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王兆申老同志研究劳动价值理论的书,深有所感。
作者坚定拥护我国改革开放路线,退休后仍刻苦学习研究,认真阅读大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术书籍,密切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现象,广泛收集各种资料,坚持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直到八十高龄,完成此书。全书内容丰富,论述有据,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贞信念,没有淡泊宁静的一番苦功,是写不出来的。这种宁静致远、埋头苦干、百折不挠的精神,令我敬佩。看过此书的人都会深深地感动。
序 (1)
绪论 (1)
第一章 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历史回顾 (7)
第一节 我国古代和封建社会时期学者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贡献 (8)
第二节 古希腊和西欧中世纪基督教学者关于劳动价值论的思想 (20)
第三节 劳动价值学说在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形成和发展 (24)
第二章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上的革命 (48)
第一节 解决“两大难题”,复活劳动价值理论 (50)
第二节 关于价值的来源和形成的理论 (56)
第三节 关于价值量决定的理论 (66)
第四节 关于价值形式的理论 (80)
第五节 劳动价值理论的根本质变——从一般经济理论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灭亡的理论依据 (85)
第三章 在新时代对劳动价值理论的深入研究 (95)
第一节 我国改革开放后劳动价值理论受到的挑战 (96)
第二节 必须在市场条件下,研究价值形成和价值量决定 (101)
第三节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由市场机制决定 ( 117)
第四节 劳动生产力的诸要素对价值量决定的关系 ( 142)
第五节 使用价值在价值形成和价值量决定中的作用 (172)
第六节 从马克思、恩格斯是否反对过劳动价值论的争论,看使用价值在劳动价值理论中的作用 ( 180)
第四章 平均利润率形成原因新解 (193)
第一节 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率理论的要点 ( 194)
第二节 “工资不变、一定量的可变资本代表一定量的劳动量”的前提不具有普遍性 ( 199)
第三节 各生产部门的剩余价值率不可能都是相同的 ( 203)
第四节 资本的竞争不能形成平均利润率 ( 213)
第五节 生产力水平决定利润率,一般利润率形成原因新解 ( 218)
第六节 解开平均利润率之谜是解开“百年争论”的钥匙 (223)
第五章 一般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原因新解 ( 228)
第一节 一般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的重要规律 (228)
第二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生产中利润率下降原因的分析 ( 232)
第三节 马克思对一般利润率趋向下降原因的分析 (237)
第四节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不是一般利润率趋问下降的原因 ( 244)
第五节 一般利润率趋向下降的原因新解 (253)
第六章 用劳动价值论研究土地价值问题 (259)
第一节 什么是土地 (259)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家对土地的价值和价格的研究 ( 265)
第三节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要点和土地价格的论述 (273)
第四节 商品生产中的土地是有价值的,否定土地有价值会使劳动价值理论中的价值规律难以成立 ( 281)
第五节 关于土地价值量如何计算的探讨 (288)
第六节 非农业生产用地(建筑用地)的价值量决定的特点 ( 297)
第七节 矿山土地的价格与价值问题的探讨 (309)
第八节 确认商品经济中土地有价值,就解决了地租理论的两大难题 ( 313)
第七章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与第三产业 ( 320)
第一节 第三产业的形成对马克思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提出的挑战 (320)
第二节 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和总体工人思想是研究第三产业的指导思想 ( 328)
第三节 商业劳动是生产劳动 (339)
第四节 金融行业的劳动不全是生产劳动 (354)
第五节 不是所有的服务都是生产劳动 (359)
后记 ( 361)
第一章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历史回顾
任何经济理论的源头,都是来自人的现实生活的生产活动。人们的商品生产经济活动,反映到人的思想里,不断深化,就会形成劳动价值的思想,通过当时的智者、学者表达出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片断的劳动价值思想也会不断深化和系统化,从而形成劳动价值理论。由此可见,劳动价值思想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劳动价值理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的客观真理,尽管它有一个发展过程,开始含有一些错误和混乱,但会不断完善。
商品生产经济虽然直到18世纪以后才在西欧的社会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才得到充分的发展,但商品经济的起源却相当早,在人类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末期就已经产生。
……
我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它所蕴含的“理论分析”的严谨性所吸引。一个好的理论分析,不仅仅是对现有理论的梳理,更是对理论内在逻辑的挖掘,以及对理论外延的拓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尽管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其核心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深入浅出地剖析劳动价值理论的精髓,特别是关于“价值”是如何从“劳动”中“形成”的,以及“价值量”是如何被“决定”的这两个核心命题。在新时代,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的比重上升。作者是否能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来解释在这些新的经济形态中,劳动价值理论是否依然适用?又或者,需要如何对理论进行修正和补充?此外,价值量的决定因素,除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否还受到其他因素的显著影响,比如品牌溢价、稀缺性、信息不对称等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既忠实于马克思原著的精神,又能够紧密结合当代经济现实的分析框架,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世界的复杂性。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主要是被其“新时代的深化研究”这一部分所吸引。我们都知道,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理解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基石,但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演变,它是否还能够完整地解释当下的经济现实,一直是学术界和思想界争论的焦点。这本书的出现,似乎在试图为这个争论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可能的答案。我期待书中能够对“劳动”本身的内涵进行重新界定,例如,在知识经济时代,脑力劳动、创意劳动、服务劳动等多种形式的劳动,它们在价值形成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又或者,作者是否会从生产力的角度出发,探讨科技进步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影响,比如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是否会改变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核心地位?同时,关于“价值量决定”的部分,我希望看到更具象化的分析,不仅仅停留在抽象的理论层面,而是能够结合具体的案例,比如某个行业、某种产品,来解释其价值量是如何被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供求关系、技术水平等因素所影响的。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套更具操作性的分析工具,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不同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差异,甚至预测其价值变动趋势,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给我一种“寻根溯源,继往开来”的学术使命感。在信息爆炸、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眼花缭乱的经济现象所迷惑,却可能忘记了支撑起这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逻辑。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正是这样一种试图揭示经济本质的理论。而“在新时代的深化研究”,则意味着作者并非仅仅是对马克思理论的简单重复,而是尝试将其置于当代的语境下进行批判性的继承和发展。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理解“新时代”的,这个时代又带来了哪些新的经济特征,例如数字鸿沟、贫富差距、环境危机等等,这些新的挑战是否会动摇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或者说,劳动价值理论是否能为我们理解和解决这些新挑战提供新的启示?我希望书中能够有关于如何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去分析和应对当下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例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等宏大命题。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进而指导我们的实践,那么它无疑是一部极具价值的著作。
评分读完这本书的目录和简介,我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在试图构建一个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思想桥梁。马克思的理论固然经典,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社会的面貌日新月异,理论的生命力恰恰在于其能够不断地被修正、被丰富、被应用于新的实践。我好奇作者是如何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化”。例如,在价值的“形成”方面,除了传统的物质生产部门,作者是否会深入探讨服务业、虚拟经济等领域中价值的产生过程?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知识产权、品牌价值、平台经济等新兴经济形态,它们与劳动价值理论的关系又是怎样的?我期待作者能够提出一些创新的概念或者模型,来解释这些新的价值构成要素。而在“价值量决定”的部分,我希望看到对当前经济活动中一些被忽视或被低估的因素的关注,比如资本的积累、垄断的形成、金融工具的作用等等,它们是如何与劳动价值论进行相互作用,最终影响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的。这本书如果能在这方面提供令人耳目一新的论述,那就太令人激动了。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充满了学术的厚重感,让人在翻阅之前就对作者的严谨和深入程度充满了期待。读这本书,仿佛是在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对话,与马克思这位伟大的思想家进行一场关于劳动、价值和经济运行规律的深度探讨。在新时代这样一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背景下,对劳动价值理论进行“深化研究”,这本身就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当下所处的社会,技术日新月异,全球化进程加速,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提升,这些新的经济现象对于传统的劳动价值理论提出了新的课题。作者是否能够巧妙地将马克思的经典论断与这些新现象相结合,用富有洞察力的视角去解读价值的生成机制,用科学严谨的逻辑去推演价值量的决定因素,这将是吸引我深入阅读的关键。我特别希望看到书中能够提出一些原创性的观点,或者为理解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某些困惑提供新的理论框架。例如,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是否构成新的生产要素?在人工智能高度发展的背景下,机器劳动与人的劳动的价值如何衡量?这些都是亟待解答的问题,如果这本书能够在这方面有所建树,那么它的价值将远远超越理论本身,直接触及我们对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认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