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套书包括《上帝之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悲剧的诞生》《快乐的知识》《瞧!这个人》五种图书。是一套哲学经典丛书,具有很高的哲学和文学价值。适合具有中等及以上知识水平的读者,以及哲学和文学爱好者、研究者阅读。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里程碑式的作品,包含了尼采全部的思想精华。书中尼采假借古代波斯拜火教始祖查拉图斯特拉之名,模仿圣典的文体,说出自己的哲学思想。本书正文部分共4卷80章,记述了查拉图斯特拉的经历和逸事,以故事明哲理,其中表现了尼采崇敬人生、批判旧价值、热爱命运的精神三形态,以及超过自我、创造新价值、追求真正人生意义的“超人”精神。
本书的早期版本在我国台湾地区出版发行,由台湾学者余鸿荣翻译,该译者翻译过多篇哲学著作(《快乐的科学》《忏悔录》),语言优美流畅,较好的体现了本书“诗体散文”的特点,是尼采著作中文译本中的善本。
《快乐的知识》是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是尼采后期的重要作品。创作于尼采大病初愈之时。本书浓缩了尼采思想的精髓,对诸如生命、个体与群体能、爱情、文艺、哲学、科学、道德、法律、宗教、社会发展等问题都进行了简明而深刻的论述,语言凝练而隽永,思想鲜明而锐利,行文多为警句或短诗,思想火花处处闪现,令人读后有痛快淋漓之感。
尼采(1844-1900),德国近代诗人、哲学家。彻底动摇了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石。尼采既有哲学家的深邃洞见,又有诗人的澎湃激情。尼采和马克思、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等同时荣获“千年十大思想家”的盛誉。
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快乐的知识》是尼采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一本不得不读的哲学奇书。
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瞧!这个人》是一本哲学类图书,同时也是尼采的自传。它适合具有中等及以上知识水平的读者,以及对哲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瞧!这个人》是尼采因病神志不清以前,对自己主要著作和思想主张的总结和阐释。书中尼采以其主要著作为线索对自己的思想主张进行描述。这是一部别开生面的以思想为核心的自传,同时又是阅读尼采其他著作、理解尼采哲学思想的指导书。
本书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完全采用直译法”,力求尽量还原尼采所写、所想,是尼采著作中难得的译本。另外,本书的早期版本在我国台湾地区出版发行,这也是尼采著作中文译本中较为独特的。
《上帝之死》是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哲学经典中的一本。《上帝之死》一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尼采为19世纪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和生命哲学主要代表之一,被认为是世界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著作对20世纪的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
作为古希腊文化景仰者的尼采,对于现有人类历史抱有极其悲观的想法,在提出对超人的预言后,他宣布了上帝的死亡。在《上帝之死》这本书中对基督教的传统道德观念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对基督教的历史渊源进行剖析,尼采认为根本没有基督教,基督教是伪造和谎言构成的,这种空前的说法曾震撼了整个世界。这是一本让你读起来爱不释手的哲学经典,从中可以领略到伟大思想家那超前且精妙深奥的思想。
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悲剧的诞生》是一本哲学书,适合哲学爱好者以及大中专学生阅读。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的第一部出版的著作,兼有文化史论和哲学论著的两重特点。尼采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诗人和散文家。在本书中,尼采认为希腊悲剧的本质是阿波罗精神和狄俄尼索斯精神的合一,二者相比较,狄俄尼索斯精神(音乐精神)更重要。因此,尼采进一步说:“悲剧诞生于音乐精神。”
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悲剧的诞生》,是了解尼采思想作品的入门必备。与其他译本不同,台湾译者刘崎对原著有独特的理解,因而在书中更呈现出一种与大陆学者不同的思想表达方式,这也更加丰富了对尼采著作的阐述类别和形式,具有十分突出的学术意义。
作者简介
尼采(1844—1900),德国著名哲学家、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被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极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尼采与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同为德国杰出的哲学巨子。
刘崎,留学英国伦敦大学,专职翻译。
目录
《上帝之死》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悲剧的诞生》
《快乐的知识》
《瞧!这个人》
前言/序言
《思想的深邃回响:西方哲学经典精粹》 一部穿越时空的思想之旅,邀您在智慧的海洋中畅游。 自古以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存在、理性、道德、知识的追问。这些永恒的命题,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指引着我们探索内心宇宙,理解外在世界。《思想的深邃回响:西方哲学经典精粹》精选了五部对西方思想史产生里程碑式影响的哲学著作,它们如同一座座巍峨的山峰,矗立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其思想的光芒穿越时空,至今仍熠熠生辉。这套精装典藏版,不仅是一次纸质的阅读体验,更是一次与伟大灵魂对话的召唤,一次对人类理性与智慧的深度朝圣。 《理想国》(柏拉图著):公正的理想之城与灵魂的洞见 柏拉图的《理想国》并非仅仅是一部关于政治哲学的著作,它是一幅宏大的思想蓝图,描绘了一个基于理性与正义的理想城邦,更深刻地探讨了灵魂的本质、教育的功能以及“理念论”的核心思想。作者通过苏格拉底与众人的对话,层层剥茧,引出关于公正的定义、哲人王的概念、以及教育如何塑造公民的灵魂,使其能够认识并追求至善的“善的理念”。 在这本书中,柏拉图运用了生动的“洞穴比喻”,形象地揭示了人类认识的局限性以及摆脱感官束缚、追求真知的艰辛旅程。他区分了“意见”与“知识”,强调了数学和辩证法在培养哲人王方面的关键作用。我们将在书中看到,柏拉图如何将政治理想与个人道德修养融为一体,勾勒出一个灵魂得到充分发展、社会秩序井然的理想社会图景。从柏拉图的视角出发,我们得以审视现实世界的种种不公与混乱,并反思我们自身存在的意义和追求的目标。他提出的关于正义的论述,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伦理学乃至教育学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阅读《理想国》,便是与一位塑造了西方思想格局的巨人进行一场深刻的思想交流,它将挑战我们对政治、社会和个人价值的固有认知,激发我们对理想境界的无限憧憬。 《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著):探寻万物本源的智慧之光 作为柏拉图最杰出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了对存在本身的研究。这部著作标志着“形而上学”作为一个独立哲学分支的正式诞生,其核心在于探究“存在之存在”以及“作为首要原因的动者”。亚里士多德试图超越感官世界,去理解事物最根本的实在性、原因和原则。 他提出了“四因说”,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以此来解释事物的生成、变化和存在。这一理论框架,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科学研究和哲学思辨。亚里士多德在书中辨析了“实体”的概念,区分了“潜在”与“现实”,并探讨了“潜能”如何通过“实现”而转化为“现实”。他还对“神”的概念进行了论述,将其视为“不动的动者”,是万物运动的终极原因。 《形而上学》的阅读过程,是一次对人类理性探索能力极限的挑战。亚里士多德以其严谨的逻辑和精妙的分析,带领我们进入一个抽象而又至关重要的哲学领域。他提出的关于“本体”、“属性”、“偶然”等概念,为我们理解世界的结构和运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这本书不仅是西方哲学史上的基石,也是理解西方科学精神和思维方式的必读之作。通过亚里士多德的洞察,我们将得以窥见宇宙的奥秘,理解万物相互关联的内在逻辑,并对我们自身作为理性存在的价值有更深刻的认识。 《沉思录》(马可·奥勒留著):斯多葛哲学的静心之道与内在的力量 在罗马帝国最动荡的时期,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在战争的间隙、在君临天下的责任之下,书写了《沉思录》。这并非一本对外发表的著作,而是他写给自己内心的备忘录,是他与自我对话的私人记录。然而,正是这份真挚而深刻的自我反省,使其成为西方乃至世界范围内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哲学著作之一。 《沉思录》的核心是斯多葛主义哲学,它强调理性、美德和接受命运。马可·奥勒留反复提醒自己,要专注于自己能够控制的事物——我们的思想、判断和行为,而不要为无法控制的外在环境所困扰。他教导我们要认识到人生的短暂和宇宙的浩瀚,从而保持谦逊和超然。书中充满了关于如何应对痛苦、愤怒、嫉妒以及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的智慧。 他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外部的荣誉或物质的享受,而在于培养内在的美德,如智慧、正义、勇气和节制。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我们作为宇宙一部分的责任。在《沉思录》中,我们找不到华丽的辞藻或复杂的论证,只有一位饱经世事、心怀哲思的灵魂,用最朴实而又最深刻的语言,向自己,也向我们,揭示了通往内心和谐与安宁的道路。阅读《沉思录》,仿佛在与一位智者并肩行走,在人生的迷雾中找到清晰的方向,在喧嚣的世界里寻得一份宁静的力量。它是一份跨越时代的心理慰藉,是一份永恒的生命指南,教导我们如何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活出真正的自由和尊严。 《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著):现代民主与法治的思想基石 在启蒙时代的光辉下,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犹如一道划破黑暗的闪电,为现代政治思想和法治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部巨著并非简单地罗列法律条文,而是深入探究了法律的起源、发展以及与社会、经济、气候、文化等多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孟德斯鸠以其卓越的洞察力,揭示了“政体”的分类及其基本原则,并系统地论述了“三权分立”的伟大思想。 他认为,为了防止权力滥用和保障公民自由,国家权力必须被分割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由不同的机构分别行使,同时相互制衡。这一原则,成为了现代宪政制度的核心,对美国、法国等国家的政治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并被视为防止专制、维护民主的防火墙。 《论法的精神》的伟大之处在于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批判的精神。孟德斯鸠不仅研究了古代的法律和政治制度,还广泛借鉴了当时各国的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从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政治原则。他深刻地认识到,法律并非僵化的教条,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活的有机体。他对于不同政体下“荣誉”、“美德”、“恐惧”等原则的分析,对于我们理解政治运行的内在逻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阅读《论法的精神》,是一次对政治文明演进脉络的深度梳理,一次对现代民主与法治精神的深刻理解。孟德斯鸠的思想,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国家和社会运作的框架,更激发了我们对自由、平等和公正的追求。它是一部关于如何构建一个稳定、繁荣且尊重个体权利的社会蓝图,是每一个关心政治、热爱自由的现代公民都应深入研读的经典之作。 《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德著):探索人类心智深处的奥秘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一个在20世纪思想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名字的人物,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人类心智的理解。《精神分析引论》作为其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地阐述了潜意识、本能、人格结构以及精神活动的动力机制。弗洛伊德大胆地将人类的内心世界比作一座冰山,我们意识到的只是浮于水面的极小一部分,而潜藏在深处的巨大潜意识,才是驱动我们行为、思想和情感的真正力量。 他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模型,解释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导致个体的心理冲突。本我代表原始的、本能的欲望;自我则是理性、现实的调解者;超我则代表社会规范、道德准则,是良心的来源。弗洛伊德还深入探讨了“压抑”这一重要的防御机制,揭示了被压抑的欲望如何以扭曲的方式影响我们的行为,并可能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精神分析引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认知领域——潜意识的世界。弗洛伊德的研究,不仅在心理学领域引起了革命性的变化,更深刻地影响了文学、艺术、社会学等众多学科。他通过对梦境、口误、神经症等现象的分析,展现了潜意识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阅读《精神分析引论》,是一次深入自我探索的惊险而又迷人的旅程。它挑战了我们对“理性自我”的传统认知,让我们看到人类行为背后隐藏的非理性力量。弗洛伊德的理论,虽然有时充满争议,但其对人类心智深层结构的洞察,无疑为我们理解自身、理解他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角。它帮助我们认识到,人类的动机远比表面所见要复杂得多,而对潜意识的理解,是通往更深层自我认知的重要途径。 结语 《思想的深邃回响:西方哲学经典精粹》这套精装典藏版,不仅汇聚了五部重量级的哲学巨著,更是一次穿越古今、纵横思想的深度体验。从对理想社会的构建,到对存在本质的探寻;从对内在平静的追求,到对政治制度的审视;再到对人类心智奥秘的揭示,这五本书将带领读者经历一场场思想的洗礼与升华。它们相互呼应,又各有侧重,共同编织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思想画卷,展现了西方文明在探索真理、追求智慧的道路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这套书,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思考的火种。它邀请您走进思想的殿堂,与古今哲人对话,在智慧的激荡中,激发您对人生、对世界、对真理的独立思考。无论是作为求知者的入门读物,还是作为思想者的案头宝典,这套《思想的深邃回响》都将是您不可或缺的伴侣。它将帮助您建立更加深邃的世界观、更加成熟的人生观、更加坚定的价值观,让您的思想在每一次翻阅中,都得到一次深刻的淬炼与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