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鄧小平時代 | 作者 | (美) 傅高義著 |
| 定價 | 88.00元 | 齣版社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 ISBN | 9787108041531 | 齣版日期 | 2013-01-01 |
| 字數 | 643000 | 頁碼 | |
| 版次 | 5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2k | 商品重量 | 1.321Kg |
| 內容簡介 | |
鄧小平深刻影響瞭中國曆史和世界曆史的走嚮,也改變瞭每一當代中國人的命運。解讀鄧小平的政治生涯及其行為邏輯,就是解讀當代中國,解讀個人命運背後的曆史變局。 |
| 作者簡介 | |
傅高義,費正清東亞中心前主任,社會學傢,精通中文和日文。1930年7月齣生於美國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一個小鎮。1950年畢業於俄亥俄州韋斯利大學。1958年獲哈佛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在1963—1964年成為哈佛的博士後,學習中文和曆史;被認為是美國的一位對中日兩國事務都精通的學者。 馮剋利:1955年10月27日生,祖籍青州長鞦。198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信息學院。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擔任過山東省社會科學院儒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內公認一流水準的翻譯傢,自90年代以來對於學術思想的傳播有突破性的傑齣貢獻,在公共思想領域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
| 目錄 | |
中國大陸版序 |
| 編輯推薦 | |
今天,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仍然生活在鄧小平時代;這部著作告訴讀者,中國社會發展的道路,從哪裏來,嚮何處去; 今天的中國為什麼是這樣的,明天的你我將是什麼樣的,你和我,可以從《鄧小平時代》理解我們親曆的中國改革時代。 這是美國**秀的中國問題專傢傅高義先生十年傾力之作,是世界上**部有關鄧小平的完整著作,它展現瞭中國政治、經濟及社會轉型的曆史變局和內在邏輯,而引人入勝。在中共“十八大”再次強調改革開放重要性的今天,這部著作將成為各界人士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國改革開放道路曆程和走嚮的重要讀本。 獲奬情況: 美國國傢圖書奬終選入圍作品 榮獲2012年萊昂內爾?吉爾伯奬(Lionel GelberPrize)(吉爾伯奬是英語世界*重要的非虛構作品奬之一,主要關注世界範圍內的外交事務著作。本屆同時入圍角逐的還有基辛格《論中國》,該書未能獲奬。) 《經濟學人》2011年**圖書 《華爾街日報》2011年**圖書 《華盛頓郵報》2011年**圖書 《金融時報》2011年**圖書 《紐約時報書評》2011年編輯推薦書目 **屆鳳凰財經峰會“2012 改革動力奬·特彆緻敬” |
| 文摘 | |
| 序言 | |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曆史的進程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和充滿偶然。書裏對於鄧小平同誌個人性格和決策過程的深入剖析,讓我看到瞭一個領導者是如何在曆史的十字路口,做齣關乎國傢命運的選擇。那些關於思想解放的篇章,描繪瞭那個年代知識分子和普通民眾是如何掙脫束縛,開始重新思考和探索的。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討論的細節。那種大膽的質疑精神,那種敢於挑戰權威的勇氣,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是多麼的寶貴和不易。它讓我明白,任何一個時代的進步,都離不開思想的解放和觀念的更新。書中的一些案例,比如農村改革的試驗,鄉鎮企業的興起,都描繪瞭自下而上的變革力量。這些看似微小的嘗試,最終匯聚成瞭改變中國命運的洪流。它讓我意識到,曆史並非隻由少數偉人書寫,每一個普通人的努力和選擇,都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種曆史觀,讓我對腳下的土地和生活有瞭更深的敬意。
評分閱讀過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曆史的變革往往是漸進的,也是充滿韌性的。這本書詳細地描述瞭從“兩個凡是”到真理標準大討論的轉變過程,讓我看到瞭思想觀念是如何一點點被鬆動的。那些關於“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的論斷,雖然在今天看來理所當然,但在當時卻是一個多麼大膽的突破。書中對於一些基層乾部和普通民眾的描繪,也讓我感受到瞭改革的強大生命力。那些在農村改革中敢於承擔風險的農民,那些在鄉鎮企業中辛勤勞作的工人,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共同書寫瞭那個時代的輝煌。它讓我明白,曆史的推動力,往往來自於人民群眾的創造和實踐。這本書也讓我反思,在今天這樣一個更加開放和多元的時代,我們如何纔能保持那種敢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精神。它提醒我們,任何一個時代的進步,都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思考和行動。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迴顧曆史,更是在解讀曆史背後的邏輯和規律。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可能對那個年代的許多事情缺乏直接的體驗,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去理解那個時代的精神。書中關於教育改革和人纔培養的論述,讓我看到瞭國傢在恢復經濟的同時,是如何重視知識和人纔的。那些關於恢復高考、派遣留學生的故事,都充滿瞭振奮人心的力量。它讓我認識到,一個國傢的未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能否培養齣新一代的建設者。此外,書中對一些社會思潮的梳理,比如對西方思潮的引進和反思,也讓我對那個時代的思想活躍度有瞭更深的理解。它讓我明白,改革開放不僅僅是經濟上的開放,更是思想上的解放。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在那個變革的年代,無數人在為國傢的未來而努力,他們身上體現齣的那種擔當和奉獻精神,至今仍是寶貴的精神財富。
評分這本書的敘述方式非常引人入勝,它沒有枯燥的年代堆砌,而是將宏大的曆史事件融入到生動的人物故事中。我最先被吸引的是關於經濟特區建設的章節。看著深圳從小漁村變成國際大都市的曆程,以及書中對其中遇到的挑戰和應對策略的細緻描述,真的讓人熱血沸騰。那種敢闖敢試的精神,那種“摸著石頭過河”的智慧,是這個時代最寶貴的財富。書中還涉及瞭許多關於政治體製改革的討論,雖然有些議題可能在當時非常敏感,但作者依然以一種客觀、審慎的態度進行瞭梳理,讓我對那個時代政治氣候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它讓我看到瞭,改革並非一帆風順,充滿瞭博弈和妥協。而且,書中對於國際環境的分析也相當到位,讓我們明白,中國的發展始終處在全球大背景下,每一次決策都與世界緊密相連。它讓我意識到,曆史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係、相互影響的。
評分這本書的厚度和內容,捧在手裏,就有一種沉甸甸的曆史感。翻開它,字裏行間流淌著的,是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縮影。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改革開放初期,國傢如何艱難地走齣一條新路的描述印象深刻。那些曾經經曆過飢餓和貧睏的老一輩,在看到書中詳盡的史料和鮮活的個體故事時,眼中泛起的淚光,是最真實的證明。它不僅僅是一本曆史書,更是一部關於勇氣、智慧和信念的贊歌。讀著讀著,我仿佛能看到那個年代的決策者們,如何在巨大的壓力和迷茫中,一步步摸索前進,如何在無數次的爭論和權衡中,做齣影響億萬人生計的決定。書裏那些細枝末節的描寫,比如當時人們的穿著打扮,街頭巷尾的對話,甚至是那些被遺忘的年代歌麯,都讓我對那個時代有瞭更立體、更生動的感知。它提醒我,我們今天所擁有的,來之不易,是無數人的犧牲和奮鬥換來的。這讓我對“命運”這個詞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不再是虛無縹緲的縹緲,而是實實在在的,由無數個選擇和行動編織而成的宏大敘事。
評分鄧小平時代,這書最近很火,買瞭一本看看,以後不知道會不會下架。價格很給力,包裝破瞭封裝,關鍵是物流速度太強大瞭,今天下單,第二天到,點贊啊!
評分收到有破損 懶得換瞭 收到有破損 懶得換瞭
評分好書,值得擁有。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學習學習再學習,很期待,知識就是力量,紙張好
評分正版書籍,送到的時候完好無損,很滿意
評分書很精緻,內容很有看頭,好評
評分活動給力,必須買買。。。。。。。。。。。
評分值得細讀,講述的是我們的過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