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学(第三版)

大学物理学(第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余虹 编
图书标签:
  • 大学物理学
  • 物理学
  • 高等教育
  • 理工科
  • 大学教材
  • 第三版
  • 力学
  • 电磁学
  • 光学
  • 量子力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51187
版次:1
商品编码:1175576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8-01
页数:52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大学物理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作者在总结了多年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并在前版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 《大学物理学》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以更多更好地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基本的目标. 《大学物理学》分五篇,适合于90~128学时(或更多学时)的工科院校使用. 力学篇包含质点力学、振动、波动和相对论. 《大学物理学》对相对论有较新的讲法,对深入理解电磁学有一定帮助. 电磁学篇中强调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对电磁势、对称性等都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光学篇主要讨论波动光学,前有几何光学作铺垫,后有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压阵,既衔接前面内容,又为学习量子物理作了必要的准备. 热学篇包括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量子物理强调了量子态和概率幅. .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序
第一版前言
第一篇力学
第1章质点运动学3
1.1质点运动的描述3
1.2速度和加速度的分量表示5
1.3相对运动11
第2章质点和质点系动力学15
2.1牛顿运动定律和质心运动定理15
2.2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20
2.3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22
2.4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25
第3章刚体力学36
3.1刚体的运动36
3.2刚体定轴转动定律37
3.3刚体的复合运动43
第4章振动50
4.1简谐振动50
4.2谐振子51
4.3阻尼振动55
4.4受迫振动57
4.5同方向简谐振动的合成58
4.6互相垂直简谐振动的合成61
4.7谐振分析63
4.8相空间中振动的轨道63
第5章波动66
5.1简谐波66
5.2波动方程与波速72
5.3波的能量74
5.4惠更斯原理反射与折射77
5.5波的叠加波的干涉和驻波80
5.6声波与声强级85
5.7多普勒效应87
5.8波的色散及非线性波简介89
第6章相对论基础95
6.1经典时空观95
6.2狭义相对论和洛伦兹变换96
6.3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100
6.4相对论动力学111
6.5广义相对论简介118
第二篇电磁学
第7章静电场和恒定电场129
7.1静电场高斯定理129
7.2场强环路定理电势140
7.3静电场中的导体145
7.4静电场中的电介质148
7.5电容电容器153
7.6静电场的能量156
7.7恒定电场158
7.8匀速运动点电荷的电场164
第8章恒定磁场171
8.1磁场磁感应强度171
8.2磁场的高斯定理177
8.3安培环路定理及其应用178
8.4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181
8.5磁场对电流的作用186
8.6磁介质188
8.7铁磁质193
第9章电磁感应199
9.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99
9.2动生电动势与感生电动势201
9.3自感和互感206
9.4磁场的能量210
9.5匀速运动点电荷的磁场212
第10章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场216
10.1位移电流216
10.2全电流安培环路定理217
10.3麦克斯韦方程组积分形式218
10.4电磁波220
10.5电磁波能量与电磁波谱223
10.6电磁势224
第三篇光学
第11章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233
11.1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233
11.2物和像236
11.3薄透镜成像238
第12章光的干涉244
12.1相干条件244
12.2杨氏双缝干涉248
12.3时空相干性251
12.4分振幅干涉255
12.5迈克耳孙干涉仪262
第13章光的衍射265
13.1惠更斯�卜颇�耳原理265
13.2单缝夫琅禾费衍射266
13.3圆孔衍射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270
13.4光栅衍射273
13.5伦琴射线的衍射279
第14章光的偏振283
14.1光的偏振状态283
14.2起偏与检偏285
14.3光的双折射289
14.4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294
14.5偏振光的干涉297
14.6旋光效应301第15章光与物质相互作用305
15.1分子光学的基本概念305
15.2光的散射307
15.3光的吸收312
15.4光的色散313
第四篇热学
第16章气体动理论319
16.1物质的聚集态319
16.2温度321
16.3理想气体324
16.4能量均分定理327
16.5两种分布律330
16.6范德瓦耳斯方程337
16.7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340
第17章热力学第一定律346
17.1准静态过程346
17.2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守恒347
17.3理想气体的等值过程354
17.4卡诺循环366
第18章热力学第二定律378
18.1自然界演化过程的方向性378
18.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380
18.3热力学概率381
18.4玻尔兹曼熵公式与熵增加原理382
18.5可逆过程卡诺定理383
18.6克劳修斯熵公式385
第五篇量子物理学基础
第19章实验基础与基本原理393
19.1量子物理学的早期证据393
19.2康普顿效应403
19.3微观粒子的波动性407
19.4概率波与概率幅411
19.5量子物理学的基本原理419
第20章薛定谔方程425
20.1定态薛定谔方程425
20.2双态系统429
20.3一维定态问题436
20.4原子中的电子443
第21章量子物理的应用452
21.1多粒子系统与量子统计452
21.2激光456
21.3半导体465
21.4核物理473
21.5粒子物理480
习题答案494
附录501

精彩书摘

第一篇 力学
力学是物理学中最古老的学科,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力学称为经典力学.经典力学有其局限性,在高速领域被狭义相对论取代,在微观领域被量子力学取代.尽管如此,经典力学依然十分重要.经典力学是一般T程技术的理论基础,它的实用性是学习经典力学的重要原因.经典力学又是物理学的重要基础.动量、角动量、能量等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动量守恒、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这些基本概念和普遍规律又与对称性密切相关.物理学是一门改变世界的科学,要学好物理学首先要学好经典力学.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在很多实际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于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很小,此时就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几何点,并把它的质量集中在这个点上,这种抽象化的模型,称为质点.例如,研究行星运动时,虽然行星本身很大,但是它的半径比起它绕太阳运动时的轨道半径却小得多,因此在这一类问题中,就可以把行星当作质点.但在研究它们的白转时,就不能把它们当作质点了.
质点运动学是力学的一个部分,它研究在不同时刻质点的运动状态(即位置和速度)和运动状态的改变.至于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则属于动力学的内容.
本章的重点是在矢量分析的基础上,讨论速度、加速度,研究运动的特点,最后讨论伽利略变换.
1.1 质点运动的描述
一、参考系和坐标系
描述物体运动或静止并不完全取决于物体本身,还取决于观测者所采用的另外一个物体或物体群.被选做参考的物体或物体群称为参考系.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一定参考系而言的,同一物体相对不同的参考系其运动的状态不同,此为运动的相对性;任何物体都在参与某种运动,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物体,此为运动的绝对性,
为了定量描述质点的运动,需要在选定的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其实,可以认为坐标系是由实物构成的参考系的某种数掌抽象,
在比较常用的直角坐标系中,质点的位置用(z,y,z)来表示.此外经常采用的还有柱坐标系(r,θ,z)、球坐标系(r,θ,()和白然坐标系等.平面问题常用极坐标系(r,θ).
二、位置矢量和轨道
在物理问题中,质点的位置用位置矢量r来表示,它的起点为坐标原点,终点为质点所在的位置.质点的位置矢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称为质点的运动方程或运动函数,即
如图1.1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沿坐标轴方向定义三个单位矢量f、J、k,它们之间满足关系式f×j=k,则位置矢量表示为
式(1.2)表明,质点的任意运动都是由z、儿2三个方向上独立进行的直线运动叠加而成的,这就是运动的叠加原理.运动函数给出了质点运动的全部信息.
图1.1 三维矢量 图1.2二维矢量
如图1.2所示,在平面极坐标系中,如果f、J分别是平行和垂直位置矢量r的两个单位矢量,则
运动质点在空间经过的路径称为轨道.式(1.2)或式(1.3)是轨道的参数方程,消去参数f就得到轨道方程.
三、速度和加速度
如图1. 3所示,位置矢量在时间At= t2-t1内的增量称为质点的位移,用Ar表示.
若Af时间内质点所经过的路程记为As,则.并且在一般情况下,Ar≠Ar,但是有
位移Ar与产生这段位移所需时间At的比称为质点在A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
平均速度足矢量,是描述质点位置矢量变化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它的方向与位移相同,大小与单位时间内的位移长度相当.
平均速度在At一0时的极限,称为质点的瞬时速度,简称速度,用训表示,
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与轨道切线相同,速度的大小称为速率,根据式(1.5)和式 (1.7),有
式(1.8)表明,质点的速率等于质点的路程对时间的变化率,
同样,为了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定义时间At=t2 -tl内的平均加速度为
根据极限和导数等概念,定义质点的瞬时加速度,简称加速度,用n表示.即
在SI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秒_1,符号是m.S-l;加速度的单位是米?秒_2,符号是
例1.1导出加速度恒定的质点的位移公式,
解因为质点的加速度为恒量,根据加速度定义,有两边积分得
1.2速度和加速度的分量表示
一、直角坐标系
在直角坐栎系中,将式(1.2)代人式(1.7),注意到,有
其中,分别是速度沿z三个坐标方向的分量,
速率为
根据式(1.11),得到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在直角坐标系中,速度矢量和加速度矢量都可以分解成方向固定、彼此垂直三个分量.
对于平面运动,位置矢量可表示成
其中,c’是任意常数.通常在选择坐标系时,取有
将z、y分量中的时间f消去,就会得到质点运动的平面曲线方程,即轨道方程.如果互相垂直的两个分量,一个为匀速运动,另一个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平面曲线就是抛物线,此类运动称为抛体运动,地球表面的抛体运动只是其中的一个特例,
例1.2导出抛体运动函数.
解如图1.4所示,z轴为水平方向,y轴为竖直方向.物体从坐标原点以速度vo抛出.物体水平方向的初速度为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为零,所以
图1.4抛体运动
物体竖直方向的初速度为竖直方向的加速度为-g,所以

前言/序言


《经典物理学解析》 本书是一部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经典物理学核心概念与理论的专著,旨在为物理学初学者、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以及对物理世界运作规律怀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份全面且详实的导引。全书严格遵循严谨的学术逻辑,以清晰的脉络展现了物理学从宏观力学到微观世界的演进历程,内容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以及近代物理的初步概念。 力学部分 本卷首先从牛顿运动定律入手,详细阐述了经典力学的基础。我们从惯性、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出发,探讨了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以及曲线运动的分析方法。惯性参考系与非惯性参考系的概念被深入剖析,为理解科里奥利力、离心力等相对运动中的效应奠定基础。 接着,本书深入研究了功、能与动量。功的定义、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适性被一一展现。冲量与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爆炸等过程中的应用被详尽阐述,并通过大量经典算例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圆周运动、振动与波也是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谐振动的数学描述、能量特性以及受迫振动与共振现象被细致讲解。本书还介绍了机械波的产生、传播,以及波的叠加、干涉、衍射等基本性质,并引申至声波和光波的初步理解。 热学部分 热学章节从物质的宏观性质入手,介绍了温度、热量、内能等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学中的具体体现,如热功转换、比热容、相变等都被深入探讨。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本书的重点之一。我们详细解析了熵的概念,阐释了其在描述系统无序度、不可逆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并讨论了热机的效率极限以及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含义。 气体动理论被用以解释宏观热学现象的微观根源。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与温度的关系,理想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之间的联系(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以及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等内容被清晰呈现,构建了微观粒子行为与宏观热学性质之间的桥梁。 光学部分 光学章节从几何光学出发,详细介绍了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定律。平面镜、球面镜以及透镜的成像原理被系统讲解,并通过作图法和成像公式帮助读者理解物体的成像过程。棱镜的分散现象和色散原理由此引申。 波动光学部分则进一步揭示了光的波动本质。光的干涉现象(如杨氏双缝干涉)和衍射现象(如单缝衍射、圆孔衍射)的实验演示和理论解释,展现了光波的叠加性和相干性。偏振现象的产生和探测,以及其在不同材料中的传播特性,也被纳入讨论范围。 电磁学部分 电磁学是经典物理学的另一座高峰。本书从静电学开始,阐述了电荷的性质、库仑定律、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概念。高斯定律作为描述电场的重要工具,在计算复杂电场分布时展现出其强大威力。 电势能和电场力做功的关系被联系起来,电容器的构造、电容以及储存能量的原理被详细分析。 电流和电阻的概念被引入,欧姆定律、焦耳定律被用于分析电路中的能量损耗。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分析方法,以及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被详尽讲解。 磁场部分,我们介绍了磁荷(虽然并非基本粒子,但为理解磁场产生而引入)、磁感应强度以及洛伦兹力。安培定律和毕奥-萨伐尔定律是计算载流导线产生磁场的重要工具。 电磁感应现象,即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揭示了变化的磁场如何产生电场,以及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楞次定律则补充了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依据。 本书的最后,将电场和磁场融为一体,介绍了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初步思想,以及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光被视为一种电磁波,从而统一了光学和电磁学,展现了物理学体系的内在联系。 近代物理初步 为了展示经典物理学向现代物理学的过渡,本书的末尾部分简要介绍了几个重要的近代物理概念。例如,黑体辐射的实验现象和普朗克的量子假说,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能量量子化现象。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以及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引出了光子的概念。原子结构的早期模型,如卢瑟福模型和玻尔模型,虽然存在局限性,但标志着对原子内部结构的探索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些内容旨在为读者开启通往更深层次物理学领域的门户。 本书的特色 《经典物理学解析》在内容的组织上,力求从最基础的原理出发,层层递进,避免概念的跳跃。每一章都配有大量的例题和习题,覆盖了从概念理解到复杂计算的各个层面。解答详细,思路清晰,有助于读者巩固所学知识,培养独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同时,本书注重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的阐释,强调理论与实验的结合,力求让读者不仅理解“是什么”,更能理解“为什么”。语言表达力求准确、简洁、生动,避免生涩的专业术语堆砌,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书的编写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坚实的经典物理学基础,为进一步学习更高级的物理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其对物理学核心思想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作者在讲解每个概念时,都不仅仅停留在“是什么”,更会深入探究“为什么”和“有什么用”。例如,在讲解动量守恒定律时,书中不仅给出了动量守恒的数学表达式,还深入探讨了动量守恒在粒子碰撞、火箭发射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这让我对这个看似简单的定律有了全新的认识。我特别欣赏书中那些“讨论题”,它们往往不是简单的计算题,而是需要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一些现实世界中遇到的问题。比如,书中会引导我们思考“为什么轮船能够漂浮在水面上”,或者“为什么降落伞能够减缓下降速度”,这些问题都极大地激发了我探索物理世界奥秘的好奇心。而且,书中对一些重要物理学家的思想和研究方法也做了深入的介绍,比如欧姆对电流和电压关系的探索,或者安培对磁场力的研究,这让我看到了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伟大。书中对数学工具的运用也做了详细的讲解,并且会给出每一步推导的理由,让我不再对数学感到恐惧,而是将其视为理解物理世界的强大武器。而且,书中对一些前沿物理学研究的介绍,也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对物理学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

我必须承认,《大学物理学(第三版)》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重塑。作者在处理每一个物理现象时,都展现出了一种严谨而又富有逻辑性的分析思路。例如,在讲解波的干涉和衍射时,书中清晰地阐述了惠更斯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干涉条纹的形成条件。让我受益匪浅的是,作者并没有止步于理论的推导,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介质、不同频率波的干涉效果,并通过具体的实验案例,比如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来验证这些理论的正确性。这让我深刻理解到,物理学并非是空穴来来的臆想,而是建立在严谨的实验验证基础之上。书中的语言风格也极具特色,既有学术论文般的严谨,又不失科普读物般的生动。作者善于使用比喻和类比,将那些看似晦涩难懂的物理概念,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解释,比如用“河流的分叉”来比喻电流的分布,用“弹簧的振动”来类比简谐运动。这种“接地气”的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让我能够更轻松地理解那些抽象的物理原理。而且,书中对一些重要物理学家的思想和贡献也做了简要介绍,比如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等,这让我不仅学习了他们的科学成果,也对物理学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的认识,感受到科学的传承与发展。这种人文关怀的融入,让这本书显得更加立体和有深度。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结构是我认为最值得称赞的一点。它并非简单地按照章节顺序罗列知识点,而是巧妙地将相关的概念进行串联和呼应,形成一个庞大而又清晰的知识网络。举个例子,当我们在学习电磁学时,书中会不断回溯到力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以及热力学中的熵增原理,这让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电磁现象的本质。作者还非常注重引导读者进行批判性思考,书中经常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者展示一些看似矛盾的实验结果,鼓励我们去探究背后的原因。比如,在讨论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原理时,书中会引用海森堡的思考过程,以及一些著名的哲学辩论,让我们对微观世界的神秘性有更深的体会。此外,书中对数学工具的应用也做了详细的讲解。对于那些不擅长数学的学生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数学推导和公式的讲解,清晰易懂,并且会给出每一步的理由,让我不再对数学感到恐惧。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明白,数学是描述物理世界的强大语言,掌握了数学工具,就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规律。书中还有一些“扩展阅读”的部分,介绍了一些前沿的物理学研究进展,比如弦理论、暗物质等,这极大地激发了我对未来物理学发展的兴趣,让我看到了物理学的无限可能。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程度,让我觉得自己仿佛拥有了一个随身的物理学博物馆。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个精心布置的展厅,陈列着物理学中最精华的知识和最动人的思想。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善于运用各种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那些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的画面。比如,在讲解万有引力定律时,书中用“宇宙间的橡皮布”来比喻时空,将质量物体比作“弹珠”,形象地描绘了引力场是如何形成的,这种想象力丰富的讲解方式,让我瞬间就理解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精髓。而且,书中对物理现象的分析,往往是从宏观到微观,再从微观回到宏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分析链条。例如,在讲解气体动理论时,书中先从宏观的热力学性质入手,然后深入到微观分子的运动,再将微观的运动规律与宏观的性质联系起来,让我们对气体的行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中的插图设计也非常精美,它们不仅仅是图示,更是帮助理解概念的“重要辅助工具”。比如,在讲解光的偏振时,书中用“栅栏”来比喻偏振片,用“左右摆动的绳子”来比喻不同方向的振动,非常形象生动。而且,书中对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做了细致的梳理,比如在讲解电磁感应时,会巧妙地将之前的电场和磁场知识串联起来,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复杂的现象。

评分

作为一名初次接触大学物理的学生,我曾一度对这门学科感到畏惧。然而,《大学物理学(第三版)》这本书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为我指明了方向。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温和且富有耐心,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着我一步步深入物理世界的奥秘。在讲解每一个新概念时,他都会先从最基础的定义入手,然后逐步引入相关的公式和定理,最后再通过大量的例题和习题来巩固和深化理解。我尤其欣赏书中在解释概念时所采用的类比方法,例如,在讲解电势时,书中将其类比为“水的高度”,而电场力则类比为“水流的驱动力”,这样的比喻形象生动,让我能够立刻抓住核心思想。而且,书中对于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分析的讲解也格外细致,这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来说,是理解和应用物理公式的关键。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历史故事和科学趣闻,比如关于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的典故,或者伽利略在比萨斜塔进行的实验,这些小故事让枯燥的物理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也让我对物理学家的探索精神有了更深的敬意。这本书就像一个忠实的学习伙伴,陪伴我度过了那些充满挑战的物理学习时光,让我逐渐克服了恐惧,并爱上了这门迷人的学科。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惊艳之处在于其对物理概念的深度挖掘和对现实世界的巧妙关联。作者并没有满足于简单的概念陈述和公式推导,而是深入探讨了每个物理定律背后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意义。例如,在讲解热力学第二定律时,书中不仅阐述了熵增原理,还深入探讨了其在宇宙演化、信息论以及生命现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这让我对这个看似简单的定律有了全新的认识。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一些复杂物理现象的解释,都能够巧妙地与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联系起来。比如,在讲解流体力学时,书中就以飞机机翼的升力、游泳时受到的阻力等为例,让我们理解了抽象的伯努利原理在现实中的应用。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学习物理学的积极性,让我觉得物理学不再是实验室里的抽象概念,而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书中还引入了一些有趣的“思想实验”,比如爱因斯坦的“平行宇宙”设想,或者薛定谔的“猫”的佯谬,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我开始主动思考物理世界的本质。而且,书中对一些重要物理学家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也做了深入剖析,比如法拉第的“力线”概念,或者马克斯韦方程组的推导过程,这让我看到了科学研究的魅力所在。

评分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其对物理学深邃思想的传递,以及对学生求知欲的激发。作者在讲解每个概念时,都不仅仅停留在“是什么”,更会深入探究“为什么”和“有什么用”。例如,在讲解能量守恒定律时,书中不仅给出了能量守恒的数学表达式,还深入探讨了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的转化,以及能量在宇宙中的重要性。我特别欣赏书中那些“思考题”,它们往往不是简单的计算题,而是需要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一些现实世界中遇到的问题。比如,书中会引导我们思考“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或者“为什么飞机能够在空中飞行”,这些问题都极大地激发了我探索物理世界奥秘的好奇心。而且,书中对一些重要物理学家的思想和研究方法也做了深入的介绍,比如法拉第的“力线”概念,或者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这让我看到了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伟大。书中对数学工具的运用也做了详细的讲解,并且会给出每一步推导的理由,让我不再对数学感到畏惧,而是将其视为理解物理世界的强大武器。而且,书中对一些前沿物理学研究的介绍,也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对物理学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让我感到震撼。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物理学向导,带领我深入探索物理学的神秘世界。作者在讲解每一个概念时,都力求严谨和精确,并且辅以大量的例题和习题,让我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物理概念的溯源和发展历程的介绍。比如,在讲解牛顿力学时,书中会回顾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以及伽利略的贡献,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牛顿力学的革命性。而且,书中对数学工具的应用也做了详细的讲解,并且会给出每一步推导的理由,让我不再对数学感到恐惧,而是将其视为理解物理世界的强大语言。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延伸阅读”的内容,介绍了一些前沿的物理学研究进展,比如量子纠缠、弦理论等,这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对物理学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对一些物理现象的解释,都能够巧妙地与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联系起来。比如,在讲解光学时,书中就以照相机成像、彩虹的形成等为例,让我们理解了抽象的光学原理在现实中的应用。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学习物理学的积极性,让我觉得物理学不再是实验室里的抽象概念,而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

评分

这本书仿佛是一部精心编排的物理学交响乐,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个独立的乐章,而整个著作则构成了一曲宏伟的乐章。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善于运用各种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语言,将那些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的画面。比如,在讲解牛顿第二定律时,书中将其比喻为“施加力的‘推’与‘拉’”,并且详细地分析了物体质量和加速度在其中的作用。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一些复杂物理现象的解释,都能够巧妙地与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联系起来。比如,在讲解摩擦力时,书中就以我们走路时脚底受到的摩擦力、以及不同物体表面粗糙度对摩擦力的影响为例,让我们理解了抽象的摩擦力定律在现实中的应用。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学习物理学的积极性,让我觉得物理学不再是实验室里的抽象概念,而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书中还包含了一些有趣的“思想实验”,比如爱因斯坦的“光速不变”设想,或者玻尔的“原子模型”演进,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我开始主动思考物理世界的本质。而且,书中对一些重要物理学家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也做了深入剖析,比如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或者法拉第对电磁现象的探索,这让我看到了科学研究的魅力所在。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物理学的“百科全书”,内容包罗万象,从经典力学到量子力学,从热力学到电磁学,再到光学和近代物理,几乎涵盖了大学物理教学的方方面面。作者在讲解每个概念时都力求清晰明了,循序渐进。例如,在介绍牛顿运动定律时,作者不仅给出了严谨的数学推导,还辅以大量贴近生活的实例,比如汽车的加速、人造卫星的运行轨迹等等,让抽象的物理原理变得触手可及。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也做了细致的梳理,比如在讲解功和能时,会巧妙地将动量和冲量的概念与之关联,帮助我们建立起更宏观的物理图景。这种“举一反三”式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对物理学的整体理解水平,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堆砌,而是形成了一个有机 interconnected 的体系。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精巧的插图和示意图,它们不仅仅是装饰,更是帮助理解复杂概念的“点睛之笔”。比如,在解释电场线和磁感线时,那些形象生动的图示,让我瞬间就对这些不可见的力场有了直观的认识。此外,书后的习题也设计得非常合理,从基础概念的巩固到综合性问题的分析,覆盖了各个难度级别,能够有效地检验我的学习成果,并及时发现我的薄弱环节。我经常在做完习题后,回顾书中的相关讲解,加深印象,这样的学习闭环让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这本书在我物理学习的道路上,无疑扮演了指引者的角色,让我从最初的畏惧到现在的充满兴趣,功不可没。

评分

好书,物理我的最爱。更好可以当小说看…

评分

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

评分

很好。

评分

书有些破损

评分

66

评分

买了还没看,放着呢

评分

66

评分

前十几张纸质不好!!!

评分

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