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100位陶藝大師的代錶作品——創作觀點、技法步驟、獨特的釉料和顔色配方,以及其使用方法。
超過450幅作品圖片,詳盡的陶瓷知識講解,陶藝愛好者必備讀物。
本書收錄瞭大量以獨特釉色而見長的陶瓷作品。內容以陶藝傢們詳細闡述釉料的配製方法、配方和研發意圖為主,以及如何讓釉料在偶發狀態下呈現齣特殊的視覺效果。本書以燒成溫度(從低溫到高溫)和不同的燒成形式(鹽燒和柴燒)作為總分類依據,以施釉方法作為子分類依據。製陶者極易從中找到適閤自己作品的釉料,或者發現某種創造性地錶現手段。
布萊恩·泰勒(Brian Taylor),熟練掌握拉坯成型法、手工成型法、注漿成型法。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作過駐場藝術傢,當過教師,配製齣過無數種視覺效果佳的釉料,在世界各地舉辦過展覽。
凱特·杜迪(Kate Doody),既是一位齣色的女藝術傢也是老師,她既做陶藝也做雕塑。凱特在世界各地舉辦過展覽,在很多知名的院校教授過有關“色彩理論”及“釉料計算”方麵的課程。
前言
全書簡介
第一章 對於釉料的理解 1
釉料的發展史 12
燒窯及測量窯溫 16
工作室常用原料 20
陶瓷原料 24
常見的釉料缺陷及其補救措施 34
健康與安全 36
第二章 顔色 43
釉料的顔色及陶瓷材質本身的顔色 44
關於顔色 46
白色 52
黑色 54
藍色 56
綠色 58
黃色 60
橙色 62
紅色 64
粉色/ 紫色 66
第三章 釉料的配製及測試 69
釉料測試 70
對於配方的理解及如何調配釉料 72
試片 74
釉料測試方法 78
變革:配製個性化釉料的方法 86
挑戰極限 88
施釉方法 90
做好釉料記錄工作 94
非常規釉料 96
第四章 陶藝大師及他們所使用的
釉料和顔色 101
專業術語 302
參考書目 305
奧頓測溫錐數據錶 306
陶瓷原料數據錶 308
參編陶藝大師個人網頁地址 312
鳴謝 314
我對這本書的編輯和校對工作錶示由衷的贊賞,這在一本技術性極強的書籍中,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環節。在我的快速瀏覽過程中,幾乎沒有發現任何錯彆字或者明顯的圖錶數據矛盾,這對於需要精確計算和配比的領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安全保障。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在附錄部分提供的各種“常見問題快速檢索錶”的設計思路,體現瞭極高的用戶友好性。當你在工作室裏焦頭爛額地處理一個突發的釉麵缺陷時,你不需要從頭翻到尾,可以直接根據現象鎖定對應的解決方案,這種效率上的提升是實實在在的生産力加成。這種對讀者使用場景的充分預判和細緻入微的設計,讓這本書的使用體驗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它不僅僅是一本知識的載體,更是一個可靠的工作夥伴,總能在你需要的時候,準確地把鑰匙遞到你的手中。
評分說實話,我過去收藏瞭不少關於陶瓷工藝的古籍和現代譯著,但很多時候,它們更像是高懸在象牙塔上的理論寶典,對於我們這些需要麵對實際窯爐和市場需求的創作者來說,實用性打瞭摺扣。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恰恰在於它的“接地氣”。它沒有沉溺於不切實際的完美釉麵探討,而是花瞭相當大的篇幅去討論各種常見原料在不同氣氛、不同溫度下的穩定性和可預見性。比如,它對於“氣氛控製對某些稀土元素顯色度的影響”這一章節的處理,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細緻入微,甚至精確到瞭不同燃料在不同階段的燃燒效率對最終色光的影響。這對我日常調試配方、解決批次間色差問題,提供瞭非常直接的、可操作的指導方針。它仿佛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匠人,坐在你身邊,告訴你“如果你想得到那種帶點‘老味’的青釉,你得在降溫階段注意這裏的幾個關鍵點”,這種實踐層麵的指導,是任何純理論書籍都無法比擬的。
評分我是一名剛踏入陶瓷藝術領域不久的愛好者,對於色彩的調配和釉料的特性一直感到非常睏惑和手足無措。市麵上那些零散的資料,要麼過於晦澀難懂,充斥著大量的化學公式,看得我雲裏霧裏;要麼就是太過淺顯,隻能停留在錶麵,根本無法解決實際操作中的難題。這本手冊給我的感覺,簡直就是一劑及時的“強心針”。它的敘述方式,明顯是經過瞭深入的思考和提煉,將復雜的科學原理,用一種更貼近實踐者的語言重新組織起來。我尤其欣賞它在講解各種氧化物對釉色影響的部分,它不是簡單地羅列數據,而是結閤瞭大量的曆史案例和實際燒成麯綫進行對比分析,讓人恍然大悟,原來看似隨機的色彩變化背後,竟然蘊藏著如此嚴謹的邏輯。這種由錶及裏、層層遞進的講解結構,極大地提升瞭我對釉料特性的理解深度,讓我從一個隻會模仿的“操作員”,開始有能力去思考和創造屬於自己的色彩配方。
評分從收藏價值的角度來看,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定位似乎更偏嚮於專業技師和高級學員,而不是麵嚮廣大普通陶藝愛好者的普及讀物。它的深度和廣度,超齣瞭很多人的預期。我試著嚮幾位剛入門的朋友推薦,他們反饋的主要問題是:前幾章的基礎概念和術語解釋,對於缺乏化學背景知識的人來說,消化起來比較費力,需要反復閱讀纔能理解其中的內涵。比如,關於“矽酸鹽網絡結構”的描述,語言是精確的,但對於非科班齣身的讀者來說,缺乏更直觀的圖解輔助。如果能加入更多像3D模型剖視圖或者更生動的類比,將會大大降低閱讀門檻。不過,反過來看,也正因為這份堅守專業性的態度,使得它在專業領域內的地位難以撼動。它不是一本“快消品”,而是一本可以伴隨職業生涯成長的參考資料,值得被長期保留和珍視。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確實讓人眼前一亮,封麵的那種深邃的藍色調,配上燙金的字體,透露齣一種沉穩而專業的質感。我特意翻閱瞭幾頁,發現排版布局非常考究,文字的間距、行高都經過瞭精心的調整,閱讀起來絲毫沒有壓迫感,這一點對於一本工具書來說至關重要。而且,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厚實而又不失韌性,想必在反復翻閱和使用過程中,不容易齣現破損或者褪色的問題。不過,在細節處理上,我注意到一個讓我略感遺憾的地方:內頁插圖的印刷質量似乎略顯保守,雖然顔色準確,但整體的清晰度和細節的銳利度,相較於目前市麵上頂尖的印刷工藝,似乎還差那麼一絲絲的火候,尤其是在錶現那些極其細微的釉色變化層次時,總覺得少瞭一點點“通透”的感覺,希望在後續的版本中能夠在這方麵有所提升。整體來說,它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這是一本被認真對待過的作品,從裏到外都散發著匠人精神的影子,很適閤在書房裏靜靜地研讀。
評分頁麵挺好,剛到手還沒細看,看內容怎麼樣,再告訴你^_^
評分書挺好的…物流也快!
評分翻譯要價太高瞭,內容不值這個價
評分摔成這樣
評分裏麵基本都是產品瓷器的釉色。
評分全新正版的圖書,京東的還是有保障的,紙質不錯。
評分正在閱讀中
評分裏麵基本都是產品瓷器的釉色。
評分收到包裝很好及時的很好的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