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著作權法是知識産權學科體係中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著作權法》對著作權法的概念和知識體係進行瞭係統介紹,中間穿插大量圖片、資料和案例,輔以理論研習和實務探討,不僅有全麵的理論介紹,還有國內外經典案例的詳細討論與分析,幫助讀者理解掌握,並對知識産權國內外最新的經典判例進行瞭介紹和評析,對實務工作者也很有啓發意義。
作者簡介
王遷,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任中國知識産權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版權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常務理事、上海2010年世博會知識産權谘詢專傢、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等多傢法院和檢察院谘詢專傢。所獲奬項和榮譽稱號包括“全國知識産權保護最具影響力人物”、“第四屆上海市優秀中青年法學傢”、“中國版權産業風雲人物”、“全國知識産權領軍人纔”、“全國優秀教師”和“霍英東優秀青年教師奬一等奬”。參與瞭《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起草工作,是《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專傢委員會成員。在2012年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為締結《視聽錶演北京條約》而召開的北京外交會議和2013年為締結《馬拉喀什條約》而召開的馬拉喀什外交會議中,任“起草委員會”成員和中國代錶團成員。齣版專著《網絡環境中的著作權保護研究》和《論“基因歧視”及其法律對策》,發錶學術論文和評論一百餘篇。曾獲得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著作類二等奬、論文類三等奬,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奬三等奬。獨著教材《知識産權法教程》和《著作權法學》,前者獲得第八屆全國高校齣版社優秀暢銷書一等奬和上海市普通高校優秀教材二等奬。主講課程“知識産權法”和“著作權法”,均被評為“上海市精品課程”。主持完成過國傢社科基金、司法部、教育部、文化部和國傢版權局課題和大量橫嚮課題。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著作權製度的基本問題第一節 著作權的概念第二節 著作權製度的産生第三節 知識、財産及著作權製度的正當性第四節 著作權和其他知識産權區彆於物權的特徵第二章 著作權的客體:作品第一節 作品的概念第二節 獨創性第三節 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對象第四節 作品的類型第五節 民間文學藝術錶達的特殊問題【問題與思考】第三章 著作權的內容:權利第一節 著作人身權第二節 著作財産權【問題與思考】第四章 著作權的主體:著作權人第一節 著作權人概述第二節 作者及著作權的自動取得第三節 特殊作品的著作權歸屬與行使第四節 外國著作權人【問題與思考】第五章 鄰接權第一節 鄰接權概述第二節 錶演者權第三節 錄音錄像製作者權第四節 廣播組織權-第五節 其他鄰接權第六節 鄰接權的歸屬與行使第七節 外國鄰接權人【問題與思考】第六章 對著作權的限製第一節 對著作權的限製概述第二節 閤理使用第三節 法定許可【問題與思考】第七章 著作權的集體管理第一節 著作權集體管理概述第二節 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問題與思考】第八章 著作權侵權及法律救濟第一節 直接侵權第二節 間接侵權第三節 侵權救濟的程序保障第四節 侵權訴訟中的舉證第五節 侵犯著作權的法律責任【問題與思考】第九章 對技術措施與權利管理信息的保護第一節 對技術措施的保護第二節 對權利管理信息的保護【問題與思考】
前言/序言
撰寫說明 今年是筆者在華東政法大學為本科生開設“著作權法”課程的第十個年頭。十年的教學經曆使筆者認識到:著作權法的規則非常復雜,特彆是它與很多人的習慣做法和直觀感受有相當大的差距,初學者要入門著實不易。例如,齣於樸素的正義觀,初學者很難理解為什麼故意購買盜版書閱讀和齣租盜版書並非侵權行為。盡管如此,由於著作權法在許多方麵與人們的日常生活關係密切,一些涉及著作權的糾紛和事件經常齣現在新聞報道中。如果引導得當,就能激發學生們探索的熱情。同時,著作權法中又存在許多疑難問題,且隨著技術的發展,新問題層齣不窮,其中不少並非中國獨有,是世界各國共同麵對的問題。這就為學生們研究著作權法,包括進行比較研究提供瞭一片廣闊的天地。而要讓學生們領略著作權法的魅力,教材是重要的一環。筆者結閤自己的教學心得和研究體會,在撰寫這本教材中做瞭如下嘗試:首先,注意將國際條約融入各章節的內容。我國著作權立法中的許多條文都直接來源於國際條約,同時對條文的解釋也不能背離國際條約,因此學習國際條約,對於理解和解釋我國著作權法十分重要。本教材在講解著作權法中的規則時,盡量結閤它們在國際條約中的起源和背景,力求使讀者獲得對相關條文更深入的理解。例如,在瞭解瞭《伯爾尼公約》的相關規定和權威解釋之後,讀者們就會發現,《著作權法》對廣播權的定義中,“以有綫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嚮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並不是指“以有綫方式”進行的“傳播或轉播”,而是指“有綫傳播或者(綫)轉播”。同樣,讀者們也會認識到,對於《著作權法》規定的“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颱、電視颱等媒體中,以及在嚮通過網絡嚮公眾提供的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發錶的作品”,其中的“不可避免”不能根據字麵意思理解為“如果沒有,就法報道”。在“著作權的主體”和“鄰接權”兩章中,本教材以較為新穎的方法講解瞭國際條約與我國著作權法及司法實踐的關係。對於初學者經常忽略或誤解的問題,如“國民待遇”的真實含義,國際著作權條約與國際鄰接權條約中“國民待遇”的不同範圍等,進行瞭重點講解。例如,我國加入的TRIPs 2著作權法 協定僅為廣播組織規定瞭以綫方式轉播其廣播的權利,但我國《著作權法》為廣播組織規定的轉播權可以控製通過有綫電纜進行的轉播,那麼總部設在其他TRIPs協約方的廣播電颱、電視颱,在我國能否享有通過有綫電纜轉播其廣播的權利?對類似這樣的問題,恐怕不是僅靠瞭解“國民待遇”的字麵含義就能做齣正確迴答的。其次,“寓教於案”。著作權法中的許多規則非常復雜,但法律條文則相對簡單和原則。而通過實際發生的案例,不僅可以發現隱藏在法律條文背後的諸多問題,還可以瞭解立法原意以及法官運用的分析、推理和法律解釋方法,從而對法律規則産生更為深入的理解,並掌握其適用方法。因此,本教材選擇瞭較多既有典型性,又具有易讀性和趣味性的案例。同時,每一章之後的“問題與思考”也多采用案例形式,促使讀者對相關問題做進一步思考。例如,閱讀瞭“法藍瓷工藝産品案”和“《曼哈頓的印第安人》繪畫案”(第二章第四節),讀者就容易理解美術作品是“造型藝術作品”的真實含義。而將兩案與該章思考題中的“電影宣傳畫案”(第9題)和“麥當勞卡通形象案”(第10題)相比較,讀者就會發現,應用不同的標準判斷作品之間的實質性相似,會得齣大相徑庭的結論。對於哪種標準更為閤理,讀者也會産生直觀的感受。最後,不迴避爭議問題與疑難問題。本教材除瞭講解公知常識和通說,還對不少爭議問題與疑難問題進行瞭專題討論。例如,對美術作品進行精確臨摹産生的結果,是復製品還是作品?古籍斷句能否形成作品?在自己創作的作品上署他人之名(冒名)侵犯的是他人的署名權還是姓名權?對通過互聯網轉播廣播的行為,應適用廣播權還是兜底權利?《著作權法》有必要規定修改權與匯編權?“法人作品”的範圍應如何界定?廣播組織是否隻能禁止他人轉播廣播,而不能許可他人轉播?對國際條約規定的權利聲明保留後,我國立法是否還能規定相同的權利?閤理使用是使用者的權利還是對侵權的抗辯?“電子水印”是否構成技術措施?提供規避技術措施的手段是否構成間接侵權?凡此種種,都是在我國學界和司法實踐中齣現的理論或實務問題,且尚定論。筆者對其提齣瞭自己的觀點和論證。當然,讀者可以提齣不同意見,但本教材至少為進一步的探討提供瞭基礎。對於本教材的撰寫,筆者傾注瞭很多心血。對大量中外案例和其他資料的查找、研讀、篩選與核實,一不需要投入可觀的時間與精力。特彆是對國外案例,要逐一閱讀、摘錄要點、撰寫介紹或設計問題,其中的艱辛,可謂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相信讀者能夠感受到筆者的用心與真誠。受筆者能力所限,本教材的缺點與問題在所難免,筆者歡迎各位讀者提齣寶貴的意見與建議,以便筆者在今後的修訂中對本教材進行完善。 王遷 2014年12月於上海
著作權法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著作權法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