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鳥類生態大圖鑒

中國鳥類生態大圖鑒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郭鼕生,張正旺 編
圖書標籤:
  • 鳥類
  • 生態學
  • 圖鑒
  • 中國鳥類
  • 觀鳥
  • 野生動物
  • 自然
  • 科普
  • 動物學
  • 生物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重慶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2485124
版次:1
商品編碼:11774070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9-01
用紙:銅版紙
頁數:750
字數:1192000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中國鳥類生態大圖鑒》收錄瞭1069多種鳥類物種,並配以相應的物種圖片,共1420多張,是中國的鳥類學專傢組根據現有的鳥類學方法,博眾傢之長,厚積薄發地對這1000多種鳥類進行係統、科學、分類。
  整本書均以高清、唯美的鳥類生態圖形式將鳥類真實、直觀地展現在書中,每幅圖的均由動物攝影專傢或鳥類攝影愛好者經過艱辛的跋涉拍攝而成,更加真實地還原瞭每個物種的外觀形態、生存環境等,並且在每張圖旁都會輔以詳細、精煉的文字說明,包括每個物種的外觀形態、識彆特徵、生存環境、生活習性以及分布地區等等,使每位讀者根據圖片和文字更加深刻地認識和掌握每個物種。書後附有詳細的物種分類錶和物種名稱錶以及對應的每個物種詳細查找頁碼,就像一本詞典的查詢方法一樣,既能使每位讀者更加醒目係統地瞭解物種的分類和每個物種名稱,又能讓讀者很好地利用這種資源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瞭解的鳥類,集知識展覽和查詢工具為一體。
  本書適閤鳥類學研究者、鳥類愛好者、自然攝影愛好者等人士參考和使用的鳥類生態圖鑒百科全書,同時又是一切熱愛自然、熱愛鳥類和熱愛攝影的人們欣賞和收藏的精品書籍。本書的齣版將填補中國在野鳥生態大圖鑒方麵的齣版空白,是國內目前包括種類眾多、完全由中國攝影專傢自己拍照、涉及類群廣泛、參與人員多的鳥類圖鑒。本書將係統性地通過大量野外生態圖片,圖文並茂地展示中國野鳥的完整麵貌。不論從圖片質量還是知識體係,不論從科學準確還是圖版編排,它應該說都是目前國內上乘之作。
  本書的齣版對推動中國鳥類的研究、弘揚中國科普文化,具有很強的社會價值和齣版價值。強烈推薦給社會各界人士參考、閱讀和欣賞。
  
  海報:
  

內容簡介

  《中國鳥類生態大圖鑒》收錄瞭我國鳥類1069種,隸屬於24目、99科。本書采用1420張鳥類圖片,主要以圖片為主,文字為輔,遵從鄭光美《中國鳥類分類和分布名錄》第二版為分類係統,詳實地展示每種鳥類的原色生態,真實反映瞭鳥類的絢麗色彩、形態特徵和自然生態,附有簡明扼要的主要分類特徵、地理分布和生態習性等相關資料。同時也具有極高的藝術欣賞和收藏價值,是一本科學性、實用性的工具書。附有中文名、拉丁學名、英文名索引。

作者簡介

  郭鼕生,高級實驗師,中國動物學會和鳥類學會會員。就職於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長期從事鳥類學、動物學、基礎生態學和生物學野外實習教學。編寫有《常見鳥類野外識彆手冊》《北京鳥類圖鑒》《豐富多彩的北京生物多樣性》《中國昆蟲生態大圖鑒》等。發錶學術論文18篇,教學論文5篇;在平麵媒體報紙、科普雜誌和電子媒體上發錶諸多專業文章、科學圖片和影像。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為京城最早帶領社會環保組織“綠傢園”開展野外觀鳥活動的人士之一。

  張正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就職於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長期從事動物學、保護生物學教學和科研。現任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北京師範大學生態學研究所副所長,兼任國際鳥類聯閤會委員、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學分會副理事長等,擔任Ibis、JournalofOrnithology等多份刊物審稿人和編委。發錶學術論文100餘篇;編寫有《世界鳥類分布與分類名錄》《中國鳥類的分類與分布名錄》《普通動物學》《豐富多彩的北京生物多樣性》《鳥類學》等。曾兩次赴我國南極長城站開展鳥類科學考察。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由北京師範大學張正旺和郭鼕生兩位先生共同策劃的《中國鳥類生態大圖鑒》是一本兼具科學性和藝術性的著作。該書集我國1400多幅鳥類生態圖片,涉及的內容廣泛,囊括我國鳥類各個類群。書中收集的鳥類生態圖片來自全國各地,包括國傢重點保護鳥類、我國特有物種以及分布狹小、數量稀少的罕見種類。全書采用新鳥類分類係統,利用高質量的生態照片,加上準確的文字描述,為讀者提供瞭豐富的鳥類科學知識。
  以往我國鳥類圖鑒較少,近年來盡管齣版瞭一些圖鑒,但多以地區性鳥類圖鑒為主,而全國性的圖鑒又多為繪畫的圖鑒,並以物種識彆作為主要目標。《中國鳥類生態大圖鑒》通過攝影圖片錶現鳥類的行為、生態和棲息環境,將填補我國鳥類圖鑒的一項空白。
  該圖鑒的齣版,對普及鳥類科學知識,推動全國各地愛鳥活動的開展以及促進我國鳥類資源的保護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特此推薦。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孫悅華
  
  ★作為一位鳥類學科研工作者,我非常高興地得知《中國鳥類生態大圖鑒》一書即將齣版。長期以來,我國鳥類圖鑒多以物種的識彆為目標,代錶性著作是顔重威等人編寫的《中國鳥類圖鑒》和馬敬能等人編寫的《中國鳥類野外手冊》。而這兩本工具書都是鳥類的肖像繪畫,配上文字說明。以精美的鳥類照片為主,以鳥類的生態、行為為主題的圖鑒在我國尚未齣版,因此本書的齣版填補瞭空白,將是我國首部鳥類生態大圖鑒。
  《中國鳥類生態大圖鑒》是以鳥類生態圖片構成的圖鑒。該圖鑒真實復製瞭鳥類的色彩和外形,還原瞭其所處的棲息環境,可以大大提高物種的鑒彆效率。本書所收錄的豐富鳥類圖片,充分展現瞭我國鳥類各個類群與其棲息地之間的關係,準確而詳細的介紹,是編著者博眾傢之精華,集多年心血之所成的結果。
  編著者之一張正旺教授是我國知名鳥類學專傢,另一位編著者郭鼕生先生擁有豐富的動物攝影經驗。該圖鑒不僅具有很強的科學性,而且兼有知識性、藝術性和趣味性,必將受到科技工作者、愛鳥人士的普遍歡迎。
  我相信該書的齣版將是對我國鳥類學基礎研究發展的有力支撐,也會為我國鳥類資源保護事業有所貢獻,因此我對《中國鳥類生態大圖鑒》予以強烈推薦。
    ——北京林業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丁長青

目錄

中國動物地理與鳥類分布
世界動物地理區劃簡介/ 003
中國動物地理區的劃分/ 006
我國古北界鳥類的分布特點/ 007
我國東洋界鳥類的分布特點/ 015
中國鳥類生態圖鑒
潛鳥目GAVIIFORMES
潛鳥科 Gaviidae / 026
紅喉潛鳥/ 026 黑喉潛鳥/ 026
太平洋潛鳥/ 027 黃嘴潛鳥/ 027
??目PODICIPEDIFORMES
??科 Podicipedidae / 031
小??/ 031 鳳頭??/ 031
角??/ 032 黑頸??/ 032
鸌形目PROCELLARIIFORMES
信天翁科 Diomedeidae / 034
黑背信天翁/ 034
鸌科 Procellariidae 034
褐燕鸌/ 034 白額鸌/ 034 短尾鸌/ 035
海燕科 Hydrobatidae / 035
黑叉尾海燕/ 035
鵜形目PELECANIFORMES
鵜鶘科 Pelecanidae / 038
白鵜鶘/ 038 斑嘴鵜鶘/ 038
捲羽鵜鶘/ 039
鰹鳥科 Sulidae / 040
藍臉鰹鳥/ 040 紅腳鰹鳥/ 041
褐鰹鳥/ 041
鸕鶿科 Phalacrocoracidae / 042
普通鸕鶿/ 042 綠背鸕鶿/ 043
海鸕鶿/ 043 黑頸鸕鶿/ 044
軍艦鳥科 Fregatidae/ 044
白斑軍艦鳥/ 044
鸛形目CICONIIFORMES
鷺科 Ardeidae / 046
蒼鷺/ 046 草鷺/ 047 大白鷺/ 047
中白鷺/ 048 白鷺/ 050 黃嘴白鷺/ 050
岩鷺/ 051 牛背鷺/ 052 池鷺/ 052
綠鷺/ 053 夜鷺/ 053 栗頭/ 055
黑冠/ 055 小葦/ 056
黃斑葦/ 057 紫背葦/ 058
栗葦/ 059 黑葦/ 060 大麻/ 060
鸛科 Ciconiidae / 061
彩鸛/ 061 東方白鸛/ 063 黑鸛/ 063
鉗嘴鸛/ 064 禿鸛/ 065
鹮科 Threskiornithidae / 066
黑頭白鹮/ 066 聖鹮/ 066 硃鹮/ 067
彩鹮/ 068 白琵鷺/ 069 黑臉琵鷺/ 070
紅鸛目PHOENICOPTERIFORMES
紅鸛科 Phoenicopteridae / 072
大紅鸛/ 072
雁形目ANSERIFORMES
鴨科 Anatidae / 074
栗樹鴨/ 074 疣鼻天鵝/ 074
大天鵝/ 075 小天鵝/ 076 鴻雁/ 076
豆雁/ 077 白額雁/ 077 小白額雁/ 078
灰雁/ 078 斑頭雁/ 079 雪雁/ 079
赤麻鴨/ 080 翹鼻麻鴨/ 081 棉鳬/ 082
鴛鴦/ 082 赤頸鴨/ 083 羅紋鴨/ 083
綠翅鴨/ 084 綠頭鴨/ 084 斑嘴鴨/ 085
赤膀鴨/ 086 花臉鴨/ 086 針尾鴨/ 087
白眉鴨/ 088 琵嘴鴨/ 089 赤嘴潛鴨/ 090
紅頭潛鴨/ 090 青頭潛鴨/ 091
白眼潛鴨/ 091 鳳頭潛鴨/ 092
斑背潛鴨/ 092 醜鴨/ 093 長尾鴨/ 094
黑海番鴨/ 094 斑臉海番鴨/ 095
鵲鴨/ 095 斑頭鞦沙鴨/ 096
中華鞦沙鴨/ 097 紅胸鞦沙鴨/ 098
普通鞦沙鴨/ 098 白頭硬尾鴨/ 100
隼形目FALCONIFORMES
鶚科 Pandionidae / 102
鶚/ 102
鷹科 Accipitridae / 103
褐冠鵑隼/ 103 黑冠鵑隼/ 104
鳳頭蜂鷹/ 104 黑翅鳶/ 106 黑鳶/ 107
栗鳶/ 108 白腹海雕/ 108
玉帶海雕/ 109 白尾海雕/ 110
虎頭海雕/ 111 漁雕/ 111 鬍兀鷲/ 112
高山兀鷲/ 113 禿鷲/ 114 短趾雕/ 114
蛇雕/ 115 白頭鷂/ 116 白腹鷂/ 117
草原鷂/ 118 白尾鷂/ 118 鵲鷂/ 119
烏灰鷂/ 119 鳳頭鷹/ 120 褐耳鷹/ 120
赤腹鷹/ 122 日本鬆雀鷹/ 122
鬆雀鷹/ 122 雀鷹/ 123 蒼鷹/ 124
灰臉鷹/ 125 普通/ 126
棕尾/ 127 大/ 127 毛腳/ 128
林雕/ 128 烏雕/ 128 草原雕/ 129
白肩雕/ 129 金雕/ 130 白腹隼雕/ 130
靴隼雕/ 130 棕腹隼雕/ 131 鷹雕/ 131
隼科 Falconidae/ 132
白腿小隼/ 132 黃爪隼/ 132 紅隼/ 135
紅腳隼/ 136 灰背隼/ 137 燕隼/ 138
獵隼/ 138 擬遊隼/ 139 遊隼/ 139
雞形目GALLIFORMES
鬆雞科 Tetraonidae/ 142
柳雷鳥/ 142 岩雷鳥/ 143 黑琴雞/ 144
鬆雞 / 145 黑嘴鬆雞/ 145
花尾榛雞/ 146 斑尾榛雞/ 146
雉科 Phasianidae / 146
雪鶉/ 146 紅喉雉鶉/ 147
黃喉雉鶉/ 147 藏雪雞/ 148
暗腹雪雞/ 148 大石雞/ 149 石雞/ 150
斑翅山鶉/ 150 高原山鶉/ 151
日本鵪鶉/ 151 四川山鷓鴣/ 152
白眉山鷓鴣/ 152 颱灣山鷓鴣/ 153
褐胸山鷓鴣/ 153 綠腳山鷓鴣/ 153
棕胸竹雞/ 154 灰胸竹雞/ 154
血雉/ 155 紅腹角雉/ 157
黃腹角雉/ 158 勺雞/ 158
棕尾虹雉/ 159 白尾梢虹雉/ 160
綠尾虹雉/ 161 原雞/ 161 黑鷳/ 162
白鷳/ 163 藍腹鷳/ 163 白馬雞/ 164
藏馬雞/ 165 藍馬雞/ 165 褐馬雞/ 166
白冠長尾雉/ 166 環頸雉/ 167
紅腹錦雞/ 170 白腹錦雞/ 171
灰孔雀雉/ 172
鶴形目GRUIFORMES
三趾鶉科 Turnicidae / 174
黃腳三趾鶉/ 174
鶴科 Gruidae / 175
蓑羽鶴/ 175 白鶴/ 175 沙丘鶴/ 176
白枕鶴/ 177 灰鶴/ 178 白頭鶴/ 178
黑頸鶴/ 179 丹頂鶴/ 180
秧雞科 Rallidae / 180
灰胸秧雞/ 180 普通秧雞/ 181
紅腳苦惡鳥/ 181 白胸苦惡鳥/ 182
小田雞/ 183 斑胸田雞/ 183
紅胸田雞/ 184 斑脅田雞/ 184
董雞/ 185 紫水雞/ 185
黑水雞/ 186 白骨頂/ 187
鴇科 Otididae (Bustards)/ 187
大鴇/ 187 波斑鴇/ 188
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水雉科 Jacanidae / 190
水雉/ 190 銅翅水雉/ 190
彩鷸科 Rostratulidae / 191
彩鷸/ 191
蠣鷸科 Haematopodidae / 192
蠣鷸 / 192
鹮嘴鷸科 Ibidorhynchidae / 193
鹮嘴鷸/ 193
反嘴鷸科 Recurvirostridae / 194
黑翅長腳鷸/ 194 反嘴鷸/ 195
石鴴科 Burhinidae / 195
石鴴/ 195
燕鴴科 Glareolidae / 196
領燕鴴/ 196 普通燕鴴/ 196
灰燕鴴/ 197
鴴科 Charadriidae/ 198
鳳頭麥雞/ 198 距翅麥雞/ 199
灰頭麥雞/ 200 肉垂麥雞/ 200 金鴴/ 201
灰鴴/ 202 劍鴴/ 202 長嘴劍鴴/ 203
金眶鴴/ 204 環頸鴴/ 205 濛古沙鴴/ 206
鐵嘴沙鴴/ 206 東方鴴/ 207 小嘴鴴/ 208
鷸科 Scolopacidae/ 209
丘鷸/ 209 孤沙錐/ 209 林沙錐/ 210
針尾沙錐/ 210 扇尾沙錐/ 211
半蹼鷸/ 211 黑尾塍鷸/ 212
斑尾塍鷸/ 212 小杓鷸/ 213 中杓鷸/ 214
白腰杓鷸/ 215 大杓鷸/ 216 鶴鷸/ 217
紅腳鷸/ 218 澤鷸/ 218 青腳鷸/ 219
小青腳鷸/ 220 白腰草鷸/ 221 林鷸/ 221
翹嘴鷸/ 222 磯鷸/ 222 灰尾漂鷸/ 223
翻石鷸/ 224 大濱鷸/ 224 紅腹濱鷸/ 225
三趾濱鷸/ 226 紅頸濱鷸/ 226
小濱鷸/ 227 青腳濱鷸/ 227
長趾濱鷸/ 228 斑胸濱鷸/ 228
尖尾濱鷸/ 229 彎嘴濱鷸/ 229
黑腹濱鷸/ 230 勺嘴鷸/ 231
闊嘴鷸/ 232 流蘇鷸/233
紅頸瓣蹼鷸/ 233 灰瓣蹼鷸/ 233
賊鷗科 Stercorariidae / 234
中賊鷗/ 234 短尾賊鷗/ 234
長尾賊鷗/ 234
鷗科 Laridae/ 235
北極鷗/ 235 西伯利亞銀鷗/ 235
黑尾鷗/ 236 普通海鷗/ 237
黃腿銀鷗/ 238 灰背鷗/ 239 漁鷗/ 239
棕頭鷗/ 240 紅嘴鷗/ 240 細嘴鷗/ 242
黑嘴鷗/ 243 遺鷗/ 244 小鷗/ 244
燕鷗科 Sternidae/ 245
鷗嘴噪鷗/ 245 紅嘴巨燕鷗/ 246
小鳳頭燕鷗/ 247 中華鳳頭燕鷗/ 247
大鳳頭燕鷗/ 248 河燕鷗/ 249
黑枕燕鷗/ 249 普通燕鷗/ 250
白額燕鷗/ 251 白腰燕鷗/ 251
褐翅燕鷗/ 252 灰翅浮鷗/ 252
白翅浮鷗/ 253 黑浮鷗/ 253
白頂玄燕鷗/ 254
海雀科 Alcidae / 254
扁嘴海雀/ 254
沙雞目PTEROCLIFORMES
沙雞科 Pteroclidae/ 256
西藏毛腿沙雞/ 256 毛腿沙雞/ 257
黑腹沙雞/ 258
鴿形目COLUMBIFORMES
鳩鴿科 Columbidae/ 260
原鴿/ 260 岩鴿/ 260 雪鴿/ 261
歐鴿/ 261 斑尾林鴿/ 262 斑林鴿/ 262
黑林鴿/ 262 歐斑鳩/ 263 山斑鳩/ 263
灰斑鳩/ 264 火斑鳩/ 264 珠頸斑鳩/ 265
棕斑鳩/ 265 斑尾鵑鳩/ 265
菲律賓鵑鳩/ 266 綠翅金鳩/ 266
灰頭綠鳩/ 266 針尾綠鳩/ 267
楔尾綠鳩/ 267 紅翅綠鳩/268
綠皇鳩/ 268 山皇鳩/ 268
鸚形目PSITTACIFORMES
鸚鵡科 Psittacidae/ 270
紅領綠鸚鵡/ 270 灰頭鸚鵡/ 270
大紫胸鸚鵡/ 271 緋胸鸚鵡/271
鵑形目CUCULIFORMES
杜鵑科 Cuculidae / 273
大鷹鵑/ 273 棕腹杜鵑/273
四聲杜鵑/ 274 北棕腹杜鵑/ 275
大杜鵑/ 275 中杜鵑/ 276
東方中杜鵑/ 276 小杜鵑/ 277
栗斑杜鵑/ 277 八聲杜鵑/ 278
翠金鵑/ 278 紫金鵑/ 279 烏鵑/ 280
噪鵑/ 281 綠嘴地鵑/ 283
褐翅鴉鵑/ 283 小鴉鵑/ 284
鴞形目STRIGIFORMES
草鴞科 Tytonidae/ 286
倉鴞/ 286
鴟鴞科 Strigidae / 286
黃嘴角鴞/ 286 領角鴞/ 287
縱紋角鴞/ 287 紅角鴞/ 287
蘭嶼角鴞/ 288 雕鴞/ 288 雪鴞/ 289
黃腿漁鴞/ 290 褐林鴞/ 290 灰林鴞/ 291
長尾林鴞/ 292 四川林鴞/ 292
烏林鴞/ 293 猛鴞/ 293 領鵂鶹/ 293
斑頭鵂鶹/ 294 縱紋腹小鴞/ 294
橫斑腹小鴞/ 295 鬼鴞/ 295 鷹鴞/ 295
日本鷹鴞/ 296 長耳鴞/ 296 短耳鴞/ 296
夜鷹目CAPRIMULGIFORMES
蛙口夜鷹科 Podargidae / 298
黑頂蛙口夜鷹/ 298
夜鷹科 Caprimulgidae/ 298
毛腿夜鷹/ 298 普通夜鷹/ 299
歐夜鷹/ 300 林夜鷹/ 300
雨燕目APODIFORMES
雨燕科 Apodidae/ 302
短嘴金絲燕/ 302 白喉針尾雨燕/ 302
棕雨燕/ 303 普通雨燕/ 303
白腰雨燕/ 304 小白腰雨燕/ 304
鳳頭雨燕科 Hemiprocnidae/ 305














《中國鳥類生態大圖鑒》是一部內容詳實、圖文並茂的權威性鳥類學專著,它以宏大的視角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全麵展現瞭中國豐富多樣的鳥類資源及其生存的自然環境。本書的編纂,凝聚瞭國內眾多鳥類學傢的心血和數十年的野外考察積纍,力求為讀者提供一個關於中國鳥類最全麵、最準確的認識。 一、 科學嚴謹的分類與編排 本書在對中國鳥類進行介紹時,遵循國際通用的鳥類分類係統,並結閤中國鳥類研究的最新進展,對各個科、屬、種進行瞭清晰的劃分。每一類群的介紹都力求係統、完整,從宏觀的鳥類演化曆史,到具體的物種特徵,層層遞進,邏輯嚴密。 對於每一個鳥類物種,本書都進行瞭詳盡的描述,內容包括但不限於: 物種名稱: 提供標準的中文名、英文名以及學名,確保瞭信息的準確性和國際可比性。 形態特徵: 詳細描述鳥類的體型大小、羽色、喙、腿、爪等外部形態特徵,並著重區分雌雄、幼鳥與成鳥、繁殖羽與非繁殖羽等不同階段的差異。這些描述不僅是識彆物種的重要依據,也反映瞭鳥類在不同生命周期內的適應性變化。 分布與棲息地: 精確標注該物種在中國境內的分布範圍,包括地理區域、海拔高度以及具體的生境類型,如森林、草原、濕地、荒漠、農田、城市等。對棲息地的描述,不僅僅是簡單的列舉,更深入地探討瞭鳥類對特定生境的需求、選擇以及相互關係。 生活習性: 深入剖析鳥類的食性(包括食物種類、覓食方式)、繁殖行為(包括求偶、築巢、孵卵、育雛等)、遷徙規律(包括遷徙路綫、時間、距離等)、鳴聲特徵以及社會行為等。這些習性描述是理解鳥類生態位和生存策略的關鍵。 生態地位與保護: 闡述該物種在生態係統中所扮演的角色,例如其在食物鏈中的位置、對植物傳播的影響、以及對害蟲的控製作用等。同時,重點關注該物種的保護現狀,列齣其在中國及全球的保護級彆,並分析麵臨的威脅,為保護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二、 震撼人心的視覺呈現 “大圖鑒”之名,不僅在於其內容的豐富,更在於其視覺呈現的震撼力。本書匯集瞭國內外頂尖的野生動物攝影師多年來在中國各地拍攝的精美鳥類照片。這些照片不僅僅是簡單的記錄,更是藝術與科學的完美結閤。 高清細節: 照片質量極高,能夠清晰展現鳥類羽毛的細膩紋理、眼部神采、肢體動作等細節,讓讀者仿佛置身於野外,近距離觀察這些美麗的生靈。 動態瞬間: 攝影師們捕捉瞭鳥類生活中的各種精彩瞬間,如展翅翱翔的姿態、捕食的緊張時刻、親鳥喂食的溫情場麵、幼鳥初試飛的蹣跚步伐等,讓枯燥的文字描述變得生動立體。 環境背景: 照片中的鳥類與其所處的自然環境緊密相連,展現瞭它們棲息地的風貌,如巍峨的山巒、廣袤的草原、幽深的森林、寜靜的湖泊、蜿蜒的河流等。這有助於讀者理解鳥類與環境之間的緊密依存關係。 多樣視角: 采用多種拍攝角度和構圖方式,力求全方位展示鳥類的美,既有特寫鏡頭展現局部特徵,也有廣角鏡頭描繪整體風姿。 三、 深度挖掘的生態內涵 本書的核心價值在於其對“生態”二字的深度挖掘。它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鳥類圖冊,更是一部關於中國鳥類生態係統的百科全書。 物種間的相互關係: 深入探討不同鳥類物種之間、鳥類與其他生物(如昆蟲、魚類、植物、哺乳動物等)之間的相互關係,例如捕食與被捕食、寄生與共生、競爭與互利等。 鳥類對環境的影響: 詳細闡述鳥類在生態係統中的作用,例如它們如何通過傳播種子促進植物繁殖,如何通過捕食昆蟲調控種群數量,如何為其他動物提供食物來源等。 環境變化與鳥類響應: 結閤當前全球環境變化的大背景,分析人類活動(如棲息地破壞、汙染、過度捕獵等)對中國鳥類種群數量、分布格局和生存狀況的影響,並探討鳥類自身為瞭適應環境變化所錶現齣的行為和生理上的調整。 區域生態特色: 針對中國幅員遼闊、地理環境多樣性的特點,本書會重點突齣不同地理區域(如青藏高原、華北平原、南方山區、沿海地帶等)的鳥類群落特徵及其獨特的生態適應性,展現中國鳥類多樣性的區域性差異。 遷徙奧秘: 對鳥類遷徙這一復雜而壯觀的自然現象進行深入解讀,揭示其驅動因素、導航機製、遷徙路綫上的挑戰以及對沿途生態環境的影響。 四、 普及與研究並重 《中國鳥類生態大圖鑒》麵嚮的讀者群體非常廣泛,既能滿足專業鳥類學研究者、高等院校師生、自然保護工作者的科研需求,也能為廣大鳥類愛好者、攝影師、戶外探險者、中小學生以及所有對自然充滿好奇的讀者提供極大的閱讀樂趣和知識收獲。 科學知識普及: 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復雜的鳥類學概念,讓普通讀者也能輕鬆理解鳥類的世界。 野外識彆指南: 精美的插圖和詳細的描述,使其成為野外識彆鳥類的得力助手,提升觀鳥的樂趣和效率。 激發對自然的敬畏: 通過展示中國鳥類及其生存環境的壯麗與脆弱,喚醒讀者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科研基礎: 嚴謹的科學數據和全麵的信息,為鳥類學、生態學、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領域的研究提供寶貴的基礎資料。 五、 跨越時空的價值 《中國鳥類生態大圖鑒》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其齣版之時,更具有跨越時空的意義。它是對中國鳥類資源的一次係統性梳理和記錄,為後人研究中國鳥類種群動態、分布變化、生態適應性等提供瞭珍貴的曆史參照。隨著環境的變遷和物種的演替,本書將成為研究和理解中國鳥類演化曆程的重要文獻。 總而言之,《中國鳥類生態大圖鑒》是一部集科學性、藝術性、知識性於一體的宏偉著作。它以無與倫比的詳實內容和震撼人心的視覺效果,引領讀者走進中國鳥類豐富多彩的生態世界,理解它們在自然界中的獨特地位和重要作用,激發我們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它是一本值得珍藏,也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關於中國自然之美的傑齣作品。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關於中國鳥類的圖鑒,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采用瞭一種啞光質感,觸感溫潤,中央的插畫色彩飽滿卻不失典雅,能看齣繪者在描繪鳥類羽毛細節上下瞭不少功夫。內頁的紙張選擇也十分考究,厚實且反光度適中,即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我尤其欣賞的是,它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圖鑒,更像是一件藝術品。排版布局非常清晰,每一頁都有足夠留白,讓鳥類的形態能夠充分展現齣來。尤其是那些大型鳥類的全景圖,幾乎可以感受到它們振翅欲飛的動態感。對於初學者來說,這種直觀的視覺衝擊力比乾巴巴的文字描述有效得多。不過,我也注意到,有些棲息地的背景處理得略顯單調,如果能在展示環境多樣性上再多花點心思,可能會讓整體的生態感更強一些。總的來說,從實體感受上講,它無疑是市場上同類書籍中的佼佼者,兼顧瞭學術的嚴謹與審美的愉悅,非常適閤放在書架上隨時翻閱欣賞。

評分

我嘗試著對比瞭幾本我手頭現有的觀鳥手冊,發現這本書在物種信息呈現的深度上,確實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它似乎沒有滿足於僅僅給齣學名和中文名,而是在每個物種的介紹部分,融入瞭大量的生態學細節。比如,它詳細闡述瞭不同季節的遷徙路綫圖示,這對於在不同區域活動的觀鳥愛好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注意到它對一些稀有種的描述,引用瞭最新的鳥類行為學研究成果,比如求偶舞蹈的具體步驟,或者築巢材料的選擇偏好,這些都不是普通圖鑒會收錄的深度信息。這種對細節的執著,使得這本書的參考價值大大提升,不再是走馬觀花的介紹。然而,這種深度也帶來瞭一個小小的睏擾,就是對於完全沒有基礎的“小白”讀者,某些術語的解釋略顯不足,可能會造成一定的閱讀門檻。我希望未來增補版能在增加一個基礎術語解釋的附錄,那就更加完美瞭,但這瑕不掩瑜,對於進階愛好者來說,絕對是值得收藏的工具書。

評分

從作者團隊的專業背景來看,這本書的權威性是毋庸置疑的。閱讀介紹部分時,我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種長期一綫考察積纍下來的“內行感”。他們對於鳥類識彆中那些最容易混淆的特徵點,比如飛羽的顔色差異、翼斑的細微變化,都進行瞭非常精準的文字和圖示對比。舉個例子,書中對比瞭兩種非常相似的鶯類,通過細緻描述它們在林冠不同高度的取食行為差異來輔助識彆,這種將生態習性融入形態鑒彆的寫法,極大地提高瞭野外識彆的成功率。這種“活的知識”遠勝於死記硬背形態特徵。當然,這種注重野外實踐的編寫風格,使得部分理論性的分類學討論被放在瞭次要位置,對於側重於係統分類學研究的人士來說,可能會覺得略微單薄。但我個人認為,這本書的定位顯然是麵嚮廣大戶外觀察者,在這一點上,它做到瞭極緻的平衡和側重,實用性極強。

評分

這本書的地圖和分布信息繪製得相當專業,這一點讓我非常驚喜。我過去用的資料,很多分布圖都是非常粗略的色塊填充,很多時候根本分不清到底是“可能分布區”還是“常見繁殖區”。而這本圖鑒,采用瞭非常精細的等高綫和地理標誌疊加技術,清晰地標示齣瞭物種在不同海拔、不同生境中的精確活動範圍。我特彆關注瞭幾個我經常探訪的自然保護區,發現它對區內特有亞種的分布標記非常準確,甚至能看到一些微小的地理隔離現象的痕跡。此外,書裏似乎還整閤瞭最新的地理信息係統(GIS)數據,使得信息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和科學性。如果能附帶一個二維碼,鏈接到在綫的數據庫更新服務就更好瞭,畢竟鳥類的活動範圍是動態變化的。但就紙質呈現而言,它的地圖信息密度和準確性,絕對是目前市麵上少有的高水平體現,體現瞭編纂團隊在地理信息處理上的專業功底。

評分

我必須得提一下這本書在圖片質量上的卓越錶現。我收到的這本印刷品,色彩還原度令人贊嘆。很多圖鑒的通病是,在印刷過程中,鳥類羽毛上微妙的虹彩色澤或者不同光照下的顔色變化丟失瞭。但在這本書裏,即便是那些以顔色復雜著稱的鳥類,其光澤度和色彩漸變都得到瞭非常忠實的再現。我翻閱到那些描述水鳥和海鳥的部分,它們的濕潤感和羽毛的質地仿佛觸手可及。更難能可貴的是,圖片的選擇非常多樣化,不僅有標準的“展翅標本照”,還有大量展現鳥類在自然棲息地中真實狀態的場景照片,這些照片往往捕捉到瞭非常難以記錄的瞬間,比如捕食、梳理羽毛甚至孵蛋的行為。這種高質量的影像資料,極大地豐富瞭讀者的認知維度,讓對鳥類美學感興趣的讀者也能獲得極大的滿足感,它提供的視覺信息量,遠超一般圖鑒所能企及的水平。

評分

這價格真心不錯

評分

古籍,是指未采用現代印刷技術印製的書籍。圖書在古代稱作典籍,也叫文獻,兼有文書、檔案、書籍三重意義。隨著時間的進展,將記事類文件加以編排,供人閱讀,並達到傳播知識經驗的目的,便形成瞭一部圖書,圖書的內容日益增多,載體趨嚮多元,製作技術不斷改進,為瞭方便閱讀,産生瞭“簡冊”、“捲軸”、“冊頁”、“綫裝書”等不同的裝幀樣式。

評分

很喜歡看鳥類的書籍 ,這本書的製作很精美,好評

評分

看起來還不錯,活動買的,希望好用吧,嗬嗬嗬嗬哈哈哈。。。。?。。。。。。。。。。。。。。。。。。。。。。。。。。。。。。。。。。。。。。。。。。。。。。。。。。。。。。。。。。。。。。。。。。。。。。。

評分

非常棒的一本書,工具兼收藏,隻是上角受過擠壓有些摺痕,算是瑕疵吧……

評分

心儀已久的昆蟲圖鑒,推薦瞭三個朋友也一人收藏一本。

評分

古籍,是指未采用現代印刷技術印製的書籍。圖書在古代稱作典籍,也叫文獻,兼有文書、檔案、書籍三重意義。隨著時間的進展,將記事類文件加以編排,供人閱讀,並達到傳播知識經驗的目的,便形成瞭一部圖書,圖書的內容日益增多,載體趨嚮多元,製作技術不斷改進,為瞭方便閱讀,産生瞭“簡冊”、“捲軸”、“冊頁”、“綫裝書”等不同的裝幀樣式。

評分

孩子特喜歡昆蟲,活動價買入,太閤算瞭

評分

很好?,比想像的好的多!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