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作家、演说家、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格洛丽亚?斯泰纳姆说,一个女人,如果要活得足够精彩,就要永远保持着“在路上”的心态,也就是说,不论面对事业、生活、爱情,还是别的什么,都要抱有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心态,这样才能永远吸纳新鲜的思想,走在时代的前面。
本书介绍的三位女性:杨澜、董明珠和邓文迪,便是格洛丽亚?斯泰纳姆所说的那种“走在时代前端的”女性。她们从来不被时代所困,靠着心底的斗志,把自己的一生过成了传奇,她们不仅活出了自己的风采,更向世界展示了励志女性的魅力!
在这个世界上,不快乐的人,就是那些每天过着日子,却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的人。他们每天都怀揣着对他人的羡慕过活,却从来不曾想过,自己也可以通过努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人,可以迷茫一阵子,但不能消沉一辈子。女人,可以依靠别人轻松一时,可只有靠着自己,才能精彩一世。
我们的人生,由我们自己塑形、建造,与其抱怨自己出身不好、遭遇坎坷,不如让自心变得更加坚定,朝向目标,踏实迈进。一个女人的资本不是容貌,甚至也不是出身,而是坚韧的内心和充满智慧的头脑。美貌总是容易逝去,而智慧却能让灵魂保鲜。
静柏心然(原名:马超),淡然笑对世间的都市修行者,当初由于对佛学的喜爱,选择了佛教哲学作为研究生进修专业。生活在尘世,自有一套调心、治心的方法。现为专职作者,希望通过文字带给读者心灵的平和与安宁。已出版畅销书《不焦虑的女人》《不生气的女人》等多部作品。
杨 澜
女人档案:世界很大,幸好有你002
女人优势:你要有属于自己的调调008
女人私情:没有人是一座孤岛014
女人奋斗:不奋斗,何以谈人生价值?019
女人励志:与其看别人精彩,不如自己活得开怀025
女人事业:工作,就是看得见的爱032
女人格局:幸福靠运气,更要靠能力040
女人独立:事业与家庭,谁规定只能二选一?047
女人优雅:认真生活的女人,最优雅054
女人修养:让修养成为你的王牌060
女人服饰:你的内在,决定你怎么穿衣打扮066
女人礼仪:心中有温度,言谈举止就会有风度073
董明珠
女人档案:中国工匠精神的代言人082
女人优势:平凡的身躯,也可以充满斗志087
女人私情:女人,应该有不同的选择093
女人奋斗:面对挫折,就是不服气098
女人励志:努力,没有年龄界限105
女人事业:愿你专注且保有激情113
女人格局:挑战自己,就要从不可能开始120
女人独立:女人够独立,才能活得有底气127
女人优雅:事业的高度,成就了女人的气质134
女人修养:精神上的独立,最可贵139
女人服饰:穿出自己的调性来145
女人礼仪:容貌无法选择,言谈却可锻造151
邓文迪
女人档案:她,曾是个小镇姑娘160
女人优势:女人,从来不是柔弱的代名词167
女人私情:所谓绯闻,只能证明这个女人的魅力174
女人奋斗:努力,就要从小事开始做起181
女人励志:有“野心”不是什么罪过188
女人事业:没有追求的人生,不值得过195
女人格局:永远为自己而活201
女人独立:离开谁,都能活得更精彩209
女人优雅:美貌易逝,优雅才铸就绝代芳华215
女人修养:修养,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222
女人服饰:衣着品位,透露着你的心灵世界229
女人礼仪:用微笑面对一切质疑236
杨 澜
人总是要推着自己往前走的,在不同的领域里,从事不同的工作,至少能够让自己始终保持着不满足、不知足的状态,这样才能走得更远,看到更多的风景啊。
——杨澜
女人档案:世界很大,幸好有你
美国著名演说家莉丝·默里在一次公开演讲的时候,说道:“你并不一定要待在你现在所处的环境里,如果在你的生活中有一些东西让你退缩,你需要知道那是什么,我向你保证,一定有一条路可以打破和通过这种困境。”
莉丝·默里正是不断打破困境、获得重生、然后通向成功的智慧女性。
在地球的另一端,在一个古老却也具有现代活力的东方国家,也有一位以知性优雅、智慧温和而著称的女性,她靠着自己的斗志和努力获取了事业上的成功,同时还靠着智慧和典雅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她的名字,叫杨澜。
二十多年前站在《正大综艺》舞台上的人就是她;在事业正红火的时候,毅然放弃已有的成绩,奔赴国外留学的人还是她。她是知名主持人、媒体人、社会活动家,当然,还是个有文化底蕴的商人。
她曾经写过一本书,叫《世界很大,幸好有你》。在书中她真诚地分享自己人生中的故事,她讲述着自己的婚姻,讲述着自己对于成功和幸福的理解。
她在电视屏幕前告诉女性朋友们:在这个世界上要深情地活着、坚定地活着。虽然,这个世界会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不如意,但是,希望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有时候看似人生之路走不下去了,可如果坚持下来,不放弃努力,说不定路就走出来了。
杨澜,1968年3月30日出生在北京,但由于幼年时父母都忙于事业,所以只好被送到上海的外婆家,由外婆照顾。记得在某电视节目上,杨澜还分享过童年的一个小故事。
在外婆家的时候,每天外婆都会给她并不算多的零用钱。那时杨澜喜欢吃一种话梅,每次的零用钱基本是买话梅解馋。但是某一天,她走路时不小心摔倒了,手中握着的硬币也丢了,她记得一边流泪一边在街边找零币。这时候走来一位阿婆,在问清楚原因后,拿出一袋话梅送给杨澜。多年以后,当杨澜回忆起儿时的这个片段时,还是很动情,也很感激。她说,那种来自陌生人的温暖,让她终生难忘。
在杨澜主持节目时,我们其实也不难发现她带给人们的善意和温暖。
还是和主持节目有关的故事。有位优秀的青年医生,站在舞台上讲话时非常紧张,一不小心还读错字。正当观众们觉得莫名其妙的时候,杨澜在旁边说:“这位医生不仅医术高明,而且上台就能当主持,而我呢,我下了这个舞台连手术刀都拿不了。”观众们用笑声和掌声表达他们对杨澜、对那位青年医生的支持与鼓励。当然,这些温暖的场面,在杨澜的人生经历中,还发生过很多次。
一个人的内心充满了温度,她的言行就会给别人带来温暖,这也是涵养与素质的体现。而这种涵养与素质,又与一个人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分不开。
杨澜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爸爸在北京外国语学院担任英语教师。杨澜的家里,总是充满包容、亲密的温馨氛围,孩子与大人平等对话,大人对孩子的问题作出回应。这种亲子关系,在当时来讲,可以说是非常宽松。但是,杨澜的父母对她的教育却很严格。每天,杨澜的爸爸都会给她讲故事,通过故事让她明白各种道理。每当遇到不懂的问题,杨澜总会让爸爸给好好解释一下。
那时候,在杨澜家窗户后面有个小小的花园,虽然花园不大,植物品种也不多,但对于小孩子们来说,简直就是做游戏的天堂,而对于杨澜来说,在这个小花园里,正好可以亲密接触大自然。在这个小小的花园里,杨澜认识了一些花花草草,并且还坚持每天写观察日记。这些在成年人眼里再普通不过的小花草,却勾起了杨澜的好奇心,在观察植物的过程当中,她的性格中还多了一分沉稳与机敏。
说起年少时候的点点滴滴,杨澜总是掩饰不住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杨澜的父母对她的教育虽然严格,但家庭氛围却也是平等而开放的。面对一些问题,杨澜持有自己不同的观点,而她的父母也尊重她的选择。
读中学时,杨澜的妈妈身体情况不太好,杨澜便承担起家里的劳动:洗衣、做饭、买菜,甚至是换煤气。这些家务劳动,培养了杨澜的责任心,她的独立精神也在看似繁忙沉重的生活中渐渐凸显出来。
在别的女孩子还在埋头学习时,杨澜早已懂得了什么叫作承担。她眼中的优秀,也不再仅仅是“学习成绩好”这么简单,而是能够承担起自己的生活,也承担起照顾别人的责任。这种承担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都为杨澜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打好了基础。并且,即便在结束繁忙的家务劳动后,杨澜也没有放下功课,她依然喜欢读书、喜欢思考,她说自己不是那种天才型的人,因此就必须多付出一些努力。
读《她们仨》这本书,就像走进了一个陌生又熟悉的世界。陌生的是作者所描绘的那个时代和那些人物,熟悉的是她们身上所折射出的普遍人性,是那些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经历过的喜怒哀乐。我一开始就被作者的文字所吸引,那种纯粹而干净的表达,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却能直击人心。她没有刻意去构建宏大的叙事,而是将目光聚焦于个体,聚焦于那些微小的生命痕迹。书中人物的命运,虽然各自不同,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用一种非常巧妙的手法,将她们的人生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关于女性群像的动人画卷。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那种细腻入微的描写,仿佛能让我们窥探到她们最真实的情感。那些压抑在心底的委屈,那些未曾说出口的爱意,那些悄然滋生的遗憾,都在作者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这本书让我思考了关于成长、关于失去、关于选择的意义。它没有提供标准答案,而是鼓励我们去思考,去感受,去与书中的人物一同经历生命的起伏。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每次都能有新感悟的书。
评分《她们仨》这本书,是一次令人难忘的阅读旅程。作者以一种非常沉静而有力量的方式,讲述了几个女性的故事。它不是那种一眼就能读懂的类型,你需要花一些时间和心思去沉浸其中。我喜欢作者营造的氛围,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却又充满了希望。她并没有回避生活中的残酷,也没有刻意去美化现实,而是以一种坦然的态度,去呈现女性所经历的种种。我尤其被书中人物的成长所打动。她们在经历困境后,并没有被击垮,而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存方式,找到了继续前行的力量。这种生命力,非常令人敬佩。作者对人物心理的剖析,也十分到位。她能够捕捉到那些最细微的情感变化,并且用最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读这本书,你会感受到一种共鸣,仿佛书中的人物就是你认识的某个人,或者你自己的影子。它让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这本书就像一杯陈年的酒,越品越有味道,越品越能体会其中的深邃。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种关于生命、关于女性的深刻洞察。
评分《她们仨》这本书,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我被它的书名吸引了。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仿佛我曾经认识“她们”,或者未来会遇到“她们”。翻开书页,一开始我被作者细腻的笔触和朴实的情感所打动。书中描绘的那个年代,虽然我并没有亲身经历,但通过文字,我仿佛能看到泛黄的老照片,听到久远的歌谣,感受到那个时代特有的生活气息。作者并没有刻意去营造戏剧性的冲突,而是将人物置于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之中,通过点点滴滴的细节,刻画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那种含蓄而深刻的表达,让人在阅读时不禁与自己的人生进行对照和反思。有时候,读着读着,我会突然停下来,静静地想,如果是我,我会有怎样的选择?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是很多书都无法给予的。而且,书中对女性命运的探讨,也非常引人深思。她们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所经历的种种不易,所做出的选择,都充满了时代的烙印。我能感受到作者对这些女性的理解和同情,也看到了她们身上所闪耀的坚韧和力量。这本书就像一位老朋友,娓娓道来,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最真挚的情感,最深刻的洞察。
评分读完《她们仨》,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仿佛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生命中曾经出现过的,或者即将遇到的女性身影。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成功的励志书,也不是一本告诉你人生哲理的书,它更像是一首关于生命、关于成长的无声诗。作者用一种非常温柔却又无比犀利的方式,将笔触伸向了人物最隐秘的角落,剖析了她们的爱恨情仇,她们的无奈与坚持。我时常在想,我们与亲人、朋友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羁绊?是血脉的相连,是共同的回忆,还是相互的扶持?这本书给了我一些新的思考。它让我意识到,即使是看似平凡的生活,也蕴含着无数动人的故事。那些不被注意的瞬间,那些细微的情感波动,往往才是构成一个人生命质感的真正来源。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人物心理描写的深度,她没有直接告诉你人物在想什么,而是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通过她们之间的对话,让你自己去体会,去感受。这种留白的美感,让读者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也让书中的人物更加立体和真实。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身边人的关系,也让我更加懂得珍惜生命中那些珍贵的遇见。
评分《她们仨》这本书,给我带来了非常独特而深刻的阅读体验。作者的叙事风格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在波澜不惊的海面上,稳稳地掌舵,带领你驶向故事的深处。它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穿的浅显故事,而是需要你细细品味,慢慢体会才能领悟其中的韵味。我尤其喜欢作者对细节的把握,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场景,却被赋予了别样的意义。比如,一个物件的摆放,一个眼神的交流,一句未竟的话语,都仿佛蕴含着千言万语。这些细节就像散落在海面上的珍珠,串联起来,就构成了整个故事的骨架。而且,作者对人物情感的描绘,非常克制和内敛,没有大起大落的戏剧性,却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你会在不经意间被触动,被感动,甚至被刺痛。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女性在不同人生阶段所面临的困境与抉择,也看到了她们身上所爆发出的惊人韧性。它不是简单地赞美女性,也不是刻意地批判,而是以一种更加客观而富有同情心的视角,去呈现她们的生命轨迹。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更加理解了人生的复杂性,也更加懂得去体谅和尊重他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