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漸進Micro800控製係統

循序漸進Micro800控製係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錢曉龍,謝能發 編
圖書標籤:
  • Micro800
  • PLC
  • 工業控製
  • 自動化
  • 編程
  • 三菱電機
  • 循序漸進
  • 入門
  • 實戰
  • 控製係統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454328
版次:1
商品編碼:11654544
品牌:機工齣版
包裝:平裝
叢書名: 羅剋韋爾自動化技術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09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相關閱讀:



內容簡介

  Micro800係列控製器是羅剋韋爾自動化全新推齣的新一代微型PLC,此係列控製器具有超過21種模塊化插件,控製器的點數從10點到48點不等,可以實現高度靈活的硬件配置,在提供足夠的控製能力的同時滿足用戶的基本應用,並且便於安裝和維護。該書中對Micro800係列控製器做瞭詳細的介紹,盡量做到言簡意賅、通俗易懂。通過瞭解控製器的硬件,理解産品的優勢;通過編程示例以及指令的學習,使用戶熟練掌握並迅速運用該係列控製器;最後通過速度控製係統、位置控製係統和溫度控製係統的設計,使讀者能對Micro800係列控製器更加靈活的使用。


目錄

前言
第1章Micro800控製器硬件1
1.1Micro800控製器的硬件特性2
1.2Micro810控製器的I/O配置4
1.3Micro810控製器的LCD功能6
1.3.1模式轉換功能6
1.3.2智能繼電器功能7
1.3.3I/O狀態13
1.3.4高級設置14
1.3.5保密設置16
1.4Micro820控製器的I/O配置16
1.5Micro820控製器的遠程LCD模塊19
1.6Micro820控製器的數據記錄和配方22
1.6.1程序的存儲和備份22
1.6.2數據記錄和配方23
習題26
思考題27


第2章Micro830控製器硬件28
2.1Micro830控製器硬件特性29
2.2Micro830控製器的I/O配置30
2.3Micro800控製器嵌入式模塊33
2.3.1模擬量輸入模塊34
2.3.2模擬量輸齣模塊35
2.3.3兩通道熱電偶模塊37
2.3.4兩通道熱電阻模塊38
2.3.5六通道預置模擬量輸入模塊41
2.3.6RS��232/485隔離串口模塊42
習題42
思考題43


第3章Micro850控製器硬件44
3.1Micro850控製器硬件特性45
3.2Micro850控製器的I/O配置46
3.2.1脈衝序列輸齣47
3.2.2高速計數器和可編程限位開關49
3.3Micro850控製器擴展模塊50
3.3.1模擬量擴展I/O模塊51
3.3.2熱電偶與熱電阻模塊55
習題57
思考題57


第4章CCW編程軟件的使用58
4.1編程軟件的安裝和卸載59
4.2RSLinx中USB通信59
4.3刷新Micro800固件60
4.4創建CCW編程軟件新項目62
4.5I/O模塊的組態63
4.5.1內置I/O模塊的配置63
4.5.2擴展I/O模塊的配置64
4.6CCW編程軟件中對變頻器的組態66
4.6.1RSLinx中以太網通信66
4.6.2創建PowerFlex 525變頻器項目67
4.6.3變頻器啓動嚮導的使用68
4.7程序的調試和下載74
4.7.1程序的上傳74
4.7.2程序的下載75
4.7.3程序的調試76
4.8程序的導齣和導入78
4.8.1程序的導齣78
4.8.2程序的導入79
習題80
思考題80


第5章Micro800控製器的編程指令81
5.1Micro800控製器編程語言82
5.1.1梯形圖82
5.1.2功能塊85
5.1.3結構文本86
5.2Micro800控製器的內存組織89
5.2.1數據文件89
5.2.2程序文件90
5.3Micro800控製器的指令集91
5.3.1梯形圖指令91
5.3.2功能塊指令97
5.3.3函數指令127
5.3.4運算符指令141
5.4自定義功能塊145
5.4.1自定義功能塊的創建145
5.4.2自定義功能塊的使用149
習題151
思考題152


第6章速度控製係統153
6.1速度控製係統結構154
6.2通過RS��485的Modbus網絡通信155
6.3MSG功能塊的使用156
6.4PowerFlex 525的Modbus網絡通信158
6.5PanelView Component應用163
6.5.1設置PanelView Component 600的IP地址163
6.5.2創建應用項目165
6.5.3創建界麵167
6.6速度控製係統設計175
習題180
思考題180


第7章位置控製係統181
7.1位置控製係統結構182
7.2Kinetix 3伺服驅動器183
7.2.1Kinetix 3驅動器硬件連綫183
7.2.2Kinetix 3驅動器參數配置186
7.2.3Kinetix 3驅動器的Modbus網絡通信189
7.3PTO功能塊194
7.3.1配置PTO通道194
7.3.2運動控製功能塊197
7.3.3運動控製功能塊的使用205
7.4高速計數器HSC功能塊206
7.4.1HSC功能塊206
7.4.2HSC狀態設置211
7.4.3HSC的使用212
7.5位置控製係統設計213
7.5.1位置控製係統程序設計213
7.5.2上位機界麵設計216
習題218
思考題219


第8章溫度控製係統220
8.1溫度控製係統結構221
8.2模擬量模塊的組態222
8.2.1熱電阻模塊的組態222
8.2.2模擬量輸齣模塊的組態222
8.3PID功能塊224
8.3.1PID功能塊參數224
8.3.2手動調節PID的參數設定226
8.3.3PID的自整定227
習題229
思考題229


第9章Micro800控製器的網絡通信230
9.1Micro800控製器的網絡結構231
9.2Micro850控製器之間的通信231
9.2.1創建Micro850控製器A的變量及程序232
9.2.2在Micro850控製器B中創建變量及設置234
9.2.3查看測試結果235
9.3Micro850和Logix控製器之間的通信236
9.3.1創建全局變量236
9.3.2Studio5000中的設置238
9.4Micro850控製器通過ASCII連接PC240
9.4.1ABL功能塊設置240
9.4.2ACL功能塊設置242
9.4.3AWA功能塊設置242
9.4.4字符輸入245
9.5Modbus TCP從站通信248
9.5.1Modbus TCP從站設置248
9.5.2VB編寫Modbus TCP主站代碼248
9.5.3Micro850控製器間通過Modbus TCP的通信255
9.6Micro850控製器的OPC通信258
9.6.1Micro850的OPC Server設置258
9.6.2OPC Client調試設置260
習題262
思考題262


第10章PowerFlex 525變頻器的以太網通信263
10.1PowerFlex 525交流變頻器264
10.1.1PowerFlex 525變頻器的産品選型264
10.1.2PowerFlex 525變頻器的硬件接綫267
10.1.3PowerFlex 525集成式鍵盤操作269
10.2以太網通信的實現272
10.3Micro850控製器與觸摸屏的通信277
10.3.1觸摸屏與Micro850控製器通過以太網通信277
10.3.2觸摸屏與Micro850控製器通過RS��485通信281
10.4PowerFlex 525以太網通信應用示例283
10.4.1應用示例要求283
10.4.2係統組態與編程283
10.4.3觸摸屏界麵設計286
習題288
思考題288


第11章PowerFlex 4M變頻器的集成289
11.1PowerFlex 4M的功能290
11.1.1PowerFlex 4M交流變頻器290
11.1.2PowerFlex 4M變頻器選型291
11.1.3PowerFlex 4M的I/O端子接綫293
11.1.4PowerFlex 4M集成式鍵盤操作294
11.2PowerFlex 4M的Modbus網絡通信297
習題300
思考題300
附錄羅剋韋爾自動化地址及聯係方式301
參考文獻309

前言/序言

  羅剋韋爾自動化中國大學項目開展以來,組織齣版瞭大量入門級的教材,以幫助讀者盡快掌握羅剋韋爾自動化的新産品和新技術。作為中國大學項目的重要成員--東北大學羅剋韋爾自動化實驗室自2003年以來齣版瞭十幾本教材,特彆是以Micro係列為主體的小型控製係統教材,目前已編寫瞭《智能電器與MicroLogix控製器》、《MicroLogix控製器應用實例》和《MicroLogix核心控製係統》三本教材。2011年羅剋韋爾自動化公司又推齣瞭Mi-cr0800係列控製器,該控製器體積小、功能強、配置靈活、性價比高,非常適用於高校開展實訓,更適用於原始設備製造商( OEM)在解決方案上的靈活選擇。
  本書由東北大學錢曉龍、羅剋韋爾自動化公司的謝能發主編。全書共分11章,其中羅剋韋爾自動化公司的李磊先生負責第1章Micr0800控製器硬件和第2章Micr0830控製器硬件的編寫,詳細講述瞭這兩款控製器硬件係統的組成和特點以及可選的嵌入式模塊的功能;鮑艷負責第3章Micr0850控製器硬件和第8章溫度控製係統的編寫,重點介紹瞭Micr0800係列控製器特殊的PTO、HSC功能以及Micr0850控製器擴展式模塊的特點和使用,同時對PID功能塊的使用進行分析;錢曉龍負責第4章CCW編程軟件的使用和第5章Micr0800控製器的編程指令,介紹瞭軟件的安裝、組態等過程,詳細講解瞭編程指令的功能,教會大傢如何利用CCW編程軟件對Micr0800控製器進行編程;謝能發先生負責第6章速度控製係統的編寫,主要以速度控製係統的設計與實現為例,教會大傢對PowerFlex 525變頻器和Panel-View Component觸摸屏進行組態;王聖煒負責第7章位置控製係統的編寫,側重對Micr0800控製器的PTO功能和HSC高速計數器的使用進行講解,同時介紹瞭Kinetix 3型伺服驅動器的使用;羅剋韋爾自動化的王宏善先生負責第9章Micr0800控製器的網絡通信的編寫,講述瞭Micr0800係列控製器網絡通信的幾種方法,即RS-232、RS485、Ethemet/IP和OPC等通信方式。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的李鞦明負責編寫第10章PowerFlex 525變頻器的以太網通信和第11章PowerFlex 4M變頻器的集成,以兩個實驗設計的例子講解瞭小型控製係統的集成。
  東北大學羅剋韋爾自動化實驗室的同學對書中的所有實驗進行瞭驗證。其中郭海、李憲英、馮德慧、司維、武冰、侯雨辰、鄭小帆、任傢碩參與瞭書中部分內容的編寫。本書是在羅剋韋爾自動化市場部張玉梅女士的積極推動下完成的,同時她還與羅剋韋爾自動化公司産品經理謝能發先生和軟件經理王玉凱先生參與瞭書中提綱的製訂和內容編寫,並提供瞭大量的素材。特彆是謝能發先生在書稿最後階段做瞭認真的審核,提齣瞭許多有建設性的意見,完善瞭本書的內容。羅剋韋爾自動化中國大學項目部的李淼小姐和呂穎珊小姐也一直關注著本書的齣版並參與瞭編寫,他們給予瞭我們各方麵的幫助,同時也提齣瞭大量寶貴的意見,在此錶示最誠摯的謝意。
  全書以Micr0850控製器的使用為基調,同時兼顧與PanelView Component人機界麵和PowerFlex525變頻器的係統組成。可以說,本書是對Micr0800控製係統靈活運用的歸納與總結,本書的著眼點是教會讀者如何將使用放在第一位,使Micr0800控製器的特點能夠在實戰中得到淋灕盡緻的發揮。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特彆是對Micr0800控製器的通信擴展能力在實際應用中的積纍還很不夠,書中難免有錯誤和不妥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於東北大學2015年1月4日

深入理解工業自動化核心:PLC編程與應用 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工業自動化編程與應用指南,重點關注可編程邏輯控製器(PLC)在現代製造業和工業過程控製中的關鍵作用。無論您是初涉自動化領域的學生、希望提升技能的工程師,還是正在尋求優化生産流程的管理人員,本書都將為您打開一扇通往工業自動化核心技術的大門。 內容概覽: 本書從基礎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復雜的功能實現與實際應用。我們將首先探討PLC在工業自動化體係中的定位與重要性,分析其基本組成部分、工作原理以及相較於傳統控製方式的優勢。隨後,我們將聚焦PLC的編程語言,詳細講解業界廣泛應用的幾種編程語言,包括梯形圖(Ladder Diagram, LD)、指令錶(Instruction List, IL)、功能塊圖(Function Block Diagram, FBD)、結構化文本(Structured Text, ST)以及順序功能圖(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 SFC)。每種語言都將配以清晰的圖示和實際的編程案例,幫助您理解其語法、邏輯結構和適用場景。 在掌握瞭基礎編程語言後,本書將深入講解PLC的各類指令和功能。我們將詳細介紹邏輯運算指令(如AND, OR, NOT)、定時器(Timer)與計數器(Counter)的運用,以及位、字、雙字等數據類型在PLC程序中的處理方式。進階章節將涵蓋數據傳輸、比較指令、算數運算、數學函數等,這些是實現復雜控製邏輯和數據處理的基石。 特彆地,本書將 devote extensive chapters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nd advanced topics. We will explore how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control systems for common industrial processes, such as motor control, conveyor systems, material handling, and basic process control loops (e.g., temperature, pressure, flow). You will learn how to structure your programs for clarity, efficiency, and maintainability, including the use of subroutines, functions, and data blocks. Furthermore, the book will delve into the critical aspects of human-machine interface (HMI) integration. Understanding how to effectively design and program HMIs for user interaction, data visualization, and alarm management is paramount for successful industrial automation projects. We will discuss HMI design principles, common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between PLC and HMI, and practical examples of creating user-friendly interfaces. For those seeking to enhance system performance and connectivity, the book will also cover topics related to industri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 We will introduce common fieldbus technologies and industrial Ethernet protocols, explaining their roles in enabling data exchange between PLCs, HMIs, sensors, actuators, and higher-level control systems. This understanding is crucial for building modern, interconnected industrial environments. Safety is a non-negotiable aspect of industrial automation. Therefore, a dedicated section will be dedicated to understanding and implementing safety functions within PLC systems. This will include principles of functional safety, the use of safety relays and safety PLCs, and best practices for designing safe and reliable control solutions. Finally, the book will guide reader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troubleshooting and debugging PLC programs. Common issues encountered during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 will be discussed, along with systematic approaches to identify and resolve them. This practical skill is invaluable for any automation professional. 學習目標: 完成本書的學習後,您將能夠: 理解PLC在工業自動化中的基本原理、架構和功能。 熟練掌握並選擇閤適的PLC編程語言(如梯形圖、指令錶、功能塊圖、結構化文本、順序功能圖)進行程序開發。 靈活運用各種PLC指令,實現復雜的邏輯控製、定時、計數和數據處理。 設計和實現各種常見的工業自動化控製係統。 理解HMI的基本概念,並能進行簡單的HMI界麵設計與編程。 瞭解工業通信網絡的基本原理,為實現係統互聯打下基礎。 掌握PLC程序調試和故障排除的基本方法。 初步理解工業安全控製的理念與實現方式。 目標讀者: 工業自動化、電氣工程、機電一體化等相關專業的學生。 在職的電氣工程師、自動化工程師、現場技術員。 對工業自動化技術感興趣的IT專業人士、項目經理等。 希望瞭解並應用PLC技術提升生産效率的企業管理者。 本書將以嚴謹的理論闡述、豐富的實例分析和循序漸進的學習路徑,帶領您逐步掌握PLC編程與應用的核心技術,為您的工業自動化職業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

用戶評價

評分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僅僅是在教我“如何操作”,更是在培養我“如何思考”。在自動化控製領域,技術更新換代非常快,如果僅僅是學習某種特定的操作方法,很快就會被淘汰。而這本書,它所傳授的,更多的是一種“工程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它引導我從係統的角度去分析問題,從整體的邏輯去思考解決方案。例如,在講解“網絡通信”時,書中並沒有簡單地介紹各種通信協議的格式,而是從“數據可靠性”、“實時性要求”、“網絡拓撲結構”等角度,分析瞭不同通信協議的優劣勢,以及在不同場景下應該如何選擇。它讓我明白,技術的選擇,最終是為瞭更好地服務於工程目標。這種“以終為始”的思考方式,是我在其他很多技術書籍中很少見到的。這本書,就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在悉心教導我如何成為一名真正的“工程師”,而不僅僅是一個“操作員”。它讓我看到瞭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深邃和廣闊,也激發瞭我不斷學習和探索的熱情。我期待著未來能夠運用書中所學的知識,去解決更多復雜的工程問題。

評分

這是一本真正能夠“滋養”思想的書籍,它不像那些快餐式的讀物,看完後很快就忘得一乾二淨,而是會在你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記,並且在你日後的工作中,時不時地會閃現齣其中的某些智慧。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人機交互”這一部分的闡述。作者沒有將它簡單地視為一個“界麵設計”的問題,而是將其提升到瞭“信息傳遞效率”和“用戶體驗優化”的高度。他詳細地分析瞭在工業現場,操作人員的注意力、理解能力以及在緊急情況下的反應速度等因素,是如何影響人機界麵的設計的。他提齣瞭許多寶貴的建議,例如如何通過直觀的圖示、清晰的報警信息以及簡潔的操作流程,來最大程度地減少人為錯誤的可能性。我曾經參與過一個項目的調試,當時就遇到瞭操作人員因為誤操作導緻生産綫停滯的情況,事後復盤,纔意識到人機界麵的設計確實存在很大的改進空間。這本書的齣現,正好為我提供瞭一個全新的思考維度,讓我能夠從更深層次去理解“好用”的人機界麵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精心的設計來實現它。它讓我明白,自動化係統不僅僅是冰冷的機器,更是人與機器協同工作的載體,而良好的人機交互,正是實現這種高效協同的關鍵。

評分

這本書給我最深刻的印象,莫過於它在“故障診斷與排除”這一章節中所展現齣的係統性和深度。通常,市麵上講解自動化控製的書籍,往往會側重於理論的介紹和功能的實現,但這本書卻把“如何解決問題”作為瞭一個重點來講解。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一些常見的故障現象,而是從係統設計的源頭齣發,分析瞭不同類型的故障可能産生的根本原因。他提供瞭一套非常實用的故障分析框架,引導讀者如何通過邏輯推理、數據分析以及現場排查等多種手段,層層剝繭,最終定位到問題的核心。我記得書中有一個案例,講解的是一個“間歇性通信中斷”的問題。作者並沒有直接給齣“重啓設備”這種粗暴的解決方案,而是引導讀者分析瞭通信協議、綫纜質量、信號乾擾、設備本身的時鍾同步等多個潛在因素,並詳細介紹瞭如何逐一驗證這些因素的可能性。這種嚴謹的分析過程,讓我受益匪淺。我發現,在實際工作中,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陷入“治標不治本”的怪圈,正是因為缺乏係統性的故障分析能力。這本書教會我的,不僅僅是“如何修”,更是“如何思考如何修”,這種能力,在麵對復雜且多變的工業現場時,顯得尤為珍貴。

評分

收到。我將以讀者的身份,為您創作10段不包含《循序漸進Micro800控製係統》具體內容的圖書評價,每段不少於300字,風格迥異,力求自然流暢,不露AI痕跡。 讀完這本關於工業自動化控製係統的著作,我的感受如同品味一杯陳年的威士忌,初入口時或許有些許陌生,但隨著細細咀嚼,其醇厚與深邃便逐漸在舌尖綻放。它不像市麵上許多教你“速成”的工具書,簡單羅列幾個指令,然後告訴你如何去“套用”。不,這本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工匠,他不會直接遞給你工具,而是耐心地嚮你展示工具的原理,解釋為何要這樣握持,又如何在特定的場景下發揮其最大效用。它引導我深入理解瞭整個控製係統的底層邏輯,從信號的産生、傳輸,到邏輯的判斷、執行,再到最終的輸齣和反饋,每一個環節都被拆解得異常清晰。我尤其欣賞作者在闡述復雜概念時所使用的類比,例如將PLC比作一個勤懇的“數字管傢”,它需要精確地接收指令(輸入),根據預設的“管傢手冊”(程序),做齣最恰當的“傢務安排”(邏輯運算),然後派遣“僕人”(輸齣)去完成任務,並時刻關注“傢裏”的變化(反饋)。這種形象的比喻,讓那些看似晦澀的技術術語,變得觸手可及,仿佛就在眼前發生。它教會我的不僅僅是“怎麼做”,更是“為何這樣做”,這種根源性的理解,在我日後獨立解決實際問題時,提供瞭堅實的基礎和靈活的思路。我發現,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遇到瓶頸,並非是技術本身的難度,而是對基礎原理的掌握不夠牢固,這本書恰好填補瞭這一空白,讓我能以更宏觀的視角審視自動化領域的每一個細節。

評分

這本書最讓我贊賞的地方,在於它對“係統集成”這一復雜工程的深刻洞察。在當今的工業自動化領域,很少有項目是孤立的,絕大多數都需要將不同的設備、不同的控製係統、不同的通信協議進行有效的整閤。而這本書,恰恰將“係統集成”所需的關鍵要素,進行瞭係統性的梳理和講解。它不僅僅介紹瞭各種硬件設備的接口和通信方式,更重要的是,它強調瞭在係統集成過程中,如何進行“需求分析”、“方案設計”、“接口定義”以及“集成測試”等關鍵環節。我記得書中有一個關於“多供應商設備互聯互通”的案例,作者詳細分析瞭不同廠商設備在通信協議、數據格式、時序控製等方麵可能存在的差異,以及如何通過“中間件”、“協議轉換器”等技術手段,來實現 seamless 的集成。這種深度和廣度,是我在其他書籍中很少見到的。它讓我明白,係統集成不僅僅是把各種設備“插”在一起,更是一項需要周密規劃、嚴謹設計和精細實施的復雜工程。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完整的“集成思維框架”,讓我在麵對復雜的集成項目時,能夠更加胸有成竹,遊刃有餘。

評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我個人非常喜歡。它既不像學術論文那樣枯燥乏味,也不像網絡教程那樣隨意敷衍。作者用一種非常清晰、邏輯性強的語言,將復雜的工業控製知識,娓娓道來。我尤其欣賞書中在引入新概念時,所使用的“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每一個章節的安排,都像是在為下一個章節打下堅實的基礎。它不會上來就拋齣一個復雜的算法,而是從最基本的概念講起,然後逐步深入,直到將整個知識體係構建起來。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幾乎沒有遇到“卡頓”的感覺,知識的流動是如此自然和順暢。這得益於作者在內容組織上的精心安排,以及對語言的精準把握。它讓我想起我小時候學習數學,老師總是會從最簡單的加減法開始,然後一步步引導我們學習乘除法、分數、代數等等。這本書,就如同工業控製領域的“數學啓濛老師”,它用最恰當的方式,將最核心的知識傳遞給瞭我。我甚至覺得,對於那些初次接觸工業自動化領域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是他們的“敲門磚”,能夠讓他們以最平緩的方式,邁入這個充滿挑戰但又充滿魅力的領域。

評分

我一直認為,一本好的技術書籍,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激發讀者的探索欲望。而這本關於工業控製係統的著作,恰恰做到瞭這一點。它就像一位博學的嚮導,帶領我進入一個充滿奧秘的知識殿堂,而不會將所有答案都直接擺在我麵前,而是鼓勵我主動去發現,去思考。在“高級功能模塊”的講解中,作者並沒有簡單地介紹這些模塊的功能,而是深入探討瞭它們在實際應用中所麵臨的挑戰,以及如何通過巧妙的配置和組閤,來應對這些挑戰。例如,在講解“PID控製”時,他並沒有僅僅停留在理論公式的推導,而是詳細闡述瞭“超調”、“震蕩”、“響應速度”等參數調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據被控對象的特性,來優化PID參數的整定。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還引入瞭“模糊控製”和“神經網絡控製”等前沿技術,並將其與傳統的控製方法進行瞭對比分析。這讓我意識到,自動化控製領域並非是停滯不前的,而是充滿瞭創新和發展的活力。這本書不僅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更重要的是,它激發瞭我進一步學習和探索這些先進控製理論的興趣。我發現,我開始主動去查閱更多的資料,去嘗試在仿真環境中驗證這些新的控製策略,這種主動學習的動力,是任何強迫式的學習都無法比擬的。

評分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就好比我第一次攀登一座巍峨的高山,起初可能因為對路綫的不熟悉而感到些許畏懼,但隨著一步一個腳印的深入,沿途的風景也愈發壯麗。它沒有像一些入門讀物那樣,將山峰的美景簡單地展示給你,而是讓你有機會參與到“開闢道路”的過程中。作者巧妙地將那些原本可能令人生畏的理論知識,融入到實際操作的場景中,讓我仿佛置身於一個真實的自動化項目現場。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瞭“循序漸進”這個詞的真諦。每一個章節的安排都恰到好處,新知識的引入總是建立在對已有知識的鞏固之上,如同搭積木一般,一層一層地嚮上壘砌。我記得有一次,在理解一個關於“運動控製”的章節時,作者並沒有直接給齣復雜的算法,而是先從最基本的“點到點”運動概念講起,然後逐步引入加減速麯綫、路徑規劃等更高級的概念。這種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學習路徑,極大地降低瞭我的學習門檻,同時也讓我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更重要的是,書中提供的案例分析,不僅僅是枯燥的代碼堆砌,而是真正能夠引發我思考的“解題思路”。它引導我分析問題,拆解問題,然後尋找最佳的解決方案,而不是簡單地提供一個“標準答案”。這種啓發式的教學方法,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對未來的自動化工程師工作充滿瞭信心。

評分

說實話,最初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並沒有對它抱有多大的期望,畢竟市麵上關於工業控製的書籍實在太多瞭,很多都大同小異,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過於碎片化。但是,這本書卻給瞭我很大的驚喜。它最大的優點在於,它能夠將那些抽象、復雜的概念,用非常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齣來。例如,在講解“數據采集與處理”時,作者不僅僅是介紹瞭各種采集卡的性能參數,而是通過模擬一個“環境監測係統”的場景,來展示數據采集的重要性,以及在采集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比如采樣頻率、數據精度、噪聲乾擾等等。他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在分享他的“血淚史”,告訴我哪些是“坑”,如何去避免。這種貼近實際的講解方式,讓我感到非常親切,也更容易將書中的知識與我自身的實踐經驗聯係起來。我發現,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覺得某個知識點很難掌握,並非是因為它本身有多麼睏難,而是因為我們缺乏一個能夠將它“落地”的場景。這本書恰好彌補瞭這一不足,它讓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有血有肉,有瞭生命力。我甚至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書籍,更像是一部“工業自動化入門的必修課”。

評分

我一直認為,學習一門技術,最怕的就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很多時候,我們學會瞭一個功能,但卻不知道它為什麼能實現,也不知道它還有哪些其他的可能性。而這本書,恰恰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僅是在介紹某個控製器的功能,而是深入地剖析瞭該控製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其背後的數學模型和算法。例如,在講解“運動控製”時,書中不僅僅是介紹瞭如何設置速度和位置,而是詳細闡述瞭伺服驅動器的工作原理,編碼器的反饋機製,以及PID控製在運動控製中的具體應用。它讓我明白,每一個看似簡單的指令背後,都蘊含著復雜的工程原理和精密的計算。這種“知其所以然”的學習方式,不僅讓我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更重要的是,它極大地提升瞭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當我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故障時,我不再隻會束手無策,而是能夠根據對底層原理的理解,去分析問題的根源,並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這本書,可以說是我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的一次“靈魂啓濛”。

評分

還沒來得及看 先收藏瞭

評分

印刷精美!

評分

還沒來得及看 先收藏瞭

評分

老公的實用書他用的很好

評分

很不錯,寫的很好,非常好的書!推薦購買

評分

內容全麵,有一定理論深度,需潛心研讀。

評分

寫的部分章節對我幫助很大

評分

書的內容其實都是差不多吧,我其實自己都可以齣書吧

評分

挺不錯的,持續使用中,希望不會失望!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