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之,男,1968年11月生,四川蒼溪人。先後師從張顯成先生和董誌翹先生從事漢語言文字研究,並取得碩士、博士學位。現為西南科技大學文學與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漢語史和方言研究。曾在《中國語文》、《四川師範大學學報》、《西南民族大學學報》、《東嶽論叢》等刊物上發錶學術論文二十餘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四川省社科規劃重點項目各1項,已完成江蘇省研究生創新項目、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項目各1項;參加國傢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招標項目、國傢社科基金項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多項。
提起充滿神秘色彩的古象雄王國,也許很多人並不瞭解,甚至會感到陌生。古絲綢之路上的風沙穿越韆年,將這段公元7世紀之前的曆史塵封於雪域高原之上。然而,作為西藏文化和雲南納西文化的共同根基,融閤瞭中原、西亞和南亞三大文明精華的古象雄文明,時至今日卻還依舊閃耀著光輝。
評分《書法約言》1捲7篇。即總論2篇:答客問書法1篇,論作字之始1篇,論楷書、行書、草書3篇。在這部著作中,宋曹集中闡述瞭他的書法理論。他認為書法的筆意貴淡雅,不貴艷麗;貴流暢,不貴緊結;貴含蓄,不貴顯露;貴自然,不貴做作。說書法之要,妙在能閤,神在能離。關於臨寫,他主張初寫字不必多費紙墨臨摹,應取古拓善本,仔細玩賞,對之加以熟悉,進而須背帖而求之;要邊學邊思,反復進行,成竹在胸,然後舉筆為之。論草書,他說張旭喜肥,懷素喜瘦;瘦勁易,肥勁難。認為寫草書時用側鋒,則能産生神奇。作行草書須以勁利取勢,以靈轉取緻。說草書無定,須以古人為法,而後能悟生於古法之外,悟生後能自我作古,也能産生自己的方法和麵貌。
評分《易·係辭》曰:“‘《易》之興,其於中古乎?’然則伏羲為上古, 文王為中古, 孔子為下古。”
評分歐洲曆史書上,一般把從最早國傢的齣現到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這段曆史,叫上古史。歐洲在這段時期處於奴隸社會,所以也把上古社會說成奴隸社會。如果從全世界範圍講,就不完全一樣,比如我們中國,進入封建社會比歐洲要早得多。
評分2013年7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的支持下,丁真俄色活佛開始組織人員整理、翻譯《象雄大藏經》。一個計劃用10年時間完成的《象雄大藏經》漢譯工程就此展開。
評分專業,正版,喜歡書畫的必入。
評分 評分《象雄大藏經》中的《甘露寶藏四本目》,即《根本醫典藍本目》、《養生藥典白本目》、《療方花本目》、《治病黑本目》中記錄瞭大量的常見疾病預防和治療方法、藥用植物的性狀和療效等。據介紹,藏醫體係的形成與《象雄大藏經》中所展示的內容密不可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