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船山选集》简直是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之前对王夫之的了解仅限于一些零散的篇章和名头,总觉得这位明末清初的大儒离我太过遥远,他的思想体系庞杂深邃,读起来会是枯燥的啃读。然而,这套书的编排和选材,却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惊喜。它并非简单地罗列王船山的所有著作,而是经过精心挑选,突出了其思想的精华和核心脉络。 首先,在《船山选集》的开篇,我被他那股“铁骨铮铮”的士人气概深深吸引。他身处风雨飘摇的明末,目睹了王朝的倾覆,国家的沦丧,这股家国情怀,这份对民族命运的忧虑,在他的文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读他的文章,不是在品味辞藻的华丽,而是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感,一种对民族气节的坚守,一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与当下社会一些浮躁的思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深思何为真正的“士”应当承担的使命。
评分第三,《船山选集》中关于“道与器”的论述,更是让我对中国传统哲学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一直觉得,我们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关注“如何做人”,关注“如何做事”,这种“道”的传承与发展,体现在器物、制度、文化等各个层面。船山先生的观点,恰恰印证了这一点。他强调“天命”并非是虚无缥缈的,而是通过人事去实现的,这与我们常说的“尽人事,听天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更重要的是,他将这种哲学思考运用到了对历史的审视中。他分析王朝兴衰,并非仅仅停留在政治斗争的表面,而是深入到制度的缺陷、文化的积弊等更深层次的原因。这种深刻的历史洞察力,让我受益匪浅。我开始重新审视我们所处的时代,思考我们当下所做的“器”,是否符合“道”的精神。
评分第七,书中对于“学”与“用”的论述,更是让我反思了当下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船山先生强调,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致用”,是为了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去解决实际问题。他反对那种脱离实际、空谈理论的学习方式,认为这样的学习是毫无意义的。 他举例分析了许多历史上的案例,说明了那些只知埋头读书,却不知变通,不顾实际情况的学者,最终都未能取得真正的成就。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分第八,王船山对于“天道”的理解,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天道”并非是抽象的、高高在上的,而是与人的行为紧密相连的。他强调“人道”的实现,就是对“天道”的践行。这种将自然规律与人的道德伦理相结合的观点,让我觉得非常深刻。 他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来阐述“天道”的规律,并将这些规律运用到对人的行为规范的指导上。这种从自然到人文的连接,让我看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一种独特魅力。
评分第六,在这套《船山选集》中,我最受益的,莫过于他对“性”与“情”的辩证分析。一直以来,我们对人性的理解,常常存在着一些片面的看法,或者将其绝对化。船山先生的观点,却显得尤为辩证和周全。他认为,“性”是天生而有的,是人的本然状态;而“情”则是后天形成,是人在后天环境中的感应和体验。 他并非简单地将“性”与“情”对立,而是看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他认为,人的“情”应当受到“性”的约束,不至于放纵无度;而“性”也需要在“情”的感应中得到发展和完善。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让我对人之所以为人,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评分第四,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很感兴趣,而《船山选集》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思想资源。他对于“治”与“乱”的分析,让我看到了传统政治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他并非简单地归咎于某一个皇帝的昏庸或者某个奸臣的乱政,而是深入到制度层面,分析了权力的运作机制,以及如何才能建立一个稳定、长久的政治秩序。 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民心”的重视。他认为,一个政权的存亡,最终取决于能否获得人民的支持。这种朴素而深刻的政治智慧,在历朝历代都屡试不爽,却又常常被当权者所忽视。船山先生的论述,仿佛是在穿越时空,向我们这些后人敲响警钟,提醒我们无论何时,都不能忘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评分第五,除了对宏大政治思想的探讨,我对王船山在文学批评上的造诣也感到惊叹。《船山选集》中关于诗文的论述,让我看到了他对文学的深刻理解。他并非仅仅从形式上或者内容上对作品进行评价,而是更注重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他强调“情”与“理”的结合,认为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既有真挚的情感,又有深刻的道理。 他对于“神韵”的追求,更是让我体会到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魅力。他认为,一篇好的文章,不应该只是堆砌辞藻,而应该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神韵”,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引发读者的共鸣。这种对文学的精益求精,对艺术的极致追求,让我觉得船山先生不仅是一位思想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文学评论家。
评分第九,在《船山选集》中,我惊喜地发现了他对“经济”的独到见解。在那个时代,经济问题并非是像现在这样被独立出来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来研究,但船山先生却能从更宏观的角度,去审视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以及经济发展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他分析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各个方面,并提出了许多富有远见的建议。特别是他对“民生”的关注,让我看到了他作为一个思想家的深厚人文关怀。他深知,只有民生得到保障,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评分第二,更让我感到震撼的是王船山对于“理”与“气”的辩证思考。这部分内容,我之前在一些哲学史的介绍中有所耳闻,但真正接触到他本人的论述,才体会到其中的深刻与精妙。他并非简单地将“理”与“气”对立起来,而是看到了它们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看到了“气”的运动变化中蕴含着“理”的规律,也看到了“理”并非是抽象的、脱离现实的。这种“理”与“气”的辩证统一,为理解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尤其是在探讨“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时,船山先生的论述更是掷地有声。他反对那种将“形而上”视为虚无缥缈、与现实生活毫不相干的观点,而是强调“形而上者,道也;形而下者,器也”,认为“道”必须体现在“器”之中,才能发挥其作用。这种务实的哲学态度,让我觉得船山先生的思想不仅仅是古代的学术遗产,更是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智慧。
评分第十,最后,《船山选集》中所展现的王船山严谨的治学态度,更是让我肃然起敬。他对于史料的考证,对于观点的辨析,都极其认真,一丝不苟。他敢于挑战前人的权威,敢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是治学之道的典范。 他所留下的这些著作,不仅仅是古代的学术珍品,更是对后世的巨大启迪。这套选集,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船山先生思想的大门,我迫不及待地想继续深入探索,从中汲取更多的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