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推荐一:汉语学界著名佛教学者、佛学诠释学的倡导者、哲学家吴汝钧代表作。
推荐二:作者细致地研究了儒家的义理之学、佛学的判教说和西方的哲学诠释学,博采三家之长,在继承传统研究方法和采用现代学术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从佛学哲学诠释和佛学文献诠释两个方面来解读佛学思想,史料与思想并重。
推荐三:随文配有200余条佛教术语的名词解释,为读者提供准确理解佛学的方便途径,并为这些术语的逻辑关系和逻辑论证配上图示,直观而精准,兼顾学术性和可读性。
内容简介
《佛教的概念与方法》是著名佛教学者、哲学家吴汝钧的佛教研究专著,初版于 1988 年,2000 年修订,兼用概念解释和逻辑论证两种方法来解读佛学思想,是运用西方哲学方法研究佛学的优秀范本。
《佛教的概念与方法》根据不同主题,重新编排吴汝钧先生多年来撰写的佛学研究论文汇集而成。按内容分为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两部分,兼用概念诠释和逻辑论证的方法,比如借鉴主客二分法来诠释十二因缘,用直接、间接知识来对比解释现量、比量,阐释龙树的三谛论证、陈那的逻辑、法称的认识论则采用西方哲学的形式逻辑、符号逻辑、真值函蕴系统三个角度,既避免了只用佛教话语容易导致的狭隘观点,又澄清了许多西方佛学研究者的知识论框架容易造成的误解和曲解。阐释转识成智理论则分为原因、方法、理论根据、理论困难以及解决方法等明确的步骤,让读者熟悉问题背景、解决思路、论证过程和最终结论。对禅宗、华严宗、天台宗的研究则既用逻辑论证教义,又有禅诗譬喻佛理,兼有哲学研究和文学欣赏的双重优势。
《佛教的概念与方法》析解名词,简练精准;论证观点,理据翔实。作者悉心研究儒家的义理之学、佛学的判教说和西方的哲学诠释学,博采三家之长,从佛学哲学诠释和佛学文献诠释两方面来解读佛学思想,200余条佛教术语的关系和逻辑论证过程配有文字说明和图解,学术性和可读性相得益彰。
作者简介
吴汝钧,(1946— ),台湾著名佛教学者、哲学家,其研究专精于佛教,并旁及儒学、道家哲学、京都哲学、现象学、怀特海过程哲学。曾于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留学,研究梵文、藏文、佛教逻辑、哲学方法论。历任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香港浸会大学哲学教授、香港能仁书院哲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宗哲系教授。长期从事佛经编译、佛教哲学方法论和东西方哲学融通等研究工作,在佛学研究上提出文献学与哲学分析双轨研究法,目前着力于纯粹力动现象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有学术专著40 余部、译著 4 部、编著 5 部。
已出版作品:《佛学研究方法论》《西方哲学析论》《中国佛学的现代诠释》《儒家哲学》《老庄哲学的现代析论》《金刚经哲学的通俗诠释》《纯粹力动现象学》《佛教中观哲学》《佛教思想大辞典》等。
目录
修订版序
初版序
第一篇 印度佛教之部
一、论十二因缘
二、印度大乘佛教思想的特色
三、佛三身说
四、般若经的空义及其表现逻辑
五、从逻辑与辩证法看龙树的论证
六、龙树之论空假中
七、否定式与中观辩证法有关年代的话
八、唯识宗转识成智理论之研究绪论
九、陈那的逻辑
十、法称的认识论
十一、Pratyaksa 与知觉
十二、“爱”的讨论
十三、印度佛教哲学名相选释
第二篇 中国佛教之部
十四、龙树与天台哲学
十五、天台宗哲学名相选释
十六、龙树与华严哲学
十七、华严宗的相即逻辑
十八、达摩禅
十九、从哲学与宗教看寒山诗
二十、禅佛教哲学术语选释
二十一、佛教的真理观与体用问题
二十二、宗密的灵知与王阳明的良知的比较研究
附 录
出版后记
精彩书摘
一、论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梵文为(dvāda?āngika-pratītya-samutpāda);这是原始佛教的极其重要的观念,以十二个因果的条件而成一系列,解释人生的种种苦痛与烦恼的起源。这亦是佛祖释迦牟尼觉悟的内容,他觉悟到这个真理,即成正觉。这十二个因果关系的条目为:(1)无明(梵avidyā);无知的状态。(2)行(samskāra);潜在的意志活动。(3)识(vij?ānā);认识分别作用。(4)名色(nāma-rūpa);名称与形态;精神与物质;心与身。(5)六入(sadāyatana);六种认识机能:眼、耳、鼻、舌、身、意。(6)触(spar?a),感官与对象的接触。(7)(vedanā),由接触而起的感受。(8)爱(trsnā);盲目的占有欲。(9)取(upādāna);执着。(10)有(bhava);生命存在。(11)生(jāti);出生。(12)老死(jarā-marana);老去、死亡。此中的因果关系是由无明为因,而引致行为果,……而引致生为果;生即是生命的诞生;生命诞生下来即在生死世间轮转,而老死,而又再生,……无有了时。《长阿含经》卷一谓:“太子(释迦牟尼成佛前为太子)……作是念:众生可愍,常处暗冥,受身危脆,有生有老有病有死。众苦所集,死此生彼,从彼生此,缘此苦阴,流转无穷。……生死从何缘而有?即以智慧观察所由。从生有老死,生是老死缘;生从有起,有是生缘;有从取起,取是有缘;……行从痴(无明)起,痴是行缘。……尔时菩萨(即太子)逆顺观十二因缘,如实知如实见已,即于座上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正大藏经》第一卷第七页中、下)
按原始佛教的文献对于十二因缘没有详细的解释,一般都以之为释迦牟尼成道觉悟的内容,至其具体的所指,则有种种说法。通常是以生物学的胎生的观点来理解。如日本学者高楠顺次郎视无明与行为过去阶段。识是个别存在的第一阶段,是婴儿最初的觉识;名色是心灵(名)与身体(色)的首次结合;六入是六种感觉器官的形成;触相当于婴儿的一两岁时期,其间六入已有活动,以触为盛,开始与外界接触。而由识到触,又代表由过去到现在的五种过程、效果。受则是三至五岁,此时生命个体可有意识地感受外界的现象。由这阶段开始,个体进入自我创造期。爱是在受中若觉是乐,则爱著之;取是执取受的对象;有是存在的形成。由爱到有是现在阶段,表示成熟的生命活动。有是现在与未来的连系。生与老死则是说未来的。(参看其名著:The Essentials of Buddhist Philosophy。)另一学者中村元则以为无明与行是生命个体的过去的因。识是受胎时的最初的一念;名色是生命个体在母胎中的心作用与身体发育的阶位;六入是六根渐渐具备;触是二至三岁阶段,开始接触物事,识别苦乐;受是六至七岁。由识到受合起来是现在的果。爱是十四、十五岁以后,能够避苦求乐;取是执着所欲者。爱与取是现在的因。这中间经过有,过渡到生、老死的未来的果。(参看他所编著的《新佛教辞典》。)
对于这两个日本学者的解释,我都不感满意。这都是旧的看法。我以为,十二因缘其实可以形而上的精神一面来看,这样更能建立释迦的深刻的人生智慧,亦更能与原始佛教的无我的立场相应。释迦牟尼是从现实的人生的苦痛烦恼处开始反省的,他的理解是,人生之所以有苦痛烦恼,主要因为有我,这即是个体生命,一般所谓灵魂,由此而积造恶业,召感身体,在生死界中轮转。这即是“有”。要消除苦痛烦恼而得解脱,必须要破这个“有”的自我,即要“无我”。要无我,即要在我的成立处破它,由此即有“有”之前的一连串的因缘,以至于不可解的无明。“有”之下是受胎而生,而开出轮回。故“有”是轮回主体。这点能接受,则十二因缘的十二个因果环节可作这样理解:由无明起,宇宙本来是一个大混沌;一团漆黑。此中没有方向,也没有光明。由无明到行,开始由混一的状态转向分化,有些盲目的意志活动在翻滚。由行到识,
这些盲目的意志活动凝结成稍具固定方向的认识活动。但这只是妄情妄执的认识,只是一种虚妄的执取,执取外界种种为有其自性而已,并无所谓认识。执取的认识活动开始后,便有进一步具体化的表现,此中即分开执取的主体与被执取的客体(此中的主客只是泛说,并无其本分的意思),或者说,有形式与物质的出现,这即是识之下的名色。另一方面,对于这客体的认识,必要借主体的认识机能:眼、耳、鼻、舌、身、意。前五者对应于物质,后之意则对应于形式。这即是六入。必须要说的是,这六入仍不是一种具形的认识机能,而只是一种潜势,一种执取的潜势而已。其时自我灵魂尚未形成,何来具形的认识机能呢?六入既成,即展开对外界的搜索执取活动。由触而受,由受而爱,由爱而取,这都是很自然的现象,自然生命的表现即是如此。接触之便有感受,或是顺的,或是逆的;顺即是乐,逆即是苦。趋乐而厌苦,那也是自然的。故有爱,有憎。爱即取之,憎即舍之。故最后还归于执取,以至执取整个自己,这便是自我的出现,灵魂的形成。或者说,这便是个体生命的形成。执取可以有表面的,亦可以有深沉的;可以是零碎的,亦可以是全面的。
深沉而全面的执取,即是对自我的执取,而成个体生命。这即是“有”。有而生,积无量数的恶业而成的个体生命受胎而生,由生而老死。老死后精神的个体生命不随物理的生命个体老去腐化而消逝,却成一无主之孤魂,本着其恶业向另一现成的生命个体受胎而生,在生死的世间轮转。
二、印度大乘佛教思想的特色
本文的目的,是要检讨现代学者的说法,并就有关经论自身的说法,来看大乘佛教思想的特色。首先,我们要对大乘佛教的兴起,作一简单的交代。又本文所谓大乘佛教,指在印度发展者而言。
(一)大乘佛教的兴起
大乘佛教是印度佛教内部的一个重要的宗教运动,对佛教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但它在印度的兴起的历史,并不明朗。现代学者多以为它的兴起,大抵是在纪元前一世纪至纪元后一世纪一段时期。若追寻其渊源,则可更推前至佛灭后一世纪。在那个时期,佛教分裂为十八个或更多个学派,各有其特异的教理。其中的十一个学派,被视为保守的正统者;这正统即后来所谓“小乘”之意。其余的七个学派,由大众部(Mahāsāghika)领导,表现较开放的态度。这大众部便是大乘佛教的发端。
在思想上,大众部一方面批评保守者的阿罗汉(arhant)的狭隘的理想,一方面发挥空的义理,认为真正的佛陀是超现世的,历史的释迦牟尼不过是他的示现而已。他们又提出菩萨(bodhisattva)的理想人格,认为菩萨的道路,是人人可行的。
一个学派的思想特色,与其兴起的真正原因,自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但我们不能对大乘佛教兴起的真正原因,有很多的知识。不过,孔兹以为,有两点是可确定的。其一是阿罗汉的理想已到了山穷水尽的阶段;其二是在家信众的压力。关于第一点,阿罗汉所表示的独善其身的出世的理想,
在佛灭后三四百年后,已渐失去其魅力,也越来越少僧人达到这个目标。代之而起的,是菩萨的理想。关于第二点,人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与法(dharma)齐平。出家僧众不再单独享有被尊崇被重视的权利。而在在家信众中,也出现不少杰出的人物,经典中的维摩诘(Vimalakīrti),即是一个显明的例子。佛教的宗教意义,已不能再拘限于僧人与僧院方面了。在家信众开始积极参与种种的宗教活动。(注一)
随着宗教的发展,思想也渐趋成熟。由纪元前一世纪至纪元后三世纪,不少大乘经典先后出现。最先出现的是《般若经》(Praj?āpāramitā-sūtra),跟着有《维摩经》(Vimalakīrti-nirde?a-sūtra)、《法华经》(Saddharma-pundaīr ka-sūtra)、《阿弥陀经》(Sukhāvaīt vyūha-sūtra)、《十地经》(Das abhūmika-sūtra)等初期大乘经典。此中自以《般若经》为代表。此经最初由少量渐次附加,至七世纪左右而成一大丛书。其空的思想,一般认为是大乘佛教的基本教理。
其后有南印度出身的龙树(Nāgārjuna),在哲学方面发挥空的思想。他著有《中论》(Madhyamaka-kārikā)及《回诤论》(Vigrahavyāvartani),批判部派小乘的谬见,建立中道观,而名之为缘起、假名、空。
龙树以后续有大乘经典出现,如《涅槃经》(Mahāparinirvānasūtra)、《胜鬘经》(?rīmālādevī-simhanāda-sūtra)、《解深密经》(Samdhi-nirmocana-sūtra)、《楞伽经》(La kāvatāra-sūtra)。其中的《解深密经》的唯识说,有弥勒(Maitreya)、无著(Asanga)、世亲(Vasubandhu)等人发扬,其代表作分别为:《大乘庄严经论》(Mahāyāna-sūtrālamkāra)、《摄大乘论》(Mahāyānas amgraha)及《唯识三十颂》(Trim?ikāvij?aptimātratāsiddhi)。其主旨是以识来解说世间现象。
……
前言/序言
佛教的概念与方法(修订版)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佛教的概念与方法(修订版)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