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中国物质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物质文化的影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柯嘉豪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西书局
ISBN:9787547508862
版次:1
商品编码:1174847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域外佛学及中国宗教研究译丛
出版时间:2015-08-01
页数:164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丛书以翻译域外佛教研究为主,同时反映其他相关宗教的研究成果,涉及中西交通、艺术史、政治史、宗教信仰、哲学思想、语言文字等多个领域。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灵力
舍利
造像

第二章 象征
僧伽衣具
念珠
如意

第三章 功德
书籍
寺院
桥梁

第四章 无心插柳
椅子


结论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佛教对中国物质文化的影响》:
  在天台九祖湛然大师的传记中,以变换衣装来说明湛然决定放弃高官的仕途生涯出家:“解逢掖而登僧籍。”相似的情形也出现在唐代僧人甄公身上,他在通过了科举考试还未开始担任官职的时候,“三上中第未释褐,与沙门议论玄理,乃愿披缁”。这两段引文都显示在中国不同的社会阶层对于衣着有不同的规矩,而僧人只是厕身于诸如官员、士兵、农民等众多社会群体中的一个群体,每个群体都可以通过衣着来识别。当然,除衣着之外,也可以从别的方面分辨僧人与士大夫,但是当要用最简洁明了的标识以示区分时,僧衣成为了传记作者的首选。一套僧衣——汉语的“袈裟”出自梵文kasaya—能区分僧人与官员,而不同类型的僧衣也代表着不同类型的僧人。在印度,分属不同部派的僧人所穿的僧衣颜色不同,从赤色、木兰色到青色、皂色;而在中古时期的中国,通过僧衣的颜色可以判断僧人来自何方——江南地区的僧人“多服黑色赤色衣”,开封一带则“尚褐色衣”。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本丛书以翻译域外佛教研究为主,同时反映其他相关@的研究成果,涉及中西交通、艺术史、政治史、@信仰、哲学思想、语言文字等多个领域。

评分

很好,很强大!!!!很不错!!!!我认为关于网购的评价系统,可以开辟一个第三方,让第三方来管理商品的评价,卖方、买方、第三方三方在评价利益上没有根本的联系、不会出现袒护现象,也只有这样买卖双方的评价才能够真实有效的反映出来,提出的意见也才能让大家都看到。这种做法不但可以提高卖家的商品质量,只有真正销售好的商品评价才会上去,而不是评价事后的电话更改评价。评价的真实化第三方化,也可以提高消费者对网购的信任程度,既然每一个好评都是真实有效地都是买过该商品的人做出的,那么这种商品的质量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评分

一旦某种*或政治信仰取得成功,理性便对它产生不了任何影响。但信仰总是念念不忘去阐释理性、证实理性并强加理性。新的信仰不是通过演说,也非经过推论,而是通过上述机制得到了传播,也即通过强词夺理、一而再再而三、精神传染和个人威望得以传播的。一个国家真正的引领力量,是非人为因素构成的行政机构,它们不受体制更替的影响。它们是传统的守护人,虽不显山、不露水但却连绵不绝,构成了一种隐匿的权力,其他的一切都得向

评分

江城子一首

评分

翻译域外佛教研究为主,同时反映其他相关@的研究成果,涉及中西交通、艺术史、政治史、@信仰、哲学思想、语言文字等多个

评分

柏拉图(前247?前347年),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他的著作和思想对后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柏拉图出身于雅典一个大贵族家庭。据说他的名字源于他的宽额头,他的真实姓名却渐渐被人淡忘了。柏拉图生于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青年时期和其他贵族子弟一样受过良好的教育,并接触到当时的各种思潮。

评分

*-*活动时囤了一大批书,买的速度远远快于看的速度啊,但就是忍不住会买买买。是包装很好,还没有来得及打开塑封,看的时候再开封吧,不然招灰。速度价格书各方面都很满意!

评分

非常好,非常实用的书,最近的研究需要。

评分

薛昭蕴 浣溪沙二首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