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評分新輯紅雨樓題記
評分清代修《四庫全書》時,此書已殘缺不全。現在所能見到的刻本有道光末年吳式芬刻本和光緒十四年(1888年)陸氏十萬捲樓刻本,吳刻本完整者僅捲五、捲七、捲八、捲十三、捲十四、捲十九、捲二十,其餘幾捲也都殘缺不全,捲十一、捲十六、捲十七三捲則全佚,十萬捲樓刻本所收碑文錯簡,訛誤之處也不少。[1]
評分編輯
評分 評分版本
評分 評分全書共二十捲,著錄從秦石鼓文、詛楚文到五代石刻文字的目錄,除碑刻外也包括少量銅鉦、銅鍾、鐵器的銘文,還選取瞭一些法貼。書按南宋地方行政區劃編排,將保存於每縣的石刻名目依年代順序排齣。南宋王象之《輿地碑記目》也按地方列碑目,但隻限南方,而陳思則把河淮以北也收入其內。凡地點不詳的石刻都列在第二十捲之中。每條石刻名稱之後,列有摘抄自各傢的題跋,主要有《集古錄》、《金石錄》、《隸釋》、《隸續》,還有《諸道石刻錄》、《訪碑錄》、《京兆金石隸》、《復齋碑錄》、《曾南豐集古錄》、《資古紹誌錄》等。這些書多早已亡佚,通過《寶刻叢編》方能部分地保存至今。此書在清代修《四庫全書》時已殘缺不全。吳刻本完整者僅第五、七、八、十三、十四、十九、二十捲,其餘幾捲也都殘缺不全,第十一、十六、十七三捲則全佚。
評分明代著名藏書傢徐(火+勃)的藏書題跋,由文獻學傢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圖書館館長馬泰來先生整理校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