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我們信誰?”這一問題不僅關乎百姓人傢的日常行為抉擇,而且是近年來社會科學界關注的熱點。通過本書,我們既可以看到中西方學者於不同田野發現之間的碰撞;也可以在品味社會學最新理論探索及經驗研究的同時,汲取來自心理學、管理學、政治學和經濟學視角的頗具啓示的洞見;還可以在共同的信任模式探討下,觸及信任與政府、信任與市場、信任與職業群體、信任與社會結構、信任與文化等諸多題旨。
作者簡介
周怡,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社會學係教授、博導。1993年南京大學畢業並獲碩士學位,2004年獲香港中文大學獲博士學位,2004—2005年在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攻讀博士後,2007—2008年在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進行學術訪問。
目錄
導 言【周 怡】/1
一 信任:理性抑或道德/1
二 關於一般信任的類型辨說/4
三 西方學者關於信任的若乾研究/8
第一部分
信任模式與市場經濟秩序——製度抑或文化的解釋路徑【周 怡】/17
一 概念辨析:信任、信任模式和市場經濟秩序/19
二 信任基礎的解釋:理性抑或社會鑲嵌/22
三 現狀反思:中國信任缺失的形成與調整機製/28
信任的基礎:一種理性的解釋【王紹光 劉 欣】/43
一 對信任的興趣/43
二 信任誰?何為信任?/44
三 關於信任的理論:如何解釋信任?/50
四 實證發現:誰信任?為什麼信任?/60
五 結語/68
“自己人”:信任建構過程的個案研究【楊宜音】/71
一 研究方法與背景資料/72
二 研究結果/73
三 討論/85
特殊信任與普遍信任——中國人信任的結構與特徵【李偉民 梁玉成】/94
一 理論分析與假設提齣/96
二 研究方法與操作過程/101
三 結果與分析/102
四 討論和總結/107
城市居民信任的構成及影響因素【鬍 榮 李靜雅】/112
一 理論背景與問題的提齣/112
二 人際信任的基本結構/115
三 社團參與以及其他因素對信任的影響/118
四 討論與思考/124
社會流動與關係信任——也論關係強度與農民工的求職策【翟學偉】/130
一 問題與假設/131
二 個案訪談與描述/135
三 信任強度的分析/141
四 結論:關係信任——傳統社會與現代社會的結閤點145
高等教育與社會信任——基於中英調查數據的研究【黃 健 鄧燕華】/149
一 引言/149
二 假設、數據與模型/151
三 實證分析/157
四 結論/163
差序格局下的宗教信仰和信任
——來自中國十個城市的經驗數據【阮榮平 王 兵】/166
一 引言/166
二 文獻迴顧/168
三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171
四 數據和研究設計/175
五 模型分析/176
六 主要結論/184
第二部分
信任的概念與解釋【Russell Hardin 著 王 兵 譯】/193
一 含混的概念/197
二 作為取決於受信者特徵的信任/209
三 作為物品的信任/211
四 信任的發展解釋/215
五 信任的功能解釋/219
六 結語/223
信任:一種社會現實【 J.David Lewis Andrew Weigert 著 楊 帆 譯】/231
一 社會學的信任概念/232
二 社會科學中信任的實證研究/238
三 社會學的信任研究舉例/241
四 結論/246
我們如何學會信任?——對一般信任來源的驗證性四分差分析
【Jennifer L.Glanville Pamela Paxton 著 薛立勇 譯】/251
一 有關信任的理論/253
二 數據和分析/257
三 結果/260
四 結論/264
信任與市場【Jens Beckert 著 鄭雅君 譯】/270
一 市場交換中的信任/272
二 受托者的角色/273
三 可信賴的印象/275
四 信任和擬劇行動/277
五 市場的錶意性建構/280
六 市場關係中自我呈現的策略/281
七 結論/283
職業流動與信任——重新審視流動效應【Jim Faught 著 郭宇婷 譯】/287
一 流動效應何在?/287
二 流動類型/289
三 信任/293
四 研究方法/296
五 結果分析/299
六 結論/304
價格、權威與信任——從理想型到多重形式
【Jeffrey L.Bradach Robert G.Eccles 著 孫瑞英 譯】/309
一 引言/309
二 市場和等級管理/311
三 價格和權威/313
四 信任/316
五 信任、價格與權威/321
六 多重形式/323
七 結論/326
信任的半徑——宗教、社會嵌入與陌生人信任
【Michael R.Welch David Sikkink Matthew T.Loveland 著 仇 璐 譯】/332
一 下降的信任水平和社區的微型化/333
二 信仰、堂會嵌入和信任/335
三 信任半徑的估量:能夠延伸到多遠?/337
四 研究方法/337
五 數據分析/343
六 討論/349
西歐的社會信任模式及其起源【Gerry Mackie 著 王 兵 譯】/357
一 西歐的信任模式/359
二 類似研究/367
三 解釋西歐的社會信任模式/370
四 討論/386
五 結論/388
信任的社會結構——以英國與德國供貨商關係為例
【Christel Lan Reinhard Bachmann 著 張大成 譯】/393
一 引言/393
二 若乾理論思考:信任作為一種降低風險的機製/394
三 商業關係的製度環境/399
四 供應商關係的實證分析/407
五 結論/416
後 記/422
前言/序言
導 言
信任抑或猜疑,不僅在人格意義上反映不同性格的兩種人,也在共同體意義上建構齣不同特質的兩類社會:信任對應一種“你贏,我也贏”的“共贏”的和諧社會;猜疑則同“你贏,我就輸”的“贏輸不共”的不閤作社會相聯係。但任何社會、任何國傢都不會有100%的信任或猜疑,唯有信任與猜疑的共存以及由相互包含的程度不同、模式差異所引發的高信任度與低信任度、特殊信任與一般信任的國彆、階層、群體及個體之分(Fukuyama,1995;Delhey and Newton,2003,2005)。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影響因素和機製,便是本書各篇文章力圖呈現的重要方麵。
以“我們信誰”為題,這部由17篇中外學術研究作品匯編而成的文集,囊括瞭社會科學領域有關信任研究的最新理論及經驗研究。概念、理論和經驗研究的交融及多學科視角的綜閤構成本文集頗具裙裾的風景。全書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國內學者的著述,第二部分是西方學者的研究。看似分列的兩部分在研究議題上卻有一一對應的比較,包括市場與信任、信任模式、信仰與信任、信任的理性基礎、社會流動與信任等基本相同議題的中西方比較研究。同樣,盡管每一篇文稿涉及不同的研究對象、齣自不同的田野調查,但在由微觀心理到宏觀的組織、製度和文化因素的因果分析中,讀者依然可以看到某些帶有規律性的又不失一緻性的基本解釋。這些解釋被包括在信任概念及其類型歸納中,也盡顯在有關信任基礎抑或信任模式的界說中。
一 信任:理性抑或道德
什麼是信任?本文集除第二部分第一篇哈丁(Russell Hardin)直接論述“信任的概念與解釋”之外,其他各篇都隻是間接提及。信任作為一種人類普遍的價值觀念(Uslaner,2002),一種積極的態度(Jones,1996;Miller,2000),一種利益攸關的關係(Hardin,2001,2002,2003),一種決策(Bohnet and Zeckhauser,2004;Herreros,2004),一種行動(Sztompka,1998),抑或作為一種社會資本(Sztompka,1999)的不同定義曾經充斥社會科學界的各個領域。將這些汗牛充棟的信任著述進行歸納時,我們發現,最粗綫條的劃分遵循兩個維度。第一個維度區分為理性選擇的解釋與非理性的道德解釋(Kramer,2006;周怡,2013)。循製度主義背景的理性解釋,關注信任現象的結果邏輯;道德解釋視信任服從於擁有邏輯。第二個維度是一般信任(generalized trust)與特殊信任(particularized trust)的區分。相對於人們對親人、朋友和熟人的特殊信任來說,一般信任強調對社會一般他人即陌生人的信任(Delhey and Newton,2003,2005)。
作為理性選擇學派的主要代錶人物之一,哈丁是在對信任與值得信任(trustworthiness)的區分中,也是在對值得信任(Hardin,2002)的強調中凸顯信任意涵的。如果信任指的是對某人或某機構寄予期望的信心,那麼“值得信任”則是哈丁賦予信任雙方的一種極為現實而樂觀的判斷。因為在他看來,“值得信任”取決於彼此間的潛藏利益(encapsulated-interest),這就是:“我信任你,是因為我的利益中含有你的利益,因而你會為追求你的利益而履行我托付給你的事”;從受托人角度說,“如果你知道利益會推動我不辜負你的期待,那麼你的信任中一定潛藏我的利益”(Hardin,1992:189)。哈丁將這種雙方利益的嵌套視作“值得信任”的當然基礎,並認為由值得信任激發的信任關係,本質上隸屬於利益關係;正是潛藏利益賦予互動雙方值得信任的激勵,纔使得市場中的一樁樁交換互動得以有條不紊地持續(Hardin,2001)。人們相信存在持續關係的那些人,因為持續關係越豐富,利益關聯度越高,就越有可能樂於信人並為人所信(Hardin,2002)。秉承哈丁的觀點,Levi和Stoker (2000: 476)認為,信任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扮演激勵彼此利益和能力的正功能角色;Herreros(2004:8)視信任為“一種對他人寄予積極肯定的期待行為”;Delhey和Newton(2005:311)將信任定義為一種信仰,即信任是“確信他人不傷害我們並可能顧及我們利益的一種信仰”;Yamagishi(2001,2003)在區分保險和信任之後指齣,保險是基於潛藏利益的,社會信任卻基於各種技能或“社會知識”(social intelligence),即“社會互動過程中人們洞察風險的各種能力”。因此,Yamagishi提齣的信任,更多取決於被信任者的特徵以及互動的過程要素。顯然,無論是持潛藏利益論的學者還是持社會知識論的學者都在贊同理性選擇的同時,看到瞭信任與值得信任之間的關聯。不過在因果鏈上哈丁強調瞭值得信任,他認為正是值得信任而不是信任構成瞭社會閤作與和諧的基礎;Yamagishi則相反,他認為是信任首先創造並激發瞭值得信任,而後纔有雙方的閤作。
尤斯拉納(Eric M.Uslaner)通過對美國社會的實證研究提齣瞭與上述理性策略論完全相悖的道德信任概念。在他看來,信任既不取決於個人經驗、信息,也不取決於具體交往過程對是否值得信任的種種理性判斷,而是一種樂觀主義的價值,一種關於人類本性的普遍價值觀(Uslaner,2002:17)。樂觀主義價值具體錶現為一種人們“不僅相信世界是美好的”也“堅持認為能用自己的行動使未來變得更好”的基本態度(Seligman,1997;Uslaner,2000)。其中,認為“未來會更好”反映人對事物的基本判斷:事物處於正確軌道上,並能持續改善;而“用自己的行動使未來變得更好”所錶達的“對前景的控製感”則認定:之所以明天比今天好,是因為自己能夠使它變得更好。
那麼,這樣一種樂觀主義價值抑或世界觀如何習得?尤斯拉納將其歸結為童年時期父母賦予孩子的社會化過程及其道德內容。這就是說,人們在生命的早期就確立瞭信任與不信任的基本道德傾嚮(Erikson,1968:103)。而在特殊信任到一般信任的連續統上,尤斯拉納提示:假如把一般信任理解為大多數(陌生)人都屬於你的道德共同體的話,那麼一般信任的基礎是道德信任。但一般信任又不完全等同於道德信任,因為一般信任作為“共同體範圍的一個測度指標,它的基礎既是道德的又是集體經驗的”(Uslaner,2002:31)。即便支持一般信任的樂觀主義態度基本穩定,但隨“集體經驗”的不同,一般信任也會發生浮動。可是,道德信任在時間維度上卻能保持永久的穩定,因為支撐道德信任的樂觀嚮上的核心價值和人生態度不可能輕易改變(Uslaner,2002:70-82)。
“我們信誰”至此有瞭兩種答案:一是依賴理性的對結果的判斷;二是依賴幾乎與生俱來的道德。顯然,當我們真正置身於某一市場抑或社會情境而發生實際互動時,後者相比前者會給互動雙方帶來更為輕鬆愉悅的感受及效率。不僅如此,道德信任較之理性計算的信任在理論上亦顯得具有理想美的崇高境界。然而,盡管現實生活中我們常遇到天生樂觀的與凡事悲觀的兩撥不同人群,但在眾多學者的信任研究中道德信任的研究卻極為鮮見。如這部文集中的17篇論文就清一色地偏嚮瞭對理性信任的關注,沒有一篇提及道德、道德信任的內容。這種缺憾或研究偏好的存在其實不無道理,因為現實中盡管人們可能持有樂觀主義的價值,還是會“把最高的信任給予與我們有密切接觸的人、與我們最相近的傢人、朋友抑或熟人”(Uslaner,2002:35),其次是信任受尊敬的陌生人或有製度保障(第三方保障)的陌生人。而這兩類信任無疑同理性經驗聯係在一起,也分屬於當前學者們熱衷討論的特殊信任和一般信任的類型。
二 關於一般信任的類型辨說
在各種信任類型中,一般信任是一個頗受追捧的學術概念。早在1956年,羅森堡(Morris Rosenberg)就提齣瞭計量一般信任的標準問題。這就是,“一般來說,你認為大多數人是可以信任的嗎?或者說你與他人打交道時,是否要格外小心?”半個世紀過去,這個標準題器一直被用於信任、信任水平、信任半徑等的測量,産生過諸多有關國彆差異、社會發展差異、階層差異等極富影響力的研究成果(Delhey and Newton,2005;Fukuyama,1995;Putnam,2000;Uslaner,2002;Yamagishi,2001;鬍安寜、周怡,2013;Zhou and Hu,2013-2014)。這一標準題器中的“信任大多數人”,意味著信任陌生人、信任社會上的一般他人。多數研究把它稱作一般信任(如:Delhey and Newton,2005;Glanville and Paxton,2007;Welch,Sikkink,and Loveland,2007;Yamagishi,2001),也有學者翻譯成普遍信任(如:鬍榮、李靜雅,2006;李偉民、梁玉成,2002;Uslaner,2002),還有的將其歸納到社會信任(social trust)的範疇(如:王紹光、劉欣,2002;黃建、鄧燕華,2012;Mackie,2001)。相應地,如果我們隻信任我們認識的人,這就構成所謂的特殊信任(particularized trust)(如李偉民、梁玉成,2002),有學者翻譯為個彆信任(如Uslaner,2002)。
顯然,特殊信任與一般信任的區彆說到底涉及信任半徑,或者說“道德共同體的包容程度”(Uslaner,2002:31):從熟人到陌生人,從內群體到外群體,從“自己人”到“外人”(楊宜音,1999),從親人、朋友、熟人到社會(王紹光、劉欣,2002),從差序內群體復製的強關係信任到外群體的弱關係信任(翟學偉,2003),以及從宗教組內的個體化到組外的社會化信任(阮榮平、王兵,2011),等等。而在社會資本和關係網絡語境中,這種區分類似普特南(Putnam,2000)對內聚型社會資本(bonding social capital)和外聯型社會資本(bridging social capital)所作的劃分。與朋友、同類人、內群體之間的關係屬於內聚型社會資本,與他人或外群體之間的關係則被視作起橋梁作用的外聯型社會資本(Welch,Sikkink,and Loveland,2007)。特殊取嚮的與傢人、朋友相聯係的關係基於深度信任,換句話說,深度信任的基礎是格蘭諾維特(Granovetter,1973)筆下的強關係(strong tie),即我們信任我們充分瞭解的人。一般信任與淺薄信任相聯係,是基於弱關係(weak tie)的,即我們可以在偶爾接觸的人甚至陌生人中發生信任。總之,從特殊信任到一般信任,是信任半徑擴展、道德共同體的包容程度加大的過程,錶徵社會的開放、進步乃至文明。因而,不僅許多經典論述認為,一般信任是社會發展、社會和諧的基礎(Coleman,1988;Parsons,1937;Simmel,1950[1906]);而且在今天的有關閤作(Cook,2005)、政府管理(Paxton,2002;Putnam,2000)和經濟發展(Fukuyama,1995)的討論中,一般信任亦是其中的重要指標。
以往的發展研究大多支持這樣的觀點:經濟發展促進一般信任水平的提高。比如,班菲爾德(Edward C.Banfield)的意大利村莊研究揭示過貧睏與不信任、不閤作的非道德傢庭倫理所具有的內在聯係;福山(Francis Fukuyama)的比較研究指齣,同儒傢倫理相聯係的欠發達國傢屬於低度信任的社會,而與基督教文化相聯係的發達國傢則屬於高度信任的社會(Fukuyama,1995)。但近期研究顯示,美國社會的一般信任呈現下降的跡象(Paxton,1999;Putnam,2000;Robinson and Jackson,2001;Wilkes,2011)。這一發現挑戰瞭既有的“發展與高度信任、不發展與低度信任”的簡單相關,促使學者們尋找其他視角去重新解釋信任與發展的關係。
在重新闡釋的過程中,中國學者將主要的論辯點放在西方學者對一般信任水平作測量時所采用的“大多數人”的含義上。有學者認為,中國人對標準題器“你認為大多數人是可以信任的嗎”作迴答時,“大多數人”往往包含與之相接觸、相交往的熟人,而非西方意義上的完全陌生之人(Zhou and Hu,2013-2014)。因而,用該標準題器去測量一般信任水平或程度多少有偏頗,需要有適閤中國特徵的信任程度的測量。在這部文集中,我們看到:楊宜音提齣的“自己人”概念反映齣中國人是將他人包容進自己的自我邊界之內而形成信任邊界的(楊宜音,1999)。她強調:①中國社會的一般信任是通過擬親化親緣關係和個體間心理情感的親密認同這兩個將“外人”變為“自己人”的過程來實現的;②“自己人”身份的獲得是“外人”(陌生人)獲取信任的一個前提條件。其中,當作者將心理情感認同視作“自己人”身份獲得的首要因素時,其意涵在說明:中國人既不可能把所有熟人都看成是“自己人”,也不可能將社會上所有陌生人納入“外人”;因為中國人可以因“愛”或“需要”將“外人”納為“自己人”,也可能因“恨”或“排斥”將親人、熟人貶為“外人”。李偉民和梁玉成(2002)用經驗數據基本支持瞭楊宜音的“自己人”假設。他們的研究發現,盡管錶麵上中國人對他人的信任屬於“關係本位”取嚮的特殊信任,但實質上起主導作用的不是關係本身,而是關係中所包含的互動雙方心理情感上的親密認同。中國人的人際信任呈現的是“情感差序”,而非客觀存在的社會“關係差序”。顯然,用這套情感層麵上頗具中國特徵的“自己人”概念去侃談的信任,同既有的一般信任概念的測量確有差距。
翟學偉(2003)的有關中國農民工的個案研究,就中國人的人情觀同格蘭諾維特的弱關係信息橋的假設做瞭很好的對話。他認為人情概念在中國既有強關係也有弱關係的意思,二者隻是交往方式不同,強關係是義務性方式,弱關係錶現為“送禮”“拉關係”等方式。因而,討論中國人的信任交往不宜套用強關係和弱關係這對概念,即在中國不能將一般信任簡單對應於弱關係信任。翟學偉提齣的研究立論是:中國人關係的建立首先靠的是天然的血緣和地緣關係,然後再復製或延伸齣其他關係。通過對農民工外齣打工的信息源分析,他看到:原先沒有任何交往的兩個中國人,隻要存在天然的血緣和地緣關係,就可能建立並維持彼此間的親
我們信誰 關於信任模式與機製的社會科學探索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我們信誰 關於信任模式與機製的社會科學探索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