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风险、收益与投资者效用3
第一节 单一资产风险与收益的衡量3
一、收益的类型与测定3
二、风险的衡量与类型6
三、风险的分类8
第二节 组合资产的收益和风险衡量10
一、组合资产的收益10
二、资产组合的风险11
三、协方差与相关系数12
第三节 投资者的效用与风险偏好14
一、效用价值与确定性等价利率14
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类型15
三、风险厌恶型投资者的无差异曲线16
本章小结17
练习题19
第二章 资产组合理论20
第一节 资产组合理论概述20
一、前提假设20
二、风险资产的可行集21
三、资产组合的有效边界25
四、投资者的*优选择26
第二节 马科维茨模型27
一、模型27
二、有效集方程组28
三、卖空的限制29[2][4]投资组合管理[4][3][1]
第三节 *优资产组合的确定31
一、风险资产与无风险资产的配置31
二、资本配置线(CAL)32
三、资本市场线(CML)34
四、*优资产组合的确定35
五、资产组合与风险分散化38
本章小结38
练习题39
第三章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40
第一节 模型的含义与假设40
一、模型的含义40
二、模型的假设40
第二节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导出41
一、Beta系数41
二、CAPM的导出41
三、风险和期望收益率的关系43
四、证券市场线43
五、α系数45
第三节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应用与评价45
一、CAPM的应用45
二、对CAPM的检验与评价48
第四节 对CAPM的扩展与评价49
一、零贝塔模型49
二、CAPM的生命期模型51
三、流动性CAPM51
本章小结54
练习题55
第四章 因素模型与套利定价理论57
第一节 因素模型57
一、单因素模型58
二、单指数模型60
三、多因素模型61
第二节 套利定价理论62
一、有关套利的概念62
二、无套利均衡63
三、套利定价理论的假设和主要观点65
四、套利定价模型66
五、APT和分散化投资组合68
六、对套利定价理论的进一步研究69
本章小结71
练习题71
第五章 市场有效性理论72
第一节 有效市场理论72
一、股票价格的随机游走与市场有效性72
二、有效证券市场的含义及其必备条件73
三、有效市场的分类74
四、有效市场模型74
五、有效市场理论的推论与政策含义75
第二节 市场有效性理论的实证研究76
一、实证研究方法76
二、对市场有效性的分类研究78
三、有效市场检验中发现的异象80
第三节 有效市场假说与股票分析81
一、不同市场有效性与股票分析81
二、有效市场中的主动管理82
三、有效市场中的事件分析82
本章小结84
练习题85
下篇 投资组合管理
第六章 投资理论的应用89第一节 资产组合理论的应用89
一、资产组合中资产数量的确定89
二、资产组合问题的计算模型分析90
三、具体问题的求解91
第二节 资产定价理论的应用97
一、投资决策分析97
二、指导资产配置99
三、CAPM视角下的投资项目选择100
第三节 套利定价理论的应用103
一、应用价值103
二、应用演示103
本章小结104
练习题105
第七章 投资组合的构建与调整106
第一节 投资组合构建与调整的合理性评价106
一、合理性评价的总体思路106
二、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量化表述107
三、投资组合合理性的综合评价109
第二节 积极组合管理的实施111
一、消极组合管理与积极组合管理111
二、积极组合管理的理论基础112
三、积极组合管理的内容113
第三节 积极组合管理能力评价115
一、积极组合管理能力评价方法115
二、一个应用:中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积极组合管理能力评价116
本章小结119
练习题120
第八章 资产配置管理121
第一节 资产配置概述121
一、资产配置的内涵121
二、资产配置中的资产类别123
三、资产配置中的国别效应和行业效应125
第二节 战略性资产配置、战术性资产配置及动态资产配置128
一、战略性资产配置128
二、战术性资产配置130
三、动态资产配置策略134
第三节 资产配置效率与能力140
一、资产配置的效率评价140
二、资产配置能力141
本章小结143
练习题144
第九章 投资绩效评价145
第一节 绩效评价模型145
一、经典投资绩效评价模型145
二、绩效评价模型的发展149
三、择时与择股能力152
第二节 绩效持续性及其影响因素157
一、绩效持续性157
二、绩效持续性的影响因素159
本章小结161
练习题162
第十章 投资行为管理163
第一节 投资行为概述163
一、行为金融学的基础理论164
二、投资者的行为偏差168
第二节 度量投资行为的方法173
一、羊群行为174
二、交易策略176
三、启发式偏差179
四、过度自信181
五、其他行为及其模型182
第三节 行为选择对市场和绩效的影响183
一、过度自信的市场影响183
二、交易策略对投资绩效的影响184
三、行为管理186
本章小结189
练习题189
第十一章 债券投资组合管理191
第一节 债券投资管理的基础:久期与凸性191
一、久期191
二、凸性194
第二节 消极的债券投资策略196
一、免疫197
二、现金流搭配策略200
三、指数化策略201
四、梯型组合策略201
五、杠铃型组合策略202
第三节 积极的债券投资策略202
一、或有免疫202
二、横向水平分析203
三、债券互换204
本章小结206
练习题206
参考文献207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相当大气,给人一种专业且值得信赖的感觉。我当时购买它,是希望能够找到一本关于投资组合管理的权威性读物,能够帮助我提升自己的投资水平。这本书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作者的知识储备非常深厚,对投资组合理论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从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PT)的基石讲起,逐层深入,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书中对“风险度量”的讲解,让我对风险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他详细分析了标准差、Beta系数、夏普比率等多种风险指标,并解释了它们在投资组合管理中的应用。这让我明白了,如何更准确地评估和管理投资组合的风险。他还对“资产定价模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介绍了CAPM模型、APT模型等多种理论。这让我对资产的内在价值有了更深的理解,并学会了如何利用这些模型来识别被低估的资产。我特别欣赏的是,作者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探讨。他深入分析了不同程度的市场有效性,以及它们对投资策略的影响。这让我对市场的运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且学会了如何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制定更有效的投资策略。他还对“行为金融学”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解释了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如何影响市场。这让我认识到,克服人性的弱点,是投资成功的关键。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投资并非是一场简单的游戏,而是一门需要深厚知识和严谨逻辑的科学。它教会我如何用更专业、更系统的方法,去构建和管理我的投资组合,从而实现更稳健的财富增长。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虽然算不上惊艳,但却透露着一种沉稳和专业的气质。我当时抱着学习的心态去阅读,希望能够从中学到一些实用的投资技巧。然而,这本书带给我的,远不止于此。它更像是一次关于“智慧”的启蒙。作者以一种非常温和但又极具说服力的方式,引导我们去反思传统的投资观念。他并没有直接否定任何一种投资方式,而是鼓励读者去理解每种方式背后的逻辑和局限性。书中对“市场先生”的比喻,让我对市场的波动有了更生动的理解。他将市场情绪比作一个情绪不定的“市场先生”,时而热情高涨,时而悲观沮丧,而我们作为投资者,需要学会如何在他情绪失控时保持冷静,并利用他的非理性行为来获利。这让我意识到,克服人性的弱点,是投资成功的关键。他还深入探讨了“风险”的本质,并将其与“不确定性”区分开来。他强调,真正的风险并非来自于资产价格的短期波动,而是来自于我们对资产的根本性误判。这让我对风险有了全新的认识,并且学会如何更理性地评估和管理风险。书中关于“分散化”的论述,也让我印象深刻。他并没有将分散化简单地理解为购买多种股票,而是从资产类别、行业、地区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度的分散。这让我明白了,真正的分散化,能够有效地降低非系统性风险,提高投资组合的稳定性。我甚至尝试将书中的一些方法应用到我自己的投资组合中,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投资并非是一场赌博,而是一场需要智慧、耐心和纪律的长期游戏。它教会我如何用更长远的眼光看待财富,以及如何让自己的财富在时间的复利下,实现稳健的增长。
评分我之前接触过不少关于股票投资的书籍,但大多侧重于技术分析或者短线交易。当我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时,以为它会是另一本类似的读物。然而,当我深入阅读后,才发现这本书的视野要宏大得多。它不仅仅关注具体的股票,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审视整个资产市场的运作规律。作者对宏观经济因素如何影响投资组合的分析,让我茅塞顿开。他详细阐述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通货膨胀、利率变动等因素,是如何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股票、债券、商品等各类资产的表现。这种宏观的视角,是我之前所忽略的。书中关于“资产配置”的论述,更是让我觉得物超所值。他并没有简单地告诉读者应该如何分配资金,而是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思考框架,让我们能够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和市场环境,来动态调整资产配置的比例。他甚至还涉及了一些另类投资,如对冲基金、私募股权等,并分析了它们在投资组合中的作用和潜在风险。这对于希望实现资产多元化、降低整体风险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我特别喜欢他对于“再平衡”策略的解释,以及如何通过定期的再平衡来维持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这让我明白了,构建一个好的投资组合,并非一劳永逸,而是需要持续的关注和调整。书中还对不同市场周期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供了相应的投资策略。这让我对市场的周期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且学会如何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总而言之,这本书帮助我构建了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的投资理念,让我从一个只关注个股的“点”思维,跃升为一个关注整体资产配置和市场波动的“面”思维。
评分当初拿到这本书,纯粹是被它充满力量感的标题所吸引。我当时正处于一个投资的迷茫期,迫切地希望能够找到一条清晰的道路。这本书的开篇,并没有像其他书籍那样,先进行理论铺垫,而是直接切入“行动”的核心。作者用一种非常激昂的语言,鼓励读者立即行动起来,不要被恐惧和犹豫所束缚。他将投资比作一场“战斗”,而我们作为投资者,需要具备“勇气”和“智慧”才能在这场战斗中取得胜利。书中关于“风险控制”的论述,让我印象深刻。他并没有回避风险,而是将其视为投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并教导我们如何有效地管理风险。他提出了一系列“安全边际”的原则,让我们在投资时,能够留有足够的缓冲空间,以应对各种不测。他还深入探讨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提供了识别和利用信息不对称的策略。这让我明白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投资优势。我尤其欣赏的是,作者对于“复利”的力量的深刻洞察。他用大量的图表和数据,展示了复利是如何在时间和耐心下,创造出惊人的财富增长。这让我对长期投资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决心要坚持到底。这本书并不是一本让你一夜暴富的秘籍,而是一本教会你如何用正确的心态和方法,去赢得投资这场长期战役的指南。它让我看到了,投资的成功,在于持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以及最重要的,那份永不放弃的决心。
评分我当初之所以会选择这本书,纯粹是出于一个偶然。当时我在书店里闲逛,无意间看到了它,便被它书名所吸引。它所探讨的“投资组合管理”这一主题,正是我在投资实践中一直想要深入了解的领域。这本书的叙述风格非常具有亲和力,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耐心地引导着我一步步地探索投资的奥秘。他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理论,而是从最基本的概念,如“风险”和“回报”讲起,并解释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书中对“资产配置”的论述,更是让我觉得物超所值。他详细地分析了股票、债券、现金等不同资产类别的特点,以及它们在投资组合中的作用。他还提供了多种资产配置模型,并解释了如何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和投资目标,来选择最适合的配置方案。我特别喜欢他对于“投资者的心理”的探讨。他深入地分析了我们在面对市场波动时的各种情绪反应,以及如何克服非理性决策。这让我意识到,投资的成功,不仅在于对市场的理解,更在于对自我的认知和掌控。他还对“长期投资”的理念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并用大量的历史数据证明了其优越性。这让我坚定了长期持有的信念,并且学会了如何在市场波动中保持耐心。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投资并非是一件复杂而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可以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有策略的实践,来实现的。它教会我如何用更理性的思维去面对市场,如何用更长远的眼光去规划财富,最终实现财务上的自由和独立。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初印象,源于其朴实无华的外观。它不像某些畅销书那样,拥有华丽的封面和煽动的标题,而是默默地坐在书架的一角,等待着有缘人的发现。当我翻开它时,就被它那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的论述风格所吸引。作者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建筑师,一步步地为我们构建起一个稳固的投资组合大厦。他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如“资产配置”的重要性,并详细阐述了如何根据投资者的目标和风险偏好,来确定不同的资产类别比例。书中对“多元化”的讲解,也让我印象深刻。他并不是简单地罗列各种资产,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资产类别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多元化,来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他还对“再平衡”策略的必要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提供了多种实用的再平衡方法。这让我明白,一个成功的投资组合,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和自身的状况,进行及时的调整。我特别喜欢他对于“长线投资”的推崇。他用大量的历史数据和案例,证明了长期持有优质资产,能够有效地抵御市场的短期波动,并最终实现可观的回报。这让我对自己的投资决策,有了更坚定的信心。这本书没有提供任何“捷径”,而是教会我们如何用一种科学、系统的方法,去构建一个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的投资组合。它让我看到了,投资的成功,并非在于频繁的操作和市场的预测,而在于对基本原理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纪律的严格遵守。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朴实,没有过多花哨的图饰,仅仅是简洁的字体和柔和的色彩,这让我一开始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望。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便被它那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所吸引。作者的语言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渗入读者的心田,并没有直接抛出枯燥的理论,而是通过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案例,将复杂的投资组合概念化繁为简。我记得其中有一个章节,作者用一个普通家庭的理财故事,生动地解释了风险分散的重要性,这比任何冰冷的公式都更能触动人心。他并没有回避投资的风险,反而坦诚地剖析了各种潜在的陷阱,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对照自己的财务状况进行思考,仿佛作者就是我的私人理财顾问,在旁边耐心地引导我。书中对于不同资产类别(如股票、债券、房地产、甚至一些另类投资)的分析,也都显得极为透彻,既有宏观的行业趋势,也有微观的个体选择建议。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并没有将目光局限于理论层面,而是大量引用了实际的市场数据和历史表现,使得书中的观点更具说服力和参考价值。我特别喜欢他对于“投资者的心理学”这一部分的论述,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我们在面对市场波动时的各种情绪反应,以及如何克服非理性决策。这对我这样容易受市场情绪影响的投资者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我甚至尝试将书中的一些方法应用到我的实际投资中,并且已经初见成效,这让我对这本书的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认可。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如何管理投资组合,更像是一堂关于人生财富规划的哲学课,教会我如何用更长远的眼光看待金钱,以及如何让金钱为我更好地服务,而不是成为金钱的奴隶。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确实非常精美,纸质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有一种沉甸甸的质感,这多少提升了我阅读的初始好感度。我当时购买它,更多的是被其“投资组合管理”这个主题所吸引,因为我在这一领域一直感到力不从心,希望能够找到一本权威的指南。刚开始阅读时,我确实被它严谨的结构和详实的理论论述所震撼。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学者,将投资组合理论的每一个环节都梳理得井井有条。他从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PT)的基石讲起,逐层递进,分析了各种风险度量指标,以及资产配置的优化模型。书中关于均值-方差优化、CAPM模型、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等的讲解,虽然一开始有些晦涩,但作者通过大量的图表和数学推导,力求让读者能够理解其背后的逻辑。我尤其欣赏他对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如何构建投资组合的详细阐述,并且提供了具体的量化方法。这对于我这样希望能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个性化投资配置的人来说,非常有价值。书中对市场效率假说、行为金融学的探讨,也让我对市场的运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认识到理性模型并非万能,人的心理因素同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尽管有些章节的理论密度很高,需要反复阅读和消化,但我认为这种深度恰恰是这本书的过人之处。它没有回避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和统计方法,而是鼓励读者去理解和掌握它们,因为这是真正做到科学投资组合管理的基础。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拿出纸笔演算,才能完全领会作者的意图。这是一种挑战,但也是一种乐趣。最终,我认为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专业、更科学的投资管理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了普通投资者也能通过学习和实践,迈向更成熟的投资之路。
评分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在朋友的推荐下。他对这本书赞不绝口,称其为“投资者的圣经”。我当时半信半疑,但还是决定一探究竟。这本书的篇幅不算短,但每一页都充满了干货,让人爱不释手。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直接,不绕弯子,直指问题的核心。他用大量的篇幅,剖析了各种常见的投资误区,并一一指出了如何避免。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对“追涨杀跌”这种行为的批判,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非理性行为,只会让投资者越陷越深。他还详细阐述了“价值均值回归”的原理,并提供了识别被低估资产的方法。这对我这种喜欢寻找“便宜货”的投资者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书中对“流动性”的理解,也让我受益匪浅。他强调,在评估一项投资时,不仅要看它的潜在回报,更要关注其变现的难易程度。这让我明白了,在某些情况下,牺牲一部分潜在回报,来换取更高的流动性,是更明智的选择。他还探讨了“税收”对投资组合的影响,并提供了多种优化税收的策略。这对于注重投资回报的投资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我特别欣赏的是,作者并没有将自己定位为“老师”,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伙伴,与读者一同探讨投资的真谛。他鼓励读者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投资体系,而不是盲目听从任何人的建议。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投资并非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的一项技能。它教会我如何用更理性的思维去面对市场,如何用更长远的眼光去规划财富,最终实现财务上的自由和独立。
评分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在书店的角落里发现了这本书。它朴素的外表并没有引起我太多注意,但当我无意中翻开其中一页,被其中一段关于“耐心”的论述所深深吸引。作者并没有直接灌输投资技巧,而是首先强调了心态的重要性。他用一种近乎哲学的口吻,探讨了投资者在面对市场起伏时的内心挣扎,以及如何培养一种超然物外的平和心态。这种风格与我之前阅读过的许多投资书籍截然不同,它们往往上来就讲各种技术指标和操作方法。这本书更像是一位智者,在引导你如何与自己的欲望和恐惧共处。书中关于“价值投资”的理念,虽然并非新颖,但作者的解读却独具一格。他并没有将价值投资神化,而是将其放在一个更广阔的经济和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解释了为什么在某些时期,价值投资会表现出色,而在另一些时期,成长性投资则更受青睐。他鼓励读者要理解不同投资风格的内在逻辑,而不是盲目跟风。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用大量的篇幅分析了“护城河”的概念,并结合了多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案例,让我们看到如何识别真正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这对我这种喜欢深度研究的投资者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还讨论了“估值”的重要性,并介绍了一些常用的估值方法,但他更强调的是对企业内在价值的理解,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书中的一些关于“长期主义”的观点,也让我受益匪浅。他提醒我们,真正的财富增长需要时间和耐心,而短期内的市场波动往往是噪音。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投资不仅仅是关于金钱,更是关于认知和人性的修炼。它教会我如何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理性的选择,并最终实现长期的财务自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