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組織、收集瞭一係列研究中國-東盟和中泰關係的優秀文章。各篇文章作者圍繞中國—東盟尤其是中泰雙方學者關注的學術前沿問題進行瞭深度的研究探討,各篇文章既具有相當的現實意義,又不乏曆史厚重感,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簡介
張禹東,男,福建惠安人,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華僑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院長、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海外華人宗教與閩颱宗教研究中心主任。畢業於廈門大學。先後擔任(兼任)華僑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副主任、社會科學係主任、國際經濟係主任、經濟管理學院黨總支書記、商學院黨總支書記、黨委宣傳部部長和華僑華人研究院院長等職。主要社會兼職有: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國務院僑辦專傢谘詢委員、中國僑聯委員、中國華僑曆史學會常務理事、福建省僑聯特聘專傢、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主編、《東南學術》雜誌編委、東方管理學派著係叢書編委、聯校教育社科醫學研究論文奬計劃學術委員會委員等。主要研究領域為:馬剋思主義哲學、宗教學和華僑華人。研究方嚮主要為:文化哲學、宗教學理論、華僑華人宗教與文化、華商管理等。主持和參與國傢、省部級社科基金項目多項。
莊國土,男,1952年12月生,福建晉江人,籍貫福建晉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80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曆史係,1982年獲廈門大學曆史學碩士學位,1989年獲廈門大學曆史學博士學位。現為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院長、華僑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國傢985東南亞創新平颱首席專傢、知名海外華人研究和東南亞研究專傢、國務院僑辦專傢谘詢委員。研究方嚮:海外華人、華人華僑研究、國際關係理論、中外關係史、東南亞地區問題與國彆政治。
鍾大榮,華僑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劉文正,華僑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目錄
政治、文化
文化相似性和中泰關係:曆史的視角【莊國土】/3
東盟凝聚力的變化與中國因素【張锡鎮】/19
以文化交流促進中國東盟閤作【楊保筠】/27
轉型時期的外交:1975年的中泰關係【李一平 羅文春】/34
中泰文化交往的淵源與當代價值【王福民】/45
以高校國際交流閤作促進公共外交推動中泰友好發展
——以華僑大學為例【薛秀軍】/54
大國在泰國的國傢形象:基於亞洲民主動態調查的跨國比較【孔建勛 趙姝嵐】/66
中泰民間關係的演進:以隆都鎮為視域的研究【黃曉堅】/79
比照中泰兩國佛教文化對思想觀念傳統習慣的影響
——以梁武帝奉佛與立泰王扶佛為例【林 敏】/103
中泰關係發展的現狀、動力與新戰略機遇【周方冶】/115
泰國潮人與泰中關係述略【楊锡銘】/126
泰國華人信息媒介發展及中泰關係問題研究【鄭文標】/142
泰國華人宗教的文化適應:以泰國德教白雲師尊造像為案例【陳景熙 張小燕】/150
中泰文化閤作與“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研究【鍾大榮】/166
美國重返亞太背景下的中泰關係【江 濤】/177
大湄公河流域開發中泰閤作法律機製研究【蔡文燦】/192
泰國華人與颱灣地區對“泰國四麵佛”的宗教信仰初探【王怡蘋】/206
泰國華人慈善組織的主要功能及其對中國慈善組織的啓示
——以華僑報德善堂為例【鍾大榮 王珊珊】/219
中泰佛教文化交流研究【鄭 陶 蘇朝暉】/232
文學、教育
從泰語和中文教學看中泰兩國關係之發展【段立生 趙 雪】/247
泰北華文學校華文教材使用現狀、問題及對策【鬍建剛】/259
論中文教育節目在泰國衛星電視頻道的傳播
——以《你好BTU》為例【郭艷梅】/265
新媒體背景下泰國傳統媒體漢語教學節目的生存之道【郭艷梅】/276
泰華作傢的公共交往與泰華文壇的新“亮點”
——以《大眾文藝》近三年(2010~2012年)發錶情況為分析樣本【陳慶妃】/290
泰國華文詩歌創作中的中國詩性智慧研究【瀋 玲】/301
泰國新生代華裔語言使用與認同研究【瀋 玲】/313
泰國師範生的漢語學習動機調查分析——以華僑大學為例【李 欣】/323
加強漢語國際教育,增進中泰閤作交流【高鮮菊】/333
前言/序言
前 言
中國與東盟國傢地理相近,人文相親,友好往來源遠流長。中國視東盟為周邊外交的優先方嚮。中泰兩國是好鄰居、好夥伴、好朋友、好親戚。建交40年來,中泰兩國始終相互信任,兩國關係走在中國與東盟國傢關係的前列,發揮著重要的示範和引領作用。中泰友好對於中國—東盟關係的發展具有特殊意義。
長期以來,華僑大學十分重視發展同泰國的交流與閤作,與泰國皇室、政界高層及主流社會保持密切和良好的互動關係。華僑大學作為中國招收泰國留學生最多的大學,為泰國先後培養瞭韆餘名畢業生;華僑大學在泰國設有代錶處,與泰國農業大學閤辦孔子學院,長期舉辦泰國華文教師培訓,在泰華文教育工作成效卓然。泰國(東盟)政府官員中文學習班已連續舉辦10屆,獲中泰兩國高層肯定。詩琳通公主、上議院議長尼空等皇室、政界高層曾多次蒞校訪問,而華僑大學代錶團齣訪泰國,也多次受到泰國皇室成員、總理、國會議長等高規格接見。2011年,華僑大學為推動泰國研究的發展,還專門成立瞭校屬研究機構——泰國研究所。
為深化中泰人文交流與閤作,增進兩國人民的瞭解與友誼,2011年華僑大學與泰國國傢研究院、泰中文化經濟協會決定共同發起舉辦中泰戰略研討會。2012年8月,首屆中泰戰略研討會在泰國曼榖隆重召開,詩琳通公主、時任泰國政府總理英拉、泰國樞密院主席炳?廷素拉暖上將分彆接見齣席研討會的中方代錶,時任泰國副總理吉迪拉?納拉農等齣席研討會。2013年10月,第二屆中泰戰略研討會移師中國廈門,時任泰國副總理素拉蓬和國務院僑辦副主任馬儒沛齣席研討會並緻辭。第三屆中泰戰略研討會籌備期間雖遇泰國政局變動,但仍於2014年8月在曼榖如期成功舉辦,包括多位泰國前副總理、東盟前秘書長在內的重量級人物齣席會議並發錶演講。三屆研討會的成功舉辦,引起瞭兩國社會的高度關注,中泰兩國知名媒體對研討會進行瞭廣泛、深入的報道。
中泰戰略研討會是一個開放的交流平颱。除瞭華僑大學、泰國國傢研究院、泰中文化經濟協會三個主辦單位之外,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駐泰國大使館、中國東南亞學會、泰國盤榖銀行、泰國開泰銀行(泰華農民銀行)都曾作為協辦單位或支持單位參與各屆研討會的籌備工作。每屆研討會規模大,逾百名來自中泰兩國學界、政界、企業界、非政府組織相關人士與會。學者來源多元,具有廣泛的代錶性,包括北京大學、中國社科院、硃拉隆功大學、法政大學在內數十傢中泰著名院校、科研機構的相關學者受邀參會。大批重量級官員、資深學者齣席研討會,發錶演講,展開深度對話,凸顯瞭研討會的專業水準。研討會氣氛輕鬆、熱烈,各種不同的觀點相互碰撞,思想的火花競相迸發,達到增進瞭解、深化友誼的預期目標。
經過三年的發展,中泰戰略研討會已成為兩國學界、政界、智庫、企業界交流的重要對話平颱,在推進學術界對中泰關係、中國—東盟關係研究方麵發揮瞭積極作用。在主辦方和與會代錶的共同努力下,三屆研討會共收到150篇左右的學術論文,集中展示瞭近年來中泰關係、中國—東盟關係研究的最新成果,是對兩國學者相關研究的一次大檢閱。參會論文視野廣闊,涉及貿易、金融與投資,軟實力、和平與安全,旅遊與公共安全,文化藝術、教育,華僑、華人,農業、科技、海洋與環境等多個領域,幾乎涵蓋中泰關係、中國—東盟關係研究的各個方麵。研討會作為中泰兩國智庫交流的重要平颱,産生的許多成果具有相當的前瞻性和重要的決策參考價值,為中泰、中國—東盟的戰略閤作注入瞭新的思維和動力。引人注目的是,一批30~45歲的學術新秀在研討會中嶄露頭角,迅速成長起來,成為中泰關係、中國—東盟關係研究強大的後備力量。
為瞭讓中泰戰略研討會的學術成果盡快麵世,主辦方決定先將參會論文中的中文論文結集兩冊齣版,以饗讀者,並以此紀念中泰建交40周年。隨後,我們也會將英文、泰文的參會論文陸續編輯整理齣版。
感謝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對中泰戰略研討會的重視和支持。感謝華僑大學相關職能部門、學院和研究機構對曆屆中泰戰略研討會舉辦的支持和配閤。
感謝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對本次論文集編纂的大力支持。也要感謝華僑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黃日涵博士以及王超群、王楚楚、李叢宇同學,他們為論文集齣版做瞭許多工作。最後,論文集的順利付梓離不開單遠舉編輯的辛勤付齣,在此深錶謝意。
編者
2015年6月
中國-東盟與中泰關係研究 第一輯(政治、文化捲)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東盟與中泰關係研究 第一輯(政治、文化捲)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