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打造一个成体系、接地气、符合中国实际情况、易读易懂易用的创业世界观与方法论系统,我们要解决中国创业者不会创业、不敢创业的问题和创业过程中普适性的困难,将潜在创业者迈出创业脚步的门槛降到零。
创见自成立以来,已经大量翻译了YC、Hackernews、Vernture Hacks上关于国外创业的相关文章,但由于国情和创业环境的不同,多数内容对于国内创业者来说指导性不强。甚至有一些适合于国外的理念,在中国的环境下会水土不服,将创业者带入歧途。
创业百道是创见自 2014 年起策划的一个项目,它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成体系、接地气、符合中国实际情况、易读易懂易用的创业世界观与方法论系统。
这一项目的意义在于,我们要解决中国创业者不会创业、不敢创业的问题和创业过程中普适性的困难,将潜在创业者迈出创业第1步的门槛降到零。
周余,毕业即在腾讯北分实习,在腾讯微博先后从事运营及产品;__eol__2014年起在天使汇工作,在TECH2IPO/创见任创业编辑,从事科技、创业报道及股权众筹、天使投资行业研究,《2014互联网股权众筹盘点报告》联合编者,《2014中关村天使投资报告》联合编者
第1章 如何开始创业 1
01 为什么要创业 2
02 如何正确阅读创业鸡汤? 5
03 你是否适合创业? 9
04 创业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12
05 创业Timeline 16
06 创业的死亡Timeline 20
07 精益创业是什么? 24
08 创业者应该逐渐升级哪些知识? 27
09 怎样确定这是一个创业机会? 31
10 没有钱的我利用什么开始创业? 34
11 如何找到联合创始人? 37
12 如何踢掉联合创始人? 41
13 你需要的是合伙人还是雇员? 44
14 创业初期如何利用自己的人脉? 45
15 商业模式画布是什么? 47
16 创业者如何善用搜索引擎? 49
17 如何兼职创业? 52
18 如何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56
19 创业者的“休闲”时间应该做什么? 58
20 创业者如何兼顾事业与家庭? 60
21 初创团队应该如何省钱? 63
第2章 如何融资? 65
01 为什么要融资? 66
02 创业投资有哪些术语? 69
03 创业公司融资的基本流程 74
04 如何写商业计划书? 77
05 什么样的投资人适合我? 83
06 VC的哪些条款可能有问题? 85
07 不寻常的资方将带给我什么? 90
08 快速合投是什么? 93
09 如何向投资人推销自己? 96
10 有哪些商业模式? 99
11 你是否需要一位财务顾问? 101
12 如何给初创企业估值? 103
13 如何与投资人谈判? 106
14 融资后如何花钱? 109
15 如何安排后一轮融资? 111
第3章 如何处理投资人关系? 113
01 引入投资人对创业企业意味着什么? 114
02 你应该以什么态度面对投资人? 116
03 如何找到投资人? 118
04 你和投资人相合与否很重要吗? 120
05 融资成功后如何维护与投资人的关系? 122
06 为什么要和投资人保持规律性联系? 124
07 应当拒绝什么样的投资意向? 126
08 怎样拒绝投资人的投资意向? 128
09 可以向投资人透露哪些信息? 130
10 如何“提高”自己的估值? 132
11 如何“压低”投资人占股? 135
12 与投资人私交的界限 137
13 如何处理多个投资人之间的关系? 139
14 如何应对投资人的不合理请求? 141
15 如何避免被投资人踢掉? 143
16 怎样处理投资人的退出? 146
17 项目失败时怎样面对投资人? 149
第4章 如何做产品? 151
01 什么是好产品? 152
02 产品开发的Timeline 154
03 开发产品要考虑哪些因素? 157
04 C2C是什么? 160
05 产品经理的职能 162
06 如何“抄”出一个成功的产品? 165
07 做一个App要花多少钱? 167
08 什么样的产品很难成功? 170
09 如何处理产品的负面反馈? 173
10 如何优雅地关闭产品? 176
11 如何构思产品? 179
第5章 如何处理团队关系? 181
01 团队是怎样逐步建立的? 182
02 应该招什么样的员工? 184
03 招不到合适的员工怎么办? 186
04 如何判断一个人适合何种工作? 188
05 如何看待员工的可扩展性? 190
06 创业公司如何进行招聘? 192
07 创业公司为什么要解雇员工? 196
08 如何解雇员工? 198
09 创业团队应该民主还是独裁? 201
10 应以人情还是纪律作管理? 203
11 有哪些留住员工的小技巧? 205
12 哪些信息可以向员工透露? 208
13 如何管理不在身边的团队? 210
14 管理问题的背后 213
第6章 如何进行推广营销? 217
01 创业公司也要做营销 218
02 如何理解营销的本质? 221
03 如何刷脸创业? 223
04 如何在初期树立品牌形象? 225
05 如何进行内容营销? 228
06 如何对创始人进行包装? 231
07 如何组织线下活动? 233
08 如何筛选活动和采访? 235
09 创业公司要不要建立博客? 237
10 初创企业如何管理推广渠道? 239
11 参加创业大赛是否有意义? 241
12 产品发布时如何传播? 243
13 如何写出好文案? 245
第7章 如何处理媒体关系? 247
01 为什么要做媒体公关? 248
02 初创企业有哪些推广渠道? 250
03 产品宣传有哪些时间点? 252
04 创业企业面对媒体的现状 254
05 企业公关有什么作用? 259
06 哪些信息可以向媒体透露? 262
07 危机公关的重点 264
第8章 如何处理政府关系? 267
01 政府为企业带来的好处与麻烦 268
02 和政府打交道的要点 270
03 如何进行政府公关? 273
04 政府提供的最佳资源 275
05 创业者最常接触哪些部门? 278
附录A 创业者阅读的参考书 280
附录B 案例 281
附录C 百道题库 300
序言
天使汇创始人、CEO 兰宁羽推荐序
20年前,创业者像“疯子”一样,在众人异样甚至鄙视的眼光中孤独前行。他们遭遇各种各样的考验,经历形形色色的苦难,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最终妥协,最终放弃,最终“正常”,而仅有的小部分人寻着黑暗之路中的星星之火坚持走了下去,如今已经代表中国已经站在了世界的顶端。20年后,中国翻天覆地,随着克强总理说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者终于迎来了这个真正属于“疯子”们的最好的时代。
2009年,创见(Tech2ipo)作为中国最早的科技创业媒体成立,以每周 200+篇的速度筛选择优翻译全球创业相关文章,与创业者们一起成长,6年来,从未间断。在创见人看来,创业神圣纯洁,创业简单务实,创业是脚踏实地,是用更高效最COOL的方法彻底解决问题。
每个人在慢慢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不停告诉你应该去做的事情,别人告诉你应该去做的事情,社会告诉你应该去做的事情,这些看起来理所应当顺理成章的事情也许并非如此,当我们质疑,我们刨根问底,我们破除错误的思维定式,我们就会有所发现,然后鼓足勇气,去改变去实践去实现,去寻找存在的意义。
《创业百道:创业者实战百科》筹备已近两年,经过不断推敲,最终选择以类似指南书的形式呈现,正是希望以一种最“创业”的态度质朴直白地帮助和启发每一个读者。在这个最好的时代,当每一个人都能从互联网上获得到无限先进的信息,当每一个人都有机会用“别人”的钱和国家的支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们只需要去更好地发现自己,找寻属于自己的那颗星星,星星之火不一定非要去燎原,宇宙这么大,我们只是想去看看。
创见人和《创业百道:创业者实战百科》这本书愿做柴火,帮你的星星之火更亮一点,在也许黑暗崎岖的创业道路上伴你前行,与你一起卖梦,少走一些弯路,少踏一些坑,赚取一些路费。
天使汇创始人、CEO 兰宁羽
2015年9月20日
前言
中关村创业大街是一个没有历史,却有故事的地方。
说它没历史,是因为在2011年之前,这个地方都只是人们熟知的“海淀图书城”——出租车师傅对这五个字至今仍有印象——总之和创新创业没什么关系。2011年4月,车库咖啡入驻,算是掀开了此地与创业结缘的篇章。然而在这之后,直到2013年3月,海淀区政府才下定决心改造图书城,把这条已逐渐衰败的老街打造成创新创业孵化街区——努力很快收效,同年8月,3W咖啡入驻;次年1月,联想之星、飞马旅、创业家、天使汇、36氪、Binggo咖啡、言几又、思源易创八家各不相同的新潮企业集中确定入驻,而它们也在一年内陆续把办公室搬到了街上。
潮水涨起来了。街区集中了3W咖啡、车库咖啡等创业者集散地,坐拥天使汇、氪空间等创投服务机构,同时具备36kr、TECH2IPO等创投媒体的放大效应,名声很快传遍全国。接下来的一年,上至总理下至各地官员纷纷前来创业大街问道取经。加上每天路过拍照留念的创业者、潜在创业者们,小小的街区热闹非常,这一亩三分地儿倏然成了京城一大旅游景点。
然而,在这样的热闹之下,创业街真的适合创业吗?
在我看来,创业街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投资人和媒体人聚集导致的气氛浮躁、思维刻板、远离用户。创业街的存在,除了为全国创业潮设立一个文化地标外,更多地是起到帮助创业者、教育创业者的作用——至于这条街是不是真的适合创业者常驻,恐怕答案正如现实一般——这条街上的创业企业,不算创投服务机构和创投媒体的话,实在不算多。
什么是帮助创业者?什么是教育创业者?“Innoway”是个符号,但它代表的创业时代,以及与创业时代相应的创业环境,却是无比真实而具体的。
创业环境的逐步改善,要从2010年TECH2IPO的初创说起。那时,连续创业者兰宁羽认为,全世界那么多改变世界的科技项目,中国人都没听过、没看过,未免可惜。于是,科技媒体 TECH2IPO/创见成立了。今时今日,科技媒体早已不止创见一家,他们将大量的科技、创业相关的新闻、资讯及评论带给中国的潜在创业者,提升了国人创业的基础知识水平,以及资讯获取的便利程度。大环境改善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大量的科技媒体出现。
周 余
2015年9月22日
我一直对融资这件事感到头疼,总觉得是个神秘又复杂的领域。但这本书的融资章节,简直就是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它没有回避其中的挑战和困难,而是非常坦诚地分析了不同融资阶段的特点和需求,从天使轮到IPO,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非常细致。我尤其喜欢它关于“如何写一份打动人的商业计划书”的部分。它不仅仅是列出要包含的要素,而是深入到每一个要素背后的逻辑和目的。比如,在财务预测部分,它提供了多种预测模型,并解释了不同模型适用的场景,还强调了预测的合理性和可信度。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分享了大量关于如何与投资人沟通的技巧,从初次接触到路演,再到尽职调查,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了。它甚至还提供了一些常见的投资人提问和应对策略,让我感觉像是提前进行了一场模拟演练。读完这部分,我对自己如何准备融资、如何与投资人打交道有了前所未有的信心,感觉不再是那个只会忐忑不安的初学者了,而是有了一套完整的策略和准备。
评分关于产品开发和迭代的部分,这本书的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我感觉自己就像是进入了一个产品经理的“养成系”课程。它从最初的产品概念的形成,到MVP(最小可行产品)的定义和构建,再到用户反馈的收集和分析,整个流程梳理得非常清晰。我特别欣赏它对于“用户体验至上”的强调,并提供了很多具体的实践方法。比如,如何进行用户访谈,如何设计可用性测试,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来优化产品功能,这些都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巧。它还探讨了敏捷开发和精益创业的理念,并将其融入到产品迭代的过程中。书中用了很多生动的案例来解释这些概念,让我更容易理解。例如,它会举例说明某个成功的App是如何通过不断的用户反馈来改进和升级的,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一个优秀的产品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断地打磨和优化,并且要始终围绕着用户的需求和体验。
评分在团队组建和管理方面,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它不仅仅讲了如何招聘,更重要的是如何打造一个高绩效的团队。我特别喜欢它关于“企业文化”的讨论,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和激励机制来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它还提供了很多实用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比如OKR(目标与关键成果)的设定和执行,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绩效评估。书中用了一些案例来展示不同类型的团队是如何在挑战中成长的,以及创始人如何通过自身的领导力来凝聚团队。它还探讨了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冲突和挑战,并提供了处理这些问题的策略。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对如何构建一个健康、有活力的团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且相信一个强大的团队是创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它让我明白,创业不仅仅是单打独斗,更是如何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本厚重的宝藏箱,我最近一直在里面寻宝。我最喜欢它关于市场调研的部分,简直是手把手教学。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要做市场调研”,而是深入到“如何做”、“为什么要做”、“做哪些细分的内容”等等。比如,它详细拆解了如何通过问卷设计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而不是流于表面地问几个问题。它讲到了目标用户的画像构建,如何从人口统计学特征到心理需求、行为习惯,一步步勾勒出清晰的用户轮廓。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还提供了多种分析工具和方法,比如SWOT分析、PESTEL分析,并且用生动的案例来解释这些理论在实际中如何应用,让原本可能有些枯燥的概念变得活灵活现。我之前总觉得市场调研是个遥不可及的高大上名词,但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仿佛有了实实在在的武器,可以去探索和理解我的潜在客户了。它让我明白,好的产品和服务,绝不是拍脑门想出来的,而是建立在对市场的深刻理解之上。这本书的这种落地实操的讲解,真的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未来的创业之路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和方向,感觉不再是盲目摸索。
评分运营推广这块,真的是让人眼花缭乱,但这本书却能把复杂的概念讲得浅显易懂。它不仅仅是罗列了各种推广渠道,比如社交媒体、内容营销、搜索引擎优化等,而是更侧重于如何根据不同的创业阶段和产品特性,选择最合适的推广策略。我尤其喜欢它关于“用户获取成本”和“用户生命周期价值”的分析。它详细解释了如何计算这些关键指标,以及如何通过优化运营来降低获客成本、提升用户留存率。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案例,比如某个初创公司是如何通过社群运营来快速积累种子用户的,以及他们是如何通过口碑传播来扩大影响力的。它还强调了数据驱动的运营理念,告诫我们不能凭感觉做决策,而是要通过数据来指导我们的推广活动。读完这部分,我对如何有效地进行市场推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感觉自己不再是盲目地尝试各种方法,而是能够有策略、有目标地去执行。
评分'呗咯取消123456
评分不错
评分内容较多 可以看看
评分非常值得推荐
评分还没看完
评分内容较多 可以看看
评分看了,不错,今天创协的同学也拿着翻了好久。
评分很不错的书
评分非常好,深有感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