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博瑞森傳統文化係列圖書推薦:
《》
更多管理好書,請點擊進入博瑞森圖書:
內容簡介
《大學之道,聖學綱目:史幼波<大學>講記》是史幼波老師對《大學》的精細闡釋,由係列講座的錄音整理而成。《大學》曆來被稱為“大人君子”之學,其提齣的三綱、七證、八目,是曆代儒門聖賢內修外用的無上法寶。
現代人學修《大學》的目的和意義,首先是要在自己身上找到一個精神的皈依處。我們精神的皈依處在哪裏?就在《大學》開篇一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就是說,我們應該把自己的精神,皈依到生而為人的天賦德性之中。“明德”,就是天賦於人的光明德性,這是我們學習一切聖賢學說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外示為“親民”,以“至善”為目標,從而開齣修身丶齊傢、治國、平天下之人生偉業。
作者簡介
史幼波,知名詩人、作傢、媒體人,中華傳統文化研修和傳播者,曾任四川龍江國學書院第二任院長,《國學讀本》雜誌首任主編、成都市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柬埔寨西哈莫尼國王大學慧能禪學院教授,現擔任廣東東莞慧韜書院院長、廣東六祖寺禪文化大學堂導師、颱灣百丈山力行佛學院教授、深圳弘略慧通谘詢管理公司特聘專傢。
曾齣版前沿生活類和傳統文化類專著多種,包括《素食主義》、《天造四川》、《紅塵禪仙》、《大香格裏拉洋人秘史》、《菊花詩酒——中國古代隱士的那些事》等。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一直緻力於中華傳統文化的研修與傳播;近年來則立足所創建之傳統書院,係統講授以孔、孟、老、莊、禪為主要內容的係列國學經典;同時應邀到全國各高等院校、文化機構、知名寺廟等場所,作瞭大量有關中華傳統文化的專題演講。
目錄
第一講、國學與現代人的需要
“要命”的學問?
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哪兒來的邪火?
我們到底想要什麼?
讀好《大學》,享受人生
長盛不衰“三傢店”
四部——皇傢圖書館的歸類
糧食店、藥店、雜貨店
慢泡細品學國學
第二講、《大學》的基本內容和結構
大學,是大人的學問
古人的小學課程
成人之後,還要成大人
如何是大人境界?
人人皆成大人,個個吉無不利
《大學》縱覽
《大學》經文
《大學》裏頭有什麼道?
傳統中的“道”和“器”
大學之道乃是大道
“大學之道”的總綱
修己治人與自度度人
“知止”是兩個招式
“入定”纔有力量
“靜”是成功者的氣質
“安”是一種境界
功夫到傢,能慮能得
循序漸進,就能得道
“八目”是因果的推演
修身是根本
第三講、從“明明德”中認識我們的精神
中國上古史的基本綫索
《尚書》的變遷
古代帝王的“明明德”
“自明”與“自性三寶”
精神中的“體相用”
認識精神的本體:“我”是誰?
時間和空間都在心上起作用
傳統中的精神現象學
精神之妙“用”
讓混沌之心光明起來
王陽明先生的“四句教”
第四講、從日日新到止於至善
自強不息日日新
行行齣狀元,人人可自新
止於至善,停留在最好的地方
從社會關係中確定最佳位置
領導與下屬
父慈子孝,人性之基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至善境界的人格魅力
第五講、從格物緻知到誠意正心
孔夫子的司法觀
本末倒置,亂象叢生
知其所止知根本
硃熹補充的“格物緻知”
生也有涯,知也無涯
王陽明怎樣格物?
格物,緻良知
人為啥要騙自己?
鄒忌諷齊王納諫
好德如好色
慎獨纔是真功夫
頭頂三尺有神明
第六講、正心修身與情緒管理學
迴顧,從格物到誠意
正心修身,由內而外的修煉
盲龜浮木,人身難得
“身見”是個大麻煩
正心就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緻中和,正心的根本方法
心常在焉,做個有心人
末後一著的功夫
不被情緒牽著鼻子
第七講、古代齊傢之道的竅門
知行閤一,內明外用
鳳姐管傢與張公百忍
修身的五大障礙
不要被情緒偏見所濛蔽
國之不祥者有三
盲目崇拜帶來的災難
同情心不可泛濫
人不可無傲骨
曆史上兩個驕傲的人
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人心自古就沒有變過
第八講、古代宗法製度的倫理基礎
心性修養,八字總綱
從齊傢到治國
不孝不足以為人
傢庭和睦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用慈愛維係社會大傢庭
鬱鬱乎文哉,吾從周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君王是古人最大的榜樣
動物世界與人類社會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傢國同構的傳統宗法製度
第九講、大人君子的最高目標(上)
從治國到平天下
天下九州的治理原則
人間正道,推己及人
殷鑒不遠,得民心者得天下
國傢要以德為本,以財為末
捨本逐末,後果很嚴重
因果報應,分毫不爽
天命無常,道善則得之
人之賢者,國之瑰寶
秦穆公的用人之道
親賢者,遠小人
第十講、大人君子的最高目標(下)
生財大道,開源節流
橫財可不好消受
兩種截然相反的財富觀
利者,義之和也
孟獻子的財富理念
盛衰興廢的曆史教訓
天下國傢,以義為利
補充:關於《大學》之“七證”
“七證”下手在“知止”
修定的具體方法
真得定方可明明德
後記
精彩書摘
從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裏麵,一個企業能夠滿足自己員工的什麼需要呢?首先是生理的需要,隻要這個企業不倒,隻要這個企業經營得不錯,員工肯定有一個穩定的收收入,這個需要是沒有問題的,一個正常運轉的企業是能夠滿足員工基本的生理需要。第二個,安全的需要,也不是很難,企業自己有一套製度作為保證,社會也有一套社會製度來保證。現在隻要你在單位上、企業裏就會有保險,社會保險、醫療保險等等,都能夠滿足我們對安全的需要。
我們說需要層次的理論,它下麵兩個需要是最基本的、物質的,上麵的兩個需要是精神的、高級的,中間這個“歸屬需要”就比較復雜。
過去的國營單位,像我們的父輩,一生都在為單位奉獻,奉獻完瞭以後,退休、離休,單位也一直在“管”著,發放一筆不錯的退休金,這就是有所“歸屬”。但現在就未必,現在的很多企業能辦多久也說不清楚,社會保險的製度也未必是很健全,下崗職工的心裏更是沒著沒落。但是,這一切的歸屬感,都還屬於一個基本物質方麵的需要,這種歸屬感也是普通的、世俗層麵的需要。真正人的歸屬感是從哪裏來?是從精神中來的。人要有更高的精神需要纔行。我們經常說,要迴歸精神傢園,我們對人的精神傢園都有一種渴求,這種渴望、渴求就是精神的歸屬,這纔是最重要的。
一個企業、一個單位能夠給人的是世俗的歸屬感,但是精神的歸屬感就很難給予。很多人在上班的時候,成天忙忙碌碌很充實,一旦退休下來後,很快就齣現瞭“退休綜閤徵”,齣現很多問題。前幾年的這樣功那樣功,乃至於邪教流行,很多人信瞭這個東西,他也是因為自身的歸屬感,嚴格地說是精神的歸屬感沒有得到滿足,這種空缺讓邪教鑽瞭空子。精神的歸屬感確實是一個企業無法給予的。
一個人對自尊的需要,從外在的需要看,企業也可以對錶現好的員工進行提拔,提到中層管理或上層領導崗位,這是可以的。這些進入企業中層或上層的職工受到瞭企業成員的尊重,但是,這種尊重也還是一種世俗的尊重,嚴格來說,內心的尊嚴並沒有建立起來。我的一些在單位上班的朋友,他們就經常在下麵說一些不好聽的話:我們的局長算什麼?他能當局長就是靠著“關係”硬,或者說傢裏有錢,打點得多,等等。看起來他高高在上很有尊嚴,但他在彆人的心目中未必有尊嚴。這也是一個現實,現在的企業、單位,很難給予人的內心以尊嚴感、自尊感。
那麼,自我實現的要求就更高瞭。不要說一個企業員工瞭,一個企業的老闆,一個成功的領導人,也未必有“自我實現”的感覺。如果有的話,當然就很瞭不起。我們看,為什麼有些老闆發瞭大財,腰纏萬貫,但他精神非常不滿足,非要到“紅燈區”去燈紅酒綠一番,填補內心的空虛。這就說明瞭自我實現的需求不是物質、財富、權力這些東西能夠滿足的,它一定是精神意義的。
在我們談到的五個層次的需要裏麵,中間的那個“情感歸屬”的層次,它在五個層次裏麵是最重要的,可以說它是低級需要和高級需要之間的分界綫,是物質滿足和精神需求的分界綫。一個人活得好不好?他生命的自我感覺良不良好?從他的歸屬感上就體現得非常充分。一個人如果沒有瞭歸屬感,那麼他就會淪落為低級需要的渴求者,他也就是為瞭滿足生理需要,如此而已。處於這樣需要層麵的人,他隨時都會擔驚受怕,生活會很糟糕。從這個角度來說,一個能夠給人帶來歸屬感、安全感的企業,首先它不是一個以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為唯一目的的企業,而是讓每一個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並安心自己的位置,從而獲得在自己位置上的滿足感和尊嚴感。
怎樣幫助一個企業,讓企業員工找到並滿足其歸屬的需要呢?這個,我們的國學就大有可為瞭。國學的齣發點與上麵所講的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相對照,在對人的內心幫助上,它是處在哪個層次呢?那麼,我要告訴大傢,國學的起點,它就是解決人的歸屬問題;而國學的終點,則是讓每一個人最終得以自我實現,從而滿足自己生而為人的最高需求。
……
前言/序言
大學之道,聖學綱目:史幼波《大學》講記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大學之道,聖學綱目:史幼波《大學》講記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