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孤独的旅程:两个人的7000公里行走札记

爱与孤独的旅程:两个人的7000公里行走札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老窦,阿萌 著
图书标签:
  • 爱情
  • 旅行
  • 行走
  • 孤独
  • 成长
  • 情感
  • 散文
  • 游记
  • 治愈
  • 自我发现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鹭江出版社
ISBN:9787545909159
版次:1
商品编码:11690378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2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以自闭症为主题、大规模的公益活动:孤独的行走――为贫困自闭症儿童募捐,行走手记!
  一段穿越中国、追寻希望的旅程,一个关怀孤独、成就传奇的故事;地球人携手星星的孩子,穿越星际,步入凡尘;用拥抱孤独的方式,去唤醒人们对自闭症的关注!
  孤独感每个人都有,但孤独症只属于他们。7000公里“孤独的行走”,自闭症孩子阿萌以行动传递爱的抚慰!
  奥运女排冠军冯坤倾力资助,周立波、邓亚萍、梁家辉倾情推荐。

内容简介

  厌倦了名利场倾轧的大叔老窦,领着来自星星的小伙儿阿萌,以徒步加滑板的方式,从漠河北极村跋涉至海南三亚。7000公里行程,159个日夜的酸甜苦辣。
  与其说它是一部自闭症青年的行走手记,不如说是两个世界的对话。以星星的世界为描绘主题,地球人与星星的孩子的对话:关于耐心,关于接纳,关于豁达,关于担当,关于共同成长,关于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成就,关于一群生命对另一群生命的滋养。
  曾经沧海的大叔胸怀,豁达妖娆,风景绝好;星星王子的世界真挚,纯净,我辈俗人匪夷所思。文字简单,温暖,粗犷,明亮,带着浓浓的发酵的汗臭味,却有直击人心的细腻温柔。

作者简介

  阿萌,本名陈萌,来自星星,1992年4月落户地球。青年画家,外貌阳光俊朗,内心简单、纯净,热爱画画,有永不知疲倦的体力、极强的规则感、跳脱的思维轨迹和你永远猜不透的表达方式;还有萌萌哒到令窦干爹起鸡皮疙瘩的嗲音。

  老窦,本名窦一欣,土生土长的北京大老爷们儿。2008年开始,与朋友合资建立一所孤独症康复机构“北京金田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中心”,成为天天与孩子们摸头抱颈的窦干爹。至2012年6月,两人为康复中心倾资400余万,弹尽粮绝。2012年8月,心灰意懒、时年49岁的窦干爹带着他心爱的阿萌,开始了准备告别自闭症这个群体的纪念演出:“孤独的行走――为贫困自闭症儿童募捐公益活动”。行至长沙,引来奥运女排冠军冯坤倾力资助,建立了为大龄自闭症群体提供就业指导的服务机构“静语者家园”。于是在守护星星的孩子这条路上,窦干爹决心一直走下去。

目录

寻找开启心门的钥匙: 黑龙江漠河至北京
虚荣心的罪过
阿萌一直走在我前面。阿萌给人家介绍这次活动时,我赶上去抢阿萌的话。这种举动伤害了阿萌的自尊。要改变这种状态,把阿萌的自信找回来。
发现纯净简单的快乐
出门阴天。走了几小时,出太阳了,问阿萌什么感觉,面无表情地答"高兴。"我提醒他注意表情:"怎么表达高兴?"阿萌龇出雪白的牙,把脸部肌肉挤向鼻子,大喊一声:"啊!太阳出来了!"吓我一跳。
旅行的路就是沉淀生活的路
一路上感谢阿萌,给我力量和勇气,给我快乐和希望。他让我越来越有耐心,让我变得越来越简单。从他的言行中我看到,在这个混沌的世界中,如何可以做一个轻松干净的人。
师徒四人取经去 : 北京至海南三亚
分配师徒角色
我们按《西游记》分配角色:阿萌是师父唐僧。刚开始师傅无法应对徒弟们,有些不知所措,慢慢地他开始熟悉,融入其中。
名副其实的阿萌师父
大雨中托行李的自行车车胎漏气,骑 10 分钟就得停下打气,狼狈不堪。原来萌师傅对于这些是不管不顾的;现在一会就停下来问:"还有气吗?"晕死!想亲他了。
成长的烦恼
5 个月,阿萌变了很多。欣慰中掺杂着一些担忧与沉重。他多了成熟,却少了一份纯真。我不知道这对他的未来影响会怎样?这也许就是成长的烦恼吧。

精彩书摘

  仔细想一下,其实这些孩子很多事情都是有自己的道理的,但他们又不知道如何表达,他不会和你讲明白为什么,于是被我们误会了。这一路,很多很多这样的小事,让我慢慢去理解他们,去接纳他们,才明白其实他们才是我的老师。这真是我这一路最大的触动。   比如,我们路过一个镇子,横穿过去的路段,如果有车坐,我就不愿意骑了,想偷懒。但阿萌不干。我偷了两次懒,第三次阿萌不干了,他不坐车,他要走。我说,好,我陪你走,不过你为什么一定要骑过去?他说,我要观风景。   对于阿萌来说,计划好的事情,就要按计划去完成,说好了是骑的,那就一定要骑过去。如果一天的计划是60公里,你想骑50公里就歇息,那是不行的。一定要完成任务。我自己总是想偷懒,但是为了不让阿萌生气,怕他闹情绪我处理不了,只好跟着他按计划进行,慢慢也就习惯了。   第二个收获,就是这些孩子让我重新充满了勇气。比如有些路段,从城北穿越到城南,二三十公里;路又不直,曲里拐弯的,不像国道,而且人又多,车又多,我觉得好难哪!可是阿萌从来不担心,他只管按计划走;后来我发现只要上路了,穿一穿,也就过去了,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可怕。实际上很多事情,是我们自己把它想得太难了;其实情况和你想象的就完全不一样,只要去做,也就做到了。  ……

前言/序言

  行走,为来自星星的你
  2012年8月24日,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主办的“孤独的行走——为贫困孤独症儿童募捐公益行动”在北京正式启动。该活动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联合北京金田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中心以及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天津财经大学赛扶团队共同策划完成。
  星星的孩子
  星星的孩子,是人们对自闭症儿童的别称。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先天性终身不愈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特征是漠视情感、拒绝交流、语言发育迟滞、行为重复刻板以及活动兴趣范围呈显著的局限性,一般在3岁以前就会表现出来。
  自闭症者“有视力却不愿和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人们无从解释,只好把他们叫作“星星的孩子”——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个世界,独自闪烁。
  1990年后,自闭症患者激增。联合国大会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目前国内对自闭症的认知还比较薄弱,社会支持匮乏;而自闭症治疗、训练康复所需费用昂贵,个体家庭往往难以承受;很多贫困家庭因为资金或其他原因延误了孩子的最佳治疗时期,造成难以康复、需要终生养护的结果。
  为100个自闭症孩子,穿越神州
  四十九岁的北京大叔老窦(金田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中心校长)和二十一岁的阿萌(自闭症青年画家),以徒步加滑板的方式,从中国最北端的漠河北极村跋涉至中国最南端的城市三亚,呼吁社会各界募捐救助100名全国贫困自闭症儿童,倡导社会了解和关爱自闭症人群。
  他们用脚与滑板丈量7000公里行程;用爱与陪伴重塑另一群生命。
  这是迄今为止,以自闭症为主题的全国最大规模的一次公益行动,历时半年,跨越十一个省份,也是第一个自闭症个体的长途徒步之旅。
  孤独,是一种每个人都有的病
  柏拉图说:“每个人都是被劈开成两半的不完整个体,终其一生在寻找另一半,却不一定能找到。因为被劈开的人太多、太多了。”
  几千年前智者的话,道出了人孤独的本质,人的孤独与生俱来。即使我们拥有了电话、手机、微信、qq、电子邮件等各种联络工具,却仍然无法排解我们内心巨大而荒凉的孤独。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被物质生活所刺激的越来越膨胀的欲望,已经让我们没有机会面对自己;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去表达,“晒心情”“晒生活”,展现自己的所得、所有、所想,却渐渐忘却了如何审视自己身边的真实世界,倾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
  然而愈是喧嚣,愈是孤独。当巨大的、深隐的孤独来袭之时,所有的繁华表象都茫然不知所措,无法支撑生命的负重。
  五年前的老窦就深陷莫大的孤独之中。
  五年前,老窦是“窦总”,一名聚财有术的成功商人。财富的积累并没有给窦总带来内心的幸福与安宁,他回顾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说:“我做生意的时候,有四年的时间,人是崩溃的,人生没有目标,就是挣钱,挣钱。人和人之间不再有真情,一切全是交易。”
  他越来越不爱与人打交道,连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弟弟妹妹都不太来往。孤独完全吞噬了他的心。
  为了摆脱这种无孔不入的孤独,他开着车四处游荡,去深山老林,去那些淳朴的乡民家里,寻找最原始与本真的生活,寻找一个能让自己内心宁静的世外桃源。但如同饮鸩止渴一样,每次出去之后再回到城市,更大的空虚与孤独就会更猛烈地袭来。
  一个偶然的机会,窦总接触到一群做公益事业的伙伴。和他们在一起,他发现纯粹的付出感觉如此美妙,没有了利益纠葛,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如此简单真诚,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如此清晰深刻。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自闭症孩子。
  2008年,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开一个自闭症的公益学校。五年的时间,他把以前做生意赚到的400多万全部投入,也让他由“窦总”变成了天天与孩子们摸头抱颈的“窦干爹”。
  如今的窦干爹,内心宁静,目光平和。他依然会感到孤独,但他不再害怕孤独。如蒋勋所说,孤独其实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的,是人们害怕孤独。所以窦干爹带着他的孩子们开始了徒步之旅,2012年、2013年是阿萌,2014年是阿萌和昌荣。他们用拥抱孤独的方式,去唤醒人们对自闭症的关注。如果孤独是一种病,我们每个人都是这种病的患者。关注自闭症,就是对人生命里与生俱来的孤独的关怀。
  于是有了这本书。
  这是一本关于旅行的书。文字简单,温暖,粗犷,明亮,带着浓浓的发酵的汗臭味道,却有直击人心的细腻温柔。
  这也是一段观察,一份手记,一些感悟,一些思考。它以星星的世界为核心,呈现不同的体验角度:关于耐心,关于接纳,关于豁达,关于担当,关于共同成长,关于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成就,关于一群生命对另一群生命的滋养。
  这更是一本关于孤独的书。
  孤独是一种病。每个人都有。它根植于灵魂,没有药物可以疗愈,唯有爱可以触及。如果你可以向它微笑,它也会给你最美妙的拥抱。

爱与孤独的旅程:两个人的7000公里行走札记 引言 生活是一场漫长的跋涉,有时我们独自前行,有时有人陪伴。而当两个人,选择以最原始、最纯粹的方式,踏上7000公里的旅程,去丈量大地,去触碰心灵,那将是一段怎样的风景?《爱与孤独的旅程:两个人的7000公里行走札记》,记录的正是这样一段关于爱、关于成长、关于对生命更深层理解的壮丽篇章。这本书并非简单的旅行游记,它是一次身体与灵魂的双重洗礼,是两个个体在极端环境下的相互依存与独立,是在行走中对自我、对世界、对爱的深刻探索。 第一章:出发的勇气与未知的憧憬 故事的起点,并非是风和日丽的春日,而是充满了犹豫、挣扎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两个本应享受都市安逸的人,毅然决然地踏上如此艰巨的挑战?是生活的停滞不前?是对平凡的厌倦?还是内心深处对未知世界的强烈渴望?本章将深入挖掘出发前的心理动机,那些微小的火花如何汇聚成一股燎原的勇气。 作者们将详细描绘那个决定性的时刻,那些反复的考量,那些关于“为什么”的拷问。这趟旅程的初衷,或许并非浪漫的宣言,而是对一种“活着的姿态”的探寻。他们可能面对着家人朋友的不解,也可能承受着现实生活的压力,但一种对生命“可能性”的执着,让他们选择了出发。 本章还将铺垫旅程的宏大背景。7000公里,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代表着跨越不同的地理环境,穿越多样的人文风情。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每一个地名背后都承载着无数的未知与期待。那些地图上标记的城镇、山脉、河流,都将成为他们前进的坐标,也成为他们故事的背景。 第二章:行走在路上,身体的极限与精神的觉醒 7000公里的行走,绝非轻松的漫步。作者们将真实地呈现身体所经历的种种挑战:风霜雨雪,烈日酷暑,饥饿疲惫,伤痛折磨。每一个清晨的出发,都可能伴随着前一天的疲惫,而每一个傍晚的抵达,都意味着又一次精疲力竭。 然而,正是这些身体上的极限,激活了沉睡已久的内在力量。作者们将细腻地描绘身体的每一次呐喊,每一次超越。从最初的步履蹒跚,到后来的坚定有力,他们的身体在行走中被重新塑造,变得更加强韧。 更重要的是,身体的极限往往是精神觉醒的催化剂。在孤独的时刻,在疲惫不堪的瞬间,那些平日里被遮蔽的思绪,那些被忽略的情感,开始涌现。作者们将分享他们在行走中进行的深刻的自我对话,对过往的审视,对未来的思考,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本章会穿插大量的细节描写,例如: 脚下的土地: 从坚硬的柏油路到泥泞的小径,从荒芜的戈壁到绿茵的田野,脚下土地的变化,也映射着心灵的起伏。 日出与日落: 每天的开始与结束,都伴随着天空变幻的色彩,那是自然给予的无声慰藉,也是生命轮回的象征。 风雨的洗礼: 突如其来的风雨,不仅考验着他们的装备,更考验着他们的意志。每一次在风雨中的前行,都是一次对脆弱的征服。 身体的疼痛: 磨出水泡的脚、酸痛的肌肉、疲惫的关节,这些身体的信号,在提醒他们生命有限,也激励他们更珍惜每一次的行走。 第三章:在相伴与独处之间,爱的羁绊与自我的独立 “两个人的旅程”,意味着在漫长的行走中,他们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外部的挑战,还有彼此的相处。这段旅程,将是检验爱情、友情、伙伴关系的最严苛的试金石。 作者们将坦诚地记录下他们之间的每一次争执,每一次理解,每一次妥协。在狭小的帐篷里,在简陋的食宿点,在共同面对困难的时刻,他们的关系会经历怎样的磨砺与升华?爱,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下,会展现出怎样的力量?是相互依赖,还是更加独立? 本章将深入探讨“爱”在行走中的多重维度。它可能是: 无声的支持: 当一方疲惫不堪时,另一方的眼神、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足以带来巨大的力量。 坦诚的沟通: 避免误解,学会倾听,在有限的语言中找到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是他们能够持续前行的关键。 共同的目标: 7000公里的目标,将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的理想让他们克服个人情绪的波动。 独立的空间: 尽管是两个人,但每个人都需要在心灵深处留有自己的空间。在行走中,他们是如何在相伴与独处之间找到平衡的?孤独,有时并非是一种负面情绪,而是一种与自我对话的宝贵机会。 作者们会分享那些在人群中却感到孤独的时刻,以及在全然的孤独中,却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宁静。这种对“爱”与“孤独”的辩证思考,将是本书最动人的部分之一。 第四章:遇见的人,看见的风景 7000公里的行程,意味着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看见千姿百态的风景。这本书将不仅仅是关于作者们自身的体验,更是一幅描绘沿途人文与自然的宏大画卷。 作者们会细致地记录下他们遇到的那些萍水相逢的人们。可能是热情好客的当地居民,慷慨地提供食宿;可能是同样在路上的人,分享着彼此的经历与感悟;也可能是那些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这些相遇,或许短暂,却足以温暖整个旅程。 同时,作者们也会用生动的笔触描绘沿途的自然风光: 壮丽的山川: 险峻的山峦,幽深的峡谷,在他们眼中会呈现出怎样的景象? 辽阔的平原: 一望无际的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画面,会唤起怎样的豪情? 宁静的乡村: 古老的村落,淳朴的民风,在他们眼中是否如诗如画? 陌生的城市: 城市的喧嚣与繁华,与旅途的宁静形成怎样的对比? 每一段风景,每一次相遇,都将是他们对世界认识的拓展,也是对生命理解的深化。他们会思考,这些遇见的人和看见的风景,如何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如何改变了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第五章:终点与新的起点 当7000公里的足迹最终抵达终点时,那将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是如释重负,还是意犹未尽?是荣耀的凯旋,还是对未来的迷茫? 本章将着重描绘旅程结束时的心境,以及这场行走对他们未来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7000公里,改变的不仅仅是他们的身体,更是他们的灵魂。他们可能不再是出发时的样子,他们可能对生活有了全新的定义。 对“家”的理解: 在流浪之后,他们对“家”的概念是否有了新的认识? 对“平凡”的重新审视: 走过千山万水,是否会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 对“挑战”的态度: 经历过如此艰巨的旅程,未来的挑战是否会让他们更加从容? 对“爱”的珍视: 在共同经历风雨后,他们对彼此的爱是否更加坚定? 这本书的结尾,并非一个简单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7000公里的行走,为他们的人生开启了另一扇门,他们将带着在这段旅程中获得的智慧、勇气和爱,继续前行,去迎接生命中更多的未知与可能。 结语 《爱与孤独的旅程:两个人的7000公里行走札记》是一部关于勇气、关于坚持、关于爱与成长的史诗。它用真实的笔触,记录了一段非凡的旅程,也展现了两个人在行走中对自我、对世界、对生命最深刻的理解。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地理上的迁徙,而是一次心灵上的升华。读完这本书,或许你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或许你会燃起内心深处的远方,或许你会更懂得,爱与孤独,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同构成了我们丰富而完整的生命。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节奏感把握得极佳,读起来有一种引人入胜的魔力。它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音乐家,知道何时该放缓节奏,何时该加速推进,总能精准地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故事的结构设计得非常巧妙,各种线索交织在一起,但又不会让人感到混乱,反而有一种步步为营的惊喜感。每一次以为自己猜到了结局,都会被作者出人意料的转折所吸引。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在保持故事性的同时,并未牺牲思想的深度。那些关于选择、关于失去、关于成长的哲学思考,都是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情节之中,让人在享受故事的同时,也能有所启发。我强烈推荐给那些喜欢结构精巧、充满智慧的文学作品的读者们。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用“质朴而富有张力”来形容或许最为贴切。它没有那种故作高深的晦涩难懂,但每一个词语的选择都像是经过千锤百炼,准确而有力。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精妙的句子,感叹于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准度。它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观,让我仿佛真的走进了那个故事里,去感受那些人生的起起落落。特别是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细致入微,充满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让人不得不承认,每个人物都是如此的立体和真实。这本书无疑是一次文学上的冒险,它不仅满足了我对精彩故事的渴望,更带来了一场关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非常值得收藏和推荐给所有热爱深度阅读的朋友们。

评分

我一直觉得,一本好书能带给读者的,不应该仅仅是情节上的满足,更应该是精神上的滋养。而这本,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给我留下的“后劲”非常足,合上书本后,那些画面和感受依然在脑海中盘旋不去。作者对环境的描绘非常生动,仿佛每一处景致都有了生命,这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浓厚的地域色彩和文化底蕴。最让我触动的是它对“孤独”这个主题的处理,它没有将其描绘成一种负面的状态,而是将其视为成长的必经之路,一种与自我和解的契机。这种积极而深刻的视角,让我对生活中的某些困难时刻有了全新的解读。这是一本需要慢下来细细品味的佳作,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发现。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实感”。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也没有刻意的戏剧冲突,但字里行间却流淌着一股强大的生命力。每一次翻页,都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发生的场景中,能够闻到空气中的气味,感受到角色内心的挣扎与喜悦。作者的观察力令人惊叹,她能从最微小的细节中捕捉到宏大的主题,这种能力着实令人佩服。我特别喜欢它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那种复杂性、那种不完美,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同身受。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人性的理解又深了一层,不再是简单地用“好”或“坏”来划分,而是看到了更广阔、更灰色的地带。这不仅仅是一次阅读体验,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对话,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选择和坚持。

评分

哇,最近读完了一本让人心头一震的书,那种感觉就像是跟着书里的主人公一起穿越了时空,体验了一场心灵的洗礼。这本书的文字功底实在是太扎实了,每一个段落都像精心打磨过的宝石,闪烁着独特的光芒。它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故事,更像是在引导你去思考人生的本质。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时而像是温柔的絮语,把我带入一个宁静的港湾;时而又如同磅礴的交响乐,将我推向情绪的巅峰。那种对情感细腻入微的捕捉能力,简直让人叹为观止。读完后,我发现自己的内心似乎被重新梳理了一遍,很多曾经困扰我的迷雾都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平静。这本书对人性的探索非常深刻,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也让我对未来的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如果你也渴望一场深入心灵的对话,这本书绝对不容错过。

评分

有点落差,太薄了,觉得板面设计不太好,设计不太合理

评分

喜欢这本书,不错,值得。

评分

放在家里了,休假回去看,这边书已经够多了。

评分

不知道好不好看!反正买了,准备看起吧!多看书总是好事情的嘛!

评分

孩子喜欢看

评分

孩子喜欢看

评分

很喜欢。买过就涨价了。高兴哟。

评分

自营的图书性价比很高

评分

有点落差,太薄了,觉得板面设计不太好,设计不太合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