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改革蓝皮书: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报告(2014~2015)No.4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Administrative System Reform(2014-2015)No.4]

行政改革蓝皮书: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报告(2014~2015)No.4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Administrative System Reform(2014-2015)No.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魏礼群,汪玉凯 编
图书标签:
  • 行政改革
  • 体制改革
  • 中国行政
  • 政府管理
  • 公共管理
  • 政策研究
  • 蓝皮书
  • 2014-2015
  • 报告
  • 政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72829
版次:1
商品编码:1167444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行政改革蓝皮书
外文名称:Annual Report on China's Administrative System Reform(2014-2015)No.4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4-01
用纸:胶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行政改革蓝皮书: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报告(2014~2015)No.4》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地方治理创新为主题,系统跟踪了2014年中国地方政府贯彻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进程、成就和问题,主要涵盖如下内容:地方政府简政放权与转变职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放管”结合,地方行政结构优化与财税土地制度改革,政府购买服务与创新管理方式,等等。

作者简介

  魏礼群,男,汉族,1944年12月生,江苏睢宁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应用经济组组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曾任国务院研究室主任、党组书记,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
  
  汪玉凯,男,出生于陕西横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政府改革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为有突出贡献专家。近年来致力于公共管理、中国政府改革以及电子政务方面的研究。

目录

Ⅰ 总报告
1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地方治理创新问卷调查分析【汪玉凯】
2 2014年中国地方行政体制改革进程分析【于 宁】
3 从第三方评估看两年来的简政放权【王满传】

Ⅱ 地方政府简政放权与转变职能
4 地方政府及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研究【任 进】
5 地方政府以职能转变为核心的内涵式改革【石亚军 高 红】
6 县域治理改革研究【张国玉 刘 峰】
7 推进行政审批改革转变地方政府职能
——深圳坪山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创新实践【许耀桐 胡仙芝 吴正红】

Ⅲ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放管”结合
8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视域下的信用监管研究
——以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为例【吴开松 李世颉】
9 浙江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实证分析【蓝蔚青】
10 安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袁维海 姚玫玫】
11 从深圳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看政府管制之变【艾 琳 王 刚 钟 鑫】
12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下的浦东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毛力熊 等】
13 资格资质与非行政许可的去行政化改革——宿迁的探索【王天琦】
14 打造便民高效的地方政府——吉林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索【赵静波】
15 富阳市构建权力清单制度的探索与创新【富阳市人民政府】

Ⅳ 地方行政结构优化与财税土地制度改革
16 新兴城镇化与省直管县改革研究【张占斌】
17 关于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框架性思考【党国英】
18 2014年财税体制改革研究【冯俏彬】
19 推进整体性治理,走向改革新常态
——广东顺德大部制后续改革研究【刘红波 吴克昌】

Ⅴ 政府购买服务与创新管理方式
20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李军鹏】
21 北京市商事制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北京市工商局】
22 互联网改变政府的公共服务模式
——广东探索三级联网的网上办事大厅实践【广东省信息中心】
23 杭州余杭政府管理创新案例
——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制度的探索与实践【杭州余杭政府】
24 创新社区管理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
——包头市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案例【包头市人民政府】

Ⅵ 附录
25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文献综述【孙迎春】
26 2014年行政体制改革大事记
27 2014年国务院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等

前言/序言


行政改革蓝皮书: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报告(2014~2015)No.4 内容概述 《行政改革蓝皮书: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报告(2014~2015)No.4》是一份深入剖析2014至2015年间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进程的年度报告。本报告聚焦于这一关键时期内,中国政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取得的显著成就、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的每一部分都力求提供详实的数据、深入的分析和具有前瞻性的见解,旨在为研究中国行政改革的学者、政策制定者、实践工作者以及关心中国发展的各界人士提供一个全面、客观的视角。 第一部分:改革的宏观背景与顶层设计 本部分详细回顾了2014-2015年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所处的宏观环境。这包括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以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对行政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报告着重阐述了中央在这一时期如何从战略高度规划和推进行政体制改革,重点强调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核心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具体而言,报告分析了党的领导在行政改革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如何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具体的行政改革措施。同时,也探讨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这对行政部门的职能转变提出了更高要求。报告还深入分析了法治政府建设在行政改革中的基础性地位,包括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举措如何与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公信力相结合。 第二部分:关键领域的改革实践与成效 本部分是报告的核心,详细梳理了2014-2015年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在各个关键领域的具体实践和取得的成效。 深化简政放权,优化政府职能转变: 报告深入分析了这一时期“放管服”改革的纵深推进。具体包括: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详细列举了取消、下放和调整的各类行政审批事项,特别是对非行政许可审批的清理,以及推进“一口受理”、“一站式服务”等模式的建设。报告通过具体案例,说明了改革如何有效降低企业和个人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的推广: 详细阐述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机制,分析了其在规范政府权力运行、提升透明度、加强监督方面的作用。报告关注了清单制度的动态管理和与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结合。 商事制度改革: 重点介绍了“多证合一”、“先照后证”、“营改增”等改革措施对企业注册、经营便利化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改革降低准入门槛,促进创业创新。 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 报告分析了这一改革的进展、挑战以及对优化行业管理、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要意义。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报告重点关注了这一时期法治政府建设在行政体制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分析了如何通过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程序,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报告详细介绍了执法监督机制的完善,如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等,以及如何运用科技手段提升执法效能和公正性。 加强行政监督: 详细阐述了内部监督、外部监督(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的协同配合,以及如何运用审计、效能监察等手段强化对政府权力运行的制约。 健全纠错问责机制: 报告分析了如何通过建立健全错案追究、责任倒查等制度,提高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 创新监管方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报告深入探讨了在简政放权的同时,如何有效转变监管模式。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详细介绍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分析了其如何减少人为干预,实现公平监管。 信用监管: 报告阐述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包括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提升市场主体诚信意识。 风险管理: 探讨了如何运用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变事前审批为事中事后监管,提升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报告关注了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情况,包括分类管理、权力下放、引入市场机制等方面的探索,以及如何通过改革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 报告分析了如何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提升政府治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建设数字政府。这包括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的推广等。 第三部分:改革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尽管在2014-2015年取得了显著进展,本部分也客观分析了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在这一时期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 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 报告指出,一些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如部门职责交叉、地方保护主义、利益固化等,仍然对改革的深入推进构成阻碍。 改革的协同性与系统性不足: 部分改革可能存在碎片化、孤立化的现象,缺乏整体联动和系统推进,影响了改革的整体成效。 监管效能有待提升: 尽管监管模式有所创新,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确保“放”得下、“管”得住、服务到位,仍然面临挑战。例如,部分领域监管空白、监管标准不统一、监管力量不足等问题。 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尚需健全: 尽管监督机制有所完善,但如何有效防止权力滥用,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建立更加严密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仍是重要的课题。 改革的社会认同与公众参与: 报告也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提升改革的社会认同度,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改革成果更好地惠及民生。 改革的评估与反馈机制: 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改革评估机制,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为后续改革提供决策依据,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第四部分:改革的前景展望与政策建议 基于对改革实践和挑战的分析,本部分对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攻坚: 报告强调,未来的改革应继续坚持问题导向,瞄准改革的难点和痛点,敢于啃硬骨头,切实解决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 进一步优化政府职能: 建议继续深化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从“越位”的微观管理向“缺位”的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等领域转变。 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强调要构建更加完善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特别是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健全反腐败体制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提升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强化市场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建议进一步完善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强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协同推进: 报告强调,行政体制改革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应相互促进,协同推进。 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整体协调: 建议进一步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避免改革的碎片化和部门化。 健全改革评估和问责机制: 建议建立更加科学、全面的改革评估体系,加强对改革成效的跟踪评估,并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确保改革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结论 《行政改革蓝皮书: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报告(2014~2015)No.4》通过对2014至2015年间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全面展现了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报告不仅客观评价了改革的亮点,也坦诚揭示了改革中面临的挑战,并为未来的改革方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本报告的发布,对于理解中国行政改革的演进逻辑,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治理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行政改革蓝皮书: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报告(2014~2015)No.4》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为理解中国当前的治理体系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理论框架。作者们在叙述改革历程时,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政策变化,而是深入到每一个政策背后的逻辑和意图。我特别对其中关于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的探讨印象深刻,在追求行政效率的同时,如何保证改革的成果能够惠及更广泛的民众,这其中涉及到的制度设计和利益协调,都非常值得我们去深思。书中所呈现的案例,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遇到的挑战,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它让我看到了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复杂性,也看到了中国政府在推动改革过程中的决心和智慧。作为一本年度报告,它能够准确地捕捉到改革的关键节点和发展趋势,对于我这样希望了解中国政治经济走向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资料。

评分

《行政改革蓝皮书: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报告(2014~2015)No.4》这本书,我拿到的时候,内心是充满期待的,毕竟“蓝皮书”这个名头本身就带着一种权威和深度。翻开第一页,就如同进入了一个宏大的叙事空间,作者们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将2014年至2015年间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脉络一一梳理。我特别关注的是其中关于简政放权的部分,那段描述如何层层递进地剥离不必要的行政审批,如何构建更加高效的市场准入机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在列举数字和政策,更是在讲述一个转型过程中的故事,一个国家如何努力摆脱旧有束缚,拥抱更具活力的发展模式。其中对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阻力也有细致的分析,比如地方政府的执行能力、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都显得非常真实和接地气。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为政策制定者准备的,对于每一个关心中国发展方向的普通人来说,都非常有启发性。它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改革的独特视角,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背后深层的制度性驱动力。

评分

阅读《行政改革蓝皮书: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报告(2014~2015)No.4》的过程,让我对中国行政体制的深层逻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描述,而是深入挖掘了改革背后的原因、机制和影响。我特别欣赏的是,作者们并没有回避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争议和复杂性,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开放和辩证的视角来呈现。例如,在探讨如何构建更加公平的权力运行机制时,书中对权力制约与监督的讨论,涉及到多方面的制度设计和配套措施,其深度和广度都令人称道。它让我意识到,行政改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演进、不断调整的过程。书中对不同领域改革的关联性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比如经济体制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或者说,它们是如何相互制约的。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图景。

评分

《行政改革蓝皮书: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报告(2014~2015)No.4》这本书,就像一个精密的放大镜,让我得以窥见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微观肌理和宏观走向。书中的论述,字斟句酌,充满学术的严谨性,却又不乏人文关怀的温度。我尤为赞赏其中对基层行政改革的关注,它不仅仅停留在大政方针的层面,更是深入到乡镇、街道这些最贴近民生的行政单元,探讨如何通过改革提升服务能力、改进工作作风。书中对于政府透明度和问责制的讨论,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它揭示了如何通过制度性约束,来防止权力的滥用,确保政府的公信力。整本书就像一部精心编排的交响乐,每一个篇章都恰到好处地衔接,共同奏响了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时代强音。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国家在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历程,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希望。

评分

不得不说,《行政改革蓝皮书: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报告(2014~2015)No.4》这本书在结构设计上非常巧妙,它并没有将所有的内容堆砌在一起,而是通过分章节、分主题的方式,将庞杂的行政体制改革拆解成了易于理解的部分。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章节,作者们深入剖析了从“管”到“服务”的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政策文件的字里行间,更体现在具体的实践案例之中。书中引用的许多案例,都极具代表性,它们生动地展现了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在推进改革过程中的创新举措和取得的成效。比如,在提升公共服务效率方面,有几个地方的探索让我眼前一亮,它们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简化办事流程,缩短办理时限,这对于改善民生、优化营商环境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更难得的是,作者们在分析这些案例的同时,也客观地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改进方向,使得整本书的论述既有力度又不失严谨。

评分

物流顺利,还可以~~~

评分

很好的,正版书,很好的一系列书

评分

物流顺利,还可以~~~

评分

正版书籍

评分

正版书籍

评分

很好的,正版书,很好的一系列书

评分

物流顺利,还可以~~~

评分

很好的,正版书,很好的一系列书

评分

正版书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