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海權決定著一個國傢在國際政治、軍事、經濟、外交舞颱上的地位和作用。
★海洋不但有豐富的資源,更維係著國傢的安全。
★本書作者馬漢說:“海上力量決定國傢力量,誰能有效控製海洋,誰就能成為世界強國!”
★美國用事實告訴世界:“海權維係著一個國傢的命脈,誰控製瞭海洋,誰就掌握瞭世界的命運!”
★一本書看懂世界格局,一本書讓你緊握世紀變革大潮,一本書讓你從容麵對21世紀。
★高舉理想的80年代(1980)、積聚財富的90年代(1990),中國人跋涉在山山水水間尋找個人和民族命運的齣口。
21世紀的一個十年始終伴隨著關於生存自由的主題。從內陸國傢走嚮海洋國傢,從黃色文明走嚮藍色文明,中國的精英人士和財富階層已有一些先行者,無論精神氣質還是生活方式都正在麵朝大海。
人類未來的希望在海洋,21世紀將是海洋的世紀!
大國崛起必讀經典。誰控製瞭海洋,誰就控製瞭世界!影響世界曆史進程的十大經典。揭秘海權在英美俄等大國興衰中的曆史影響!南海東海危機,中國航母齣海,維護國傢海洋權力,本書將開啓新思路
內容簡介
《海權論》是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的關於海戰史及海權理論的名著,馬漢在本書中劃時代地提齣瞭“海權”的概念,將控製海洋提高到國傢興衰的高戰略層麵。他認為海權與國傢興衰休戚與共,海洋利益對於一個國傢的強大至關重要,同時主張大力發展海軍、發展商船隊、發展海洋貿易、建設海軍基地和商港。
本書從地理位置、自然結構、國傢疆域、人口數量、民族特性、政府性質等六大視角解讀瞭“海權至上”的觀點。
作為一部海權著作的同時,本書也不乏文學性,客觀而生動地再現瞭曆次海戰的過程,不露聲色地錶達瞭對那些卓越海軍將領的贊美,詳細闡述瞭海權在曆史,尤其是1660年地理大發現至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結束的曆史的發展中起到的作用,同時論述瞭製海權的一些必要因素。
該書一齣版即引起關注,美國、日本、德國與前蘇聯等國都先後將其作為製定國傢發展戰略的方嚮指導。自馬漢去世以後,兩次世界大戰以及世界戰略格局的變化,已充分驗證瞭海權論的觀點。
中國當前嚴峻的海權形勢已成為國人的共識。中國要崛起,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就必須打破海上的枷鎖,真正走嚮全球的廣闊世界。製海權已經成為中華民族不得不直麵的問題。希望我們精心編譯的這本書,能夠讓每位讀者認清當前的國際局勢和中國所麵臨的重重壓力,讓你對中國的未來不再迷茫。
作者簡介
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1840-1914年),美國傑齣的軍事理論傢,海權論的創立者,畢業於西點軍校,曾兩度擔任美國海軍學院院長,1898年擔任美西戰爭的指揮官,1902年至1903年任美國曆史學會會長。
一生緻力於海軍戰略理論研究和著述,緻力於美國海權的建立。他主張以強大的海軍掌握製海權,進而保護本國的貿易和經濟,使本國立於不敗之地。
共留下專著20多部及論文130多篇,明確提齣“海權”的概念,並成功發展齣一套完整的海權理論。海權理論對美國及人類近百年的曆史進程産生瞭深刻的影響。
精彩書評
★“我現在不是在閱讀而是在吞噬馬漢上校的書,並嘗試將其牢記在心中”
——-德皇威廉二世
★“中國為大陸國,又為大海國,海權與陸權如鳥之雙翼,車之雙輪,缺一不可。海權強則國勢盛,海權衰則國勢衰,國史昭然、曆曆不爽。
——張其昀
★一般人既不是懦夫,也不是天生的勇士,隻在於他是否擁有在關鍵時刻本能地把握住關鍵步驟的能力。
——馬漢
★“無海權如人無手足。”
——陳獨秀
★“國傢欲富強,不可置海洋於不顧。財富取之海,危險也來自海上……一旦他國之首奪取南洋,華夏危矣。”
——鄭和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海權諸要素之探計
第二章 1660之歐洲形勢
第三章 英國革命
第四章 1702—1713年間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第五章 法國攝政時期
第六章 1739年的英西戰爭
第七章 1756—1763年的“七年戰爭”立戰爭引起的海戰 阿申特島海戰
第八章 自《巴黎閤約》到1778年間形勢的發展
第九章 1778—1781年間北美和西印度群島區域的海上戰爭
第十章 1779至1782年間的歐洲海戰
第十一章 批判性地討論1778年海戰
精彩書摘
導論
海權之曆史,雖說絕非全部,卻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對於國傢間你爭我鬥、相互競爭以及以戰爭而告終之暴力的記述。在人們還沒有揭示齣控製海上貿易增長與繁榮的真正原則之前,海上貿易對於各國財富與實力所産生的深遠影響,就早已清晰地顯現齣來瞭。為瞭確保所屬民族能夠占有此種利益中超過其應得的份額,各國都會不遺餘力地排斥其他國傢,要麼是通過和平的立法途徑,用壟斷或者禁止性條例,要麼便是在立法途徑失敗之後,直接動用武力。利益衝突,即為瞭多占有貿易利益份額、為瞭多占有遠方那些歸屬未定的商業地區——就算不是為瞭全部占有——而發生衝突,會激發衝突雙方的憤怒之情,從而引發戰爭。另一方麵,那些因為其他緣故而引發的戰爭,其進程與結果也受到瞭海洋控製權的極大影響。所以,海權的曆史,既涵蓋瞭某一民族試圖在海洋上或者通過海洋來變得強大的所有行為,同時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種軍事史;因此下文所涉及的,雖說並非全部,但主要還是軍事這個方麵的內容。
許多偉大的軍事領袖都曾告誡我們,像本書這樣來研究過去的軍事史,對於在未來形成正確的軍事思想,對於在未來熟練地進行戰爭,都是至關重要的。拿破侖曾從尚不知火藥為何物的亞曆山大大帝、漢尼拔和愷撒等人所進行的戰爭中,為手下那些有所抱負的士兵指定瞭一些必須加以研習的戰役;而專業的史學傢們實際上也一緻認為,雖說隨著武器的發展,戰爭的許多情況世世代代都不相同,但曆史這所學校中還是有著某些亙古不變的教訓,它們得到瞭普遍的應用,因而能夠被提升到一般原理的高度。我們也會發現,齣於同樣的原因,盡管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科技的進步和引入蒸汽動力已經使得海軍的武器裝備發生瞭巨變,但通過闡述海上戰爭的一般原則來研究過去的海權曆史,還是很有教育意義的。
因此,批判性地研究帆船時期海上戰爭的曆史與經驗就更加必要瞭;盡管這些曆史與經驗為目前的海戰提供瞭可以應用與頗有意義的教訓,但汽船時代的海軍,迄今為止還沒有名垂史冊,也沒有什麼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爭經驗可供引述。對於帆船時期的海戰,我們有著許多的經驗性知識;而對於汽船時代的海戰,我們卻幾乎一無所知。因此,關於未來海戰的諸多理論,差不多完全都是假定性的;盡管人們已經試著通過仔細研究汽船艦隊與有著悠久曆史且眾所周知、以槳驅動的槳帆船隊之間的相似之處,來給這些理論以更加堅實的基礎,但我們最好還是不要陶醉於這種類推的方法,除非此種方法得到瞭徹底的驗證。二者之間的這種相似性,實際上絕非隻是錶麵上的。汽船與槳帆船的共同特徵是,它們都能夠不依賴於風嚮,能夠轉嚮自如地航行。這種能力,使得此類船舶與帆船有瞭根本性的區彆;因為後者在有風的時候,隻能沿著數量有限的一些航綫航行,而若是無法沿著這些航綫航行,它們就隻能在原地打轉瞭。不過,雖說觀察相似之處很明智,但尋找相異的方麵也是很可取的;因為當我們的想像力全都沉迷於探究事物的相似點——這是一種最令人愉快的精神追求——時,倘若新發現的相似物中齣現什麼不一緻的地方,我們就極容易失去耐心,從而可能忽視或者不願承認這種不一緻。因此,槳帆船與汽船雖說發展情況並不相同,但都有著上述共同的特徵;不過,它們之間至少也有著兩點不同,而在槳帆船的曆史中尋求與汽船相似的作戰教訓過程中,我們必須始終記住其差異與相似點,否則我們可能會得齣錯誤的推論。在航行的時候,槳帆船的動力會不可避免地迅速下降,因為這是一件相當纍人的工作,人力不可能長久堅持,所以槳帆船隻能持續進行有限時間的戰術運動(1);再則,槳帆船時代所用的攻擊性武器非但射程短,而且差不多完全屬於短兵相接式的武器。這兩個條件,幾乎不可避免地導緻瞭交戰雙方的相互襲擊,但也不乏巧妙地攻擊或夾擊敵艦的方法,然後纔是短兵相接的混戰。就是在這種襲擊和混戰當中,人們對於目前海軍那種可敬的、甚至是卓越的觀點達成瞭一種重大的共識,從而發現瞭現代海軍武器所導緻的必然結果——即一種“唐尼布魯剋集市”[1]式的局麵;正如混戰曆史所錶明的那樣,在此種局麵中,我們是很難分清誰是敵人誰是友軍的。無論這種觀點的最終價值如何,我們都不能僅憑槳帆船與汽船能夠在任何時候直接進逼敵人、並且在船頭裝上金屬撞角這一事實,而不顧槳帆船與汽船的差異,就說這種觀點有瞭曆史基礎。到目前為止,這種觀點還隻是一種假設,我們不妨等到經過戰鬥驗證、進行瞭進一步的闡述之後,再來做齣最終的判斷。在此之前,還是可以存在與之相對立的觀點的——即對於數量相等的艦隊來說,發生那種基本上無需戰術的混戰,並不是如今這個時代利用精巧而強大的武器所能取得的最佳結果。一位艦隊司令越有把握,其艦隊的戰術發展得越完善,其手下的艦長們越稱職,他就必然會越不願意去與數量相等的敵軍展開混戰;因為這樣一來,所有的這些優勢便會付之東流,誰占上風全憑運氣,而他手下的艦隊就會跟那種以前從未集中作過戰的一群烏閤之船沒什麼兩樣瞭(2)。至於何時適於混戰或者不適於混戰,曆史上是有著許多教訓的。
槳帆船與汽船雖說有著顯著的相似之處,但在其他許多重要的特點上,它們卻各具差異;由於這些重要特點並不是全都非常明顯,因此我們都較少重視它們。相反,對於帆船而言,其顯著特徵卻是它們與更為現代化的船舶之間的差異;雖說二者之間也存在相似之處,且這些相似之處也不難發現,但由於它們並不是很明顯,因而我們同樣也較少留意。這種印象,因帆船相比於汽船來說能夠依賴風嚮而顯示齣全然不如汽船的這種感覺強化瞭;忘掉這一點,就像帆船在與其對手作戰的時候那樣,那麼其中的戰術教訓就是正確的瞭。槳帆船從未在風平浪靜的時候無法行動,因此纔在我們這個時代受到瞭比帆船更多的敬重;不過,帆船還是取代瞭槳帆船,並且直至采用蒸汽動力之前,一直都保持著霸主的地位。能夠從遠距離擊傷敵人,機動時間不受限製且不會讓船員們纍得筋疲力盡,大部分船員能夠去控製攻擊性武器而不是去劃槳——這些本領,是帆船和汽船的共同特徵;並且從戰術上來考慮,它們起碼也像槳帆船能夠在無風情況下航行或者能夠逆風行駛的本領一樣重要。
在探究相似之處的過程中,我們都有一種傾嚮:不但會忽視有所差異的地方,還會誇大其相似之處——從而使得這種相似之處顯得非常奇怪。我們可以這樣來考慮,指齣:正如帆船裝有射程較遠、相對穿透力較大的火炮,以及雖說射程較短、卻會産生巨大粉碎性效果的大口徑火炮那樣,現代汽船也裝備瞭遠程火炮組和魚雷組——魚雷僅在有限的距離內纔能發揮作用,而火炮則跟原來的一樣,旨在利用其穿透效果。不過,這些無疑都屬於戰術方麵的問題,必然會影響到艦隊司令與艦長們的作戰計劃;因而這種類推就是事實,而非牽強附會。所以,帆船與汽船也都會希望與敵艦短兵相接——前者通過強行登船攻占敵艦,而後者則通過猛撞來擊沉敵艦;對於這兩種船舶來說,此種任務都是極其艱巨的,因為要想完成這一任務,就得讓自己的艦艇處於戰場的某個位置上,可在這一位置上,敵方卻可以在大範圍內的多個位置上,使用投射武器來攻擊我方。
兩艘帆船或者兩支艦隊根據風嚮而定的相對位置,涉及到瞭絕大多數重要的戰術問題,因此可能也是那個時代海軍主要關注的問題。從錶麵上來看,似乎是由於這個方麵對汽船來說變得無關緊要瞭,而這方麵的曆史教訓也是毫無意義的,所以在目前的條件下不應當再進行什麼類推。然而,倘若更加細緻地考慮下風與“上風”(3)的一些顯著特徵,把注意力放在它們的基本特點上,而不去考慮那些次要細節的話,我們就會看齣,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處於上風位置的顯著特徵是,能夠想打就打、不想打就不打,並且反過來,還具有瞭在采取攻勢時可以選擇進攻方式的優勢。當然,這種優勢也伴隨著某些弊端,諸如打亂戰鬥序列,會暴露在敵方斜嚮或縱嚮炮火的攻擊之下,以及損失攻擊用的部分或全部炮火等等——這一切,都會在逼近敵艦的過程中齣現。而處於下風位置的船隻或艦隊則無法進擊;倘若不想撤退,那麼它的行動就隻能是防禦,隻能是按照敵方的條件來被動作戰。這種劣勢,卻會因保持戰鬥序列相對較易、可以進行持續炮擊並令敵方一時無法還擊的優勢而得到彌補。從曆史來看,這些有利或者不利的特點,在各個時代的進攻戰和防禦戰中,都有著與之相對應和相類似的地方。進攻一方會冒著某些危險和劣勢去接近並摧毀敵軍;而防禦的一方隻要保持著防守態勢,就不會貿然進擊,就會保持著謹慎而有序的陣勢,並且可以利用進攻者不得不暴露於我方炮火之下的機會。人們已經透過種種較小的細節,非常清楚地認識到瞭上風位置與下風位置的這些根本差異,所以英國人纔通常選擇上風位置——英國人的一貫政策,便是進攻和消滅敵人;而法國人則喜歡下風位置,因為他們這樣做,往往能夠在敵人逼近的過程中削弱敵軍實力,並且往往還能夠讓自己避開決戰,從而保存好己方的艦艇實力。除瞭極少數例外情況,法國人一嚮都認為海軍作戰的重要性不如其他軍種,一嚮都不願意為海軍多花軍費,故他們更願意通過采取守勢,隻願意擊退敵軍的進攻,以便充分利用好自己的艦隊。齣於這一原因,隻要敵方錶現得有勇無謀,法國人就會令人佩服地加以調整,巧妙地利用下風位置;不過,當羅德尼[1]打算利用風嚮優勢,非但要發動攻擊,還想集中火力猛攻敵軍防綫一部的時候,其小心謹慎的對手基申伯爵卻改變瞭戰術。
……
前言/序言
海權論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海權論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