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网管天下:网络故障现场处理实践(第4版)》突出实用性、针对性、技术性、经典性,举案说“法”、举一反三,使读者迅速了解导致网络故障的原因,掌握分析和排除网络故障的流程,学会诊断分析工具软件的使用。适合于网络管理员和网络爱好者,也可用于计算机网络的辅助教材。
内容简介
《网管天下:网络故障现场处理实践(第4版)》既对计算机网络故障进行了综述,又分类整理了大量典型的网络故障案例,包括交换机故障、路由器故障、网卡和网络协议故障、物理和逻辑链路故障和线网络故障。突出实用性、针对性、技术性、经典性,举案说“法”、举一反三,使读者迅速了解导致网络故障的原因,掌握分析和排除网络故障的流程,学会诊断分析工具软件的使用,从而及时有效地判断故障、定位故障、隔离故障,并最终排除故障。
作者简介
刘晓辉,衡水学院,继续教育部主任,高级工程师。长期工作在计算机网络教学、实验和管理的第一线,主持筹建了多个大中型网络工程,担任了多个网络项目的论证、招标和验收的评审专家,参与了多个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在《电脑报》和《中国电脑教育报》等报刊发表技术文章数十篇,出版计算机图书五十余部,并多次再版,代表作有“网管天下”系列、“网管宝典”系列、“Windows命令行”系列、“网络工程师实用教程”系列等。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故障概述
1.1 故障主要原因与现象
1.1.1 网络链路
1.1.2 配置文件和选项
1.1.3 网络协议
1.1.4 网络服务故障
1.2 网络故障排除过程
1.2.1 观察故障现象
1.2.2 收集故障相关信息
1.2.3 经验判断和理论分析
1.2.4 列举可能导致故障的原因
1.2.5 实施排错方案
1.2.6 隔离和排除故障
1.2.7 故障排除过程文档化
1.3 故障诊断和排除策略
1.3.1 分层故障排除法
1.3.2 分块故障排除法
1.3.3 分段故障排除法
1.3.4 替换法
1.4 网络拓扑及故障诊断策略
1.4.1 星形拓扑及故障诊断策略
1.4.2 树形拓扑及故障诊断策略
1.4.3 网状拓扑及故障诊断策略
1.5 网络故障的诊断与测试工具
1.5.1 IP信息查看工具——ipconfig
1.5.2 MAC地址解析工具——arp
1.5.3 IP网络连通性测试——Ping
1.5.4 路径信息提示工具——pathping
1.5.5 测试路由路径——tracert
1.6 网络故障的诊断与排错
1.6.1 链路故障
1.6.2 协议故障
1.6.3 配置故障
1.6.4 服务器故障
1.6.5 网络拓扑故障分析
第2章 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故障
2.1 物理链路故障概述
2.1.1 物理链路故障表现
2.1.2 导致物理链路故障的因素
2.1.3 链路最长传输距离
2.2 链路故障诊断工具
2.2.1 MicroScanner2电缆验测仪
2.2.2 Fluke Nettool Series II
2.2.3 Fluke DTX
2.2.4 Fluke FiberInspector Pro
2.2.5 Fluke SimpliFiber Pro
2.2.6 Fluke LinkRunner Pro
2.2.7 Fluke CableIQ
2.2.8 简单网络测试仪
2.2.9 使用LED指示灯查找故障
2.3 双绞线链路故障诊断
2.3.1 接线图
2.3.2 链路长度
2.3.3 衰减
2.4 光纤链路故障诊断
2.4.1 常见光缆链路故障
2.4.2 光缆链路快速测试
2.4.3 光缆链路测试
2.4.4 光纤断面检查
2.4.5 千兆位以太网故障
2.5 物理链路故障排除实践
2.5.1 双绞线链路故障诊断实践
2.5.2 光纤链路故障排除实践
2.6 逻辑链路故障
2.6.1 逻辑链路故障概述
2.6.2 逻辑链路故障诊断与排除
第3章 交换机软件和硬件故障
3.1 交换机故障诊断概述
3.1.1 交换机故障诊断方法
3.1.2 交换机故障诊断顺序
3.1.3 交换机的硬件组成
3.1.4 交换机启动过程和LED状态变化
3.1.5 常用故障诊断命令
3.1.6 将交换机恢复到出厂设置
3.2 交换机故障一般诊断
3.2.1 电源故障
3.2.2 端口故障
3.2.3 接口故障
3.2.4 插槽或模块故障
3.2.5 背板故障
3.2.6 管理引擎故障
3.2.7 线卡故障
3.2.8 系统故障
3.2.9 配置错误
3.2.10 其他因素导致的故障
3.3 交换机故障诊断与排除实践
3.3.1 交换机硬件故障
3.3.2 交换机配置故障
3.3.3 病毒和广播风暴导致故障
3.3.4 密码和软件映像故障
3.3.5 其他交换机故障
第4章 网卡与网络协议故障
4.1 网卡故障
4.1.1 网卡故障概述
4.1.2 网卡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4.2 网络协议故障
4.2.1 网络协议故障概述
4.2.2 Windows TCP/IP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4.2.3 网络协议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第5章 路由器故障
5.1 路由器故障概述
5.1.1 路由器的硬件与寄存器
5.1.2 路由器的启动过程
5.1.3 路由器故障综述
5.1.4 路由器故障诊断
5.2 路由器一般故障
5.2.1 路由器系统崩溃
5.2.2 路由器系统挂起
5.2.3 路由器不引导
5.2.4 路由器连续或循环启动
5.2.5 路由器高CPU占用率
5.2.6 路由器内存分配失败
5.2.7 路由器丢包
5.3 TCP/IP协议故障诊断与排除
5.3.1 诊断TCP/IP协议故障的工具
5.3.2 缩小故障域
5.3.3 解决本地连接故障
5.3.4 解决物理连接故障
5.3.5 解决IP连通性和路由故障
5.4 路由器故障诊断与排除实践
5.4.1 路由器接口故障
5.4.2 路由器内存和映像故障
5.4.3 路由器硬件故障
5.4.4 路由器配置故障
5.4.5 路由器安全故障
5.4.6 恢复路由器丢失的密码
5.4.7 路由器其他故障
5.5 路由器软件映像更新与恢复
5.5.1 选择Cisco IOS软件版本
5.5.2 从另一台设备复制系统映像
5.5.3 路由器的软件更新
5.5.4 使用Xmodem下载映像
5.5.5 从ROMmon模式恢复
Cisco 7200路由器
5.5.6 从ROMmon模式恢复
Cisco 3800路由器
5.5.7 路由器恢复出厂设置
5.5.8 路由器备份和恢复配置文件
5.6 动态路由故障诊断
5.6.1 RIP路由故障诊断流程
5.6.2 EIGRP路由故障诊断流程
5.6.3 OSPF路由故障诊断流程
第6章 无线网络故障
6.1 自治AP故障
6.1.1 自治AP故障诊断
6.1.2 无线AP连接故障
6.2 网状网络故障
6.2.1 LAP故障
6.2.2 LAP加入WLC故障
6.2.3 802.11n速率故障
6.3 无线桥接网络故障
6.3.1 无线网桥LED指示灯
6.3.2 连通性故障诊断
6.3.3 间歇连接故障
6.4 无线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实践
6.4.1 无线网络搭建故障
6.4.2 无线AP故障
6.4.3 无线路由器故障
6.4.4 无线网卡故障
6.4.5 无线天线故障
6.4.6 无线网络连接故障
6.4.7 无线共享Internet故障
6.4.8 无线网络安全故障
6.5 无线客户端故障诊断与排除实践
6.5.1 无线客户端常见故障及排除
6.5.2 Windows 8无线网络连接受限
6.5.3 Windows 8/7无线网络连接故障
6.5.4 Windows XP无线网络连接故障
前言/序言
《服务器运维实战:从零到精通的高可用架构构建与故障排除》 内容概述: 《服务器运维实战:从零到精通的高可用架构构建与故障排除》是一本深度聚焦于实际服务器运维工作,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全面且贴合业务需求的解决方案。本书并非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以解决现实世界中服务器运维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为核心,从基础架构的搭建、性能优化,到复杂的故障诊断与应急响应,层层递进,力求让读者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战技能。 全书内容严谨,结构清晰,逻辑性强。我们摒弃了泛泛而谈的通用性介绍,转而深入剖析每一个环节的关键技术点和实际操作细节。本书涵盖了从初学者入门到资深工程师所需的各类知识,力求让不同经验水平的读者都能从中受益。 核心内容详解: 第一部分:高可用架构的基石——设计与部署 本部分将从设计理念入手,详细阐述如何构建一个稳定、可靠且具备高可用性的服务器架构。我们将深入探讨以下关键内容: 服务器选型与硬件配置: 并非简单罗列硬件参数,而是结合不同业务场景(如Web服务、数据库、缓存、大数据等)的需求,分析CPU、内存、硬盘(SSD、HDD、NVMe)、网络接口等核心硬件的选型原则,以及如何根据预算和性能目标进行最优配置。我们将讨论单点故障的风险,并引出高可用设计的必要性。 操作系统选择与优化: 重点对比主流的Linux发行版(如CentOS/Rocky Linux、Ubuntu Server、Debian)在企业级应用中的优劣,并提供详细的安装、基础配置(网络、用户、权限)以及安全加固指南。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我们将深入讲解内核参数调优(如文件句柄、网络栈、内存管理),以最大化系统性能。 虚拟化与容器化技术: 详细介绍KVM、VMware vSphere等主流虚拟化技术的原理、部署与管理,以及Docker、Kubernetes等容器化技术的实践应用。我们将对比虚拟化与容器化的优缺点,并演示如何在实际环境中构建混合云或多云部署策略,实现资源的灵活调度和隔离。 网络设计与负载均衡: 深入讲解TCP/IP协议栈在服务器通信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如何设计高可用、高性能的网络架构。我们将详细介绍DNS、DHCP、VLAN等网络基础服务,并重点讲解LVS、HAProxy、Nginx等主流负载均衡器的原理、配置与部署,演示如何实现流量的智能分配,提升服务可用性和并发处理能力。 存储方案设计与实践: 针对不同数据量的增长和性能需求,我们将详细介绍本地存储、网络附加存储(NAS)、存储区域网络(SAN)等方案。重点讲解RAID技术(RAID 0, 1, 5, 6, 10)的原理与性能考量,以及LVM(逻辑卷管理)在存储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方面的优势。还将涉及分布式存储系统(如Ceph、GlusterFS)的初步介绍和应用场景。 第二部分:性能的极致追求——监控、调优与容量规划 本部分将聚焦于如何最大化服务器的运行效率,并提前预知和规避潜在的性能瓶颈。 全方位监控体系建设: 详细介绍Prometheus、Grafana、Zabbix、Nagios等主流监控系统的部署与配置。我们将演示如何采集系统资源(CPU、内存、磁盘IO、网络流量)、应用程序性能(Web服务器响应时间、数据库查询效率)、业务指标(用户访问量、交易成功率)等多维度的数据。重点在于如何设置合理的告警阈值,及时发现异常,并构建可视化报表,直观呈现系统健康状况。 性能瓶颈诊断与定位: 讲解使用strace、tcpdump、perf、iotop、vmstat、iostat等工具进行底层性能分析的方法。我们将深入分析CPU、内存、磁盘、网络四大瓶颈的典型表现,并提供针对性的诊断思路和排查步骤。例如,如何通过分析CPU Load Average判断CPU是否成为瓶颈,如何通过内存使用率和Swap情况判断内存压力,如何通过IOPS和吞吐量判断磁盘性能,如何通过网络延迟和丢包率判断网络问题。 应用层性能调优: 针对常见的Web服务器(Nginx、Apache)、数据库(MySQL、PostgreSQL)、缓存(Redis、Memcached)等,提供详细的配置调优指南。例如,Nginx的worker_processes、worker_connections、keepalive_timeout等参数的含义与调整;MySQL的innodb_buffer_pool_size、query_cache_size等参数的优化;Redis的maxmemory、maxclients等参数的设置。 系统级性能优化: 深入讲解Linux内核参数的调优,如net.ipv4.tcp_tw_reuse、net.core.somaxconn、fs.file-max等,并解释其背后的原理。还将涉及I/O调度器的选择与配置,以及文件系统(ext4, XFS)的优化。 容量规划与预测: 基于历史监控数据,讲解如何进行容量规划。我们将介绍趋势分析、增长模型等方法,帮助读者预测未来的资源需求,提前进行扩容或优化,避免因资源不足导致的服务中断。 第三部分:从容应对——故障排除、应急响应与灾难恢复 本部分将是本书的重中之重,系统地讲解如何有效地处理各种服务器故障,并将目光放得更长远,探讨灾难恢复策略。 典型故障场景分析与排查: 网络故障: DNS解析失败、端口不通、丢包、延迟过高、带宽占满等,提供逐层排查的思路和工具(ping, traceroute, netstat, ss, mtr)。 系统故障: CPU占用率持续100%、内存耗尽、磁盘空间不足、进程僵死、服务无法启动等,提供分析日志、使用系统工具(top, htop, ps, free, df, du, journalctl, dmesg)进行诊断。 应用故障: Web服务无响应、数据库连接失败、API调用超时、业务逻辑异常等,讲解如何分析应用日志、访问应用程序的监控指标,以及使用调试工具。 安全事件: 账号被盗、恶意软件感染、DDoS攻击等,提供基本的安全审计和事件响应流程。 日志分析的艺术: 详细介绍Linux系统日志(syslog, journald)、应用日志(Web服务器日志、数据库日志)的收集、存储与分析。讲解如何利用grep, awk, sed, Elasticsearch, Logstash, Kibana (ELK) 等工具高效地定位问题。 应急响应预案与演练: 强调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流程和手册的重要性。我们将演示如何制定故障分级、沟通机制、问题升级、回滚方案等,并通过模拟演练来提升团队的应急处理能力。 自动化运维与故障自愈: 介绍Ansible、SaltStack等配置管理工具在自动化部署、配置变更中的应用,以及如何结合脚本和监控系统实现部分故障的自动检测与恢复。 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 详细讲解全备、增量备份、差异备份的区别与应用场景。演示使用rsync、tar、mysqldump、pg_dump等工具进行数据备份,并讲解如何定期进行恢复演练,确保备份的有效性。 高可用集群与容错设计: 深入讲解Keepalived、Corosync、Pacemaker等高可用集群软件的原理与配置,实现服务或节点的故障转移。同时,也会涉及MySQL主从复制、读写分离,以及数据库集群(如Galera Cluster)等容错方案。 灾难恢复(DR)计划: 讲解如何设计一套完整的灾难恢复计划,包括RPO(恢复点目标)和RTO(恢复时间目标)的确定,异地备份、业务连续性(BCP)等概念,并介绍冷备、热备、温备等不同级别的灾难恢复方案。 本书特点: 实战驱动: 所有内容都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场景,提供大量可复制的命令、配置示例和操作步骤。 案例丰富: 穿插多个真实世界的故障排除案例,帮助读者理解问题产生的根源,学习解决思路。 工具精讲: 深入讲解常用的Linux系统工具和第三方运维软件,让读者掌握高效排查问题的利器。 循序渐进: 从基础概念到高级技巧,逻辑清晰,由浅入深,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 前瞻性: 涵盖虚拟化、容器化、自动化运维等前沿技术,助力读者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服务器运维实战:从零到精通的高可用架构构建与故障排除》将是每一位致力于提升服务器运维能力,构建稳定、高效、高可用IT基础设施的专业人士不可或缺的参考手册。本书的宗旨是赋能读者,让大家在面对复杂的服务器环境和层出不穷的故障时,能够自信、从容地应对,确保业务的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