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藥生製飲片臨床鑒彆應用》收錄瞭200餘味臨床常用中藥,采用橫嚮對比的方式對生用飲片與製用飲片的性狀、鑒彆、功能主治、配伍、用法、常用處方等十餘項內容簡潔清晰的介紹。同時對於重點的項目,又以注釋的形式加以展開講解。
《中藥生製飲片臨床鑒彆應用》圖文並茂,文字精簡易讀,對臨床醫生,藥店、飲片廠等飲片使用、經營及生産部門的醫藥人員都具有較高的指導意義。
內頁插圖
目錄
總論
第一章 中藥生製飲片的概念
一、中藥飲片的定義
二、中藥生、熟、製飲片的定義
三、飲片與藥材的區彆
第二章 中藥傳統炮製理論
一、七情相製論
二、淨製理論
三、切製理論
四、貯藏理論
五、炭藥止血理論
六、中藥製藥論
七、中藥生熟論
八、輔料作用論
第三章 中藥生製飲片的炮製技術與作用
一、淨製
二、切製
三、炮炙
第四章 中藥生製飲片的差彆
一、生製飲片性狀的差彆
二、生製飲片藥性的差彆
三、生製飲片毒性的差彆
四、生製飲片功效的差彆
五、生製飲片化學成分的差彆
各論
第五章 解錶藥
麻黃
荊芥
蒼耳子
生薑
牛蒡子
桑葉
蔓荊子
葛根
柴鬍
升麻
淡豆豉
第六章 清熱藥
黃芩
黃連
黃柏
龍膽
石膏
知母
梔子
寒水石
決明子
貫眾
牡丹皮
赤芍
第七章 瀉下藥
大黃
芒硝
甘遂
芫花
商陸
京大戟
牽牛子
巴豆
火麻仁
鬱李仁
第八章 祛風濕藥
威靈仙
木瓜
烏梢蛇
蘄蛇
蛇蛻
川烏
草烏
□薟草
絲瓜絡
桑枝
狗脊
第九章 化濕藥
蒼術
厚樸
砂仁
草果
第十章 利水滲濕藥
澤瀉
薏苡仁
鼕瓜子
車前子
燈心草
茯苓
第十一章 溫裏藥
附子
乾薑
吳茱萸
花椒
小茴香
第十二章 理氣藥
木香
烏藥
枳殼
枳實
香附
川楝子
橘核
青皮
荔枝核
第十三章 消食藥
山楂
神麯
麥芽
榖芽
萊菔子
雞內金
稻芽
第十四章 驅蟲藥
檳榔
使君子
第十五章 止血藥
大薊
小薊
地榆
白茅根
槐角
側柏葉
藕節
艾葉
茜草
蒲黃
花蕊石
三七
捲柏
第十六章 活血化瘀藥
川芎
乳香
沒藥
延鬍索
鬱金
丹參
桃仁
牛膝
王不留行
自然銅
骨碎補
馬錢子
土鱉蟲
莪術
三棱
穿山甲
7j(蛭
斑蝥
水紅花子
木鱉子
益母草
茺蔚子
第十七章 化痰止咳平喘藥
半夏
天南星
白前
芥子
白附子
鏇覆花
桔梗
鍾乳石
瓜蔞皮
瓜蔞子
蛤殼
瓦楞子
竹茹
前鬍
百部
桑白皮
苦杏仁
款鼕花
馬兜鈴
紫菀
葶藶子
紫蘇子
枇杷葉
白果
……
第十八章 安神藥
第十九章 平肝息風藥
第二十章 補虛藥
第二十一章 收澀藥
第二十二章 其他藥
附錄
前言/序言
《中藥生製飲片臨床鑒彆應用》一書主要是為臨床醫生提供生、製飲片處方區分使用依據的專著,同時為中藥工作者和研究生、本科生提供參考。其成書依托於我們承擔的中醫藥行業專項課題“19種生熟異用飲片臨床規範使用研究”(編號:201107007)。該課題是2011年按照中醫藥管理局“中藥炮製研究重心前移”的指示,將炮製研究成果緊密聯係臨床,為臨床服務的精神而立的。重點針對飲片生熟不分、生熟混用、隨意替代等現象,深入研究飲片炮製前後的性狀與藥性、化學成分與藥理作用變化等內容,進一步找齣生、製飲片的各種差異,為臨床的閤理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課題由遼寜中醫藥大學主持,南京中醫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山東省中醫藥研究院、雲南中醫學院、河南中醫學院、大連大學、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參加,進行瞭深入細緻的研究。研究品種:①生瀉熟補:何首烏、地黃、決明子、五味子、黃芪、桑螵蛸;②生行熟止:蒲黃、茜草、延鬍索;③生峻熟緩:大黃;④生燥熟補:白術、蒼術、人參;⑤生打熟補:三七;⑥生散熟疏:柴鬍;⑦生祛濕、熟壯陽:巴戟天、淫羊藿;⑧生殺蟲、利水,熟止咳:百部、桑白皮。
課題組還就生熟易混飲片對全國主要的省、市、縣各級醫院,藥店,飲片廠等進行瞭調查,編者親自調查瞭幾傢北京的大醫院,飲片廠以及一些地方醫院。調查發現省級以上及三甲醫院用藥比較規範,炮製品種全,基本沒有隨意替換現象。但小醫院的炮製品根本不全,隨意替用現象嚴重,如生、炒酸棗仁功用相近,但仍有用生酸棗仁醒睡的,藥房沒有生酸棗仁時就付炒酸棗仁,其不知越睡越多也;更有甚者,藥房沒有炒薏苡仁竟然讓患者自己迴傢炒;多數種子類飲片不搗碎就給患者入煎劑等。這些現象都是促成本書編寫的要因。
“飲片入藥、生熟異治”是中藥的一大特點,但是近年卻有所忽略。原因是多傢中醫院校的中醫專業沒有開設中藥炮製學課程,使得年輕中醫對炮製和飲片臨床生熟異用情況瞭解較少,加之關於飲片生熟異用方麵的參考書也很少,故此,急需編寫一本能反映生熟飲片研究成果和應用的好書。在課題中期檢查時,有專傢認為課題研究內容很好,正是臨床所需要的內容,有必要整理編寫專著。於是,編者有瞭將課題內容在原來編寫《鑒彆手冊》的基礎上擴展齣書的想法,通過總結該課題的研究成果,同時整理各承擔者近年的研究內容,加上國內外研究文獻的融入——此書誕生瞭。
本書編寫以臨床常用中藥為主,收載生飲片205種,加上其炮製品將近500種飲片,基本涵蓋瞭臨床常用飲片。編寫宗旨是為臨床服務,切忌從書到書,拾人牙慧,粗製濫造。書中有多處創新點:首次采用生製飲片對照、鑒彆使用列錶形式進行比較,並逐項進行注釋,是本書的第1個亮點。但對於臨床醫生關注度不高的內容未加注釋,如檢查和浸齣物等。增加瞭藥物代謝、不良反應和毒性等內容,直接注釋。對生製飲片的化學成分、薄層和液相的差彆及含量測定等做瞭簡單注釋,供臨床醫生參考,因為化學成分是飲片治病的物質基礎。對臨床醫生關注度高的藥理作用進行瞭較為詳細的注釋。
首次從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變化等方麵結閤藥性和功用來論述炮製作用,開創瞭炮製作用解析的新模式,是本書的第2個亮點。
首次將生製飲片納入不同復方進行比較研究,繼而將方中的生、製品互換來深入研究其差彆,從復方的角度闡釋生製飲片作用的異同,是本書的第3個亮點。
首次對生製飲片的功能主治、化學成分和藥理藥效關係進行歸納,並形成框圖,使應用者對炮製的變化與功效和藥理作用的關係一目瞭然,便於選擇和區分使用生製飲片,是本書的第4個亮點。
新炮製理論的提齣,是本書的第5個亮點。如白術的炮製理論“減酮減燥、增酯增效”;柴鬍的炮製理論“生解錶,原油原苷;製疏肝,減油轉苷”等。
為瞭便於應用,本書仍按中藥學功效以生品分類,又為瞭方便比較,炮製品一般不單列,亦不列入目錄,但在對照錶和注釋中均對生品和炮製品進行比較,利於鑒彆應用。在索引中同時列入生製飲片,便於查閱。同時將常用的生製飲片彩色圖片列於書後,便於參考。
中藥炮製在臨床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減毒存效、減毒增效或減副增效作用。這些作用的發揮是因為炮製過程中存在著非常復雜的化學變化,化學成分有升高也有降低的,有轉化的也有沒變化的,總之炮製所緻飲片化學成分的變化是極其深奧的,還需要長期的、艱苦的深入研究,纔能全麵揭示炮製的原理。隻有當炮製原理清晰並建立新炮製工藝的時候,炮製的特色纔能變成優勢。我們將繼續遵循“稟雷公之法,揚炮製精華”的宗旨,進行探索與創新。非繼承無以創新,非創新無以發展。相信經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中藥炮製學科一定會開創齣新的道路。
本書頗具創新點,屬於大膽的嘗試,甚至有牽強之處,但意在拋磚引玉,推動中藥炮製學科的進步。
《本草綱目》:一部橫跨時空的醫學百科全書 在中國浩瀚的醫學典籍寶庫中,《本草綱目》無疑是最為璀璨的一顆明珠。它不僅是一部藥學巨著,更是一部集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醫學、曆史學、天文學、地理學等多學科於一體的百科全書式著作。明代李時珍曆時近三十載,參考八百餘種書籍,走訪各地,親身實踐,終於完成瞭這部煌煌巨著。 內容博大精深,體係獨樹一幟 《本草綱目》全書約一九零萬字,分為十六部、六十捲。它打破瞭以往本草著作按功效分類的傳統,而采用“形類”相結閤的分類方法,將藥物按照其自然屬性進行歸類,如“草部”、“木部”、“介部”、“石部”、“服器部”等。這種分類方法科學、直觀,極大地提高瞭藥物檢索的效率。 書中收錄藥物一八九二種,其中新增藥物三百七十四種,新增附方一一零八種。每種藥物都詳細記載瞭其名稱、彆名、形態特徵、産地、采集、炮製方法、性味歸經、功效主治、藥方應用等內容。李時珍在記述藥物時,不僅尊重前人的經驗,更注重實證,辨析謬誤,糾正瞭不少曆史上的錯誤記載,體現瞭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對自然科學的貢獻 《本草綱目》的價值遠不止於醫學領域。在植物學方麵,它對植物的形態、生態、分布等進行瞭細緻的描述,許多植物的記載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在動物學方麵,書中對動物的形態、習性、藥用價值等也有詳盡的介紹,填補瞭許多動物學研究的空白。此外,書中還包含瞭不少關於天文、地理、礦物等方麵的知識,展現瞭李時珍廣博的學識。 深遠的曆史影響 《本草綱目》問世以來,對中國乃至世界的醫學發展産生瞭深遠的影響。它不僅成為曆代醫傢必讀的經典著作,也為後世的本草學、藥物學研究奠定瞭堅實的基礎。該書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流傳,對亞洲、歐洲乃至美洲的醫學發展都起到瞭積極的推動作用。至今,《本草綱目》的許多內容仍被中醫臨床和中藥研究者所藉鑒和引用,堪稱一部永不過時的醫學寶典。 編者的話 《本草綱目》是一部集大成的著作,它所蘊含的科學精神和人文關懷,至今仍能啓迪後人。閱讀《本草綱目》,不僅是學習一門醫學知識,更是走近一位偉大的科學傢,感受中國古代人民對自然探索的智慧和毅力。本書旨在帶領讀者走進《本草綱目》的世界,領略這部傳世巨著的魅力,感受其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