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美 自然生态图鉴:中国鸟类图鉴

中国之美 自然生态图鉴:中国鸟类图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赵欣如,卓小利,蔡益 著,央美阳光工作室 绘
图书标签:
  • 鸟类
  • 中国鸟类
  • 自然生态
  • 图鉴
  • 科普
  • 动物
  • 摄影
  • 中国之美
  • 观鸟
  • 野生动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7742948
版次:1
商品编码:11684306
品牌:日知图书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中国之美 自然生态图鉴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4-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320
字数:486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中国自然科普作品
  纸上的中国自然博物馆——真正展现中国自然之美精品书系
  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专家团队
  国内插画师团队
  历时七年斥巨资倾力打造
  首部展现中国本土风物的、经典的科普图鉴类读物
  3500种中国野生动植物
  4800余幅精美绝伦彩色插图
  780万字自然科普巨著
  ——弘扬专属于中国的自然之美
  ◎具价值的中国主题
  这是一部每个对于大自然、对于这片母土怀有热爱的人,都值得收藏一生的经典之作。“中国之美自然生态图鉴”内容紧扣“中国自然”这一主题,是国内专为展现中国自然动植物题材而制作的产品,系统全面、制作精良、内容丰富。
  已出版:
  《中国鸟类图鉴》
  《中国鱼类图鉴》
  《中国观赏花卉图鉴》
  《中国野花图鉴》
  《中国野菜图鉴》
  《中国昆虫图鉴》
  陆续出版:
  《中国恐龙与史前动物图鉴》
  《中国蝴蝶与蛾类图鉴》
  《中国药用植物图鉴》
  《中国农作物图鉴》
  《中国古生物与化石图鉴》
  《中国哺乳动物图鉴》
  《中国两栖与爬行动物图鉴》
  《中国野生菌类图鉴》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图鉴》
  《中国宝石图鉴》
  《中国岩石与矿物图鉴》
  《中国宠物图鉴》
  ……
  ◎知识丰富的专家团队
  为让“中国之美自然生态图鉴”成为跨时代的经典,专业性和可读性并举,特聘请国内各学术领域颇具名气、并依然在为弘扬中国科普事业不断奉献的领军人物,组成专家团队,联合确立主题、编写制订内容。
  《中国鸟类图鉴》
  作者:赵欣如,北京师范大学动物学副教授
  赵欣如,1954年生,曾任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动物学副教授,中国动物学会科普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动物园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鸟类学会会员,英国东方鸟类学会荣誉会员,北京动物学会理事。著作有《北京鸟类图鉴》第一版、第二版,《鸟声研究》,《鸟类环志与保护》,《野外观鸟手册》等,发表鸟类学研究论文30余篇。自1996年开始,创办“周三课堂”和“中国观鸟”网站两大交流平台,努力推动中国民间观鸟活动健康发展。
  ◎专业插画师纯人工绘制插图
  本系列图书的又一大亮点,4800余幅插画均为人工绘制。为求展现知识点所涉及的内容,每个知识点均配有2~4幅彩色插图,这些插图亦由国内的插画团队创作完成,保证每一页都能让读者领略科普图鉴真正的魅力所在。
  ◎精装书全彩色印刷展现逼真、绝美的视觉效
  《中国之美 自然生态图鉴:中国鸟类图鉴》采用法式软精装设计,无光铜版纸,全彩色,页面精美,装帧高端典雅,除了赏心悦目的阅读享受,也具珍藏价值。

内容简介

  《中国鸟类图鉴》是“中国之美自然生态图鉴”系列作品中的一部。本系列图书紧扣“中国”这一主题,从自然科学普及的角度出发,科学系统、面面俱到地为读者展现了中国鸟类全貌,是一部极具知识性、观赏性和收藏价值的中国鸟类大典。
  《中国鸟类图鉴》从目、科属为切入点,介绍了600多种中国鸟类。每种均详尽地介绍了科属、外观特征、声音、野外分布、现存状况和习性等要点。
  《中国鸟类图鉴》所讲述的每一种鸟,都配有手绘大彩图,图文并茂,有生有趣。
  《中国鸟类图鉴》在书后附有简明的内容索引,更方便读者查阅。
  《中国鸟类图鉴》让读者朋友可以直观、详细地了解中国鸟类知识,极具实用性,精美的精装装帧,更是适合家庭阅读与收藏。

作者简介

  赵欣如,1954年生,曾任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动物学副教授,中国动物学会科普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动物园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鸟类学会会员,英国东方鸟类学会荣誉会员,北京动物学会理事。著作有《北京鸟类图鉴》第一版、第二版,《鸟声研究》,《鸟类环志与保护》,《野外观鸟手册》等,发表鸟类学研究论文30余篇。自1996年开始,创办“周三课堂”和“中国观鸟”网站两大交流平台,努力推动中国民间观鸟活动健康发展。

  卓小利,1983年生,200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曾任北京动物学会理事。现就职于北京市第四中学,评为中学二级教师,担任生物教师和科技教师,近年来在中学推广观鸟活动和鸟类保护工作。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会员。西城区周又红名师工作室成员。中国观鸟会会员,承担“中国观鸟”网站的部分管理工作。

  蔡益,1970年生,199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现就职于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区分院,评为高级教师,承担北京市朝阳区生物教师和科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多年来致力于推进全区教师的自然科学教育,特别是观鸟实践和培训,并开发了相关课程。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潜鸟目
第1节 潜鸟科
红喉潜鸟
黑喉 潜鸟
太平洋潜鸟
第2章 目
第1节 科

赤颈
凤头

黑颈
第3章 鹱形目
第1节 信天翁科
短尾信天翁
黑脚信天翁
黑背信天翁
第2节 鹱科
褐燕鹱
楔尾鹱
钩嘴圆尾鹱
暴风鹱
白额圆尾鹱
白额鹱
第3节 海燕科
白腰叉尾海燕
黑叉尾海燕
第4章 鹈形目
第1节 鹲科
红尾鹲
白尾鹲
第2节 鹈鹕科
白鹈鹕
卷羽鹈鹕
斑嘴鹈鹕
第3节 鲣鸟科
蓝脸鲣鸟
红脚鲣鸟
褐鲣鸟
第4节 鸬鹚科
黑颈鸬鹚
普通鸬鹚
绿背鸬鹚
红脸鸬鹚
海鸬鹚
第5节
黑腹军舰鸟
白斑军舰鸟
白腹军舰鸟
第5章 鹳形目
第1节 鹭科
白鹭
黄嘴白鹭
岩鹭
斑鹭
苍鹭
……
第2节 鹳科
彩鹳
黑鹳
白鹳
东方白鹳
秃鹳
第3节 鹮科
彩鹮
黑头白鹮
白肩黑鹮
朱鹮
白琵鹭
黑脸琵鹭
第6章 红鹳目
第1节 红鹳科
大红鹳
第7章 雁形目
第1节 鸭科
栗树鸭
白头硬尾鸭
疣鼻天鹅
大天鹅
小天鹅
……
第8章 隼形目
第1节 鹗科

第2节 鹰科
褐冠鹃隼
黑冠鹃隼
凤头蜂鹰
……
第3节 隼科
红腿小隼
黄爪隼
红隼
红脚隼
灰背隼
燕隼
猛隼
猎隼
矛隼
游隼
第9章 鸡形目
第1节 松鸡科
镰翅鸡
岩雷鸟
黑琴鸡
松鸡
黑嘴松鸡
花尾榛鸡
第2节 雉科
雪鹑
藏雪鸡
暗腹雪鸡
四川雉鹑
石鸡
中华鹧鸪
……
第10章 鹤形目
第1节 三趾鹑科
黄脚三趾鹑
棕三趾鹑
第2节 鹤科
白鹤
赤颈鹤
白枕鹤
蓑羽鹤
黑颈鹤
丹顶鹤
第3节 秧鸡科
花田鸡
白喉斑秧鸡
普通秧鸡
……
第4节 鸨科
小鸨
大鸨
波斑鸨
第11章 鸻形目
第1节 水雉科
水雉
铜翅水雉
第2节 彩鹬科
彩鹬
第3节 蛎鹬科
蛎鹬
第4节 鹮嘴鹬科
鹮嘴鹬
第5节 反嘴鹬科
黑翅长脚鹬
反嘴鹬
第6节 石鸻科
欧石鸻
大石鸻
第7节 燕鸻科
领燕鸻
普通燕鸻
灰燕鸻
第8节 鸻科
金斑鸻
灰斑鸻
剑鸻
长嘴剑鸻
……
第9节 鹬科
丘鹬
孤沙锥
拉氏沙锥
针尾沙锥
扇尾沙锥
……
第10节 贼鸥科
南极贼鸥
短尾贼鸥
长尾贼鸥
第11节 鸥科
黑尾鸥
普通海鸥
灰翅鸥
灰背鸥
……
第12节 燕鸥科
鸥嘴噪鸥
红嘴巨燕鸥
河燕鸥
小凤头燕鸥
大凤头燕鸥
……
第13节 剪嘴鸥科
剪嘴鸥
第14节 海雀科
角嘴海雀
第12章 沙鸡目
第1节 沙鸡科
西藏毛腿沙鸡
毛腿沙鸡
黑腹沙鸡
第13章 鸽形目
第1节 鸠鸽科
原鸽
岩鸽
雪鸽
欧鸽
……
第14章 鹦形目
第1节 鹦鹉科
小葵花凤头鹦鹉
红领绿鹦鹉
短尾鹦鹉
大紫胸鹦鹉
绯胸鹦鹉
第15章 鹃形目
第1节 杜鹃科
斑翅凤头鹃
红翅凤头鹃
大鹰鹃
普通鹰鹃
……
第16章 鸮形目
第1节 草鸮科
仓鸮
草鸮
第2节 鸱鹗科
纵纹角鸮
红角鸮
东方角鸮
领角鸮
……
第17章 夜鹰目
第1节 蛙口夜鹰科
黑顶蟆口夜莺
第2节 夜鹰科
普通夜鹰
欧夜鹰
第18章 雨燕目
第1节 雨燕科
白喉针尾雨燕
棕雨燕
普通楼燕
白腰雨燕
小白腰雨燕
第2节 凤头雨燕科
凤头树燕
第19章 咬鹃目
第1节 咬鹃科
橙胸咬鹃
红头咬鹃
第20章 佛法僧目
第1节 翠鸟科
斑头大翠鸟
普通翠鸟
三趾翠鸟
……
第2节 蜂虎科
绿喉蜂虎
蓝喉蜂虎
栗喉蜂虎
黄喉蜂虎
栗头蜂虎
第3节 佛法僧科
蓝胸佛法僧
棕胸佛法僧
三宝鸟
第21章 戴胜目
第1节 戴胜科
戴胜
第22章 犀鸟目
第1节 犀鸟科
冠斑犀鸟
双角犀鸟
棕颈犀鸟
花冠皱盔犀鸟
第23章 形目
第1节 拟科
大拟啄木鸟
绿拟啄木鸟
黄纹拟啄木鸟
……
第2节 啄木鸟科

斑姬啄木鸟
白眉棕啄木鸟
……
第24章 雀形目
第1节 阔嘴鸟科
银胸丝冠鸟
长尾阔嘴鸟
第2节 八色鸫科
双辫八色鸫
蓝背八色鸫
……
第3节 百灵科
歌百灵
长嘴百灵
蒙古百灵
……
第4节 燕科
崖沙燕
岩燕
家燕
洋燕
金腰燕
毛脚燕
第5节 鹡鸰科
山鹡鸰
白鹡鸰
黄头鹡鸰
……
第6节 山椒鸟科
暗灰鹃鵙
粉红山椒鸟
长尾山椒鸟
褐背鹟鵙
第7节 鹎科
凤头雀嘴鹎
领雀嘴鹎
纵纹绿鹎
黑头鹎
……
第8节 雀鹎科
黑翅雀鹎
第9节 叶鹎科
蓝翅叶鹎
金额叶鹎
橙腹叶鹎
第10节 和平鸟科
和平鸟
第11节 太平鸟科
太平鸟
小太平鸟
第12节 伯劳科
虎纹伯劳
牛头伯劳
红背伯劳
……
第13节 盔科
钩嘴林鵙
第14节 黄鹂科
金黄鹂
黑枕黄鹂
黑头黄鹂
朱鹂
第15节 卷尾科
黑卷尾
灰卷尾
古铜色卷尾
小盘尾
发冠卷尾
大盘尾
第16节 椋鸟科
灰头椋鸟
黑冠椋鸟
丝光椋鸟
……
第17节 燕科
灰燕鵙
第18节 鸦科
松鸦
北噪鸦
黑头噪鸦
台湾蓝鹊
……
第19节 河乌科
河乌
褐河乌
第20节 鹪鹩科
鹪鹩
第21节 岩鹨科
领岩鹨
高原岩鹨
鸲岩鹨
棕胸岩鹨
……
第22节 鸫科
蓝短翅鸫
欧亚鸲
日本歌鸲
……
第23节 鹟科
白喉林鹟
斑鹟
灰纹鹟
褐胸鹟
棕尾褐鹟
白眉姬鹟
……
第24节 扇尾鹟科
黄腹扇尾鹟
白喉扇尾鹟
第25节 王鹟科
黑枕王鹟
紫寿带
寿带
第26节 画眉科
黑脸噪鹛
白喉噪鹛
黑领噪鹛
条纹噪鹛
白颈噪鹛
……
第27节 鸦雀科
文须雀
三趾鸦雀
灰头鸦雀
点胸鸦雀
……
第28节 扇尾莺科
棕扇尾莺
山鹛
黑喉山鹪莺
灰胸山鹪莺
黄腹山鹪莺
纯色山鹪莺
第29节 莺科
栗头地莺
鳞头树莺
远东树莺
异色树莺
黄腹树莺
……
第30节 绣眼鸟科
红肋绣眼鸟
灰腹绣眼鸟
暗绿绣眼鸟
第31节 攀雀科
白冠攀雀
中华攀雀
火冠雀
第32节 长尾山雀科
银喉长尾山雀
红头长尾山雀
黑眉长尾山雀
银脸长尾山雀
第33节 山雀科
沼泽山雀
褐头山雀
白眉山雀
……
第34节 科
普通
栗臀
白尾
白脸
绒额
第35节 旋壁雀科
红翅旋壁雀
第36节 旋木雀科
欧亚旋木雀
高山旋木雀
第37节 啄花鸟科
黄臀啄花鸟
红胸啄花鸟
朱背啄花鸟
第38节 花蜜鸟科
紫颊太阳鸟
黄腹花蜜鸟
紫花蜜鸟
蓝喉太阳鸟
……
第39节 雀科
家麻雀
黑胸麻雀
山麻雀
树麻雀
白腰雪雀
棕颈雪雀
第40节 织雀科
纹胸织布鸟
黄胸织布鸟
第41节 梅花雀科
红梅花雀
斑文鸟
栗腹文鸟
禾雀
第42节 燕雀科
苍头燕雀
燕雀
金额丝雀
高山岭雀
粉红腹岭雀
松雀
……
第43节 鹀科
凤头鹀
蓝鹀
白头鹀
灰眉岩鹀
三道眉草鹀
小鹀
黄喉鹀
芦鹀
雪鹀








































精彩书摘

  红喉潜鸟
  ·科属:潜鸟目,潜鸟科。
  ·外观特征:体型最小(61cm)的潜鸟。夏季成鸟的头顶、脸、喉及颈侧灰色,特征为一栗色带自喉中心伸至颈前成三角形,颈背多具纵纹。上体其余部位黑褐无白色斑纹,下体白。冬季成鸟的颏、颈侧及脸白色,上体近黑而具白色纵纹,游水时嘴略上扬,与黑喉潜鸟的区别为振翼较快且较高。虹膜红色或栗色;嘴黑色或淡灰色;脚绿黑色,跗跖后面和趾上缀有白色或黄色。
  ·声音:飞行时发出似雁叫的gwuk-gwuk-gwuk声。
  ·野外分布:近北极区,冬季南下至北纬30°左右。
  ·现存状况:种群数量稀少。在中国东北部黑龙江,下至东部沿海经旅顺、北戴河至广东、海南岛及台湾北部有过境记录。
  ·习性:繁殖于淡水区域,越冬在沿海水域,有时成群活动。
  黑喉潜鸟
  ·科属:潜鸟目,潜鸟科。
  ·外形特征:体型略大(68cm)的潜鸟。繁殖期头灰色,喉及前颈闪辉墨绿色,上体黑色,具白色方形横纹,颈侧及胸部具黑白色细纵纹。非繁殖期下体白色上延及颈侧、颏及脸下部,两胁白色斑块明显。虹膜红色;嘴冬季灰色,尖端和嘴峰黑色,夏季黑色;脚黑色。
  ·声音:重复似打鼾的呱呱声及似鸥叫的aah-oww声。
  ·野外分布:繁殖于北半球,从苏格兰北部至西伯利亚。冬季南迁至北纬30°左右的新疆北部。
  ·现存状况:亚种viridigularis为罕见候鸟,见于辽宁半岛,在福州有一次记录。易与太平洋潜鸟混淆。
  ·习性:单独在淡水水域繁殖,冬季常成散群在沿海越冬。
  注:太平洋潜鸟有时作为此种的一个亚种处理(参见Harrison,1983)。
  太平洋潜鸟
  ·科属:潜鸟目,潜鸟科。
  ·外形特征:体型略大(66cm)的潜鸟。比黑喉潜鸟略小,所有体羽均相似。繁殖羽区别在喉具闪辉紫色而非绿色斑块,颈背白色较多。与黑喉潜鸟较难区别,不同处仅在于喉块为闪辉紫色而非闪辉绿色。虹膜栗褐色,嘴灰色至黑色,脚黑色。
  ·声音:通常无声。
  ·野外分布:繁殖于西伯利亚东部至阿拉斯加及加拿大;越冬于日本沿海及北美洲西部,南至北纬23°。
  ·现存状况:种群数量稀少。有记录经过辽东半岛,可能也经过北戴河及山东。香港可能有过记录。
  ·习性:同黑喉潜鸟。
  ……

前言/序言

  从神秘莫测的史前生物到飞翔的鸟类,从鱼到虫,从田间地头不起眼的野花野草到美丽炫目的观赏花卉……有阳光雨露的地方,就有植被和动物的繁衍与发展,它们依从着自然规律而发展变化,生生不息,不断地改变着自然生态,不断创造着新生的美好,使一个异彩纷呈、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呈现在我们面前。
  对于专业生物学家来说,研究大自然是他们一生的追求。对于普通人来说,自然的秘密更多的和青春、情感、记忆联系在一起,是一种情怀。它是年少时笼中蝈蝈的鸣叫,是追捕蝴蝶的童真,是天空种鸟儿掠过的身影,是稻谷成熟的喜悦,也是“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的辩论和思考,是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中国人辛勤劳动和积累经验的时光中和丰富的情感混在一起,形成了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意象,如对土地的眷恋,对故乡的思念等。
  “中国之美——自然科普图鉴”是一套专为展现中国独有的自然生态之美而策划出版的大型系列丛书,包括《中国昆虫图鉴》《中国鱼类图鉴》《中国野菜图鉴》《中国野花图鉴》《中国观赏花卉图鉴》《中国恐龙图鉴》《中国鸟类图鉴》《中国蝴蝶与蛾类图鉴》《中国田野作物图鉴》《中国古动物化石图鉴》,共计10册,其内容涵盖了从植物界到动物界,从古生物到现代生物的广泛而丰富的内容,图文并茂地呈现了中国生命科学的研究新成果,是国内首部大型词典型自然科普图鉴。
  本套丛书由资深植物学、昆虫学、鱼类学、恐龙专家亲自撰稿,娓娓道来,科学权威。全套书的插图由国内著名的写实插画团队受邀绘制,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可以直接让你叫出它们的名字。科技绘画为人类拓展着对生物的认识和反映,那艺术视觉的张力、记述场景的再现、融合着水土木的生态环境——反映着融合的生命力,多角度展现了中国美丽的生物大世界,也展现了中国人运用智慧,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以及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可以说不但是一套很有价值的生物工具书,更是一套送给普通读者、激励我们了解母体、热爱自然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科普读物。
  谨祝,开卷有益。

展翅的精灵:中国鸟类世界的绚烂画卷 在中国广袤而多样的土地上,栖息着无数的生命,其中,鸟类以其矫健的身姿、婉转的歌喉和斑斓的羽翼,为这片古老的大地增添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从巍峨的雪山到葱郁的雨林,从浩瀚的草原到碧波万顷的湿地,每一处角落都回响着鸟儿的鸣唱,每一片天空都跳跃着它们的倩影。 本书旨在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而详尽的中国鸟类图鉴。我们深入探寻这片土地上丰富多样的鸟类资源,力求勾勒出一幅立体而生动的中国鸟类生态画卷。在这里,您将邂逅那些令人惊叹的飞行家,了解它们独特的生存智慧,感受它们在大自然中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 一、 鸟类分类与多样性:中国鸟类的宏伟谱系 中国是世界上鸟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近1400种鸟类,占全球鸟类种类的十分之一以上。这得益于中国复杂的地形地貌、多样的气候带以及丰富的生境类型。本书将依照科学的鸟类分类系统,系统地介绍中国鸟类。我们将从最古老的鸟类祖先谈起,逐步剖析不同目、科、属下物种的演化关系和特征,让您对中国鸟类的宏伟谱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从体型庞大的猛禽,如雄伟的白尾海雕,它们翱翔于天际,以其锐利的目光搜寻着猎物;到体态娇小的雀形目鸟类,如活泼的燕子,它们穿梭于屋檐之下,衔泥筑巢,忙碌而充满生命力。我们将涵盖从大型水禽到小型林鸟,从地栖鸟类到攀禽,力求做到全面覆盖,不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的类群。 每个物种的介绍都将包含其详细的分类信息,包括所属的目、科、属,以及学名和中文名,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此外,我们将重点阐述不同鸟类群体的演化历程和适应性特征,解释它们如何在不同的生境中发展出独特的生存策略,例如,为什么有些鸟类拥有长长的腿以适应浅水环境,而有些则拥有强健的喙以适应特定的食物来源。 二、 斑斓的羽翼与形态:赏析鸟类的视觉盛宴 鸟类的羽毛不仅是飞行的工具,更是它们生命中最耀眼的装饰。本书将带领您进入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近距离欣赏中国鸟类千姿百态的羽翼和精美的体态。我们精心挑选了大量高质量的摄影作品,力求捕捉到鸟类最动人的瞬间。 您将看到如中国国鸟丹顶鹤那优雅的身姿,洁白的羽毛衬托着醒目的红色冠羽,宛如一位高贵的舞者。您也将惊叹于翠鸟那宝石般璀璨的羽毛,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泽。从雄鸟鲜艳夺目的繁殖羽,到雌鸟朴实低调的保护色,再到幼鸟稚嫩的绒毛,我们将细致描绘不同性别、年龄和季节的羽色变化,让您了解这些变化背后蕴含的生物学意义,如求偶、伪装和御寒。 本书对每一物种的形态特征都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包括体长、翼展、体重等基本数据,以及头、颈、背、腹、尾等部位的羽色、斑纹、喙的形状、腿的长度和颜色等关键识别特征。我们将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帮助读者掌握准确的辨识技巧,区分相似物种,并对鸟类的精巧构造有更深入的理解。例如,我们会详细解析不同鸟类喙的演化,如食虫鸟的细尖喙,食果鸟的短而粗壮的喙,以及猛禽的钩状喙,展示自然选择的神奇力量。 三、 生境与分布:探寻鸟类的“安居乐业”之地 每一类鸟类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栖息地和地理分布范围,这些因素深刻地影响着它们的生存与繁衍。本书将深入探讨中国不同生境类型下的鸟类群落,为您揭示鸟类与环境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我们将带您走进中国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 北方森林与草原: 在寒冷的北方,您将看到雪鸮在皑皑白雪中矫健地捕食,而草原上的云雀则用歌声点缀着无垠的绿野。我们将介绍适应寒冷气候的鸟类,如羽毛厚实的松鸡、长途迁徙的雁鸭类。 中部丘陵与平原: 广袤的东部地区,平原和丘陵孕育了丰富的鸟类资源。从麻雀在农田间穿梭,到喜鹊在林间筑巢,再到林中鸟类的丰富多样,我们将展现这些区域的鸟类多样性。 南方湿地与水域: 中国南方的湿地和水域是鸟类的天堂。您将看到成群的鹭鸟在浅滩觅食,水鸟在湖泊中嬉戏,以及各种候鸟在这里停留繁殖。我们将重点介绍水鸟的适应性特征,如蹼足、长腿和善于潜水的技巧。 西南高原与山地: 青藏高原和西南山地的特殊环境,孕育了许多特有的鸟类。您将有机会了解那些适应高海拔、低氧环境的鸟类,如高原山鹑、高山短翅鹛等。 东南沿海与岛屿: 沿海地区和岛屿同样有着独特的鸟类种群,特别是海鸟和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停歇地。 本书将为每一种鸟类提供详细的地理分布图,直观地展示它们在中国的分布区域,包括繁殖地、越冬地以及迁徙路线。通过了解鸟类的分布,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生态习性和对环境的需求,从而认识到保护特定生境的重要性。 四、 行为与生态:洞察鸟类生命的精彩瞬间 鸟类的行为是其生命活动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从精巧的求偶仪式到严谨的育雏过程,无不展现着生命的智慧与本能。本书将深入剖析中国鸟类的各种行为模式,揭示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独特作用。 鸣声与歌唱: 鸟类的鸣声是它们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我们将介绍不同鸟类的鸣声特征,包括报警声、求偶声、警戒声等,并探讨它们在种群交流中的重要性。某些鸟类的歌声甚至被誉为“大自然的交响乐”,本书将带您领略这些美妙的旋律。 繁殖与育雏: 筑巢、孵卵、育雏,这些都是鸟类繁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我们将展示不同鸟类筑巢的智慧,如利用泥土、草叶、羽毛甚至自己的唾液来构建家园。您将看到父母如何辛勤地喂养雏鸟,以及雏鸟如何从一个无助的生命成长为独立个体的过程。 迁徙的奥秘: 许多鸟类为了寻找适宜的繁殖地或越冬地,会进行长途迁徙。我们将探讨鸟类迁徙的规律、导航机制以及它们在迁徙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了解候鸟的迁徙路线,也帮助我们认识到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食性与觅食: 鸟类的食性多种多样,从昆虫、种子、果实到小型哺乳动物,它们在食物链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们将详细介绍不同鸟类的食性,以及它们独特的觅食技巧,如猛禽的俯冲捕食,蜂鸟的吸食花蜜,以及啄木鸟的钻木取食。 相互关系与生态作用: 鸟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是传粉者、种子传播者,也是重要的食虫动物。我们将探讨鸟类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寄生、共生,以及它们对植物繁殖和昆虫数量控制的贡献,从而理解鸟类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价值。 五、 保护与展望:守护这片天空的精灵 鸟类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生存状况直接反映着生态环境的健康程度。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扩张,许多鸟类正面临着生存的威胁。本书将关注中国鸟类的保护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展望。 我们将介绍当前中国在鸟类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物种保护计划、加强立法监管等。同时,我们也希望能通过本书的传播,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鸟类保护的行列中来。 您将了解到哪些鸟类正处于濒危状态,它们面临的主要威胁是什么,以及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进行保护。本书也将强调科学研究在鸟类保护中的重要性,鼓励对中国鸟类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记录。 结语 《展翅的精灵:中国鸟类世界的绚烂画卷》不仅仅是一本图鉴,它更是一次对中国自然之美的深度探索,一次对生命活力与智慧的赞颂。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激发您对中国鸟类的浓厚兴趣,让您在领略它们美丽身姿的同时,也能更深刻地理解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价值,并共同为守护这片天空的精灵贡献一份力量。 翻开本书,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鸟类多姿多彩的世界,感受生命的律动,聆听自然的歌唱,与这些展翅的精灵,共绘一幅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态画卷。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描述部分,可以说是将科普性和可读性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学术报告,而是用一种非常亲切、娓娓道来的方式,向读者介绍每一种鸟类的习性、栖息地和独特的行为模式。我发现自己阅读起来毫无压力,即便是涉及到一些复杂的生物学名词,作者也能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或简洁的语言加以解释,让人一目了然。特别是关于它们迁徙的路线、求偶的舞蹈,那些描述简直就像是精彩的微型故事。读完之后,我不仅知道了“这是什么鸟”,更明白了“它为什么是这样生活着的”。这种深入浅出的叙述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探索自然的兴趣,让我对周遭环境中的生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尊重。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太吸引人了,光是封面我就能看上好一会儿。那个细腻的质感,摸上去特别舒服,而且那种沉稳的色调和精美的插图,一下子就把人带到了一个宁静的自然世界里。我本来就喜欢这种对自然事物进行细致描绘的图鉴,感觉能从中汲取到很多宁静的力量。这本书的排版也做得相当到位,每一页的布局都经过了深思熟虑,既保证了信息量,又不会让人感到拥挤。特别是那种留白的艺术,让眼睛得到了很好的休息,也让那些精美的图片有了足够的空间去呼吸。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就知道里面肯定装载了大量的心血。这种用心做出来的书,拿来送人或者自己收藏,都是极好的选择。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艺术品,摆在书架上都能提升整个房间的格调。

评分

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里面那些生动、逼真的手绘图所震撼了。这些图画的细节处理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鸟类的羽毛纹理、眼睛的神态、甚至是喙部的细微结构,都描绘得栩栩如生。我常常会花很长时间去研究某一张图,仿佛能透过纸面看到它们在自然环境中自由飞翔的样子。这种精湛的艺术手法,比起单纯的照片,更能捕捉到生命最本质的韵律和美感。而且,图画的色彩把握得非常到位,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不失艺术的感染力。每一次翻阅,都像是一次与这些美丽生灵的亲密接触,让我对自然界的造物之奇感到由衷的敬畏。那些绘制者对生物的热爱和专注,完全渗透在了每一笔之中,让人感佩不已。

评分

作为一本图鉴,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是衡量其价值的关键。我对比了几个我比较熟悉的物种,发现这本书收录的信息非常详尽,而且更新得相当及时。对于那些区分度很高的特征,比如雄鸟和雌鸟的差异、不同季节羽毛的变化,都有明确的标注和对比,这对野外观鸟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太实用了。我尤其欣赏它在地理分布和数量预估上所下的功夫,这体现了编著者团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长期的野外调研积累。一本好的图鉴,应该让人放心去依赖,这本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信息,而是提供了一套完整、可靠的识别和理解生物世界的工具。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远超出一本普通的物种介绍手册的范畴。它更像是一扇通往广阔自然世界的窗口,让我重新审视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每一次合上书页,我都会忍不住想去户外走走,去验证书中所述的点滴知识。这种由内而外激发出的探索欲和对生命万物的珍视感,是很多其他读物难以企及的。它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提醒着我们这个星球上存在着多少尚未被我们完全理解和珍惜的奇迹。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为我国的自然科普事业添上了一笔浓墨重彩的注脚,绝对值得所有热爱自然的朋友们拥有。

评分

还不错,每本书都是单独包装的,内容还不错。

评分

彩图都很漂亮,看着涨知识啦

评分

孩子挺喜欢的,翻阅长点知识,印刷还好

评分

看了才知道,还有那么多鸟从未谋面。书籍印刷精美,是很好的科普读物哦!

评分

买了全套,还不错,很清晰精美。

评分

一整套都买啦,非常喜欢!

评分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全彩页。

评分

照片很漂亮,很多都不太认识啊。

评分

还可以,就是看起来有点费劲。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