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畅销多年,累计销量达100多万册,名副其实的“听力王”! ◆2015年全新修订重磅来袭! ◆名师带您练听力,水平想不提高都不可能! ◆附送光盘1张纯正美音,原汁原味,地道标准! ◆每册24套听力题,让你有充足的题目练练练! ◆基础+提高满足您各阶段的听力需求 ◆《全新英语听力》,真正提高您英语听力水平的制胜法宝!
内容简介
《全新英语听力》具有以下特色: 1最全面的听力材料:集广泛性、实用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时尚性于一身的听力原材料,涵盖了包括时事政治,财经金融,文化艺术,体育娱乐,科技教育,环境健康及与学生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2最科学的编写思路:为了给一年级到高三的学生循序渐进地更好地练习听力,我们将套书分为基础版和提高版两个版本。每套题约10-20分钟。基础版的练习,用作基础阶段的听力训练;提高版的练习,用作加强阶段的巩固和提高训练。
内页插图
目录
听力测试题/听力原文与参考答案
Unit 1 Visiting relatives
Unit 2 Our animal friends
Unit 3 Friends from around the world
Unit 4 Do you like your job?
Unit 5 My newflat
Unit 6 Differentplaces
Unit 7 Signs aroundus
Unit 8 Eatinghealthily
Unit 9 Food around theworld
Unit 10 A birthdayparty
Unit 11 What happened?
Unit 12 What do we need to do?
Unit 13 Shanghai
Unit 14 Films
Unit 15 Shopping
Unit 16 What to wear?
Unit 17 To be good toothers
Unit 18 Forests
Unit 19 What will our life be like in the future?
Unit 20 A more enjoyablelife
Unit 21 That’s important!
Unit 22 Pollution
Unit 23 Interestingthings
Unit 24 Different cultures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针对名为《全新英语听力:七年级(基础版 修订版)》的图书,但内容完全不涉及该书的图书简介,专注于其他领域的详细介绍: --- 《跨越边界:全球史中的文化交融与思想碰撞》 内容导览与价值主张 本书旨在为渴望深入理解人类文明演进脉络的读者,提供一部宏大而细腻的全球史叙事。我们聚焦于不同文明体系在历史长河中如何相互接触、碰撞、学习与融合的过程,揭示那些塑造了我们今日世界的关键转折点。本书摒弃了传统以单一国家或区域为中心的史观,力求构建一个多中心、网络化的历史图景,强调全球性力量(如贸易路线、宗教传播、技术扩散)对地方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一部分:古代文明的根基与早期连结 (约公元前3000年 - 公元500年) 第一章:文明的摇篮与早期交流网络 本章首先描绘了美索不达米亚、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以及黄河流域等早期核心文明的独特发展轨迹。我们不仅探讨了它们的政治结构、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更重要的是,分析了早期跨区域的物产交换和技术传播。例如,青铜冶炼技术如何从近东扩散至爱琴海地区,以及早期文字系统在不同文明间的借鉴与演化。 第二章:轴心时代的精神革命与思想远播 重点分析了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轴心时代”。苏格拉底、佛陀、孔子等思想巨匠的出现,不仅重塑了各自的文化形态,更为后续的文明交流奠定了精神基础。本章将详细考察这些哲学和宗教思想如何通过丝绸之路的前身——游牧民族的迁徙路线和早期商业网络——逐渐向外渗透,为欧亚大陆的思想版图打下基础。 第三章:帝国的扩张与地中海世界的融合 聚焦于波斯帝国、希腊化世界以及罗马帝国的兴衰。这些庞大帝国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内部的“全球化”进程。通过对罗马法、希腊哲学、东方香料和丝绸的贸易路线的剖析,展示了军事征服如何意外地成为了文化和经济整合的催化剂。我们深入探讨了基督教如何在这一多元的帝国体系中崛起并最终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部分:中世纪的转型与欧亚的互动 (约公元500年 - 公元1500年) 第四章:伊斯兰的崛起与知识的桥梁 伊斯兰教的迅速扩张及其建立的哈里发国,构成了中世纪早期最重要的全球性事件之一。本章将详细阐述伊斯兰文明在保存和发展古典遗产方面的关键作用。从巴格达的“智慧宫”到伊比利亚半岛的学术中心,阿拉伯学者对数学、医学、天文学的贡献,构成了连接东西方知识体系的桥梁。 第五章:东方的辉煌与内向的整合 本部分转而关注东亚的宋元时期。中国的技术创新,如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不仅改变了自身的社会结构,更通过贸易网络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我们将探讨中国复杂的朝贡体系,及其在维系东亚文化圈稳定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第六章:跨大陆的连接:蒙古帝国与世界市场的初现 蒙古帝国的建立,虽然带来巨大的破坏,却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将欧亚大陆连接起来。本书将批判性地考察“蒙古和平”(Pax Mongolica)对贸易畅通、人员流动(如马可·波罗的旅行)和疾病传播(如黑死病)的复杂影响,这是早期全球联系的集中体现。 第三部分:新旧世界的交汇与全球体系的奠基 (约公元1500年 - 公元1800年) 第七章: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与地理观念的重塑 详尽分析了15世纪末开始的欧洲探险活动。这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技术积累(造船、航海术)、经济动机(对贵金属和香料的渴望)和宗教使命感的综合产物。本章将重点关注哥伦布交换(Columbian Exchange)——动植物、疾病和人口的跨洋流动——如何永久性地改变了全球的生态和人口结构。 第八章:商业革命与早期资本主义的全球根源 探讨了跨大西洋奴隶贸易、白银的全球循环(特别是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以及早期特许公司的兴起。这些经济活动奠定了现代资本主义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制造了巨大的不平等和人类悲剧。我们将比较欧洲、亚洲和美洲在这一时期财富积累模式的差异。 第九章:启蒙运动与普遍性思想的传播 启蒙运动的思想(如自然权利、社会契约论)并非仅仅是欧洲内部的思辨,它们是全球文化互动的结果(例如对美洲原住民和非州社会的观察对卢梭思想的影响)。本章将考察这些思想如何反作用于殖民地,成为独立运动的理论武器,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变革浪潮。 第四部分:工业化、帝国主义与现代世界的形成 (约公元1800年 - 20世纪初) 第十章:工业革命的扩散与权力结构的倾斜 工业革命的中心在英国兴起后,技术和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如何导致了西方世界与其他地区的权力关系发生根本性转变。本章将分析铁路、电报等新技术如何加速了信息的流通和帝国的控制能力,以及非西方社会(如日本明治维新)如何被迫或主动地参与到这场全球性的技术竞赛中。 第十一章:全球帝国主义的逻辑与反抗 本章深入剖析19世纪末“瓜分世界”的现象。我们不仅描述了殖民地的建立,更重要的是分析了支撑帝国统治的意识形态(如社会达尔文主义、种族等级论)的构建,以及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出现的各种复杂的抵抗运动及其思想根源。 第十二章:科学、文化与全球艺术的交融 探讨在现代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中,全球性的科学发现(如进化论、相对论的早期影响)如何挑战传统信仰。同时,分析了异域文化对现代艺术(如印象派、野兽派对非洲雕塑的借鉴)的冲击与启发,展示了文化领域的复杂互动。 --- 本书特色 宏观视野与微观案例的结合: 本书在构建宏大叙事的同时,精心挑选了多个关键的“交汇点”作为微观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例如:怛罗斯之战对造纸术西传的影响、威尼斯在东西方贸易中的中介角色、鸦片战争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冲击等,使读者能够在具体的历史事件中体会全球联系的复杂性。 多源史料的整合: 叙事综合了考古学发现、贸易记录、宗教文献、个人游记以及现代人类学研究的成果,力求提供一个更立体、少有偏见的全球历史图景。 关注“流动性”而非“断裂性”: 我们强调历史的连续性,关注人、物、思想在地理空间上的流动如何驱动了历史的进步与变迁,而非简单地将历史划分为孤立的“盛世”或“衰落期”。 对后殖民视角的回应: 本书特别关注那些在传统史观中处于边缘地位的地区和人民的能动性,探讨他们在面对外部冲击时所采取的适应、抵抗与重塑自我的复杂过程。 适合读者: 适用于对世界历史、文化人类学、国际关系史有浓厚兴趣的大学生、历史爱好者,以及所有希望超越区域限制,理解现代世界复杂起源的读者。本书提供了理解全球化现象的历史深度和广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