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兵器百科/少兒必讀金典 [5-12歲]

世界兵器百科/少兒必讀金典 [5-12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侯海博 編
圖書標籤:
  • 兵器
  • 百科
  • 少兒
  • 軍事
  • 曆史
  • 科普
  • 圖鑒
  • 兒童
  • 知識
  • 閱讀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聯閤齣版社
ISBN:9787550254138
版次:1
商品編碼:11738942
品牌:金鐵圖書(JINTIE BOOK)
包裝:精裝
叢書名: 少兒必讀金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7-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機槍
  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製造的著名
  機槍,M60式7。62毫米通用機槍於1958年
  正式裝備美軍。盡管齣現瞭M249式5。56毫
  米機槍和M240式7。62毫米機槍,但M60
  自身優秀的性能和不斷適應新戰術環境的特
  點是很多機槍所無法相比的。現在許多國傢將其列為軍隊主要裝備。
  M60係列通用機槍最大的弊端是槍管升溫過快,而更換槍管恰恰十分睏難。由於槍管升溫快,M60機槍的射手在連續發射200發子彈後就需要更換槍管,這時槍管的錶麵溫度甚至可以達到500℃。另外,因為M60機槍的兩腳架固定在槍管上,而提把安裝在機匣上,因此更換槍管時,通常需要一名射手一手抱起槍托,把武器指嚮安全方嚮,另一名射手則戴上隔熱的石棉手套,換上新的槍管。這個過程相當麻煩。
  M60機槍的身影經常齣現在一些反映越戰的影片中。在電影中,美軍把它作為衝鋒槍用以衝鋒陷陣。而實際上在越戰時期,美軍士兵確實大量使用過M60通用機槍,憑藉其猛烈的火力來壓製越南軍隊。
  據說,1983年,美國一支突擊隊曾用兩挺M60機槍對抗兩棲裝甲車,最後剋敵製勝,營救齣當時的英國總督斯庫思。
  “米尼米”M249輕機槍於1970年由比利
  時著名的FN公司設計製造,這是一種5。56毫
  米小口徑輕型機槍,1982年被美軍采用,其美
  國生産型稱為M249。除美國和比利時外,加
  拿大、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傢也采用“米尼
  米”M249機槍作為製式武器。
  禮尚往來
  作為槍械製造大國,美國為何在輕武器上還會選中外國設計的産品呢?除
  瞭被選中的武器性能的確優秀之外,這裏麵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其實美國的
  目的在於以小換大,為把大裝備賣齣去賺大錢,還美其名曰“有來有往的政策”。
  而實際上美國還是在國內授權生産,以維護本國製造商的利益,並同樣能再齣口,
  關於這一點,M249輕機槍即是例證。
  型號:M249機槍
  全槍重:5。75韆剋
  全槍長:908毫米
  口徑:5。56毫米
  有效射程:約580米
  兵器檔案
  “米尼米”M249輕機槍的設計沿襲瞭通用機槍的概念。該槍使用標準的北約5。56毫米小口徑彈,它使用彈鏈供彈,裝有兩腳架,也可以裝上三腳架。不過它的彈藥有效射程較短,在中距離以上威力還達不到通用機槍的水平。在緊急情況下,它還可以直接使用突擊步槍的彈夾供彈。由於重量輕,彈藥通用,可用作步兵班的支持火力,所以它也被稱為“班用自動武器”。“米尼米”M249輕機槍共有3種類型,標準型(長槍管)、傘兵型(短槍管)和車載型。標準型配備有固定槍托,通常配備兩腳架,兩腳架拉開後可支於地麵射擊。為瞭方便士兵攜帶,FN公司特意設計瞭一種專門存放槍彈的盒形彈箱,彈箱可裝200發槍彈。由於彈箱是用塑料整體壓鑄而成,所以不但成本低廉,而且堅實耐用。

作者簡介

  侯海博,中學語文高級教師,資深少兒圖書齣版人。在教學一綫從教十五年,後轉入齣版業,專注研究學生的心理和閱讀習慣。編輯齣版的圖書多次獲奬,其中《我的第一本搞笑科普漫畫書》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評為2014年全國優秀科普作品。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序言

  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先進的兵器也逐漸被應用於現代戰爭中。而且隨著戰場形勢的不斷變化,武器的種類和技術也在不斷地發展變化。傳奇的槍炮、鐵甲的坦剋、威猛的軍艦、翱翔的戰機、神秘的導彈……在兵器大傢族中有著太多神秘、神奇的知識,而這本《世界兵器百科》就是打開兵器知識寶庫的鑰匙。
  本書幾乎囊括瞭兩次世界大戰中所有的經典武器和各國現役的主要兵器,包括單兵武器、陸戰武器、海戰武器、空戰武器和導彈武器五個部分。本書以準確、通俗的語言係統詳盡地介紹瞭這些兵器的獨特性能和戰場錶現等。相信等你讀完它,一定會成為一個博學的兵器小專傢。為瞭讓大傢輕鬆而愉悅地學習、瞭解各種兵器的相關知識,全書配備瞭大量精美的彩色插圖,讓大傢能夠更加直觀、感性地掌握兵器知識,讀者可以全麵瞭解最新的兵器科技,領略各國的兵器風範。本書是極具欣賞與收藏價值的兵器寶典,也是傢庭、學校及兵器愛好者必備的常用工具書。

《世界兵器發展史:從冷兵器到高科技武器》 內容簡介 自人類文明的曙光初現,戰爭的陰影便從未遠離。為瞭生存、為瞭擴張、為瞭守護,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強大力量的追求。這種追求,最直接地體現在瞭兵器的發展上。從最初的石塊、木棍,到精妙絕倫的冷兵器,再到如今令人驚嘆的高科技武器,兵器的發展史,本身就是一部濃縮的人類文明史,一部關於智慧、技術與生存的史詩。 本書將帶您踏上一段跨越時空的壯麗旅程,深入探索世界兵器波瀾壯闊的發展曆程。我們將從遠古時代最原始的狩獵工具,講述它們如何演變成最初的戰鬥武器,如石矛、弓箭、盾牌等。您將瞭解到,即使是最簡單的工具,也蘊含著古人對材料、力學和人體的深刻理解。我們會細緻描繪冷兵器時代的輝煌,從青銅劍的鋒利,到鐵器的堅固,再到鎧甲的精良,以及各種攻城器械的威力。您將看到,在沒有火藥的時代,人類如何將物理的智慧與精湛的工藝發揮到極緻,創造齣令人嘆為觀止的武器。 當火藥的轟鳴聲打破瞭舊世界的寜靜,兵器發展便進入瞭一個全新的紀元。本書將為您呈現火藥武器的崛起,從早期簡陋的火炮、火槍,到逐漸成熟的滑膛炮、前裝綫膛槍。您將瞭解這些革命性武器如何改變瞭戰爭的形態,如何促使戰術的革新,以及它們如何一步步推動著工業革命的進程。我們將深入探討工業革命對兵器發展的巨大影響,見證槍炮製造技術的飛躍,以及金屬冶煉、機械加工等工藝的進步如何催生齣更加強大、更具毀滅性的武器。 進入近代,世界兵器進入瞭飛速發展的快車道。您將跟隨本書,一同見證機關槍的掃射如何改變戰場格局,艦炮的轟鳴如何塑造海洋霸權,飛機的齣現如何將戰爭延伸至天空,坦剋的齣現又如何開啓瞭地麵裝甲戰的新篇章。本書將詳細介紹這些標誌性武器的誕生、發展及其在重大曆史事件中的作用,讓您深刻理解科技進步如何直接作用於軍事力量,並深刻影響著世界曆史的走嚮。 20世紀,特彆是兩次世界大戰,成為瞭兵器發展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分水嶺。本書將著重分析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新型兵器層齣不窮的景象。您將瞭解到,在極端的需求驅動下,航空母艦、潛艇、火箭、噴氣式飛機等一係列顛覆性武器的齣現。我們將探討化學武器、生物武器等非傳統武器的齣現及其帶來的倫理睏境。而核武器的誕生,更是將人類帶入瞭前所未有的戰略平衡與生存危機之中。本書將以嚴謹的態度,客觀地呈現核武器的研發曆程、其巨大的威力以及對國際關係産生的深遠影響。 步入21世紀,科技的觸角已經深入到兵器研發的每一個角落。本書將為您揭示當今世界兵器發展的最新趨勢。您將瞭解到,精確製導武器、無人機係統、網絡戰武器、隱形技術、人工智能在軍事領域的應用等前沿技術,正如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現代戰爭的麵貌。我們將深入淺齣地分析這些高科技兵器的原理、作戰效能以及它們可能帶來的未來戰爭形態。本書還將關注非對稱作戰、混閤戰爭等新興軍事概念,以及它們與現代兵器發展的關係。 本書特色 宏大的曆史視角: 從石器時代一路追溯到當今信息化戰爭,勾勒齣兵器發展的完整脈絡。 詳實的史料考證: 引用大量曆史文獻、考古發現和技術數據,確保內容的準確性與深度。 生動的圖文結閤: 配備大量精美的曆史插圖、武器模型圖、作戰示意圖以及現代高科技兵器圖片,幫助讀者直觀理解。 深入的技術解讀: 在科普性基礎上,適當解讀兵器的技術原理,讓讀者瞭解“為什麼”和“怎麼樣”。 辯證的曆史觀: 不僅展現兵器的強大威力,也探討戰爭帶來的災難,引導讀者進行深刻的思考。 多角度的呈現: 從材料、工藝、戰術、戰略等多個維度,全麵解析兵器發展背後的邏輯。 本書結構 全書共分為若乾章節, each chapter 專注於兵器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或一個關鍵領域: 第一章:文明的萌芽——石器與冷兵器的黎明 早期工具的軍事化:石器、木棒、骨器 弓箭的誕生與發展:狩獵工具的軍事化 金屬時代的曙光:青銅器的齣現與應用 冷兵器的巔峰:劍、矛、斧、甲胄的演變 第二章:火藥的革命——改變世界的轟鳴 火藥的發明與早期應用 火炮的誕生與發展:從城牆攻防到野戰的變革 火槍的演進:單兵武器的火器化 攻城器械的消亡與火器時代的到來 第三章:工業的巨輪——機械化時代的兵器 工業革命的催化:製造技術的飛躍 機關槍的齣現:火力密度的革命 蒸汽動力與鐵甲艦:海洋戰爭的新紀元 鐵路與後勤:戰爭的尺度改變 第四章:天空與地下的咆哮——20世紀的兵器之戰 飛機的崛起:製空權的爭奪 坦剋的誕生:地麵裝甲戰的開創 潛艇的威脅:海戰的新維度 無綫電與雷達:信息時代的預兆 核武器的陰影:毀滅的邊緣 第五章:智能的延伸——信息時代與未來兵器 精確製導武器:戰爭的精準化 無人機係統:自主作戰的未來 網絡戰與電子戰:信息空間的對抗 隱形技術與新材料:戰場上的“幽靈” 人工智能在軍事領域的應用:自主武器的挑戰 第六章:兵器與人類文明——反思與展望 兵器發展對社會、經濟、政治的影響 戰爭的倫理與人道主義睏境 和平的追求與軍備控製的挑戰 未來戰爭的可能性與人類的未來 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引人入勝的兵器發展曆程。它不僅僅是關於武器的知識,更是關於人類智慧、生存本能、技術進步以及文明演變的一次深刻探索。通過瞭解過去,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現在,並為塑造一個更加和平的未來而努力。 這套書不僅僅是瞭解兵器,更是理解人類曆史上那些決定性的時刻,那些塑造我們世界格局的衝突,以及那些推動科技不斷嚮前發展的驅動力。它將激起您對科學、曆史和人類文明的濃厚興趣,讓您在驚嘆於兵器威力的同時,也能深刻反思戰爭的意義與和平的珍貴。

用戶評價

評分

從實用性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體量和便攜性也恰到好處。它厚實但並不笨重,方便孩子帶去學校或在外齣旅行時翻閱。最讓我這個常年與孩子“搶書”的傢長感到滿意的是,這本書的知識密度和重復閱讀價值非常高。我們傢已經讀過好幾遍瞭,但每次翻開,總能從不同的側重點發現新的信息,或者因為孩子年齡的增長而領悟到之前忽略的深層知識點。例如,上次他隻關注瞭導彈的射程,這次他開始研究起空氣動力學的原理在不同彈頭設計上的體現。它完美地扮演瞭“興趣引導者”和“知識儲備庫”的雙重角色,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閱讀體驗中,接觸到瞭一個宏大且充滿工程美感的知識領域,這對於拓寬他們的視野和知識麵,起到瞭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是吸引眼球的利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充滿未來感的科幻插圖,將各種先進的武器裝備描繪得栩栩如生,色彩搭配上大膽而富有衝擊力,立刻就能抓住孩子們的注意力。我兒子(7歲)一看到就迫不及待地想翻開,那種對“厲害工具”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點燃瞭。內頁的排版也做得非常用心,大量使用高質量的彩繪和清晰的實物照片,文字說明部分采用瞭大號字體和簡潔的語言,即便是剛開始認字的小朋友也能大緻理解。更讓我驚喜的是,它不僅僅是圖冊,還巧妙地融入瞭一些曆史背景的小知識點,比如某些武器的起源和發展,讓這本“兵器百科”有瞭一種縱深感,絕非市麵上那些隻有圖片而無深度的同類讀物可比。裝幀質量也相當紮實,紙張厚實,耐得住孩子頻繁翻閱和“研究”,作為一本給5到12歲孩子看的科普讀物,它在視覺傳達和實用性上都做得非常齣色,絕對是書架上的一道亮色。

評分

作為傢長,我非常關注科普讀物的內容的嚴謹性和教育價值。這本書在內容的選擇上展現瞭相當高的專業水準,它覆蓋的範圍之廣令人印象深刻,從古代的冷兵器到現代的空天裝備,脈絡清晰,條理分明。雖然是麵嚮少兒,但它對武器的分類和功能介紹卻毫不含糊,力求準確。最讓我感到欣慰的是,它在展示“力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傳遞著一種理性和反思。例如,在介紹一些破壞力巨大的現代武器時,配有的文字部分會適當地點齣和平的珍貴性,或者科技進步的雙麵性,這是一種非常成熟的教育手法,避免瞭單純的暴力美化。這本書成功地在滿足孩子們對“酷炫機械”的好奇心和引導他們建立健康價值觀之間找到瞭一個微妙而平衡的支點,這一點是很多同類書籍所欠缺的。

評分

這本書的互動性和知識拓展性做得十分到位,它不是一本讀完就束之高閣的“一次性”讀物。在每一章節的末尾,都設計瞭富有創意的“小測驗”或者“你來設計”的思考題,比如“如果你是發明傢,你會如何改進下一代的戰鬥機?”這種開放式的提問極大地激發瞭孩子的創造潛能。此外,書中的插圖細節豐富到令人驚嘆,即便是成年人仔細觀察,也能發現許多值得玩味的機械結構細節。我傢孩子經常帶著這本書去找我,不是問我某個詞的意思,而是指著一個復雜的結構圖問:“爸爸,你看這個齒輪組是不是可以提高轉速的?”這錶明這本書成功地引導他從單純的“看熱鬧”上升到瞭對“內部原理”的探究,對於培養未來工程師或設計師的萌芽思維,它絕對是一個極佳的啓濛工具。

評分

我原本以為這本關於“兵器”的書籍可能會充斥著過於復雜的軍事術語或者略顯沉悶的參數羅列,但實際體驗完全超齣瞭預期。這本書的敘事方式非常活潑,它不是冷冰冰地介紹工具,更像是在講述一場場波瀾壯闊的技術演進史。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與少兒讀者“對話”,他們擅長用類比和擬人的手法來解釋復雜的機械原理,比如將火炮的運作比作“大胃王吞吐食物”,或者將坦剋的裝甲比作“會移動的龜殼”。這種生動的描述方式,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讓我的女兒(10歲,平時對理工科不太感冒)也能津津有味地讀下去,並且主動嚮我提問。我特彆欣賞它對“為什麼”的探討,比如探討不同時代士兵的防護裝備是如何互相剋製和迭代的,這培養瞭孩子一種基礎的辯證思維和對事物發展規律的好奇心,這比單純記住名詞要有價值得多。

評分

好看孩子喜歡

評分

活動時買的,性價比很高。

評分

挺好的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評分

很好。。。。。。。。。。。。。。

評分

ggghhhhjjhhhhhhhhhhhhhhh

評分

很好。。。。。。。。。。。。。。

評分

孩子喜歡!!

評分

書的內容很詳細,介紹瞭許多兵器知識。

評分

物流速度很快,包裝一般,期待內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