnet配置 1.4.5利用debug查看信息 1.5交換機端口的基本配置 1.5.1操作內容和環境 1.5.2操作中使用的重要命令介紹 1.5.3操作步驟 第2章交換機VLAN配置 2.1交換機VLAN的端口劃分和配置 2.1.1操作內容和環境 2.1.2VLAN的劃分 2.1.3操作步驟 2.2 VLAN之間的路由協議配置 2.2.1操作內容和環境 2.2.2操作步驟 2.3交換機端口Trunk屬性配置 2.3.1操作內容和環境 2.3.2端口Trunk屬性相關知識介紹 2.3.3配置步驟 2.4實現VLAN間第三層轉發的交換機VLAN和路由器子接口配置 2.4.1操作內容和環境 2.4.2相關知識介紹 2.4.3操作步驟 第3章交換機STP的配置 …… |
| 《計算機網絡工程實踐教程:基於華為路由器和交換機》內容豐富,實用性強,適閤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及相關專業學生教材,網絡工程技術人員和計算機愛好者也可將《計算機網絡工程實踐教程:基於華為路由器和交換機》作為參考書。 |
我是一名臨床腫瘤科醫生,每天都在與各種類型的癌癥患者打交道,深知抗腫瘤藥物的研發速度與臨床需求的緊迫性。雖然我主要的工作是應用現有藥物治療,但我對藥物的“前世今生”——即其設計和發現的原理,有著濃厚的興趣。我常常思考,那些看似神奇的藥物,其背後究竟經曆瞭怎樣的探索和創新?《抗腫瘤藥物設計與發現(原著第2版)》這本書,正是滿足瞭我這種求知欲的最佳選擇。我深信,深入理解藥物的設計理念,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藥物的作用機製,從而為患者選擇更閤適的治療方案,並能更敏銳地捕捉到未來臨床實踐可能的變化。第二版意味著知識的更新,尤其是在快速發展的腫瘤免疫治療、靶嚮治療新領域,我希望能從中學習到關於新一代藥物的設計思路和臨床應用的前景。例如,如何設計能夠剋服耐藥性的靶嚮藥物,如何優化聯閤用藥的策略,以及如何利用基因組學和蛋白組學信息來指導藥物的個性化應用。這本書的價值,對我而言,在於它能夠連接起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之間的橋梁,讓我能夠更具前瞻性地思考未來的腫瘤治療模式。
評分作為一名癌癥研究領域的獨立學者,我對揭示腫瘤發生發展的分子機製並開發新型治療策略有著不懈的追求。我的研究重心往往是基礎的生物學通路和信號轉導,但如何將這些基礎研究成果轉化為有效的抗腫瘤藥物,始終是我思考和探索的重要方嚮。《抗腫瘤藥物設計與發現(原著第2版)》這本書,就像是連接基礎研究與藥物開發之間的一座堅實的橋梁。我希望能夠從中深入理解,那些我所研究的生物靶點,是如何被科學傢們一步步地轉化為具有臨床應用潛力的藥物分子的。第二版的更新,意味著它包含瞭最新的研究理念和技術手段,尤其是在基因編輯技術、錶觀遺傳學調控以及腫瘤微環境研究等前沿領域,我希望能夠學習到如何設計針對這些復雜生物過程的藥物。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關於如何設計能夠特異性地作用於腫瘤細胞,同時又能調控腫瘤微環境,甚至激發機體自身免疫係統來對抗癌癥的策略。這本書的價值,對我而言,在於它能夠拓寬我的研究視野,讓我看到基礎研究的最終落腳點,並激發我思考如何設計齣更具創新性和顛覆性的抗腫瘤療法。
評分我是一名對生命科學充滿熱情的科普愛好者,尤其對攻剋癌癥這一人類共同的敵人倍感關注。雖然我並非專業科研人員,但我一直努力通過各種途徑瞭解抗腫瘤藥物的最新進展。《抗腫瘤藥物設計與發現(原著第2版)》這本書,雖然書名聽起來頗為專業,但我相信它定能以一種嚴謹而清晰的方式,嚮讀者展現抗腫瘤藥物從構思到成型的精彩旅程。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當前抗腫瘤藥物研發的主要方嚮和技術瓶頸。例如,藥物的毒副作用是如何被盡量降低的?如何纔能讓藥物更精準地識彆和殺死癌細胞?書中對於藥物設計方法的闡述,無論多麼復雜,我相信都能通過作者的專業解讀,讓我這個普通讀者窺見其中的奧妙。第二版的存在,也讓我感到安心,意味著我將接觸到的是最前沿的知識,而不是過時的信息。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那些隱藏在藥物名字背後的科學故事,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那些正在為人類健康事業奮鬥的科學傢們的智慧與付齣。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學習和啓迪的旅程,也是一次對科學探索精神的緻敬。
評分我是一名生物製藥公司的早期研發人員,肩負著將科學發現轉化為創新藥物的重任。對於我們這個行業來說,一本權威且更新及時的抗腫瘤藥物設計與發現的專著,無異於指引方嚮的北極星。《抗腫瘤藥物設計與發現(原著第2版)》的齣版,對我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利好。我們正處於一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時代,新的腫瘤靶點不斷被發現,新的藥物化學技術層齣不窮,如何將這些零散的知識碎片整閤成一套係統性的方法論,是擺在我們麵前的重要課題。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詳細闡述那些前沿的藥物設計策略,比如小分子抑製劑、抗體藥物偶聯物(ADC)、雙特異性抗體以及細胞療法的設計原理和挑戰。此外,新版中對藥物遞送係統(如納米技術)和藥物發現的計算方法(如AI輔助設計)的更新,更是我關注的焦點。這些技術有望極大地提高藥物研發的效率和成功率。我希望能夠從書中學習到如何更有效地評估潛在的候選藥物,如何優化化閤物的成藥性,以及如何應對研發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瓶頸。這本書將是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參考,也是激發我們團隊創新靈感的源泉。
評分作為一名對新藥研發充滿好奇的藥學本科生,這本《抗腫瘤藥物設計與發現(原著第2版)》一直是我期待已久的寶藏。雖然我目前尚未深入研讀這本書的具體內容,但僅憑其在業界和學術界的高口碑,以及“原著第2版”所代錶的權威性和更新性,我就能預感到它將為我打開一扇通往精準抗腫瘤藥物世界的大門。我尤其關注書中對當前熱門靶點、新興藥物遞送係統以及人工智能在藥物設計中應用的介紹。想象一下,能夠從源頭瞭解如何識彆腫瘤特異性靶點,如何巧妙地設計齣能夠精準打擊癌細胞又不損傷正常組織的藥物分子,這本身就是一項令人振奮的挑戰。第二版的存在,也意味著書中涵蓋瞭最新的研究進展和技術突破,這對於我這樣一個希望站在行業前沿的學生來說,至關重要。我渴望理解那些復雜的分子結構是如何與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又是如何通過精密的化學修飾來優化其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性質的。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份通往治愈癌癥未來的地圖,引領著我們一步步探索未知的疆域。我對書中關於藥物發現流程的係統性梳理尤為期待,從靶點發現到臨床前研究,再到新藥審批的每一個環節,都蘊含著無數的智慧和汗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