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营运实操 [Practical Operation of the Facilities for Treating Typical Industrial Wastewater]

典型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营运实操 [Practical Operation of the Facilities for Treating Typical Industrial Wastewater]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汤兵 著
图书标签:
  • 工业废水
  • 废水处理
  • 设施运营
  • 实操
  • 环境工程
  • 水处理技术
  • 环保
  • 工业排放
  • 处理工艺
  • 运营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23634
版次:1
商品编码:11594895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Practical Operation of the Facilities for Treating Typical Industrial Wastewater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典型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营运实操》内容选材立足实战,涵盖了典型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营运所需要的操作技能及管理要求。
  《典型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营运实操》介绍了工业废水处理中常规水质指标及其监测分析技术,常用的水处理药剂及其使用性能和管理要求,主要设备的运行原理及维护保养的要求,典型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营运的案例。拟为环境类研究生、本科生提供从事典型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营运的实用性教材,便于系统掌握从事工业废水设施营运的实际操作知识,也可为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管理人员作为工作的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1章 水质指标及监测分析
1.1 水质指标
1.1.1 物理指标
1.1.2 化学指标
1.1.3 生物性指标
1.2 水样采集及保存
1.2.1 采样时间与位置
1.2.2 采样方法
1.2.3 水样保存
1.3 监测分析
1.3.1 pH
1.3.2 悬浮物分析
1.3.3 色度分析
1.3.4 溶解氧(DO)
1.3.5 氨氮分析
1.3.6 亚硝酸盐氮
1.3.7 硝酸盐氮
1.3.8 化学需氧量
1.3.9 生化需氧量
1.3.1 0总磷(TP)

第2章 工业废水处理常用的药剂
2.1 pH调节剂
2.1.1 酸性pH调节剂
2.1.2 碱性pH调节剂
2.2 混凝剂
2.2.1 作用机理
2.2.2 无机絮凝剂
2.2.3 有机絮凝剂
2.2.4 助凝剂
2.3 氧化剂
2.4 工业废水处理的投药方法

第3章 设备运行原理及维护
3.1 水泵
3.1.1 常用水泵分类
3.1.2 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常用水泵运行原理
3.1.3 维护规程
3.2 风机
3.2.1 常用风机分类
3.2.2 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常用风机运行原理
3.2.3 风机检查维护规程
3.3 水处理污泥脱水设施
3.3.1 污泥脱水设施分类
3.3.2 污泥脱水设施运行原理
3.3.3 脱水设施维护保养规程
3.4 气浮设施
3.4.1 气浮设施分类
3.4.2 气浮设施运行原理
3.4.3 气浮设施维护保养规程

第4章 典型案例及营运管理
4.1 线路板废水
4.1.1 废水水质特点
4.1.2 处理工艺及说明
4.1.3 水量及加药量控制
4.1.4 规章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4.1.5 常见异常情况及处理方法
4.2 化学制药废水
4.2.1 废水水质特点
4.2.2 处理工艺及说明
4.2.3 规章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4.2.4 常见异常情况及处理方法
4.3 食品工业废水
4.3.1 废水水质特点
4.3.2 处理工艺及说明
4.3.3 规章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4.3.4 常见异常情况及处理方法

主要参考书目

前言/序言


《现代水处理技术与可持续发展:聚焦前沿、案例分析与工程实践》 ——深入解析面向未来的水资源管理与污染控制策略 导言:新时代的水资源挑战与技术革新 在全球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水体污染问题日益复杂化和严峻化。传统的末端治理模式已难以有效应对新型、难降解污染物的冲击,同时,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水处理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确保水质达标的同时,实现能源消耗最优化、资源回收最大化。本书《现代水处理技术与可持续发展:聚焦前沿、案例分析与工程实践》正是基于这一时代背景,旨在为环境工程、化学工程、市政管理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研究人员和高级院校师生,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技术指南与实践参考。 本书的编纂严格遵循“理论深度与工程实用性并重”的原则,聚焦于当前水处理领域最活跃、最具突破性的技术方向,并结合全球范围内的成功工程案例,构建起一个从基础理论到复杂工程实施的完整知识体系。 --- 第一篇:水处理基础理论的深化与拓展 本篇着重于巩固读者对水处理核心机理的理解,并引入当前研究的热点理论模型。 第一章:水质基准与新兴污染物谱系分析 本章详细梳理了国家及国际主要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变化趋势,重点剖析了微量有机污染物(如内分泌干扰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FOA/PFOS)、抗生素以及高浓度氨氮的特性及其环境行为。引入了生态毒理学评估方法,用以指导风险控制阈值的设定。 第二章:反应动力学与过程模拟的数值方法 超越传统的零级、一级反应模型,本章深入探讨了复杂生物反应器(如厌氧颗粒污泥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中的非恒定态反应动力学。详细介绍了计算流体力学(CFD)在优化反应器内部流场、传质效率中的应用,并通过实例展示如何利用MATLAB/Simulink等工具构建多变量耦合的工艺流程模拟模型。 第三章:胶体与界面化学在新单元操作中的作用 重点阐述了水体系中颗粒物、天然有机物(NOM)与污染物之间的吸附、络合作用机制。详细分析了电双层理论在混凝沉淀优化中的应用,并引入了DLVO理论的修正模型,指导絮凝剂和助凝剂的筛选与投加策略。 --- 第二篇:前沿与突破性处理技术深度解析 本篇是全书的核心,全面覆盖了当前水处理领域最具创新性和应用潜力的关键技术路线。 第四章:高级氧化与催化技术(AOPs)的效能提升 本章详细对比了臭氧氧化、芬顿/类芬顿体系、光催化(TiO2、氮化碳)及电化学氧化技术的适用性。着重探讨了非均相催化剂的负载与再生技术,例如石墨烯复合材料在提升羟基自由基(•OH)产生效率方面的突破。对反应机理(如电子转移路径)的剖析,旨在指导复杂工业废水(如染料、农药中间体废水)的深度脱色与矿化。 第五章:膜分离技术:从超滤到正渗透的集成应用 本章系统介绍了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和反渗透(RO)在水质深度净化中的应用,并特别关注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在高水质要求场景下的稳定运行控制。核心内容包括新型高性能膜材料(如石墨烯膜、聚合物自组装膜)的制备,以及正渗透(FO)技术在废水零排放(ZLD)与海水淡化耦合中的潜力分析。同时,探讨了膜污染(Fouling)的机理及先进的在线清洗策略。 第六章:生物脱氮除磷的新范式与高效化 突破传统的A²/O工艺,本章聚焦于短程硝化反硝化(如CANON、SNAD工艺),以实现对氮负荷的更高容忍度与更低能耗。详细讨论了基于亚硝酸盐的厌氧氨氧化(Anammox)技术在大型市政污水厂及高氨氮工业废水(如化工、养殖废水)中的工程化应用挑战与解决方案。对于磷的回收,则深入探讨了鸟粪法(Struvite Precipitation)的反应条件优化,指导磷回收的经济性分析。 第七章:吸附与离子交换的精准化设计 本章超越了活性炭的传统应用,重点介绍了金属有机框架(MOFs)、共价有机框架(COFs)等新型吸附材料在选择性去除重金属(如铬、汞、镍)和特定有机污染物方面的巨大优势。详细阐述了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循环优化,以及对水体中痕量稀有金属的富集提取技术。 --- 第三篇:复杂工业废水的专项治理与工程实践 本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聚焦于特定高难度工业废水的处理难点与成熟解决方案。 第八章:化工与制药行业的复杂有机废水治理 针对高盐、高COD、难降解的化工(如精细化工、煤化工)和制药废水,本章提出了“预处理-生化强化-深度净化-资源化”的集成策略。详细介绍了湿式氧化(Wet Air Oxidation, WAO)在处理毒性废水中的预处理应用,以及后续的特定菌种筛选与驯化技术,用以提高对特定结构污染物的降解效率。 第九章:冶金、电镀行业的重金属废水资源化 本章侧重于“减量化”与“资源化”。详细介绍了电化学沉淀法、溶剂萃取法在分离回收铜、镍、锌等有价金属中的工艺流程设计与设备选型。探讨了膜分离技术与离子交换结合,实现对废水污染物近零排放的同时,最大化金属回收率的经济模型。 第十章:食品加工与造纸行业的有机负荷控制与水回用 针对食品和造纸行业的高有机负荷与高色度问题,本章重点分析了厌氧反应器(UASB、IC)在COD去除中的效率与产泥特性。在水回用方面,结合了多效蒸发、膜蒸馏等技术,提出了针对造纸白水回用和食品工业清洗水循环利用的完整工程方案。 --- 第四篇:可持续水管理与系统集成 本篇将视角提升至宏观层面,探讨如何通过系统集成实现可持续运营。 第十一章:水处理设施的能源优化与智能化控制 深入探讨了污水厂的能源负荷分析,重点介绍了污泥厌氧消化产生沼气的热电联产(CHP)技术。引入了先进过程控制(APC)与传感器技术,构建了基于实时水质、能耗数据的智能决策系统,实现曝气、回流、药剂投加的动态优化,目标是将污水厂转变为“能源中性”甚至“能源正产出”的设施。 第十二章: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与无害化处置 污泥处理是制约水处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本章详细对比了污泥浓缩、脱水(板框、离心)的技术性能。重点研究了污泥热干化、高温水热氧化等前沿技术在实现污泥稳定化和最终安全处置(土地利用或焚烧)中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附录:关键工程参数速查与故障诊断手册 本书的结构严谨、内容翔实,不仅是理论学习的权威参考,更是指导工程师进行复杂项目设计、优化操作和解决实际工程难题的必备工具书。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全面掌握现代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脉络,构建面向未来的、高效且环境友好的水处理系统集成能力。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排版和可读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处理得非常用心。信息密度虽然很高,但通过合理的章节划分和清晰的图表引用,阅读体验并没有打折扣。特别是那些涉及设备操作规程的章节,采用了模块化的编写方式,使得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快速定位到我正在遇到的问题点。我注意到书中对环保法规和安全操作规范的引用,也做得非常及时和准确,这在处理工业废水这种高风险、强监管的领域至关重要。很多技术手册往往忽略了这些“软性”但至关重要的内容,但这本书将其融入了技术操作的每一个环节,体现了作者强烈的责任心和对整个行业规范的尊重。这种将技术细节与合规要求无缝结合的写作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这本书作为参考资料的实用价值。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称赞,它不仅仅是一本操作手册,更像是一本系统性的工程思维培养指南。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如何拧开阀门、调整流量,更重要的是如何建立一个完整的、可持续运行的水处理系统概念。我尤其喜欢它在探讨“跑冒滴漏”等突发事件预防机制时所展现出的前瞻性。作者似乎已经预见到了操作人员可能在哪些环节产生疏忽,并提前设置了预警和检查机制。这种从系统层面而非点状操作来构建安全网的思路,极大地提升了我对整个设施管理水平的认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闭环,从源头设计理念,到过程优化控制,再到最终的达标排放与设备维护,形成了一个相互支撑的严密体系,让人读完之后,有一种茅塞顿开、对整个行业有了全新认知的感觉。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内容布局,给人一种非常扎实可靠的感觉。我尤其欣赏它那种直击核心、不玩虚招的务实态度。初翻目录,就能感受到作者对实际操作层面的深入理解,无论是设备选型、工艺流程,还是日常巡检维护,似乎都被考虑得非常周全。对于一个刚踏入工业水处理领域的新手来说,这种详尽的指引简直是雪中送炭,让人觉得手中的书不只是一本理论教材,更像是一本可以带进现场、随时翻阅的“工具箱”。特别是关于不同类型废水特性与相应处理单元的匹配分析,那部分的论述非常到位,不是那种教科书式的泛泛而谈,而是结合了大量实际案例和工程经验的总结,让人能迅速抓住关键点。封面设计也挺有意思,那种略带年代感的专业图表风格,反而增加了内容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总而言之,它给人一种“读了就能干、干了能做好”的信心。

评分

作为一名工程师,我更关注的是技术选择背后的经济性考量。这本书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尤为出色,它没有盲目推崇最先进或最昂贵的技术,而是将处理效率、运行成本和维护难易度进行了多维度的权衡分析。例如,在讨论深度氧化技术时,作者并未简单地推荐某一种氧化剂,而是细致地对比了不同方案的药剂消耗、能耗以及二次污染物的产生情况,这对于预算有限的中小型企业来说,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决策依据。这种“知其所以然,更知其所以难”的论述风格,让人感觉作者是在用多年的实战经验为你“把脉问诊”,而不是简单地介绍“最佳实践”。这种成熟、稳健的技术评估视角,是那些纯粹的学术著作所无法比拟的,它真正做到了“实用”二字。

评分

我花了好几天时间仔细研读了其中关于活性污泥法优化运行的部分,感觉作者在处理复杂生化系统稳定性的论述上,展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他没有仅仅停留在污泥龄、泥龄、负荷率这些基础参数的介绍上,而是深入探讨了在实际工程中,如何应对进水负荷的剧烈波动、如何快速诊断和修复污泥解体等棘手问题。书中对几种常见故障的排查步骤,描述得清晰而有逻辑性,像是一份标准的应急预案。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似乎非常理解一线操作员的困境,他使用的语言清晰、直接,没有过多晦涩的学术术语,即便是需要理解复杂反应机理的地方,也配以直观的图示进行辅助说明。这使得原本枯燥的化学和生物过程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对于提升现场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有着显著的帮助。我感觉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定价,它带来的实践经验是无价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