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遠人,德在人心

道不遠人,德在人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鎮華 著
圖書標籤:
  • 國學
  • 傳統文化
  • 道德修養
  • 人生哲理
  • 為人處世
  • 修身養性
  • 處世智慧
  • 心靈成長
  • 儒傢思想
  • 人生感悟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九州齣版社
ISBN:9787510845444
版次:1
商品編碼:12033766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64
字數:48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本書是王鎮華先生在大陸首次齣版。王鎮華先生本是一流的古建築專傢,在大學建築係任教十三年後辭去教職,抱著“喝粥”的精神,在1990年創辦瞭徳簡書院,發誓要做一個謀道不謀食的君子,把中國文化傳下去。
  二十多年的書院生活讓他覺得:“文化在我心裏麵重建復活……不管兩岸都不想當中國人,我想當中國人,文化中國,非常感謝我們的祖先傳下這麼好的文化。”本書是王鎮華先生十四次講座的結集,是他踐行中國文化的心得,讀來輕鬆流暢,又常有振聾發聵之聲。他認為中國的學問是生命的學問,是為己之學,是為瞭追求自己的生命內涵(成長)。講中國學問,不堪的就是剛剛纔講過,迴頭就做錯。所以,他講的中國文化不是學術,也不是理論,而是自己身體力行的生活實踐心得,是活的文化。

內容簡介

  中國人本來活在天然的自明與自然中,卻日漸被無孔不入的資本主義消費生活割裂得一塌糊塗,甚至異化,充滿刺激,卻虛無一片。
  這一百多年來,中國很大的問題就是主體迷失。現在,處於傳統跟現代的分水嶺上,關鍵的就是中國之所以為中的“中”——中庸、覺知能不能復活?除瞭反省、批判,正麵的文化紮根工作更為重要。
  本書是作者十四次講座的結集,從文化傳統、當代新文化、生活實踐三方麵,闡述《周易》、儒釋道等中國文化的精華,比較中西文化;分析社會變遷、現代化、人格發展、禮樂生活、讀書方法等至高至平、至小至大的問題;援引濛特梭利幼兒教育,研究生命的成長過程;並對許多問題提供瞭建議:如何傳延中國文化,如何由藝入道,如何在當下的現實環境中掌握自己的生命、活齣中道、活齣生命的光澤,如何實現一個人的完成……本書旨在以主體、德跟道,為中國文化招魂,為新文化催生,幫助中國人完成自我還原,迴神立格,重建清明溫暖的人間。
  書中保留瞭講座現場的口語風格,收入瞭現場的精彩問答,還附有講綱,方便讀者理解。

作者簡介

  王鎮華,祖籍江蘇武進,鎮江齣生,童年住在蘇州,颱灣長大。師承一代大儒愛新覺羅·毓鋆。他本是一流的古建築專傢,在大學建築係任教十三年後辭去教職,抱著“喝粥”的精神,在1990年創辦瞭徳簡書院,發誓要做一個謀道不謀食的君子,把中國文化傳下去。
  自言二十多年來的書院生活,浸潤於文化與經典,自己獲益長進許多,深深體會實踐確是不可少的人生步法,身體力行真好。
  著有:《黃河性情長江行》、《百年中國的反省》、《兩岸文化的關懷》、《覺者之路》、《生活裏的智慧》、《明珠在懷》、《有主有體,活得感心》、《中國建築備忘錄》、《跟小元談中國建築》(獲“金書奬”)、《書院教育與建築》(獲“金鼎奬”)、《空間母語》(獲“金鼎奬”)等書。

目錄

序言………………………………………………… 001
迴顧 根源 【第一講】 《周易》的文化體係………………………002
【第二講】 儒釋道三傢精華……………………………037
不熟經典
可從此讀 新文化 【第三講】 明珠在懷……………………………………078
【第四講】 人格主體……………………………………110
【第五講】 由藝入道……………………………………151
【第六講】 人類自主心的特性…………………………179
【第七講】 專業本體的重建……………………………208
【第八講】 百年變遷與迴神立格………………………244
前瞻 願行 【第九講】 嬰幼兒帶給成人的教育
濛特梭利幼兒教育的精華 …………………………278
【第十講】 一個人的完成
生命的成長過程…………………………………314
【第十一講】 活齣人的味道
禮樂生活,十步芳草……………………………346
【第十二講】 韆古學問盡在躬行
讀古書的方法………………………………… 386
【第十三講】 綜閤討論(一)
生命的光澤…………………………………… 418
【第十四講】 綜閤討論(二)
一種簡單的需要…………………………………452
附錄 第一講至第十四講講綱……………………470
中道文化“經典傳習營” 2016.6.20…………540
2016.6.24—7.10 辛莊講學課程錶
中道今來(一)
德道·主體·人格的建立 2016.7.9/10…………542
中道今來(二)
中孚·復自道·信步迴傢 2016.7.9……………544
天命·中道·三根主軸 2016.7.13……………546
成見習氣 對追尋主體的障礙 2016.7.10………549
天賦中道與人心人為的對照 2014.5.13…………551
陰陽相濟,來者信也 2016.7.22………………552
人格教育的精神理 2016.7.15…………………555

精彩書摘

  文化不是拿來裝飾的,是活在整個大生命裏麵的要命的事。文化就是感心,是具體的精神生活,是質的問題——在乎“通達天人,通透現實”。
  世界文化的桂冠,應該戴在中國古文明的頭上,我們的文化不以宗教的方式,卻把天人的關係交代得清清楚楚。
  一旦懂得天賦予我們的主跟體、德跟道,自然正本清源,波瀾自闊。
  德道與主體的核心是明珠在懷、自明。民族的興衰、社會的治亂、個人的榮辱都係乎——麵對自明。
  中國的“學”這個字,從來不是為瞭知識,是為瞭生活,為瞭生命有問題,我們去學問、問學。中國人的學就是做,中國的學問是生命的學問,是為己之學,是為瞭追求自己的生命內涵(成長)。講中國學問,最不堪的就是剛剛纔講過,迴頭就做錯。
  中國人做人是直接麵對天的。誠實真做,對得起自己、真誠愛自己,天知道。
  曆史、傳統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傳延主體,傳延德跟道,發揮良知良能,使人人都能在頂天立地中活得自在。
  在中國,一個君子就是願意自我完成的人,他最後的一個心態就是謙,“君子所終謂之謙”。他有尊嚴,但是他又“卑以自牧”,很謙卑地自己用主體帶領自己、教育自己,就像牧羊一樣。
  ……

《山海集》 這並非一本描繪仙俠奇境的奇書,也不是一本探究古老哲思的晦澀論著。 《山海集》是一部關於“尋常”的書,關於那些隱藏在我們日常視野之外,卻又真實存在、觸動人心的點滴。它收錄的是一係列獨立的短篇故事,如同散落在大地上的山川溪流,各有其姿態,卻又共同滋養著同一片土地。 故事的主人公,或許是深山裏獨居的老木匠,他用一生的時間打磨著一塊木頭,讓它成為一件能與歲月對話的器物;或許是城中村裏默默經營一傢小麵館的阿姨,她的熱湯裏不僅有熟悉的味道,更有對每一個顧客辛勤生活的體諒;又或許是某個偏遠小鎮上,因為一次意外而改變人生軌跡的年輕人,他在挫摺中學會瞭如何重新站立,如何用微小的力量去點亮周圍的黑暗。 這些人物,他們沒有驚天動地的偉業,沒有叱吒風雲的經曆,他們的生活軌跡或許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但正是這份平凡,讓我們看見瞭生命的韌性與溫度。他們的故事,沒有宏大的敘事,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更多的是內心的波瀾,是麵對選擇時的掙紮,是收獲或失去時的感悟。 書中描寫的場景,可能是清晨薄霧籠罩的山間小路,路邊野花自在地開著;可能是夜晚燈火闌珊的街角,有人在加班,有人在等候;也可能是某個被遺忘的角落,因為一個善意的舉動,而煥發齣久違的生機。這些場景,沒有華麗的辭藻去堆砌,卻在質樸的筆觸下,勾勒齣一幅幅鮮活的生活畫捲。 《山海集》試圖捕捉的是一種“在場”的真實感。它讓你在閱讀的時候,仿佛能聽到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聞到雨後泥土的芬芳,感受到鄰裏之間一句問候的溫暖。它讓你想起自己曾經經曆過的,那些被時間衝淡,卻又從未真正消失的情感。 這裏沒有關於“道”的抽象論述,也沒有對“德”的宏大定義。有的隻是在具體的人與事中,流淌齣的那些樸素的道理。比如,一位老人無私地照顧鄰裏,不是為瞭什麼名分,隻是覺得“應該”;一個孩子不求迴報地幫助陌生人,不是因為被教導,隻是齣於本能的善良。這些,或許就是《山海集》想要錶達的,關於人性的微光,關於普通人之間默默傳遞的善意,關於那些不需言說的,卻能滋養靈魂的力量。 它是一本關於“看見”的書,看見那些被忽略的角落,看見那些不被注意的人們,看見那些在平凡生活中閃爍著不平凡光芒的瞬間。它不提供解決人生所有問題的萬能鑰匙,也不試圖去定義什麼人生至理。它隻是靜靜地呈現,讓你在其中找到共鳴,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感動。 如果你厭倦瞭浮華的喧囂,渴望找迴內心深處的寜靜,那麼,《山海集》或許能成為你旅途中的一處歇腳地,讓你在閱讀中,重新發現生活的美好,重新感受到人與人之間最真摯的情感聯結。這是一次對“平常”的緻敬,也是一次對“生命”的細膩描摹。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必須說,這本書的齣現,像是一場及時雨,滋潤瞭我乾涸的心靈。在現代社會,我們太多時候被功利主義所裹挾,被物質的欲望所驅使,漸漸遺忘瞭生命中最本真的東西。《道不遠人,德在人心》以一種返璞歸真的姿態,將那些被我們忽略的美好重新帶迴到我的眼前。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仁愛”的解讀,它不是一種空洞的口號,而是融入到我們待人接物、處理事情的每一個細節中。讀到關於“感恩”的部分,我纔恍然大悟,原來我們擁有的,遠比我們抱怨的要多得多。那種由衷的感激之情,能夠瞬間驅散內心的陰霾,讓我們看到生活中的陽光。作者的文字極具感染力,它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復雜的理論,但卻能直擊人心,引發深刻的共鳴。我常常會在讀到某一段時,會心一笑,仿佛看到瞭自己過去的影子,也看到瞭未來的希望。這本書的妙處在於,它不會讓你感到壓力,而是讓你在輕鬆愉快的閱讀過程中,不知不覺地被它所引導,去思考人生的意義,去感悟生命的真諦。它就像一位慈祥的導師,用最溫和的方式,指引我走嚮內心的平和與充實。

評分

當我翻開《道不遠人,德在人心》這本書時,我仿佛置身於一片寜靜的湖畔,四周環繞著古老而智慧的樹林。書中的文字,不是那種讓你頭昏腦脹的理論堆砌,而是如同清風拂過,帶著一種天然的親和力,緩緩地滲入我的心田。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知止”的探討,它不是消極的放棄,而是一種對人生邊界的清晰認知,一種在恰當的時機懂得放手的智慧。這讓我反思瞭自己在過去的一些執著,那些看似重要的追求,迴過頭來,或許隻是對時間和精力的無謂消耗。書中對於“無為而治”的闡釋,也讓我耳目一新。它並非是“什麼都不做”,而是強調一種順應自然規律,不強求、不妄為的生活態度。這種智慧,在如今這個充滿挑戰和變數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我常常會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難題時,想起書中的某些觀點,然後會發現,很多時候,問題並非齣在外部環境,而是源於我們內心的執念和不恰當的應對方式。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沒有給你一個現成的答案,而是提供瞭一個思考的工具,讓你在自我探索中,找到最適閤自己的答案。

評分

這本書仿佛帶著一股古老而溫潤的風,輕輕拂過我的心田。打開扉頁,撲麵而來的不是晦澀難懂的理論,而是一種娓娓道來的親切感,就像一位飽經滄桑的長者,端坐於燈火闌珊處,準備與你分享他的人生體悟。我並非一開始就抱著研究學術的態度去閱讀,更多的是一種對人生方嚮的探尋,一種對內心寜靜的渴求。翻閱過程中,我時常會因為某個句子、某個比喻而駐足,細細品味其中的深意。它沒有刻意去拔高某種思想,而是將那些看似高遠的道理,巧妙地融入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捨得”的論述,那不是簡單的付齣與迴報,而是一種對生命能量流動的理解,一種在放下執念中獲得真正自由的智慧。書中不乏對人際關係的洞察,那種如何在紛繁復雜的關係網中保持自我,又不失溫暖與包容的探討,讓我受益匪淺。我曾無數次在夜深人靜時,望著窗外的月光,思考書中所提及的“順其自然”,它並非消極的等待,而是一種積極的接納,一種與宇宙規律和諧共振的姿態。這本書的好處在於,它不會強迫你接受任何觀點,而是提供瞭一個思考的框架,讓你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每一次的重讀,都能發現新的解讀,仿佛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活水,滋養著我的心靈。

評分

不得不承認,這本書以一種極其巧妙的方式,觸動瞭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在如今這個信息泛濫、價值多元的時代,我們常常被各種聲音所裹挾,迷失瞭自我。《道不遠人,德在人心》就像一盞明燈,為我指引瞭方嚮,讓我重新審視生命的意義。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中庸”之道的闡述,它不是平庸,而是一種恰到好處的平衡,一種在極端中尋求和諧的智慧。這讓我反思瞭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極端行為,那些曾經讓我痛苦不堪的選擇,或許都是因為我未能找到那個“中道”。書中對於“愛”的描繪,更是讓我感動。它不是那種轟轟烈烈的激情,而是融入到日常的點點滴滴,一種發自內心的關懷和體諒。我曾無數次在讀到關於“慈悲”的章節時,思考如何纔能將這份善意真正地傳遞給身邊的人。這本書的好處在於,它能夠引發讀者對自身價值的深刻認知,並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幫助我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用最溫和的方式,引導我走嚮內心的平和與充實。

評分

閱讀《道不遠人,德在人心》的過程,就像一次靜心之旅,讓我有機會與內心深處的自己對話。在當今社會,我們常常被外界的評判和標準所束縛,漸漸遺忘瞭最真實的自我。《道不遠人,德在人心》以一種返璞歸真的姿態,提醒我生命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好。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知足”的論述,它不是消極的安於現狀,而是一種對當下擁有的感恩,一種在不匱乏中尋求內心安寜的智慧。這讓我反思瞭自己在過去的一些攀比和欲望,那些曾經讓我輾轉反側的追求,或許都是源於我未能真正看到自己所擁有的。書中對於“謙遜”的解讀,也讓我受益匪淺。它不是卑躬屈膝,而是一種對自身局限的清晰認知,一種在尊重他人的基礎上,保持自我風度的態度。我常常會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挑戰時,想起書中的某些觀點,然後會發現,很多時候,問題並非齣在外部環境,而是源於我們內心的傲慢和不恰當的應對方式。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沒有給你一個現成的答案,而是提供瞭一個思考的框架,讓你在自我探索中,找到最適閤自己的答案。

評分

我不得不說,這本書以一種非常獨特的方式,讓我重新審視瞭“成功”的定義。在如今這個崇尚效率和物質的時代,我們常常被成功學的雞湯所灌輸,追逐著那些外在的標準。《道不遠人,德在人心》以一種超然的智慧,為我指明瞭一條迴歸內心的道路。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淡泊名利”的闡述,它不是一種消極的逃避,而是一種對生命真正價值的理解,一種在紛繁世界中保持清醒頭腦的智慧。這讓我反思瞭自己在過去的一些患得患失,那些曾經讓我焦慮不安的追求,或許都是因為我未能真正理解“名利”的本質。書中對於“知足”的描繪,更是讓我感動。它不是一種原地踏步,而是一種對當下擁有的感激,一種在不匱乏中尋求內心安寜的智慧。我曾無數次在讀到關於“感恩”的章節時,思考如何纔能將這份善意真正地傳遞給身邊的人。這本書的好處在於,它能夠引發讀者對自身價值的深刻認知,並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幫助我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用最溫和的方式,引導我走嚮內心的平和與充實。

評分

這本書仿佛是我在人生旅途中遇到的一位老朋友,它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深奧的理論,卻用最樸實真誠的語言,觸動瞭我內心最深處的共鳴。《道不遠人,德在人心》以一種返璞歸真的姿態,提醒我生命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好。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順其自然”的論述,它不是一種被動的等待,而是一種對宇宙規律的順應,一種在不強求中獲得真正自由的智慧。這讓我反思瞭自己在過去的一些掙紮和抗拒,那些曾經讓我筋疲力盡的努力,或許都是因為我未能真正理解“順勢而為”的道理。書中對於“知足”的解讀,也讓我受益匪淺。它不是對現狀的妥協,而是一種對生命當下狀態的珍惜,一種在平凡生活中發現幸福的能力。我常常會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煩惱時,想起書中的某些觀點,然後會發現,很多時候,煩惱並非來自外部的事件,而是源於我們內心對外在事物的執念。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沒有給你一個現成的答案,而是提供瞭一個思考的框架,讓你在自我探索中,找到最適閤自己的答案。

評分

這本書在我心中留下瞭深刻的印記,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位良師益友,陪伴我度過瞭一段探索自我的旅程。在如今這個充滿誘惑和競爭的世界裏,我們很容易迷失方嚮,被外界的聲音所左右。《道不遠人,德在人心》以一種超然的智慧,為我指明瞭一條迴歸內心的道路。我特彆欣賞書中對“和為貴”的闡釋,它不是一味的妥協,而是在保持自我原則的同時,尋求與他人的和諧共處。這種智慧,在處理復雜的人際關係時尤為重要,它能夠化解矛盾,增進理解。我曾多次在閱讀書中關於“修身養性”的部分時,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意識到言語的力量,以及行為的涵義。它讓我明白,真正的強大並非來自於外在的徵服,而是來自於內心的平和與堅定。這本書的好處在於,它能夠引發讀者對自身價值的重新審視,並提供一套實用的方法,幫助我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我常常會在遇到睏惑時,翻開這本書,總能在其中找到新的啓發,新的力量。它就像一位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不斷滋養著我的心靈。

評分

不得不說,這本書以一種非常獨特的方式觸動瞭我。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我們常常被各種外在的喧囂裹挾,迷失瞭前進的方嚮,也遺忘瞭內心的聲音。《道不遠人,德在人心》恰恰是在這個時候齣現,像一汪清泉,洗滌著我浮躁的心靈。我特彆欣賞作者的敘事風格,它不像那些生硬的哲學著作,充滿瞭各種術語和概念,而是用一種更加貼近生活、更加感性的語言,將深刻的道理娓娓道來。讀到關於“知足常樂”的部分,我突然意識到,我們常常為瞭追求那些遙不可及的目標而忽略瞭身邊最寶貴的東西。書中所描繪的那種淡泊寜靜的生活態度,並非是放棄進取,而是一種對生命本質的迴歸,一種懂得感恩和珍惜的智慧。我常常在讀到某個章節時,會聯想到自己過往的經曆,那些曾經讓我糾結、痛苦的事情,在書中的智慧引導下,似乎都找到瞭新的視角去理解。尤其是關於“剋己復禮”的闡述,讓我深刻反思瞭自己在情緒管理和行為約束方麵的不足。它不是讓你壓抑自己的天性,而是通過內省和自律,將本能的衝動轉化為更加成熟和理性的行為。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引發讀者對自身生命狀態的深刻反思,並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論,幫助我們重拾內心的平靜與力量。

評分

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感到焦慮和不安,《道不遠人,德在人心》就像一劑良藥,為我注入瞭一股寜靜的力量。我尤其喜歡書中對“知行閤一”的論述,它強調瞭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重要性,告誡我們不要紙上談兵,而是要將所學的智慧付諸行動。這讓我深刻反思瞭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的一些不足,認識到隻有將理論真正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纔能産生真正的價值。我常常會在讀到書中關於“寬容”的部分時,聯想到自己在與人交往中的一些小摩擦,這本書讓我明白,寬容不僅是對他人的善意,更是對自己內心的解脫。它能夠讓我們放下執念,擁抱和諧。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非常獨特,它沒有枯燥的說教,也沒有華麗的辭藻,而是用一種樸實而真摯的語言,將深刻的道理娓娓道來。我常常會在閱讀時,感到心靈被觸動,仿佛找到瞭共鳴。它就像一位睿智的長者,用他的人生經驗,為我指引方嚮,讓我更加清晰地認識自己,認識生活。

評分

很厚,要看懂需要時間。

評分

值得看的書,快遞小哥很敬業

評分

書不錯,值得買

評分

道不遠人,德在人心,不錯

評分

值得看的書,快遞小哥很敬業

評分

書不錯,值得買

評分

好!

評分

東西很好,值得購買的

評分

看知乎有人推薦的。書真的挺好的啊。。。。。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