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颜之首秀力作。《玛格丽特手札:我曾拜访的那些私家花园》中用精美的图片和优美的文字记录了她拜访的25个私家花园,以及背后的故事。读完这本书,你会觉得“回归田园,回归最本真的自己”是如此美好,也是如此简单
《玛格丽特手札:我曾拜访的那些私家花园》共介绍了上海、成都及杭州、南京、扬州、常州等地的25个私家花园。作者用优美的文字、精致的图片,带领我们走进一个个花友们精心打造的大大小小的花园。与其他专业的花园设计书籍不同,它既能让我们亲身感受到花草植物的美妙,还能聆听到每个花园背后的点滴故事。
这些故事带着温度,向我们传播一种生活方式:建造一座美丽的花园,让自己和家人时刻享受到生态、自然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只要付出努力,花园的回馈也是丰厚的,它能使我们变得纯真、充实、简单。因为:花园真的滋养我们的心灵。
玛格丽特,原名颜碧玉,毕业于南京大学国际贸易专业。2003年开始接触园艺,以网名“玛格丽特”活跃在各大园艺论坛上。其新浪微博拥有数万粉丝,知名的新浪博主。她微博上的自我介绍:狂热的园艺爱好者,喜欢摄影、旅游,梦想是“走遍世界每一个角落。”
她还是国内多家园艺报刊及杂志的撰稿及专栏作者,著有《玛格丽特手札》系列丛书,目前出版的有《我曾拜访的那些私家花园》、《从花痴菜鸟到园艺达人》、《花园植物—藤本皇后铁线莲》……,并创办了《花也》园艺电子刊。
新浪微博:@玛格丽特-颜
新浪博客:玛格丽特的博客
隐于后花园
山楂树下的田园之乐
乐在园艺,乐在分享
有花有园好生活
日式庭院里的石头情结
心与花草的灵犀交流
邻家小院也妖娆
建筑丛林里,那一方花花世界
露台上的春花秋月
用热情浇灌的花园
随性的美丽
设计师家的气质花园
邻家二院小记
寻这样一片世外桃源
庭院深深
阳光满屋
老妈的地盘
漫步空中小花园
朱顶红怒放的春天
小阳台、大花园
露台上的那片天空
就是要不拘一格
梧桐家的梦想花园
错过紫藤也灿烂
一亩园里的精彩
花园改变生活知道玛格丽特,是在新浪网,由于时常关注与花园有关的博客,一次无意间浏览,发现了她的博客,十分喜爱,不知不觉看下去,非常喜欢她拍的各种花园的照片,美丽的花园图片和文字介绍,让我忘却了时间,于是从那以后,我便时常在网上看她的博客和微博,她有关花园探访的文章我几乎全都转载并收藏了。
毕业于南京大学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她,在新浪博客中这样自我介绍:狂热的园艺爱好者、热爱自由摄影和撰稿、想走遍世界每一个角落!初识玛格丽特,是在2011年,《美好家园》组织的花园探访活动中,只见她一身轻便装,娇瘦的身材,肩上背着个照相机,十分轻盈地从车上跳下来,打过照面后,便直奔花园,边拍边问,十分专业。在与她交谈的过程中,我更真切地感受到她简直就是一个狂热的园艺爱好者和疯狂的摄影师。
我很佩服玛格丽特,她不仅是一个狂热的园艺达人,同时也是个十分能规划和安排自己时间的人。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她先安排好每个周末陪两个女儿,周一至周五,孩子去住校了,她会按照事先计划好的方案去各地探访花园,常常是到一个地方,先借一辆车或租一辆车,直奔主题,去探访花友,与她们交流。周五返回去接女儿回家,晚上再整理照片,发博客。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是这样诞生的。
这本书共介绍了上海、成都及杭州、南京、扬州、常州等地的25个私家花园,大概翻看了一遍,仍是十分感动:我们国内的花园,除了面积不如国外的大,水平一点不比国外的差。感谢玛格丽特,用相机和文字记录了这些花友们的美丽花园,同时还提供了很多造园的细节,可供花友们借鉴。
其实,这些年与花友们的近距离接触,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用植物美化我们的家居生活,是许多人的梦想,人们都希望在花园中享受生活,哪怕只有20平方米的花园,也能让主人体味生命中微燃的喜悦。
玛格丽特这本书,正是用优美的文字、精致的图片,带领我们走进一个个花友们精心打造的大大小小的花园,让我们仿佛置身于花草植物的世界,亲身感受到花草植物的美妙,了解到花草植物的世界原来是如此多情浪漫,并懂得了花草植物的世界可以这样丰富、精彩。
其实简简单单的一个花园,对某些人来说,真的可以改变很多:从一小会儿的心情,一时一地的生活,到整个人的精神状态。
而仿佛置身于一个个花园的我们,也会从书中深切地感受到:生活如此美好,家园如此之让人依恋……这本关于私家花园的书,向我们传播的正是一种生活方式:努力建造一座美丽的花园,让自己和家人时刻享受到生态、自然和健康的生活。而只要花费时间,付出努力,花园的回馈也是丰厚的。因为你会发现,任何一个人,无论在外面如何强势,回到家中,面对花园的时候,都会很纯真、很简单,而且有着分享的喜悦。这是因为花园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这本书的文字犹如一场在午后阳光下漫步的邂逅,作者以一种近乎絮语的温柔,将那些转瞬即逝的瞬间捕捉得栩栩如生。她似乎拥有某种魔力,能从最寻常的花朵和苔藓中,提炼出某种深藏的哲思。我尤其喜欢她描述光影变幻的笔触,那种由金黄到黛青的微妙过渡,让人仿佛能亲手触摸到清晨的露水,或是感受到傍晚微风的拂面。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好,时而舒缓如静水流深,时而又因某个突如其来的发现而激起层层涟漪,让人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下一页会揭示怎样的风景。这本书读起来,与其说是在阅读,不如说是在参与一场私密的、只属于心灵的远足,那种对自然细节的敏锐观察和真挚情感的流露,让整个阅读体验充满了宁静而持久的回味。那种对“美”的探寻,是如此不事张扬,却又力量无穷。
评分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它拒绝成为一本“指南”,而是选择成为一面“镜子”。作者的叙事非常个体化,她分享的经历和感悟,与其说是分享经验,不如说是提供了一种提问的方式——如何去观看、去感受你所处的环境?她的句子结构经常采用复杂的从句和并列结构,这在某些快节奏的阅读习惯下可能会造成轻微的阻碍,但恰恰是这种略显繁复的句式,模仿了花园中层层叠叠的植物结构,也模拟了思绪的迂回曲折。通过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作者成功地将读者从一个被动的接收者,转变成了一个主动的参与者和共同的沉思者。读完之后,留下的不是具体的知识点,而是一种深植于内心的、对“有意识地生活”的渴望与实践的冲动。
评分我得承认,初翻开这本书时,我有些担心它会落入那种过度浪漫化、流于表面描摹的窠臼。然而,我的疑虑很快就被打消了。作者展现出的专业度和洞察力是令人敬佩的,她对园艺的理解显然根植于长久以来的耕耘与观察,而非仅仅是书本知识的堆砌。文字的张力在于,她能在描述一片落叶的纹理时,同时探讨一种关于“逝去”的美学原则。她的叙述如同精心修剪过的灌木丛,每一个转折、每一个停顿都经过了深思熟虑,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全书的基调是沉静的,没有大喜大悲,但恰恰是这种恒定的、近乎冥想的状态,构建了一种强大的情感磁场,将读者牢牢吸附在她的视角之中。这是一种需要细细品味的“慢阅读”,急躁不得。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内容并非是那种能提供即时娱乐或快速解压的读物,它需要投入心神去解码作者编织的细腻情感网。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阅读体验,那大概是“渗透”。作者的笔触如同细微的根系,悄无声息地穿透读者的既有认知,将一些关于自然、关于人居环境的全新感知植入其中。我特别着迷于她如何处理人与空间的关系,那种微妙的边界感——花园既是私密的避难所,又是向世界展示自我哲学的一块画布。那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比如一块石头的摆放,一束光线的入射角度,都被赋予了超越物质本身的重量。整本书读下来,我感觉自己的感官被重新校准了,对周遭环境的感知度提升了好几个量级,仿佛从一个高清世界忽然切换到了超高清世界。
评分如果说有什么能比得上在书页间发现一片未曾预料的芳香,那就是这本书带给我的精神触动了。它的结构设计十分巧妙,不像传统游记那样线性推进,更像是一系列精心排列的、带着不同情绪和色彩的艺术碎片,拼凑出了一个完整而又多面的世界观。作者的语言有一种复古的韵味,但绝不显得陈旧,而是像被时间打磨过的玉石,温润而有光泽。我尤其欣赏她叙述中那种不动声色的克制,她从不刻意拔高主题,但字里行间流淌出的对生命、对时间的沉思,却自然而然地达到了深刻的层次。读完某个章节后,我常常会放下书本,凝视窗外,试图在自己的日常环境中,找到哪怕一丝与书中描绘的意境相契合的微末之处。这不仅仅是关于植物的记录,更像是一部关于“存在”的私人注脚,引人深思。
评分特别美的一本书,强烈推荐
评分很好
评分为什么得凑十个字~就一个字好
评分搞得像外国人似的。。。。。。
评分基本上属于灌水的书吧
评分好得没得说好得没得说
评分图片很漂亮,东西很不错,喜欢,实在忙,没办法写详细,凑字数吧
评分很好用!而且便宜!超级划算!
评分是正版,等了好多天到的,关注了作者的微博,发现不用买书也行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