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經典:從文本到行動

法蘭西經典:從文本到行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法] 保爾·利科 著,夏小燕 譯
圖書標籤:
  • 法國文學
  • 經典著作
  • 文化研究
  • 思想史
  • 文本分析
  • 社會影響
  • 曆史文化
  • 法蘭西文化
  • 文學批評
  • 文化傳承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7521902
版次:1
商品編碼:11686007
包裝:精裝
叢書名: 法蘭西經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5-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60
字數:315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法蘭西經典:從文本到行動》匯集瞭利科在20世紀70—80年代發錶的重要係列論文,這些文本代錶瞭利科研究詮釋學的一個重要階段:從現象學到詮釋學,從文本詮釋到行動詮釋;對話語和敘事作齣反思,並對意識形態與處於城邦核心的人的行動進行追問的同時,利科強調瞭介入這兩者之間的諸種關係。
  在《法蘭西經典:從文本到行動》中,利科逐漸擺脫瞭要在其他學科麵前捍衛詮釋學的焦慮,他從鬍塞爾現象學與詮釋學的關係以及詮釋學自身的曆史看到瞭自己研究的獨特角度和價值:將之應用於解釋人的行動、社會意識形態,從而建立新的政治和倫理。

作者簡介

保羅·利科(Paul Ricoeur,1913—2005),20世紀法國最重要的哲學傢之一。其思想和研究跨越於多個人文學科:現象學、詮釋學、精神分析學、符號學、政治學與倫理學等等,他總是試圖在衝突中尋找縫閤的契機,以解釋我們的社會與曆史、製度與文化,以及我們自身的存在。主要著作有《意願與非意願》、《活的隱喻》、《詮釋的衝突》、《從文本到行動》、《時間與敘事》(三部)、《自己本身作為一個他者》等等。

夏小燕,譯者,法國勃艮第大學哲學係博士候選人,研究領域主要涉及現象學、美學、法國和德國當代哲學。

目錄

從自己到自己的距離有多遠?——試論利科思想中的一個閤頁:理解自己(夏小燕)1
前言1
論詮釋7
詮釋現象學

現象學和詮釋學:從鬍塞爾說起……37
I.對鬍塞爾唯心主義的詮釋學批判38
II.關於詮釋現象學55
詮釋學的任務:從施萊爾馬赫和狄爾泰說起76
I.從區域性詮釋學到普通詮釋學77
II.從認識論走嚮本體論90
間隔的詮釋功能105
I.作為話語的語言實現107
II.話語作為作品112

III.言語和文字的關係116
IV.文本世界118
V.在作品前理解自己121
哲學詮釋學和聖經詮釋學125
I.聖經話語的各種“形式”126
II.言語和文字130
III.新的存在和文本之物132
IV.聖經信仰的詮釋學構建138
從文本詮釋學到行動詮釋學
什麼是文本?147
I.什麼是文本?148
II.說明還是理解?153
III.文本與結構性說明156
IV.走嚮詮釋的新概念163
說明和理解173
I.文本理論176
II.行動理論181
III.曆史理論190
文本模式:被視為文本的閤理行動199
I.文本範式200
II.文本詮釋的範式215
話語中與行動中的想象231
想象的普通理論231
I.話語中的想象235
II.理論和實踐交接處的想象239
III.社會想象物248
實踐理性259
I.“行動理由”概念和“實踐推理”概念261
II.“行動準則”概念267
III.康德的環節:如果理性本身可以是實踐的272
IV.黑格爾的誘惑276
主動性286
意識形態、烏托邦與政治
黑格爾與鬍塞爾論主體間性309
I.黑格爾在意識元素裏的精神310
II.鬍塞爾的主體間性反對黑格爾的精神317
科學與意識形態334
I.意識形態現象準則的研究338
II.社會科學與意識形態348
III.科學與意識形態的辯證關係359
詮釋學與意識形態批判369
I.抉擇371
II.批判詮釋學402
意識形態與烏托邦:社會想象物的兩種錶述419
I.意識形態421
II.烏托邦428
倫理與政治434
I.政治,在與倫理相比較之前,必須首先在與經濟和社會的比較中得到界定435
II.政治與國傢440
III.倫理和政治的相交446
原文齣處450
人名譯名對照錶453
術語譯名對照錶456

後記461

精彩書摘

  《法蘭西經典:從文本到行動》:
  【83】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將要為詮釋學論爭提齣我自己的看法,在此之前,本文先試著描述一下詮釋學問題的狀況,正如我所接受的以及我所感受到的。從這個前提性的討論,我所要引齣的不僅是構成一種信念的各種元素,而且還有對一個還未解決的問題的種種錶達。確實,我想要把詮釋學思考引嚮這樣一個地方:即通過內在的疑難,詮釋學思考需要一種至關重要的重新定嚮,如果它想真正進入與文本科學——從符號學到注釋學——的討論。
  這裏我采納下麵這個對詮釋學的研究定義:詮釋學是指與文本詮釋相關聯的理解活動的理論;這樣它的指導性觀點就是話語就像文本一樣運行。所以,第二篇文章將緻力於建立文本的各個範疇。由此,這是為試圖解決在這篇文章末尾提齣的詮釋學的核心疑難(也就是,在說明和理解之間進行飄搖欲墜的——在我看來——抉擇)鋪平瞭道路。這樣,對這兩種態度之間的互補性的研究——來自浪漫主義的詮釋學則試圖把這兩種態度分開——將在認識論的層麵呈現由文本概念要求的對詮釋學的重新定嚮。
  I.從區域性詮釋學到普通詮釋學
  我在這裏提齣的詮釋學總結集中在對一個疑難的明確錶述,這個疑難本身又推動瞭我自己的研究。所以,接下來的介紹並不是中立,如果中立指的是它並無先決條件。詮釋學自己也提防這種幻象或者這種企圖。
  在我看來,詮釋學的晚近史被兩種關注支配著。第一種傾嚮於逐漸擴大詮釋學的範圍,這樣所有的區域性詮釋學都被涵括在一種普通詮釋學裏;但是這個去區域化的運動並不能推行到底,如果詮釋學純粹認識論的所有關注——我想要說的是為構建成一種被譽為科學性的知識而進行的努力——沒有同時從屬於本體論關注。根據本體論關注,理解不再呈現為為瞭成為一種存在方式而進行認識活動以及將自身與存在物和存在相關聯的簡單樣式。這樣去區域化運動伴隨著極端化運動,通過極端化運動,詮釋學變得不僅是普通的而且也是根本的。
  1.詮釋的首要“陣地”
  我們來看看這些運動發展軌跡。
  詮釋學著手疏通的第一個“地方”,當然就是語言,而且尤其是書麵語言。所以,應該要詳細指明為什麼詮釋學與語言問題有一種優先關係。在我看來,隻需要從自然語言一個十分顯著的特徵齣發,它在交談最基本和最普通的層麵就需要詮釋工作。
  ……

前言/序言


法蘭西經典:從文本到行動 內容簡介 “法蘭西經典:從文本到行動”並非一本簡單的文學集錦,也不是一本枯燥的理論說教。它是一次深入心靈的探索,一次橫跨幾個世紀的對話,一次將遙遠的文字帶入鮮活現實的壯麗旅程。本書旨在揭示那些塑造瞭法蘭西民族精神、影響瞭世界文明進程的經典作品,並著力展現這些文本如何超越瞭紙頁的束縛,在曆史的長河中激蕩齣改變時代的行動,又如何繼續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啓迪著當代讀者理解人性的復雜與社會的變遷。 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從文本到行動”的鮮明主旨。我們選取瞭法蘭西文學、哲學、曆史等領域的代錶性經典,但我們不滿足於對文本本身的孤立解讀。相反,我們將每一部作品置於其産生的曆史語境之中,深入探究其誕生的社會土壤、思想淵源以及作者所處的時代睏境。在此基礎上,本書將筆鋒一轉,著力挖掘這些經典作品的思想是如何轉化為實際的行動,如何影響瞭政治革命、社會改革、藝術運動,乃至個人精神的覺醒。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讀者看到,那些偉大的思想並非隻存在於書本之中,它們是能夠顛覆舊秩序、孕育新世界的強大力量。 本書的第一部分,將帶領讀者走進法蘭西經典思想的源頭。我們會從啓濛運動的璀璨星辰談起,解析盧梭《社會契約論》中關於人民主權、自由平等的理念,如何燃起瞭法國大革命的熊熊烈火,從書齋中的抽象思考,變為街頭巷尾的民眾呐喊,再到斷頭颱上共和國的誕生。我們將深入分析伏爾泰對宗教專製和封建特權的批判,這種犀利的筆觸是如何喚醒民眾的理性,促使他們挑戰不公正的製度,從而推動瞭思想解放的浪潮。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提齣的三權分立原則,又如何在現代政治製度的構建中扮演瞭至關重要的角色,影響瞭無數國傢的憲法設計。這些文本中的思想,如同種子一般,播撒在法蘭西的土地上,最終長成瞭參天大樹,改變瞭世界政治的格局。 進入十九世紀,法蘭西的文學巨匠們以其細膩的筆觸和深刻的洞察力,將民族的靈魂刻畫得淋灕盡緻。我們將重溫巴爾紮剋的《人間喜劇》,這部宏大的現實主義畫捲,不僅是對當時法國社會各階層生活細緻入微的描繪,更是對權力、金錢、愛情、野心等永恒主題的深刻拷問。巴爾紮剋筆下的人物,他們的掙紮、他們的欲望、他們的悲歡離閤,都映射齣社會變遷中的人性衝突。這些作品如何激發瞭人們對社會現實的關注,促使知識分子和社會活動傢思考如何改變不公,如何實現真正的社會和諧,其影響同樣是深遠的。雨果的《悲慘世界》,這部充滿人道主義光輝的史詩,以冉·阿讓的苦難與救贖,展現瞭底層人民的掙紮與社會的冷漠,其對正義、同情和寬恕的呼喚,至今仍是激勵人心的力量。它如何引發瞭公眾對貧睏、司法公正問題的關注,推動瞭慈善事業的發展和社會改革的呼聲,這些都是其“行動”的體現。 除瞭宏大的曆史敘事和社會的深度剖析,本書還將關注法蘭西經典在個體精神層麵的塑造作用。我們會探討波德萊爾的《惡之花》,這位“現代藝術傢”如何以其叛逆的姿態,挑戰著當時的道德與審美規範,將日常的汙穢與痛苦升華為藝術,從而為後來的象徵主義和現代主義藝術開闢瞭道路。他的詩歌不僅僅是文字的排列,更是對現代人內心孤獨、疏離和對美的失落感的呐喊,這種精神的探索如何影響瞭後世的藝術傢和思想傢,讓他們敢於打破陳規,追求真實的自我錶達。 在二十世紀,法蘭西的思想與文化繼續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影響著世界。我們會深入探討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特彆是《存在與虛無》中“自由”、“責任”、“他人”等核心概念。薩特的存在主義並非抽象的哲學思辨,它要求個體在“被拋入”這個荒誕的世界中,直麵自己的自由,並為其選擇負起全部責任。這種對個體主體性和行動力的強調,深刻地影響瞭戰後歐洲的知識分子和青年一代,激勵他們積極參與社會變革,反思戰爭的罪惡,追求個人價值的實現。卡繆的《局外人》和《鼠疫》,則以其獨特的筆觸,展現瞭人類在荒誕麵前的生存姿態,以及在麵對共同災難時的團結與抗爭。這些作品並非僅僅是文學的消遣,它們促使讀者去思考生命的意義,去審視社會體製的荒謬,去呼喚人性的光輝。 本書的“行動”維度,絕不僅僅局限於政治革命或社會運動。它還包括思想的傳播、藝術的革新、教育的啓濛,以及個體精神的覺醒和對自身命運的積極掌控。例如,我們將會看到,古老的詩歌形式如何被賦予新的生命,如何成為反抗的號角;我們將會看到,戲劇如何成為社會議題的舞颱,引發公眾的討論與思考;我們將會看到,哲學傢的理論如何深入人心,改變人們認識世界的方式。 “法蘭西經典:從文本到行動”之所以具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正在於它能夠不斷地與時代對話,與當下産生共鳴。這些經典文本所提齣的關於自由、平等、正義、個體價值、社會責任等問題,在今天依然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當我們麵對全球性的挑戰,例如不平等的加劇、信息爆炸帶來的認知混亂、以及個體在龐大社會機器中的迷失時,重讀這些法蘭西經典,能夠為我們提供深刻的洞見和寶貴的啓示。 本書將以引人入勝的敘事方式,帶領讀者走進這些經典作品的世界。我們不迴避復雜的哲學概念,但我們會用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闡釋;我們不懼怕觸及沉重的曆史事件,但我們會著力展現其中閃耀的人性光輝。通過對文本的細緻解讀,對曆史的深入挖掘,以及對行動的清晰梳理,我們希望能夠幫助讀者建立起一種“閱讀即行動”的認知。即,閱讀經典不僅僅是為瞭增長知識,更是為瞭激發思考,為瞭喚醒內心的力量,為瞭在紛繁復雜的現實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行動方嚮。 本書的內容將是多維度、立體化的。我們會從宏觀的曆史層麵,分析經典作品如何推動時代變革;也會從微觀的個體層麵,探討它們如何影響個人的思想成長和人生選擇。我們相信,通過本書,讀者將不再僅僅是經典作品的旁觀者,而是能夠成為它們思想的繼承者和行動的實踐者。 “法蘭西經典:從文本到行動”,它是一本邀你參與對話的書,是一本激發你思考的書,更是一本鼓勵你行動的書。它將帶領你穿越時空的界限,領略法蘭西思想文化的獨特魅力,並從中汲取力量,去理解並塑造我們所生活的世界。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沒得說,那種厚重感和紙張的質感,一看就知道是下瞭本錢的。拿到手裏,沉甸甸的,讓人立刻就能感受到它作為一部“經典”的重量感。封麵設計走的是極簡路綫,黑白灰的配色,配上那種老派的襯綫字體,低調卻又不失品味。我個人很喜歡這種不張揚的設計風格,它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或者理論集,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書頁的裁切也很精緻,沒有齣現那種粗糙的毛邊,內頁的排版也十分清晰,字體大小適中,閱讀起來很舒服,即便是長時間盯著看,眼睛也不會太纍。裝訂質量也讓人放心,感覺可以翻閱很多次而不會散架。整體來說,從觸覺到視覺,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好的,它成功地在眾多齣版物中脫穎而齣,體現瞭齣版方對內容的尊重和對讀者的體貼。

評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它不像那些晦澀難懂的學術著作那樣充滿著生僻的術語和復雜的句式,反而有一種娓娓道來的敘事感。作者在闡述一些復雜的概念時,常常會穿插一些富有畫麵感的比喻,讓人仿佛置身於那個特定的曆史情境之中。我特彆欣賞作者處理曆史材料的方式,他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事實,而是巧妙地將零散的史料編織成一個連貫且富有張力的故事綫。閱讀過程中,我幾次被作者的文字所打動,那種細膩的情感刻畫和對人物命運的深刻洞察力,使得這本書讀起來更像是在品味一部優秀的小說,而不是在啃食枯燥的史書。這種將學術深度與文學溫度完美融閤的筆觸,是我近些年來所見極少的,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愉悅感和沉浸感。

評分

坦白說,這本書的閱讀門檻確實不低,它要求讀者具備一定的背景知識儲備,否則初讀時可能會感到有些吃力。它不是那種可以抱著輕鬆心態隨便翻翻的書籍,每讀一頁都需要調動大腦皮層的多個區域進行思考和消化。我個人在閱讀過程中,經常需要停下來,反復琢磨作者的某個論斷,甚至需要查閱一些輔助資料來加深理解。但正是這種挑戰性,纔讓最終的收獲顯得如此寶貴。它強迫我跳齣瞭自己固有的思維定勢,去接受一種更加復雜、更加 nuanced 的世界觀。這本書更像是一位耐心的、略帶苛刻的導師,它不會直接把答案喂給你,而是引導你通過艱苦的思考過程,最終實現自我認知的提升。對於追求深度學習的讀者來說,這絕對是一次值得投入精力的閱讀旅程。

評分

從結構上來看,這本書的邏輯組織可以說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它並非簡單地按照時間順序鋪陳,而是采用瞭一種更加精妙的專題式推進,每一個章節都像是一個精心打磨的側麵鏡頭,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核心議題。章節之間的過渡銜接得非常自然流暢,前一個論點的收尾往往精準地導嚮瞭下一個論點的展開,使得整個閱讀體驗一氣嗬成,沒有任何斷裂感或跳躍感。特彆是那些復雜的理論體係,作者通過清晰的小標題和層級分明的論述框架,將原本看似龐雜的知識點梳理得井井有條,讓人很容易就能抓住重點,建立起清晰的知識脈絡圖。這種嚴謹的結構把控能力,體現瞭作者對材料的駕馭達到瞭爐火純青的地步,讓讀者在迷宮般的曆史信息中找到瞭清晰的導航圖。

評分

這本書在引用的材料選擇上展現齣瞭極高的專業性和廣博的視野。它似乎搜羅瞭大量不為人所知的珍貴文獻和一手資料,這些材料的引入,極大地豐富瞭論證的厚度和可信度。很多地方,作者直接引用瞭那個時代人們的信件、日記或者官方文件的片段,這些“原聲”的齣現,瞬間拉近瞭讀者與曆史現場的距離,帶來瞭強烈的真實感和代入感。我驚喜地發現,很多我以為是定論的曆史事件,在書中通過對原始材料的重新解讀後,呈現齣瞭一個更加立體和充滿張力的麵貌。這無疑是對傳統敘事的挑戰,也是對研究者求真精神的極緻體現。這本書的參考文獻部分也做得非常詳盡,看得齣作者在背後付齣瞭多少心血進行考證和比對。

評分

不錯

評分

算不上經典,不過裝幀倒是不錯。隨便翻翻看吧。

評分

幫彆人買的,大概不錯吧。

評分

名作者,很值得買的著作

評分

挺好的書,就是京東藉促銷漲價實在是讓人不爽。

評分

利科重要論文閤集,裝幀內容皆佳!

評分

幫彆人買的

評分

這本書也要收齊呀!闡釋學的著作。

評分

幫彆人買的,大概不錯吧。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